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首页 >> 沪上警事:1950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公务员的日记 都市极乐后后宫 成为顾少白月光的日子 斗罗之金鳄 九龙至尊 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 乡村大炕 你只是希望自己值得被爱 安安的靠山稳如山 全球高考 
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 沪上警事:1950全文阅读 - 沪上警事:1950txt下载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06章 功成履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六月中旬,马陆乡的麦田已染成一片金黄,麦穗饱满得垂了头,风一吹就滚起金色的浪,麦香顺着田埂飘到几里外的弄堂。李振邦清晨出门时,张阿婆正蹲在门口翻晒新收的小麦,竹席上的麦粒金灿灿的,她用木耙轻轻拨匀,嘴里念叨着:“今年麦子长得好,磨出的面肯定筋道,等磨好了给你家送点,蒸馒头吃。”

“谢谢阿婆,”李振邦停下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帆布包,里面是刚整理好的案卷,“今天局里有个重要会议,说是要部署打击囤积居奇的工作,最近有居民反映,有人偷偷囤粮食,准备高价卖。”

1955年夏,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两年,市场粮食供应稳定,但仍有少数粮商投机取巧,囤积粮食、哄抬粮价,影响民生。市局要求各分局重点排查,李振邦所在的闸北分局,正好负责几个粮食交易集中的区域。

林淑娴抱着安安走出来,孩子穿着浅蓝的小褂子,手里攥着个麦穗,是陈向阳昨天送的,麦芒已经晒干,扎得小手有点痒,却舍不得丢。“开会别太急,中午我给你送午饭,还是你爱吃的红薯饭、炒青菜。”她把安安放在小板凳上,帮李振邦理了理衣角,“安安昨天会说‘爸爸加油’了,你听。”

安安抬起头,奶声奶气地喊:“爸爸,加油!”

李振邦笑着蹲下来,在孩子脸上亲了一口,接过林淑娴递来的油纸包,里面是两个煮鸡蛋:“路上吃,你们在家注意安全,晚上我早点回。”

路过王师傅的自行车铺,王师傅正忙着给一辆旧自行车换链条,裤脚沾着机油。他儿子王小虎背着书包,正坐在旁边给零件除锈,见李振邦路过,站起来喊:“李叔叔,早!我爸昨天修自行车时,听一个粮商说,最近要涨粮价,让他多囤点米!”

“哦?你还记得那个粮商长什么样吗?”李振邦停下车,心里咯噔一下,这正好和居民反映的线索对上了。

“穿灰布中山装,戴个旧毡帽,说话带点苏北口音,经常来附近的合作社买粮。”王小虎说得认真,他记性好,见过一次就记住了,“我爸说他不像正经买粮的,每次都买几十斤,用麻袋扛走,不像给家里吃的。”

“好,叔叔知道了,谢谢你小虎。”李振邦摸了摸他的头,“你上学路上注意安全,有什么消息再告诉叔叔。”

到局里时,大院里的梧桐树叶已经长得枝繁叶茂,遮住了大半阳光。老吴正站在办公室门口等他,手里拿着个搪瓷缸,里面的热水冒着热气:“振邦,你可来了!局长刚开会回来,说要成立专项小组,打击囤积居奇的粮商,让你当组长,我给你当副手。”

办公室里摆着几张木质办公桌,桌面被磨得发亮,墙上挂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案卷用棉线捆得整整齐齐,堆在桌角。局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干部,姓赵,穿着藏青色的干部服,见李振邦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振邦,坐。最近居民反映,闸北粮贸市场有粮商囤粮,有人说‘过阵子米价要翻倍’,已经有不少居民恐慌性买粮,再不管,市场就乱了。”

赵局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举报材料,上面写着几个粮商的名字,最上面的是“刘大发”,地址在闸北区河南北路的一个杂货铺。“这个刘大发,之前就因为倒卖粮票被处理过,这次估计是贼心不死,囤了不少大米和面粉。你们要尽快调查,查清他的囤粮点,把粮食查扣,稳定市场价格。”

“是,局长!我们现在就去调查。”李振邦接过材料,和老吴对视一眼,两人立刻起身往外走。

河南北路的杂货铺不大,门脸挂着“大发杂货铺”的招牌,里面摆着米缸、面袋,还有些油盐酱醋,刘大发正站在柜台后,给一个居民称米,脸上堆着笑:“大姐,多买点吧,过阵子米价就涨了,现在买划算。”

李振邦和老吴假装成买米的居民,走到柜台前:“老板,买五十斤大米,要新磨的。”

刘大发打量了他们一眼,见两人穿着便衣,不像公安,笑着说:“新米有,不过五十斤得多等会儿,我去后院拿。”他转身往后院走,脚步有点慌。

李振邦给老吴使了个眼色,老吴留在前院,假装看商品,李振邦悄悄跟在后院门口。后院的门虚掩着,里面堆着十几个大麻袋,鼓鼓囊囊的,凑近了能闻到米香,刘大发正蹲在麻袋旁,往一个小袋里装米,嘴里还念叨:“再囤几天,等价格涨了就卖,这次能赚不少。”

李振邦推开门,亮出证件:“刘大发,你涉嫌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跟我们走一趟!”

刘大发脸色瞬间煞白,站起来想跑,被随后赶来的老吴拦住。“公安同志,俺没囤粮,这些都是俺自己吃的!”他挣扎着,声音发颤。

“你一个杂货铺老板,自己吃需要十几袋米?”李振邦指着麻袋,“这些粮食,我们要依法查扣,你跟我们回局里接受调查。”

把刘大发带回局里后,他拒不承认囤粮,一口咬定是自己和亲戚家吃的。“俺有五个亲戚,每家都要吃粮,这些米是帮他们代买的。”刘大发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

李振邦没有逼他,而是让老吴去调查刘大发的亲戚,自己则去杂货铺和后院清点粮食。经过清点,后院共有大米十五袋(每袋一百斤)、面粉八袋(每袋五十斤),还有不少杂粮,远远超出了正常家庭的消耗量。

下午,老吴回来了,手里拿着调查记录:“振邦,刘大发的五个亲戚,都是普通工人,每家每月的粮票都是按户口领的,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粮,他就是在撒谎!”

李振邦拿着调查记录,再次提审刘大发。“刘大发,这是你亲戚的粮票使用记录,你还有什么好说的?”他把记录放在刘大发面前,“囤积居奇是违法行为,你要是老实交代,我们可以从轻处理,要是顽抗到底,后果自负。”

刘大发看着记录,沉默了半天,终于低下头:“俺错了,俺不该囤粮。这些粮是俺从郊区的一个粮贩子手里买的,他说最近粮食紧俏,让俺囤点,等价格涨了一起卖,俺一时糊涂就信了。”

“那个粮贩子叫什么?住在哪里?还有多少粮食?”李振邦追问。

“他叫张老三,住宝山区的一个废弃仓库里,俺听他说,仓库里还有几百袋粮食,准备分批次卖。”刘大发说。

李振邦立刻组织警力,带着刘大发去宝山区的废弃仓库。仓库在郊区的荒地上,四周长满了野草,门用铁链锁着。民警撬开铁链,推开门,里面果然堆着几十袋粮食,还有几个粮贩子正在分装,见公安来了,吓得四处乱跑,被民警一一抓获。

经过清点,仓库里共有大米三十袋、面粉二十袋、杂粮十五袋,涉案金额达五百多元,是近期闸北分局破获的最大一起囤积居奇案件。粮食被及时查扣后,分局联系了合作社,将粮食按平价卖给居民,居民们都很高兴,纷纷说:“谢谢公安同志,不然我们就得花高价买粮了!”

案件破获后,市局对闸北分局提出了表扬,赵局长在全局大会上特意表扬了李振邦:“李振邦同志,在这次打击囤积居奇的工作中,表现突出,不仅及时破获案件,挽回了居民的损失,还稳定了市场秩序,值得大家学习!”

大会结束后,赵局长把李振邦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杯热水:“振邦,局里最近要调整干部,经过党组讨论,决定提拔你为刑侦股副股长,负责辖区的刑事案件和民生案件,你有没有信心?”

李振邦愣了一下,没想到会突然升职,心里又惊又喜:“谢谢局长信任,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你不用谦虚,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赵局长笑着说,“从你调来分局,处理了多少民生案件?帮合作社解决春旱、虫害,打击假票证、囤积居奇,每一件事都办得漂亮,群众对你的评价很高,这都是你升职的资本。”

虽然得到了局长的肯定,但李振邦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晚上回家,他把升职的事告诉了林淑娴,林淑娴正在给安安喂辅食,孩子已经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弄得满脸都是米。“真的?太好了!”林淑娴放下碗,激动地抱住他,“我就知道,你这么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

“就是以后工作更忙了,可能没时间多陪你们娘俩了。”李振邦有点愧疚。

“没关系,你放心工作,家里有我呢。”林淑娴笑着说,“安安也会支持你的,对吧,安安?”

安安抬起头,奶声奶气地喊:“爸爸,厉害!”

正说着,张阿婆端着一碗鸡汤过来了,是用合作社分的老母鸡炖的,香味飘满了屋子。“振邦,淑娴,俺听王师傅说,你升职了?”张阿婆把鸡汤放在桌上,“这可真是大好事,俺就知道你是个有出息的,以后当了领导,可别忘了俺们这些邻里。”

“阿婆,您放心,我永远是弄堂里的李振邦,不会忘本的。”李振邦给张阿婆盛了碗鸡汤,“您快尝尝,炖得真香。”

张阿婆喝了口鸡汤,笑着说:“俺家张强听说你升职了,特意从工厂回来,说要跟你学,以后也要做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果然,没过一会儿,张强就来了,手里拿着个笔记本,脸上带着敬佩的笑容:“李科长,不,现在该叫李股长了!恭喜你升职!俺以后要多向你学习,好好工作,为合作社、为大家多做贡献。”

“别叫李股长,还是叫我振邦就行。”李振邦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现在在机械学校学得好,又能帮合作社改进农机,以后肯定比我有出息。”

接下来的几天,局里公示了李振邦的升职通知,贴在大院的公告栏上,同事们都来祝贺,老吴拍着他的肩膀说:“振邦,以后你就是领导了,可得多带带我!”

但也有少数人质疑,比如刑侦股的老郑,资格比李振邦老,这次没升职,心里有点不服:“李振邦刚来几年,凭什么升职?不就是破了几个小案子吗?”

赵局长知道后,特意开了个股室会议,在会上说:“老郑,你说振邦破的是小案子,可这些小案子,哪一件不是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帮合作社抗旱、防虫害,打击假票证、囤积居奇,哪一件不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振邦的功绩,大家有目共睹,他升职,是实至名归!”

老郑听了,脸红了红,没再说话,会后还主动找李振邦道歉:“振邦,之前是我不对,你别往心里去,以后我一定好好配合你的工作。”

“老郑,你是老同事,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向你学习呢。”李振邦笑着说,他知道,要做好刑侦股的工作,离不开大家的配合,不能因为升职就摆架子。

升职后的第一件事,李振邦就组织刑侦股的民警,开展了一次“民生案件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邻里纠纷、票证倒卖、小型盗窃等案件。他带着民警,每天深入里弄,和居民聊天,了解大家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天,李振邦带着老吴去弄堂走访,遇到李婶正坐在门口哭,手里拿着个空布包。“李婶,怎么了?”李振邦走过去。

李婶抹了把眼泪:“俺的布票丢了,是俺攒了半年的,准备给孩子做新衣服,现在丢了,孩子的新衣服也做不成了。”

李振邦问清楚情况,李婶说早上去合作社买布,回来就发现布票丢了,布票编号是0812-0820。他立刻组织民警,在合作社和弄堂里走访,很快就有居民反映,早上看到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在合作社门口捡了个布包。

根据居民的描述,李振邦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女人,是弄堂里的张二嫂,她捡了布票后,一时糊涂,想自己留着用。李振邦耐心地跟她讲道理,张二嫂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布票还给了李婶,还道了歉。

李婶拿到布票,激动得眼泪直流:“谢谢李股长,你真是为民做主的好同志!”

类似的民生小事,李振邦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他从不嫌麻烦,总是耐心地解决。老吴笑着说:“振邦,你这副股长,都快成里弄的‘调解员’了。”

“老百姓的事,没有小事,只要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当‘调解员’也挺好。”李振邦说。

除了工作,李振邦也没忘了邻里。张强在机械学校的学习遇到了困难,物理跟不上,李振邦就让陈向阳的养父(大学物理老师)帮忙辅导,还经常鼓励张强:“遇到困难别放弃,多问、多学,肯定能学好。”

王师傅的手工业合作社接到了一笔大订单,生产小型农机零件,却缺少技术指导,李振邦就联系了机械学校的老师,去合作社指导生产,解决了技术难题。王师傅感激地说:“振邦,谢谢你,要是没有你,俺们的订单肯定完不成。”

林淑娴的扫盲班也越来越红火,学员越来越多,李振邦就帮她向街道办申请,把弄堂里的一间空房改成了扫盲班教室,还从局里找了些旧桌椅,让学员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林淑娴笑着说:“你现在是股长了,还这么关心我的扫盲班。”

“你的扫盲班,也是为老百姓做事,我当然要支持。”李振邦说。

七月初的一天,局里接到报案,说闸北区的一个粮店,被人偷走了五十斤大米和二十斤面粉,是凭粮票供应的平价粮,店里的伙计发现后,急得直哭。李振邦立刻带着老吴和民警赶到粮店。

粮店的伙计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叫小周,他说早上开门时,发现后门被撬开了,仓库里的粮食不见了。“这些粮食是给居民准备的,现在丢了,俺怎么跟老板和居民交代啊?”小周哭着说。

李振邦仔细查看了现场,后门的锁被撬开,地上有几个脚印,是胶鞋印,仓库里的地面上,还有一些散落的米粒。他又问了附近的居民,有居民说,凌晨三点多,看到一个穿黑衣服的男人,背着两个大麻袋,从粮店后门走了,往郊区的方向去了。

根据居民的描述和现场的脚印,李振邦判断,小偷应该是附近的居民,对粮店的情况很熟悉。他组织民警,在附近的里弄走访排查,重点排查有盗窃前科、近期经济困难的居民。

走访到第三天,张强来局里找李振邦,说他在工厂上班时,听到同事说,住在附近弄堂的赵四,最近突然买了很多肉和酒,还给他家孩子做了新衣服,赵四平时游手好闲,没什么正经工作,经济一直很困难,突然变得有钱,很可疑。

李振邦立刻带着民警,去赵四家走访。赵四看到公安来了,脸色有点慌,眼神躲闪。李振邦走进他家,看到墙角堆着两个大麻袋,打开一看,里面正是大米和面粉,和粮店丢失的数量一致。

“赵四,这些粮食是哪里来的?”李振邦问。

赵四低下头,沉默了半天,终于承认:“是俺偷的,俺最近没钱吃饭,就想到了偷粮店的粮食,俺知道错了,俺把粮食还回去,行吗?”

“偷粮食是违法行为,你必须跟我们回局里接受调查。”李振邦说,“不过你要是能主动退赃,我们会考虑从轻处理。”

赵四被带回局里后,主动退了赃,粮食被送回了粮店,小周激动得不行,特意给分局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除害,公正执法”。

这件案子破获后,市局再次对李振邦提出了表扬,赵局长说:“振邦,你刚升职就破获了这么重要的案件,还能坚持关注民生小事,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干部!”

李振邦没有骄傲,他知道,升职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以后要更加努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晚上回家,林淑娴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有红烧肉、炒青菜、鸡蛋羹,还有安安最爱吃的红薯。“今天案子破了,又受了表扬,该庆祝庆祝。”林淑娴笑着说。

安安坐在李振邦怀里,手里拿着个拨浪鼓,摇得“咚咚”响,嘴里喊着:“爸爸,棒!”

李振邦抱着安安,看着身边的家人,心里充满了幸福。他想起自己刚来弄堂时的样子,想起和林淑娴的相识相知,想起和邻里们一起度过的日子,想起自己处理过的每一件民生小事,这些平凡的瞬间,构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

“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李振邦说,他知道,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不仅是对工作的,更是对家人、对邻里、对这座城市的。

接下来的日子,李振邦依旧每天忙碌,处理案件、走访居民、解决民生问题,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弄堂里、合作社里、粮店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张阿婆经常对邻里说:“振邦当了股长,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架子都没有,是个好同志。”

张强也更加努力,在机械学校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还加入了共青团,他说:“我要以李股长为榜样,好好学技术,以后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

陈向阳和王小虎、赵小亮也经常来李振邦家,听他讲办案的故事,他们都说,以后要当警察,像李振邦一样,为民做主。

七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李振邦带着林淑娴和安安,去马陆乡合作社看望大家。合作社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打谷场上堆满了金黄的麦粒,社员们正在晾晒、脱粒,脸上满是丰收的笑容。王社长看到李振邦,赶紧迎上来:“李股长,你来了!多亏了你,今年的小麦大丰收,比去年多收了三成,社员们都念着你的好呢!”

老周和老杨也围了过来,手里拿着新磨的面粉:“李股长,这是俺们新磨的面粉,给你家带点,蒸馒头吃,比外面买的香。”

李振邦接过面粉,心里暖暖的:“谢谢大家,这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中午,王社长留李振邦一家在合作社吃饭,吃的是新煮的米饭、炒青菜、红烧肉,还有社员们自己酿的米酒。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聊着丰收的喜悦,聊着未来的生活,气氛热烈而温暖。

离开合作社时,社员们一直送到村口,挥着手里的草帽,喊着:“李股长,常来看看我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婚久必痒 天官赐福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龙族5:悼亡者的归来 艳海风波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宦海红颜香 春满香夏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折腰 都市极乐后后宫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斗春院 武道凌天 玄尘道途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 华娱之修仙2002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经典收藏御女天下 赵氏嫡女 艳海风波 娱乐:国内大花小花全拿下 艳福不浅 官场从秘书开始 灵异时代,我以鬼怪为食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 带着空间物资回到年代 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 魔帝奶爸 今夜与你共沉沦 写诗写歌写小说,我都会亿点点 直播之狩猎荒野 窝在山村 奥术世纪 伊森的奇幻漂流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神豪:老婆闯祸后穿上了巴黎世家 我能切换模式 
最近更新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万法复苏:我在地球敕封诸神 MC难玩?开局七分半闪击末影龙 我有大道树,铸我武道通神阶 卡牌召唤:开局召唤祖龙 哥几个也混过 漫漫官路多红颜 红尘观棋者 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 股神系统让我三天赚1个亿 灵气复苏:我能截胡全部机缘 重生为树,翼展千米 重生81:大山就是我粮仓 我是谁?囚笼! 东莞往事记 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开局退婚?我魔道妖子惊呆校花 南洋霸主:从溃兵开始 都市神医:开局签到鬼门十三针 上一秒凡尘,下一秒封神 
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 沪上警事:1950txt下载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 - 沪上警事:1950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