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逍遥小贵婿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长嫡 将军好凶猛 特工萌妃 抗战之烽火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章 汉文帝的登基之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代王刘恒性格一向谨慎,心中还有些疑虑,于是进去告诉了他的母亲薄太后。薄太后以前住在宫里,也经历过许多艰难险阻,幸好能够向西行,才逃脱了灾祸,现在心中还带着惊恐,不敢轻易决定让刘恒前去。于是,代王刘恒又召来了占卜师,让他占卜吉凶。占卜师占得卦象后,立即向代王刘恒表示祝贺,说是大吉大利。代王刘恒询问卦兆和爻辞的具体意思,占卜师说:

“卦兆显示的是大横,爻辞上说:‘大横的征兆十分明显,我将成为天王,像夏启一样使国家光辉灿烂。’”

《周易》中并没有记载这三句话,想来可能是出自古老的《连山》藏书。代王刘恒说道:

“我已经是诸侯王了,怎么还要做什么天王呢?”

占卜师解释说:

“天王指的就是天子,与诸侯王的地位是不同的。”

于是,代王刘恒派遣他的舅舅薄昭,先前往都城,去向太尉周勃问个明白。周勃极力表示他们是真心实意地迎接代王,发誓没有其他意图。薄昭回来后立即向代王报告,代王这时才笑着对宋昌说:

“果然像你说的那样,我们不必再怀疑了!”

接着,他立即准备好车马,和宋昌一起上车,并让宋昌坐在他旁边陪乘,随行的只有张武等六个人,他们沿着驿站的路线向西行进。

当车队到达高陵时,距离长安已经只剩下几十里的路程,但代王刘恒心中仍然有所顾虑,没有完全放心。于是,他让宋昌单独乘坐一辆驿车,先行进入都城长安去探察情况。宋昌迅速驱车赶到渭桥,发现各位朝廷大臣都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他随即下车与大臣们交谈,告诉他们代王即将抵达,自己是特意来通报这个消息的。大臣们听后,齐声回答说:

“我们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宋昌看到群臣都全体出动来迎接,心中猜想他们应该已经同意了代王进京的事情。于是,他重新登上驿车,返回高陵,向代王刘恒报告说:

“请大王放心,群臣都已经出来迎接了,您可以安心继续前进了。”

代王刘恒再次让宋昌作为他的陪乘,命令车队继续前行。当他们到达渭桥边时,所有的大臣都已经跪在地上,纷纷称呼自己为臣子。代王刘恒见状也下车回礼,宋昌也跟随着下车。等到大臣们都站起来后,太尉周勃快步走上前来,向代王禀报,并请求让身边的人退下。这时,宋昌在一旁严肃地说:

“太尉如果有事情要说,尽管直说;如果你说的是公事,那就按公事来办;如果你说的是私事,王者是没有私心的!”

这番话说得光明磊落,正直无私。被宋昌这么一说,周勃不禁觉得脸上发烫,匆忙跪在地上,从怀中取出代表天子身份的符节和玉玺,恭敬地呈献给代王刘恒。代王刘恒谦逊地推辞道:

“我们还是先到我在都城的官邸去,再商量这件事情也不迟。”

周勃于是恭敬地捧着玉玺站起来,请代王刘恒登车入都,自己则亲自在前面引导,一直到了代王的官邸。这时已经是高后八年(就是吕后去世后的第八年)的闰九月中旬,周勃与右丞相陈平一起,率领着朝廷的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代王刘恒即位。奏书的大致内容是: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柴武(这里的“武”指的就是柴武)、御史大夫张苍(之前文中提到曹窋曾任此职,但此时想必已经由张苍接任)、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刘章原本被派往齐国,但此时已经返回都城)、还有东牟侯刘兴居以及典客刘揭,他们一同恭敬地向代王刘恒禀报:

“我们再次向您表达我们的敬意。经过我们的调查,现有的皇帝子嗣刘弘等人,并非孝惠皇帝的亲生儿子,因此他们没有资格继承宗庙祭祀。在此,我们还想提及阴安侯的母亲(她是高祖刘邦之兄刘伯的妻子,也是曾经被封为羹颉侯的刘信的母亲)。另外,顷王后是高祖刘邦之兄刘仲的妻子,她曾被废为合阳侯,她的儿子刘濞被封为吴王,因此在刘仲去世后,她被追谥为顷王王后。还有琅琊王以及其他列侯和官职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商议,我们都认为您是高皇帝的亲生儿子,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因此,我们恳请您能够即位为天子!”

代王刘恒看过群臣的上书后,再次表达了他的谦辞和感激之情,他说:

“继承并供奉高帝的宗庙,这是一项非常重大的责任。我自认为才能平庸,不足以承担这份重任。我希望能够邀请楚王前来,我们再次聚在一起,共同商议,选出一位贤能的君主来继承大统。”

然而,群臣们又一次当面恳请,全都跪在地上,坚持不起来。代王刘恒在座位上犹豫不决,站起来后先向西面行了三次礼表示谦让,然后又向南面行了两次礼再次表示谦让,但他还是坚决地向众人推辞,不愿意接受皇位。陈平、周勃等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经过多次慎重商议,觉得在继承高帝宗庙这件事上,大王您是最合适的人选。无论是天下的列侯还是广大的百姓,对您都是心悦诚服。我们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宗庙社稷的长远考虑,绝非草率行事。希望大王您能听取我们的建议,我们恭敬地将天子的玉玺和符节呈献给您,再次向您表达我们的敬意!”

接着,周勃就把玉玺恭敬地放在案几上,坚持要代王刘恒接受。代王刘恒这才答应道:

“既然宗室成员、将相以及诸侯王们都已经决定推举我,那我也不敢违背大家的意愿,就勉为其难地继承皇位吧!”

说完,群臣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纷纷向代王表示祝贺,并立即尊代王为天子,这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

东牟侯刘兴居向文帝上奏说:

“在这次诛灭吕氏家族的行动中,我深感自己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现在我愿意接受命令,去清理皇宫。”

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命令他与太仆汝阴侯夏侯婴一同前往执行。两人直接来到了未央宫,进去对少帝说:

“你并不是刘氏的后代,没有资格做皇帝,请你立即让出皇位!”

说着,他们就开始挥手示意左右的执戟侍卫退下。虽然大部分侍卫都听从命令离开了,但还有几个人不肯退去。这时,大谒者张释非常机敏地迎合了刘兴居的意图,他劝那些不肯退去的侍卫也赶紧离开。最终,这些侍卫都放下了手中的戟,四散逃走了。夏侯婴立刻命人抬来一顶简便的轿子,强迫少帝坐上,将他带出皇宫。少帝刘弘吓得浑身发抖,问道:

“你们要把我带到哪里去?”

夏侯婴直接回答说:

“就是让你搬出皇宫,去外面的住所居住!”

说完,他就命令随从驾车将少帝带出,一直来到少府署中,才让少帝下车安顿下来。接着,刘兴居又逼迫惠帝的张皇后移居到北宫。之后,他们准备好了正式的帝王车驾,浩浩荡荡地前往代王的府邸,去迎接文帝即位。文帝在当天晚上就入宫了,当他刚走到端门的时候,遇到了十个手持戟的侍卫,他们挡住了文帝的车驾,大声说道:

“天子还在这里,你怎么能擅自进入?”

文帝听后不禁感到惊讶和疑惑,连忙派人快马加鞭地去告诉周勃。周勃听到消息后迅速赶来,向这十个侍卫解释清楚,让他们让开道路。这十个侍卫这才知道新天子已经到来,于是他们放下戟,迅速避开,文帝这才得以进入宫中。就在当天夜里,文帝迅速做出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和政令发布。他任命宋昌为卫将军,负责镇守和安抚皇宫的南北军,确保宫内的安全稳定;同时,他授予张武郎中令的职位,让他在宫中巡视,维护宫中的秩序。文帝自己则亲自坐镇前殿,指挥全局。接着,他命令有关部门迅速起草并完成了一份恩诏,准备向全国颁布。这份恩诏的内容是这样的:

“诏令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朝廷重臣:近来,吕氏家族成员滥用权力,图谋叛逆,企图颠覆我们刘氏的宗庙社稷。幸运的是,依靠将相、列侯、宗室以及忠诚的大臣们的共同努力,这些逆贼已经被成功诛灭,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现在,我刚刚即位为帝,为了表示对天下苍生的宽宏和恩泽,我决定赦免全国的罪犯,赐给百姓每人晋升一级爵位,向女子百户赐赠牛和酒以示庆贺,并举行五天的聚会活动,让百姓们共同欢庆这个美好的时刻。”

就在那个夜晚,少帝刘弘在少府署中突然死亡。此外,还有常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和梁王刘太三人,虽然当时他们已经被封为王,但因为年纪太小,还不方便前往自己的封国,仍然留在京城的府邸中。然而,这三个人也都在同一时间被杀害了。推测起来,可能是陈平和周勃担心他们日后会成为隐患,不如干脆斩草除根,将他们全部杀死以绝后患。文帝对于这些事情倒是很乐意不去深究。关于少帝刘弘和那三位被封王的王子,他们究竟是不是惠帝的亲生儿子,现在已经无法证实了。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几个人明明无罪无辜,却都被杀害了。就算他们真的是所谓的“杂种”,他们的死也是冤枉和可怜的。追究这场悲剧的根源,还是吕太后种下的恶果。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这笔账应该好好算一算。不过,我们还是先说到这里,接下来再聊聊其他的事情。

文帝即位后,时间很快就到了十月。按照以前的规矩,他颁布诏书,更改了年号。在农历初一那天,他前往高庙祭拜,仪式结束后回到朝廷,接受了群臣的朝贺,并下诏封赏有功之臣。诏书上说:

“以前,吕产擅自封自己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他们擅自派遣将军灌婴领兵攻打齐国,企图篡夺刘氏的皇位。但灌婴留在荥阳,与诸侯们共同策划,准备诛灭吕氏家族。吕产图谋不轨,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等人商议,决定剥夺吕产等人的军权。朱虚侯刘章首先出手,捕杀了吕产。太尉周勃亲自率领襄平侯刘通,手持符节,奉诏进入北军,典客刘揭则夺走了吕禄的印信。为了奖赏他们的功劳,现在决定增加太尉周勃的封地一万户,赐给他黄金千斤;丞相陈平和将军灌婴的封地各增加三千户,赐给他们黄金各二千斤;朱虚侯刘章和襄平侯刘通的封地各增加二千户,赐给他们黄金各千斤;封典客刘揭为阳信侯,赐给他黄金千斤,以酬谢他们的辛劳和功绩。请大家不要推辞!”

封赏的事情处理完毕后,文帝接着尊奉他的母亲薄氏为皇太后,并派遣车骑将军薄昭,带着盛大的仪仗队伍,前往代地去迎接她。同时,文帝还追赠已故的赵王刘友为幽王,赵王刘恢为共王,燕王刘建为灵王。其中,共王和灵王没有留下后代,只有幽王刘友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刘遂,经过文帝的特别许可,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被封为赵王。另外,文帝还将原本封为琅琊王的刘泽改封为燕王。之前被吕氏家族割占的齐国和楚国的旧地,现在都全部归还给了各自的王室,不再另外设立新的诸侯国。朝廷内外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官吏和百姓们都为此感到非常高兴,纷纷举手加额以示庆祝。

突然之间,右丞相陈平上书给文帝,称自己生病了,不能上朝。文帝便给了他几天假期。假期结束后,陈平只好入宫向文帝谢罪,并且请求辞去丞相的职务。文帝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要辞职。陈平回答道:

“在高皇帝开创国家的时候,论功劳,周勃是不如我的。但是,在诛灭吕氏家族这件事上,我的功劳却不如周勃。因此,我愿意把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这样我心里才能安宁。”

由此可见,陈平称病其实是个借口。于是,文帝任命周勃为右丞相,将陈平调任为左丞相,并罢免了审食其(审食其因之前的罪行被文帝罢免,此处表明文帝对他的处理是合理的)。接着,文帝又任命灌婴为太尉。周勃在接受任命之后,快步走出朝廷大门,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然而,文帝却对他表现出了格外的尊敬和礼遇,一直注视着他离开。这时,站在一旁的郎中袁盎,看到这一幕后,独自走出队列向文帝奏报道:

“陛下认为丞相是个怎样的人呢?”

文帝回答道:

“丞相可以说是国家的栋梁之臣啊!”

袁盎说道:

“丞相虽然是一位功臣,但并不能被称为是国家的栋梁之臣。在古代,被称为社稷臣的人,一定是与君主共存亡的。当吕氏擅权的时候,丞相身为太尉,却没能及时纠正这种局面。后来吕后去世,大臣们共同谋划讨伐逆贼,丞相才趁机立下功劳。现在陛下即位,特别给予他丰厚的奖赏,并且对他更加尊敬和礼遇。但丞相却没有自我反省,反而面露得意之色,难道真正的社稷臣就是这样的吗?”

文帝听了袁盎的话后,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思考。从那以后,每当周勃上朝,文帝对他的言辞和态度都变得十分谨慎和严肃。周勃也感觉到了文帝的变化,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自夸,渐渐地从骄傲变得谨慎起来。这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现在,君臣之间关系严肃恭敬,过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这时,车骑将军薄昭已经奉薄太后的命令到达,文帝立刻出去迎接。

当文帝得知自己的母亲即将到来时,他立刻带领着朝廷的文武百官,一同前往都城郊外恭敬地迎接。他们静静地等待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薄太后的车队缓缓驶来。看到太后驾到,所有人一同跪倒在地,就连文帝也恭敬地向母亲行礼。薄太后安然坐在车舆之中,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她只吩咐车骑将军薄昭,传达旨意让大家不必多礼。薄昭早已下马,按照太后的旨意向大家宣布了这个消息。于是,文帝站起身来,百官们也都跟着站了起来。在先导和后卫的簇拥下,他们恭恭敬敬地护送着太后的车辇进入都城,一直抵达长乐宫。到达长乐宫后,文帝亲自扶着母亲下车,然后一同登上宫殿的正殿。在这里,文帝和百官们再次面向北方,恭敬地向太后行礼祝贺。所有的礼仪都结束后,大家才各自散去。关于这位薄太后的生平事迹,之前已经详细讲述过了,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前文中有过描述)值得一提的是,薄氏只生育了文帝这一个儿子。因为这个儿子,她的地位也随之尊贵起来。而且文帝非常孝顺,在代郡的时候,因为母亲长期生病,他亲自侍奉在侧,日夜不离,细心照料。无论是饮食还是汤药,他都会先尝过之后再给母亲服用。因为文帝的悉心照料,薄氏最终得以痊愈。文帝的贤孝之名也因此广为流传,最终他登上了皇位。一个曾经失宠的母妃,最终竟然被尊为皇太后,这正好验证了许负(古代着名相士)的预言。由此可见,人生中的苦难和甘甜是相互转化的,凡事都有它的定数,不必过于强求。这也给世人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劝诫。

说来也真是奇妙,薄太后的经历本就充满了意外,而文帝的继室窦氏,也同样经历了从不幸到幸运的转折,仿佛是命运在不经意间为她铺设了一条奇缘之路。在这顺便提一提窦氏的故事。窦氏出生在赵地的观津县,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家中只剩下她和两个兄弟相依为命。她的哥哥叫窦建,字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那时候,少君还非常小,长君也尚且年轻,都不太懂得如何谋生。又恰逢当时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窦氏和她的两个兄弟几乎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恰巧当时汉朝皇宫正在选拔秀女,窦氏便去参加了选拔,成功入选并得以进入宫中侍奉吕后。后来,吕后决定发放一些宫女,分别赏赐给各位诸侯王,每位王爷分到了五人,窦氏也在被赏赐的宫女行列之中。窦氏因为籍贯是赵地观津,所以希望能够被分配到赵国去,这样就可以离自己的家乡近一些。于是,她请求负责分配的主管太监,希望能够如她所愿。主管太监当时也答应了她的请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事后这位太监竟然忘记了这件事情,误将窦氏的名字列入了前往代国的名单中。等到窦氏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了代国,她向那位太监追问原因。太监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名单已经呈报给了吕后,无法再更改了。于是,太监只好用好言劝慰窦氏,敷衍了她一番。窦氏流下了许多眼泪,为自己命运的不济而感到悲伤,满怀惆怅地离开了都城。与她同行的还有四位女子,虽然一路上不至于孤单,但心中总觉得无限凄凉。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到了代国之后,窦氏竟然得到了代王的特别赏识,被选入后宫成为嫔妃。经过几番恩爱缠绵,她终于怀上了身孕。窦氏的第一胎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刘嫖。接下来的两胎都是男孩,长子取名为刘启,次子取名为刘武。当时,代王的夫人已经有四个儿子了,而刘启和刘武则是庶出,因此在地位上自然比不上嫡室所生的儿子。窦氏一直安分守己,恭敬地对待代王妃,还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要听从四个哥哥的话。因此,代王很赞赏她的知礼,对她特别宠爱。不幸的是,代王妃后来因病去世了。虽然后宫中还有其他几位女子,但窦氏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隐隐有了成为继妃的希望,只是还没有正式册封。后来,代王进京称帝,而前王妃所生的四个儿子却接连夭折。这样一来,窦氏的两个儿子就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看来,有福气的人自然会抓住机遇,不需要事先刻意安排。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凡人修仙之逆凡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大道剑圣 超级无敌系统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古典复兴的无限游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大明日不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抗战之红色警戒 带着系统来大宋 戒指传奇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唐躺平王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衣冠谋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水浒之往事随风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