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首页 >> 朝为田舍郎 >> 朝为田舍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权奸 民国之铁血少帅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 朝为田舍郎全文阅读 - 朝为田舍郎txt下载 - 朝为田舍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百零一章 相思相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皇位都丢了,李隆基仍沉浸在所谓的盛世帝王的美梦里,没救了。

当初从长安仓惶出逃时,他或许在路上反省过自己,但是终究为人刚愎,反省过后,他仍觉得自己没错,也许自己唯一的错误是信错了人,不该信任安禄山。

他从没想过,安禄山的叛乱是偶然中的必然。

如果朝野果真如他所说的一片清明,安禄山是没有机会在这种清明的环境中造反的,正是李隆基在开元盛世以后,由于他的昏聩糊涂,任用奸佞坏了国本,朝堂在他所谓的帝王平衡术下一片乌烟瘴气,才给了安禄山造反的机会。

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绝非偶然,它一定是诸多隐患铺垫积累多年后,必然会爆发的导火索。

顾青不想纠正李隆基,因为没用,李隆基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七十多岁的人了,来日无多,就让他活在梦里,一直到入土为安吧。

李隆基盯着顾青的脸,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似的,不停地上下打量着他。

顾青被他的目光盯得浑身发毛,不自在地扭了下身子。

良久,李隆基忽然笑了,笑容里充满了冷意。

“朕真是走了眼,很多人背地里议论朕此生最大的错误,是错信了安禄山,依朕看来,朕最大的错误却是给了你腾达的机会,尤其是将你调任安西节度副使,更是愚蠢之极……安禄山可平,顾青之患难平。”

顾青垂头道:“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李隆基大笑:“尔本是潜渊之龙,朕却以为你只是一条杂鱼,所以毫无顾忌地将你放入大海。哈哈,顾青,你藏得够深,朕真的很佩服,弱冠少年怎会有如此心机,隐忍这些年才露出真容,若论祸患之深重,你比安禄山大多了。”

顾青平静地道:“陛下,臣并无反意。”

李隆基冷笑道:“你若无反意,何不交出兵权,你若交出兵权,朕可让李亨封你为王,拜你为相,位极人臣之巅,甚至予尔一国之地,你愿意吗?”

“臣不愿意。”顾青望向李隆基,也笑了:“陛下恕臣直言,帝王的许诺不可信,白纸黑字画押按指印都不可信,臣若真交出兵权,太上皇与天子焉能容我活下去?若臣与陛下易地而处,陛下敢交出兵权吗?”

李隆基勃然色变:“顾青,你果真要反么?”

“臣说过了,臣不会反,兵权在手,臣只是为了自保。”

李隆基眼中冒出精光,寒意森森地盯着顾青。

长安城外与李亨第一次针锋相对,此刻不到一个时辰,他再次与臣子针锋相对。

果然,时也势也,一切都不一样了,就连当初那个从山村里出来的少年郎也敢与他正面交锋,所以,这便是失势的滋味么?落翅的凤凰不如鸡,手中无权柄,天下人看他已再无敬畏。

仿佛泄掉一口心气似的,李隆基颓然地坐回去,端杯狠狠地灌了一大口,花白的胡须上沾满了酒渍,却也懒得擦,失魂落魄地垂头不语。

“朕果真已迟暮,天下无人再敬畏朕了……”李隆基凄然地一笑,道:“顾青,既然话已挑明,朕便直说了,朕很后悔,朕当初不该封你的官,当年你隐藏得太好,人畜无害又沉稳冷静的样子,朕以为给朝堂找到一位砥柱之臣,没想到你竟暗藏祸心,我李唐江山恐怕会丧于你手……”

顾青叹道:“陛下言重了,臣对江山毫无兴趣,臣的志向是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再受战火荼毒之苦,不再受恶吏地主盘剥之痛,陛下眼里的江山,是帝王宝座,是政权永固,臣眼里的江山,是子民福祉,是布仁天下。”

李隆基仍不为所动,冷冷道:“何其冠冕之辞,说到底,你便手握兵权,做个连帝王都不放在眼里的权臣,董卓曹操之辈,虽为汉臣,实为汉贼,这是你曾经的书里写过的,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是否合适?”

顾青笑了:“臣不在乎皇室天家如何看我,臣在乎的是天下子民如何看我,我若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纵是史书留下千古骂名,臣也甘之若饴。陛下可称呼我为‘唐贼’,我并不介意,此生踏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足矣。”

话不投机,连酒都喝不下去了。

李隆基颓然地挥了挥手,道:“朕乏了,你退下吧。顾青,今日之得意,明日未必有福果,朕便是前车之鉴,愿你好自为之。还有,我天家李唐不会坐以待毙。”

“臣也不会坐以待毙。”

二人相视一眼,火花迸现。

快走到殿门时,李隆基忽然叫出了他,迟疑半晌,道:“朕的娘子……可安好?”

顾青一愣,接着失笑。

都这般光景了,还惦记着杨玉环呢?

“杨阿姐一切安好,但她不愿见陛下了。陛下不如将满腔相思另付良人吧。”

李隆基皱眉:“‘杨阿姐’?你们……你可代她做主?”

顾青盯着他的眼睛,平静地道:“臣可代她做主。”

见顾青离开花萼楼,李隆基的表情瞬间变得阴沉可怖,目光杀意森森。

良久,李隆基扬声道:“来人,速请李亨……天子来此。”

一个时辰后,李亨匆匆赶来,父子见礼落座。

李隆基懒得与他废话,开门见山道:“李亨,你擅自称帝一事,朕恕了,也认了。”

李亨微笑,恭敬地一揖:“多谢太上皇陛下。”

“礼法不可废,否则你永远得位不正,永远被臣民诟病指摘,朕马上写传位诏书予你,从今以后你便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天子。”

李亨大喜,起身刚要行礼,李隆基却挥了挥手,道:“不要废话了,你我父子的恩怨先放在一边,大唐社稷如今危如累卵,权佞势大,窥伺国器,你我父子当携手共盟,同抗强敌,你以为如何?”

李亨目光一闪,仍笑道:“朕亦与太上皇心念相同。”

李隆基沉下目光,低声道:“长安城中,你与顾青各自兵将孰优孰劣?”

李亨神情一黯,叹道:“朕不如顾青。”

“若秘密召集大唐各地州县地方军队勤王,可有胜算?”

李亨犹豫了一下,道:“各地兵马若调动,瞒不过顾青。他若察觉到局势不利,恐会先发制人,将你我父子制住,如此,万事皆休。”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道:“你与谋臣必有商议,可有良策?”

“李泌建言,可向回纥汗国借兵,同时招降安庆绪史思明,以二者兵力制衡安西军,再缓缓削顾青之兵权。”

李隆基沉思半晌,缓缓道:“也算是个办法,朕与回纥汗国葛勒可汗私交甚笃,可修私人书信一封,请他派兵南下……”

李亨迟疑道:“可是,回纥借兵的条件颇为苛刻,朕与回纥仍在商讨之中。”

李隆基叹道:“你啊,当皇帝时日太短,太稚嫩了。他们提出条件,你便顺着他的条件去谈,只能永远处于被动,成熟稳重的帝王懂得避重就轻,另辟蹊径,避开他们提出的条件,给他另一个大好处,他便只能顺着咱们给的条件来商讨,明白吗?”

李亨一揖道:“朕受教了,太上皇的意思是……”

李隆基沉吟半晌,道:“你嫁个女儿过去,许给葛勒可汗,是为大唐和亲,并改封册立,给他换一个响亮点的可汗称呼,相比钱财粮草,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大唐宗主的认同,懂吗?”

李亨两眼一亮,喜道:“还是太上皇高明,朕明白了。”

李隆基又道:“还有河北的史思明叛军,朕与你联名写一封招降书信,仍对他们许以官爵和好处,允许他们继续拥兵,条件是南渡黄河,朕可划河南五座城池予他们,免其税赋,增迁子民,我们的条件是,东倚河南之地,牵制顾青的安西军。”

李亨急忙点头,接着一愣,忽然察觉自己又恢复到当初那个唯唯诺诺的懦弱太子的模样,顿时心有不甘,点头过后马上仰起脸,矜持地嗯了一声,道:“太上皇言之有理,朕可参详思虑。”

李隆基冷眼看着他,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

子不类父,终究是沐猴而冠,论当皇帝的本事,你还差得远。

“大唐社稷已经非常危急了,不夸张的说,如今比当初安禄山起兵谋反更危急。”李隆基盯着李亨的眼睛,道:“顾青与安禄山不同,安禄山不过是武夫,他的能力只能谋一域,可顾青是枭雄,野心勃勃之辈,他所谋的是整个天下,你我父子一定要谨慎郑重,若李唐江山亡于你我之手,死后无颜再见祖宗。”

李亨神情凝重地点头:“太上皇,大敌当前,你我父子当信任无间,勿使猜疑。”

李隆基也严肃地道:“永不猜疑!”

…………

顾青走出兴庆宫,仰头看着初冬的萧瑟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微凉,头脑顿时一清。

两千余安西军将士紧跟其后,韩介更是手按剑柄,目光锐利地留意左右的动静。

顾青刚准备上马,却仿佛心有所动,总觉得一道目光在不远处紧紧盯着自己。

顾青扭头一看,接着整个人呆滞原地,定定不动。

宫外宽阔的青石尽头,张怀玉一身素衣站在路边正痴痴地看着他,泪水不住地顺腮而下,滴落在地,晶莹剔透如一颗颗相思红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赵氏嫡女 保护我方族长 斗罗之金鳄 镇妖博物馆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人族镇守使 雪中悍刀行 武师的自我修养 猎艳谱群芳 一剑独尊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非凡人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大唐镇国公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 朝为田舍郎txt下载 - 朝为田舍郎最新章节 - 朝为田舍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