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汉

做梦中

首页 >> 并汉 >> 并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盛唐日月 清末之帝国崛起 混在洪武当咸鱼 抗日之英雄传奇 黑铁之堡 民国谍影 
并汉 做梦中 - 并汉全文阅读 - 并汉txt下载 - 并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章 该亲自见上一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0024§ 该亲自见上一见

《武经总要》:……并汉先锋部曲,编法大异。以伍为基,三伍成班,八人战队,七人预队。八前七后,战队主攻,预队主护。凡步班,班十五人,其职仪则班长一人,副班长一人,班教员一人(哨旗),正兵六人,辅卒六人。其给器仗,刀十五具。战队则戟三根,大牌三具,弓二具矢十。预队则弓一具,弩六具,各十矢。以竹哨小旗为号。哨声信号已不可考。……

董家沟。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董武派人来报,部曲基本可用了。

枪杆子,这是董先最重视的事。

董先经过爷爷同意。

带着董固、马财、武和石头一起出发,并让农庄李渔准备一些肉食随后运过去。

一行五人,从太阳还没升起时就开始赶路,终于在太阳下山前到达董家沟最北侧的山坳。

而这里也是董武他们三十多人的驻地。

夜已黑,所以当晚无事,搭帐休息。

次日董先还未起来。

但帐篷外已经响起跑步操练的声音。

董先被尖利的竹哨声惊醒。

穿好衣物,走出帐篷。

眼前的一幕,让他很有成就感。

只见董武站在一个土坡上。

土坡下面朝董武,三十人分两列站好,纹丝不动。

排头正是强兵和铁军。

强兵身后跟着左子良、苌霸洪、张阿雷、李伯屈等十四人。

铁军身后跟着褚燕、黄龙、白波、郭泰等十四人。

董先一路小跑到董武身边。

随着董武的竹哨声音响起,两手中的小旗一挥。

队列中的人便各向左向右横跨一步。

队列也由两列变成四列。

排头变成强兵、左子良,铁军、褚燕四人。

强兵后共七人,左子良后有苌霸洪等八人。

铁军后也是七人,褚燕后有黄龙等八人。

竹哨声再响时,每人的间隔都控制好了,大约一臂长。

就这样在哨声和旗的示意下。

队列从两列到四列,再从四列变回两列。

然后换成从两行变四行,再从四行变两行。

随后便是站立不动。

董武悄声告诉董先:

“阿虎,按你的意思,这强兵和铁军分别是两个班的班教员。”

“而这左子良、苌霸洪、褚燕、黄龙为既为伍长也为正副班长。”

“张阿雷、李伯屈、白波、郭泰等则为正兵辅卒。”

“刚刚演练的是集合与方阵。以及作战人员与预备人员的分离与集合。”

约二刻钟。

竹哨再次响起。

这回是以伍为单位,呈三角队形。

可以明显分辨出是伍长在前,正兵在底,辅卒在中。

并随着董武的哨声,垫步向前。

并伴随阵阵“杀”声。

行进约十步。

董武解说道:

“这是以伍为单位的突击,按以后,位于前的人持大盾护卫阵型,位于底的一人持弓,一人持戟,在其中的两人以弩射之。”

董先点了点头。

也不知懂了没。

反正,我觉得他是听懂了。

董武信号再起。

这回先变成四行。

然后八人的那两组围成圈,首尾相接。

而七人的那两组则在圈内,同样也首尾相接。

董武再次解说:

“这是防御圆阵与方阵的变换。圆阵包围的是需要保护的人员或物资。”

“这个月主要就是准备营地和训练这几种阵型。”

“里面有攻击、防守和日常队列变换。”

“阿虎,你觉得如何?”

董先由衷的佩服道:

“叔父,你真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先整出这么好的驻守营地,然后又训练得这么整齐。”

的确,董先跟董武提的要求,是从前没有的。

比如十五人一班。

再比如班内有教员等七人为预备队,正副班长等八人为作战队。

而临阵队形转换可不是一个一个叫名字就行的。

必须经过训练。

果然董武是当过屯长的。

也亏得有二十二名上过沙场的老兵在其中,带着褚燕等新兵在训练。

虽然身体素质不如褚燕等人。

但军事素养却远远在褚燕等人之上。

董先继续说道:

“叔父,来年春季,你的休沐便结束了,在这段时间内,务必要让他们每个人都学会你的本领。”

“免得你休沐以后,他们啥都不会了。”

“争取在正旦前训练完,然后也让他们休息一下。来年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现在可能只是普通的一名班兵卒。”

“但,不想当将军的兵卒不是好兵卒。”

“而这一切只能麻烦叔父了。”

“另外,我看董家沟还比较荒芜。”

“这段时间不妨让他们以伍为单位,到董家沟内训练。”

“一来可以训练他们每人临机处变的能力。”

“二来可以锻炼山地作战的本领。”

“三来可以磨合群体,让他们更团结。”

“四来可以在董家沟内,让他们分成红蓝双方进行对抗,看看哪一班更强!刺激他们进取和增强荣誉感。”

“此外这回我还带来三十本刚试的印刷书。”

“回头可以发给他们。”

“另外,今天农庄李渔会送肉来。给大家加餐,让大家吃顿好的!”

哺时正刻。

董先跟部曲讲解第一本印刷书籍。

“下面,大家翻开第一页。”

“这四个大字叫,先锋部曲。也就是我们的名字。”

“为什么叫先锋部曲呢?”

“一来,我名先,希望你们就是我的锋利的刃。”

“二来,先锋是率先接敌,冲锋在前的拳头;是后军的榜样;是全军的士气。”

“三来,先锋意味着从未有人经历,我们是第一人。就如同现在的编制一样,从未有过。”

“我们要勇于创新,将来还会有很多不同。我们要始终向前,敢于闯无人敢走的路,做无人敢做的事!”

董先从取名开始就为这支部曲定下基调。

是属于自己的部曲。

一番话说完,大家掌声热烈。

董先悄悄打开冰鉴之眼,眼中显示已有数个红点出现在紫色点中。

董先用手示意,接着讲:

“再翻下一页,反面空白的部份,可以让大家练习书写和计算。”

“这一页里面有像蝌蚪的小记号,叫标点符号。”

“我稍微跟大家讲一下它的用法。”

“逗号像蝌蚪,表示话还未讲完;句号一个圈,说完后面点国;顿号小水滴,并列中间立;问号像耳朵,就属它的问题特别多;……”

众人一边听着董先的讲解,一边看着手上的印刷书上的这一页。

听着标点符号的用法,加上像儿歌一样的节奏。

众人不禁跟着念了起来。

古代其实也有标点符号的,叫钩识。

《文史通义》的作者,清代着名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札记》考证中指出:

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

《说文解字》中不仅收录了“、”号,还收了“()”号,并解释为:钩识也。

而董先主要是考虑到以后自己默写图书馆中的书,很多都有标点符号。

而且标点符号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有效避免歧意。

所以他特别要求印章匠人刻成一页,好让大家熟悉。

“好,标点符号基本就这些。讲下一页内容。”

“这页是我们先锋部曲的专属歌,别人没有的。歌名叫《团结是力量》。请大家跟我唱。”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一切欺辱开火…让他们死亡…向着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董先仿照前世进行了小小的改动。

但并不妨碍这首激励人心的歌曲的演唱。

歌曲朗朗上口,几遍下来,大家已经会背了。

“我们的歌,希望大家好好爱护它,爱护我们的部曲,维护他的荣誉。”

“接下来下面一页是《千字文》。”

“懂的教不懂的,争取每天认识一个字。”

“希望在先锋部曲内,大家能做到最下面一行的五个字:比、学、赶、帮、超!”

“比一比,多学习,你追我赶,互相帮一帮,争取今天的自己超过昨天的自己!”

董先带来的初次做的印刷书,单面印刷,长宽各一尺,内有十八列二十行。

一页印满,大约三百六十字。

所以,初次的印刷书只有八页,不到一千一百个字。

一页封面、一页封底、一页先锋部曲字、一页标点符号、一页歌、外加三页千字文。

皮纸比较韧,刚好可以对折塞在肘后袋中。

现在百工堂的半成品皮纸,每张的尺寸是六尺长,三尺宽。

刚好裁成十八张长宽各一尺的页面。

刚好两张半成品可以印四本。

为了完成这本先锋部曲印刷书,四名印章工匠接力雕刻,花了三天才完成雕版。

然后由相里器他们整合十五人,每人负责两本的裁切、印刷和缝订成书。

接下来董先陪着先锋部曲的成员,一同训练了十天。

他还有目的,就是尽快找到董家沟的矿产。

一个是银厂的银矿和煤矿,另一个是野里的铁矿。

当然了带着部曲一起,那当然是为了安全。

现在这一片还没人烟。

荒山野岭的,又在山谷中。

但有了冰鉴之眼的加持,记忆中灵丘矿产地图显现。

这些地方已经被董先找到,并做好标识。

就等人手充足,就可着手开采。

半个月后,董先从董家沟出来。

身体变瘦了,人也变黑了。

但天气渐渐转冷。

回董氏农庄时顺便检查了一下皮阿弱的工作,然后问了一下阿笑的沤肥情况。

因为人口聚集情况不同。

阿笑主要工作点放在太那水矿山。

那里人最多,所以硝田在那里。

而农庄也有化粪池,主要用来沤制肥料。

两边各不相同

董先一点也不介意阿笑身上的味道。

一把就抓住他的手,并把住手臂,学了一把刘大耳的操作,把臂同游。

“阿笑,这人吃就要拉,往哪拉不是拉呀!”

“争取在每个人多的地方都建个带化粪池的厕所吧!”

“积少成多嘛!”

为什么董先关心肥料呢?

因为他打算在门头农庄中按自己的方法种植冬季作物。

那边虽然地面是冰冻着,但地下水却可以流动。

而且很充足。

灵丘光照也够。

虽然土壤不好,但多少也能多点收获。

门头农庄董先那五十顷良田。

李渔正与董先商量。

“渔叔父,下面听我讲这五十顷田的种植方法:”

“一是必须进行深耕,改良和规划普查农地;新犁我会让百工堂优先提供的这个农庄使用,这五千亩给你配三十头牛。分配给会养牛的佃户。”

“二是要合理施肥,肥料要均衡,百工堂的阿笑我已经交代过了,到时不用用现肥,而要改用他提供的沤肥;对了,回头农庄这里也要让阿笑建个厕所,以后农庄佃户都来厕所屙屎尿。”

“三是水利,水源不足的地方,可抓紧挖渠引水,也可到百工堂房阿建那里申请建龙骨水车,或挖井;”

“四是种子,先前说过了,种子由我提供,但你们来参与选种,要选厚实漂亮的当种子。”

“另外,有空时可试着在相近种农作物间,杂交授粉,看看成长起来的会不会更好。”

“五是工具,现在我们手上有百工堂,家里有矿,能用铁制工具便用。”

“六是要做好田间的管理,合理安排如镇压、间苗、中耕除草、培土、压蔓、整枝、追肥、灌溉排水、防霜防冻、防治病虫等时机;”

“七是杀虫,除虫不仅要除成虫,还要除幼虫和虫卵,可利用火光吸引昆虫自投罗网,通过除草深耕来减少昆虫食物来源,还可放养鸡鸭来除虫,还可通过在种子中拌入砒霜来减少幼虫和植物病害;”

“八也是最后一点,要在保证充足光照和通风的条件下,适度密植。”

李渔没有任何插话的余地。

一来人家董先买地接收时说得很实在。

家里按人头,每人每年五石粮,而地怎么做要按他的来。

成不成,自己都不会受影响。

这或许就是古代版的铁饭碗吧!

二来人家啥都包了,而自己只是出个人而已,啥也没损失。

三来自己也没地方去。

犯不着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而跟仙人之徒对着干。

“唯”

李渔干脆的答应了下来。

就在董先安排冬耕作物的时候,雒阳的马元义惊呆了。

因为如董先所说,京师地震了。

马元义一边用符水给百姓治病,一边向张角汇报。

张角收到马元义的邮书,找来唐周,问:

“今年冬明年春,京师有地震。这灵丘董先,真的这么说吗?”

“贤师,灵丘董先的确这么说的!”

“那你有何看法?”

“董先两次均要求太平道未得召唤不得入太行山麓,此外还不接受太平道布道施药。”

“此人虽有才,但对本道不善,当除之。”

唐周觉得董先的才能太过妖孽,而且不接受太平道的领导,所以应当除去。

“嗯,继续说。”

张角不置可否的态度,让唐周没底,于是又换了个方向:

“贤师,若是效仿汉中张修的五斗米道,与本道互不为敌,那也未尝不可。”

“何况那董先也有意以太行为界。在灵丘时,曾听有人称之为仙人之徒,其能乃是仙人梦中所授。”

“我以为,若是以太行为界的话,那这个仙人可以是中黄太一。布道时说此人乃是太平道在灵丘的分身即可。”

唐周想法也没有大问题。

正反两方,要么除去,要么给个合适的身份接纳。

主要还是看张角的意见。

“我再想想!”

张角皱着眉头,陷入思考。

太行以西,是大事失败后的退路。

若事成,则席卷天下,黄天立。

若事败,则退避大漠,苍天旧。

但此子,有机会该亲自见上一见。

那边张角想见见董先,这边董先要上学见老师了。

学校就是邑庠,就在诏阁城东十字街上。

边上是文庙,斜对面就是风云雷雨山川社稷祭坛。

其实就是一有台子的大广场。

学生有时也会在祭坛这里练习六艺中的射与御。

因为要上学了,所以董先搬到城内的董家宅院。

跟奶奶燕氏住在一起。

砚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入小学。

董先提着汉代的书包竹箧上学校。

坦白说,人家刘氏家的孩子六岁就上学了,他到了八岁才来。

来了以后,还要先进行入学考试。

能读下来才能上学。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董先看到了他的老师,一位瘦高的文士。

他名叫燕文,字国华。

正是燕氏家主燕敏托他向董畯提起让董先上学的。

谁说只有前世才要学历。

今生也要的好不好!

读上几本经书,升到郡学上几天,拜个郡文学掾当老师,这样你就可以走上当吏的道路了。

也就是成为寒门了。

这个时候,寒门指的就是家中有人为吏的家庭。

“先,可曾学过《孝经》?”

“回禀师长,学过!”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后面是什么?”

“回师长,是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好好好,你的位置在那,去吧!”

燕文开始给所有适龄的孩子上课。

上的是六甲,也就学着看日历。

“三百六十者,六甲相乘六甲之全数也。月甲之数,非造化之正,而圣人兼取之者,乾坤之大用也。”

“以十干十二支相乘为六甲。六甲者,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也。”

随着燕文悦耳的声音,董先趴在书案上逐渐进入梦乡。

突然,一根方木戒尺迎头敲下。

董先瞬间痛醒。

燕文大喝:

“可是会了。”

“师长,天干地支我会,六十甲子我也会。为免打扰同学,所以我便睡觉啦。”

董先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那你背来听听。”

董先一五一十背了一遍。

其实是照着记忆中出现的内容读了一遍。

接下来,董先干脆把启蒙的内容一一过了一遍。

比如四方,九九术,论语等等。

甚至还在燕文面前卖弄了《千字文》和《百家姓》。

其实董先心系的是门头农庄的冬季作物。

他想不时去盯一下。

今年冬耕,他让李渔种了冬季旱稻。

而灵丘经常种的谷物,主要是黍、粟、糜。

董先主要是想看看用了自己从《农业生产手册》中看到的方法后,尤其是再加上肥料的加持,收成有没有更好一些。

还有就是哪一种更适合灵丘种植,以便推广。

但入城上学,那农庄就盯不上了。

所以心不在马。

燕文看到董先能够流利地背诵所有小学甚至成童的课程,而且还能自创千字文和百家姓。

要知道千字文要到南北朝时,才由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出来。

而百家姓则成文于北宋初,所以开篇第一个字为赵。

顿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百家姓要把刘排一位,这样更妥些。

他决定改一下,然后作为今年学校培养一个人才的成绩上报郡里。

于是他让董先回去了。

当晚燕文找上门了。

恰巧又被董先看到了。

心中不满。

让我回来也是你,现在来打小报告也是你。

早知道就不回来了,反正在哪睡不是一样睡。

但燕文来的目的却不是打小报告,而是告诉董畯,董先堪称神童。

自己愿意推荐董先上郡学。

这样的好事哪里找。

灵丘几年出不了一个人。

就算是当年的燕文也是读了十年的书才被送到郡学而又不愿为吏,才成为处士的。

为的就是回乡造福乡梓,培养更多的士子。

但是,这么多年了,没遇上几个好苗子。

现在董先只上一天学,便要被推荐入郡学。

董畯心中感慨万分。

祖宗有灵,祖宗保佑。

我灵丘董氏继农,军伍,工,商外,还有出一名士子了。

请客,必须请客。

到郡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作为学生的董先要先在里亭乡开证明,然后再到平舒县办个名刺,就是一块竹牌,上边染红色,上书董先户籍信息及推荐人资格等,最后再拿名刺去郡治找郡文学掾报道。

而老师呢,则要先报告县,再由县报告郡。

同样老师的资格也要审核。

不是谁都可以往上举荐的。

资格,资格,懂啵!

而这恰恰是察举制的弊端所在。

有资格举荐的人,尤其是一个地区的士家大族往往沆瀣一气。

你举我的人,我举你的人,你好我好大家好!

无形中就让普通人没了上升的可能,也没了希望!

一个让年轻人感受不到希望的环境,是最压抑的,也是最容易爆发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天官赐福 武师的自我修养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赵氏嫡女 斗罗之金鳄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诡秘之主 辣妈攻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艳海风波 镇妖博物馆 黑铁之堡 桃花沟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最近更新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汉吏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极品五世子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重生美好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废柴趣妻 无双镇北王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并汉 做梦中 - 并汉txt下载 - 并汉最新章节 - 并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