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汉风雄烈

首页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黑铁之堡 凤囚凰 驿路星辰 盛唐日月 狂妃很彪悍 国色生枭 将军好凶猛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暴君闺女五岁半 赤色黎明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汉风雄烈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全文阅读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txt下载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乡贤名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ps:删了几个书评,原因是什么就不说了。

赵家的纺织工坊就设在龙路口里,里有三百张新式织机,这至少就需要三百个织工。能不能在龙路口里就地消化掉那还很难说呢。

原因是什么大家都明白,在这个时代里招收女工,那是很困难的。

而豫东地区又不是江南那种纺织重地,连很多男人都会操作织机……

同时呢,飞梭纺织机运作起来后,它每日所需的纱线也要远超过旧式织机。就龙路口里附近人家所产的纱线数量,根本就不足以供给赵家工坊的所需。

为此赵家还特意组建了一支商队,早在十月里就开始囤积纱线了,并且在豫东多个州府县中设立了货栈。

他家的这一连串举动自然很早就引起了龙路口里许多人的注视。

只是赵家还没有开始招工,而本地人也几乎想不到会有人搞纺织工坊的事儿。这种事情在整个中原都几乎没有的。

这儿的‘纺织行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哪怕是以孟布闻名的怀庆,那里棉纺织业发达,所产“孟布”在朱明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北地数省的驰名产品,西至甘陕,北至边墙,收布特多。

可哪怕是怀庆府里,纺织工坊这种事儿,也根本就不存在不。

孟布的生产至今依旧是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大大小小的布商于各乡镇集市收布,历时之久都长远的无法考究了。哪怕有质地不一,重量不一,宽窄长短不一等种种麻烦,那也没人想去搞专业的纺织工坊。这种事儿根本就不在中原广大商民百姓的考虑中。

所以,在时间进入到腊月后,在三十名护院被挑选完毕之后,当赵家放出消息说,要在来年开春招募三百名纺织工进工坊做工,那消息都不知道惊掉了多少人的眼球!

这可跟饭店、货铺不同,赵家的这一行为简直是开创了陈州府‘纺织行业’的先河。如果陈州府真的有纺织行业的话。

但赵家给出的工钱可不低。

而一些脑子灵活的人,更已经想到了新式的飞梭织布机。

赵亮当日‘指’着地球仪说的一些话,这段时间已经在陈州府悄悄流传。

毕竟当日在场的李桐也好,赵德安也好,那背后都是有人的。

更别说赵亮在周家口开的铁匠铺这短时间里一直在打造弹簧,这些消息他并没吩咐要保密。

陈州府一些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松鹤楼’那块御笔亲题的招牌是怎么来的了,知道了赵亮本身的‘监生’名头又是怎么来的了。

现在赵家忽的要开纺织工坊,聪明人自然会猜到‘事实’!

可是猜到了事实他们也没办法学习,英廉能对赵家网开一面,这一是因为新式织机本身就是赵家所献的,二是因为内务府制造新式织机的弹簧相当一部分来自赵家的供应,三就是赵亮与和珅的良好关系。

如此英廉才网开了一面。

赵家得以赶上了进度,勉强追上了第一批‘企业’的尾巴,办起了自家的小作坊——才三百张新式织机,那可不就是个小作坊么。

但陈州府的其他人家,那就是羡慕的两眼充血,也一点屁用没有。

新式织机的生意,内务府的怎么也要把持个三年五载的,赚足了银子才好放手。

在此之前,这东西简直就是没有‘专利权’的专利,不给内务府交足银子,谁敢上手?

赵家提前公开消息,这是为了就近的男人能趁着年前的档口,多跟家里的老婆老娘学学纺织,毕竟工坊在龙路口,赵家还是‘就近取材’为主的。

所以有底牌在手的赵家根本就没把现在的张家放在眼里了。赵家已经今非昔比了,可老张家却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不提三百民团,只说这三百织工,那何尝不是赵家的‘佃户’啊?

只这些人在手,赵家的潜在势力就稳稳的碾压了张家。

再加上民团的影响力,呵呵,短短一年的时间,赵家就已经把张家甩出了十里远。

那张大麻子就是小张寨的人,那就可谓是老张家老巢的人了,家里租种的土地也是老张家的。甚至往上数个三五代人,都可能跟张家有着一些血缘。但现在你要去问问已经被选中当保安了的张大麻子,问他是姓‘张’还是姓‘赵’,看他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

生存面前,肉眼可见的实际利益面前,什么都是虚的!

张大麻子已经是‘赵家’的忠实拥趸了。

然后学校的事儿就也被提到了眼前。

先就是梁姥爷家私塾的事儿,一系列改革瞬间引爆了整个龙路口里,等到过年的时候,梁家学堂的名号都已经要传遍整个淮宁县了。

赵家的大手笔赢得了无数人的喝彩声。

这是助学向学,这是真正的造福乡梓啊。

跟着梁家学堂一块传扬开的就还有赵亮这位赵家大公子的名头。

赵家大爷在临清的时候不幸遭遇到了清水教起义,但又有幸逃脱生天,所以他大难不死,当散财以积福。

在梁家学堂偌大的名头遮掩下,赵亮要半个技校的事情就很不显山漏水了。

虽然赵亮搞得是免费入学,只是学成后要为赵家效力N个年头。这从本质上讲是很利于穷人家的孩子的,但那也要看后者教的都是些什么?

切菜炒菜,这是当厨子的,赵家的本业。

算盘写字,这是当账房先生的预备役。

还有铁匠、木匠、铜匠、皮匠,全都是赵家已经进入或即将介入的行业。

它们在读书人眼中也通通是上不得台面的行业。

包括赵家在龙路口里开设的‘仁和堂’大药房,赵家为什么就跟远在汝州的康家扯上了关系?那就是因为仁和堂大药房的药材都来自康家的药行。

里头有赵家重金请到的沈丘刘家子弟,刘炫打理。

沈丘是淮宁县的临县,位置偏西南一些。那儿的刘璐算是百年来陈州地界首屈一指的名医了。

59岁时赴京应试,受荐为康熙以周口黑驴胶治病奏效,遂声闻海内,雍正即位,封为文林郎。

刘炫是刘璐的四世孙,自小不求仕进,爱钻研医书。虽然水平上还差祖宗很远,可在陈州府本地那也是首屈一指的了。

赵家倒是很想把李茂盛、赵学敏都请过来,再不济吴蓟也行啊,可人家谁理会赵家啊。那都是举国闻名的大拿。

仁和堂里坐堂的大夫还有好几个,儿科、妇科、内伤外伤、跌打损伤,是各自所长,更有各门各类种类齐全的药材。

赵家并不指望它赚钱,而只是为了造福乡邻。

老赵家已经很有钱了,那就更关注自家的名声了。

……

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

接连遭受到沉重打击的张松年、张松岭兄弟,已经彻底自闭。

老赵家这一招接一招的,打的他们是根本无力招架啊。

就过年前这一个月里的几个动作,老赵家真就已经是淮宁县真正的乡贤名绅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大奉打更人 第一萌婚:冥王老公宠顽妻 转生萝莉的我当反派怎么了?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黑暗血时代 团宠农家小糖宝 武道凌天 世界守护者 黑驴蹄子专卖店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快穿:黏我的反派男友竟是神明 赵氏嫡女 老婆大人欠管教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狂医 寿元能换宝?无限寿元的我无敌了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明朝那些事儿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明末之伟大舵手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 锦衣御明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从山贼开始 大明流匪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红楼志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万域之王 唐砖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崇祯十五年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三藏还俗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乾风云起苍穹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明朝的名义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辽国公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汉风雄烈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txt下载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最新章节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