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夺嫡 回到明朝当王爷 特工萌妃 灵剑尊 天下枭雄 明朝败家子 武道凌天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章 南越武帝的归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文帝元年春天的第一个月,从丞相以下的各级官员,联名向文帝上书,请求预先确立太子。文帝却一再谦让,说将来应该通过推选来确定贤能的君王,不应该私自决定让自己的子嗣继承皇位。群臣再次上书坚持请求,大致上说的是,从夏、商、周三代以来,确立继承人一定是选皇帝的儿子,现在皇子刘启在所有皇子中年龄最大,为人敦厚仁慈,确实应该被立为太子,这样既能上承祖宗基业,又能符合天下百姓的心愿。文帝最终答应了群臣的请求,正式册封皇子刘启为太子,并确立了他在东宫的地位。太子人选确定之后,群臣又向文帝提出请求,希望他能册立皇后。你想想看,太子刘启是窦氏所生的,那么窦氏自然是最应该被立为皇后的人选,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只不过群臣没有直接提名窦氏,而是让文帝自己来做这个决定。文帝呢,因为上面有太后需要禀报和遵从,这样才能显示他的孝心。于是,薄太后发出一道明确的旨意,命令册立太子的母亲窦氏为皇后。这样一来,窦氏就成了文帝的继室,正式坐上了皇后的宝座。这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奇遇,没想到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到来了。如果当年负责此事的太监没有忘记窦氏的托付,或许窦氏最多只能成为某位王爷的妾室或侍女,又怎能突然间地位飙升,一跃成为皇后,即国母呢?要知道,那时候的幽王和共王家中都有性格强悍的妻妾,如果窦氏真的成为了他们的姬妾,恐怕她的命运会十分悲惨,甚至可能会无辜丧命,哪里还有机会成为尊贵的国母啊!

窦氏成为皇后之后,她的长女刘嫖被封为了馆陶公主,次子刘武也被赐予了淮阳王的爵位。就连窦皇后的父母,也因为薄太后的恩典而得到了尊贵的封号。说起薄太后的父母,他们都已经过早地离世了,父亲葬在了会稽,母亲则葬在了栎阳。自从文帝登基之后,他追封薄太后的父亲为灵文侯,并在会稽郡特别设立了一个拥有三百户人口的园邑,专门负责守护和祭祀灵文侯的陵墓。同样地,薄太后的母亲也被追封为灵文夫人,并且在栎阳北边也建立了一个与灵文侯陵园规格相同的园邑。薄太后想到自己已经给自己的父母追封了尊号,享受了荣耀,不能厚此薄彼,忽略了窦皇后的父母,所以她就下了一道诏令,让有关部门去办理,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他们选择在清河郡的观津县,设立了一个有二百户人口的园邑,来守护和祭祀窦后父母的陵墓,所有的礼仪都与之前为薄太后父母设立的灵文园大致相同。这真是同类人之间互相体恤啊。另外,车骑将军薄昭是薄太后的亲弟弟,当时已经被封为轵侯。因此,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也得到了文帝特别的恩赐,赐予他丰厚的田地和宅邸,让他能够搬到长安去居住。窦皇后心里非常感激薄太后的恩情,她恭敬地磕头道谢。等到她的哥哥窦长君按照文帝的旨意来到宫中,兄妹俩一见面,心情既忧虑又欢喜,他们详细地聊起了分别后的经历。当话题转到他们的弟弟窦少君时,窦长君忍不住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他说窦少君被人抓走了,多年来一直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死是活。窦皇后听到这里,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她非常关心自己的弟弟,也不禁泪流满面。等窦长君离开后,窦皇后立刻派人去清河郡,嘱咐当地的官员一定要找到窦少君。但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所以一时间也无法找到他的踪迹。

窦皇后正十分挂念她的弟弟窦少君,有一天,忽然有内侍送来了一封信。她打开信一看,原来是窦少君已经到了长安,自己前来认亲。信里详细描述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说有一次他和姐姐一起去采桑时,他不小心失足摔到了地上。窦皇后回想起这件事,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于是她就向文帝说明了情况。文帝听后,就传召窦少君进宫见面。窦少君和窦皇后已经分别了十多年,那时候他还只有四五岁,现在久别重逢,几乎都已经认不出对方了。窦皇后看到窦少君后,心中不免有些惊讶和慌乱,觉得不能直接就认下他。文帝当时也在场,他细心地询问窦少君,窦少君这才详细地讲述了他的经历。自从和姐姐分别之后,他被盗贼掠走,被卖给别人家做奴隶,之后又辗转经过了十多户人家,一直到了宜阳。那时候,他已经十六七岁了。在宜阳,主人让他和其他仆人一起去山上烧炭,晚上就在山下搭个帐篷随便住。没想到有一天,山突然崩塌了,那一百多个仆人全都被压死了,只有窦少君一个人逃了出来。主人对此也感到非常惊讶,之后对待他就比以前更好了。窦少君又辛苦地做了几年的工,他心想,自己经历了那么大的灾难都没有死,说不定以后会有好运呢。于是,他特意去卜卦摊上问了问,卜卦的人给他算了一卦,说他现在虽然处于困境的极点,但很快就会遇到转机,会有奇遇发生,不仅可以摆脱贫困,甚至还能封侯。窦少君听了这话,只是笑了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不敢轻易相信。巧的是,宜阳的主人后来搬到了长安,窦少君也就跟着去了。到了长安后,正好赶上文帝新册立皇后,文武百官都一起来祝贺,车马往来,非常热闹。当时,都城里的人们纷纷传说,新立的皇后姓窦,来自观津这个地方,以前不过是个宫女,现在竟然一跃成为了国母,这事儿真是太让人惊讶了。窦少君听到这些传言后,回想起自己的姐姐也曾入宫备选过,心里不禁嘀咕:难道今天的皇后就是我的姐姐吗?于是,他四处打听,经过多方确认,发现那皇后还真是自己的姐姐。于是,他鼓起勇气写了一封信,把小时候和姐姐一起采桑的事情也写在了里面,作为认亲的证据。后来,他接到了进宫的召见,文帝和颜悦色地询问他,他便把事情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窦皇后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再次询问窦少君:

“你还记得和我们分别时的具体情形吗?”

窦少君回答说:

“我姐姐向西走的时候,我和哥哥曾经把她送到邮舍。姐姐看我年纪小,很心疼我,就向邮舍的人乞求了一些米汤来给我洗头,又求了一碗饭让我吃,然后才动身离开。”

说到这里,窦少君已经忍不住哽咽起来。窦皇后听了,心里比窦少君还要难过,她顾不上文帝还在上面坐着,就站起身,流着泪说:

“你真的是我的弟弟了!真是让人心疼啊!幸亏有今天这个机会,你姐姐已经享受到了皇家的恩宠,我的弟弟也得到了上天的保佑,我们能够重新团聚!”

说到激动之处,窦皇后已经泣不成声,无法再继续说下去。她紧紧地握住窦少君的手,两人痛哭起来。窦少君也是泪流满面,旁边的内侍们看到这一幕,也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就连坐在上面的文帝,看到两人如此凄切的情感表达,也被深深打动。毕竟,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等两人哭了很长时间后,文帝才出面劝慰他们停止哭泣,并且召来了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让他们兄弟相见。兄弟俩再次叙旧,自然又是一番深情的问答,其中的苦楚和感慨,就不需要再多说了。

文帝特许窦皇后的兄弟们一起居住,并且又赏赐给他们许多田地和住宅。窦长君和窦少君在向皇帝和皇后行礼告别后,便手挽手一起回到了家中。右丞相周勃和太尉灌婴听说这件事后,私下里商量说:

“以前吕氏家族独揽大权,我们这些人侥幸才没有被杀。现在窦皇后的兄弟们都聚集在京城,将来他们可能会依靠皇后的家族势力,谋求官职并干预朝政,那岂不是我们的性命又要落在他们两人的手里了吗?再说这两个人出身贫寒,不懂礼义,一旦得势,必然会像吕氏那样胡作非为。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提前采取措施防范,为他们谨慎地选择老师和朋友,好好引导他们,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啊!”

周勃和灌婴两人商量妥当后,立刻向文帝上奏,请求文帝为窦皇后的兄弟们挑选一些正直有德之人,让他们与这些贤士交往。文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亲自为窦皇后的兄弟们挑选了贤德之人作为他们的朋友。窦家的兄弟们果然表现得谦逊有礼,从不仗势欺人。文帝也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只是让他们安心居住在长安,并没有给他们加封爵位。一直等到景帝即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之后,才打算给她的两个舅舅加封爵位。但遗憾的是,这时窦长君已经去世了,无法接受封赏。不过,他的儿子窦彭祖被封为了南皮侯。而窦少君还活着,被封为了章武侯。另外,还有一个名叫窦婴的人,他是窦皇后的堂侄,关于他的故事会在后面的内容中讲述。

文帝非常勤奋地治理国家,他推行仁政,帮助贫穷的人,照顾年长的老人。他还派官员到全国各地去巡视,检查各地的官员是否称职,区分他们的好坏,并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决定是升职还是降职。文帝还下令,各郡国不得再向朝廷进献珍贵物品。这样,整个国家都非常安定,人们也都非常拥护文帝。于是,文帝对那些以前跟随他一起奋斗的臣子进行了奖赏。他封宋昌为壮武侯,张武等六人为九卿,这些都是他身边的得力助手。另外,他还封了淮南王的舅舅赵兼为周阳侯,齐王的舅舅驷钧为靖郭侯,以及以前的常山丞相蔡兼为樊侯。文帝还查找了高祖时期的功臣,包括那些列侯和郡守,一共有一百多人,他都增加了他们的封地,以此来表示他对于亲旧和功臣的关怀和不忘。

过了半年多,文帝对国家事务的处理越来越得心应手。有一天在朝堂上,他特意问右丞相周勃:

“全国一年之内,判决的案件有多少起呢?”

周勃回答说不知道。文帝接着又问每年钱粮的收入和支出是多少?周勃还是答不上来,只能再次表示不知道。虽然周勃直接说了不知道,但他心里其实非常惭愧,紧张得背上都冒出了冷汗,把衣服都湿透了。文帝看到周勃答不上来,就转头向左边的陈平询问。陈平其实也不熟悉这些事情的具体数据,但他灵机一动,随口回答说:

“这些事情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陛下不必直接问我。”

文帝接着问道:

“那这些事情具体是由谁来管理的呢?”

陈平回答道:

“陛下如果想了解每年判决的案件数量,可以去问廷尉;至于钱粮的收支情况,请问治粟内史就知道了!”

文帝听后,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说道:

“照你这么说,那你这个宰相到底负责什么具体事务呢?”

陈平连忙跪在地上,叩头谢罪道:

“陛下您可能不知道,我陈平才疏学浅,但您却让我担任了宰相这一重要职务。宰相的职责,主要是上辅佐天子,调理国家大事,顺应天时变化;下安抚百姓,了解各种民情物事;对外要镇守边疆,安抚四方诸侯;对内要使各位卿大夫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职责确实关系重大啊!”

陈平真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文帝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文帝本身性格忠厚,所以被陈平这番话说得心服口服。周勃看到陈平对答如流,更加觉得自己相比之下显得逊色,心里更加惶恐和惭愧。等到文帝退朝后,周勃和陈平一起走出朝廷,周勃忍不住向陈平埋怨道:

“你怎么事先不告诉我该如何回答呢!”

忠厚的人总是显得有些呆笨。陈平笑着回答道:

“你身为宰相,难道还不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如果皇上问你,长安城里还有多少盗贼,那你又该如何回答呢?”

周勃被陈平的反问弄得无言以对,默默地退回家中。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论才干确实比不上陈平,因此已经有了离职的念头。正巧这时有人对周勃说:

“您诛灭了诸吕,拥立了代王为皇帝,威名震动了整个天下,并且首先得到了丰厚的奖赏。但古人有句话,功劳太大容易招人嫉妒,如果您再留恋这个相位不走,灾祸可能就不远了!”

周勃被这番话吓得心里直发凉,于是立刻上书称病,请求辞去相位,归还相印。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罢免了周勃的相位,专任陈平为宰相,并且与陈平商议有关南越的问题。

南越王赵佗,以前曾经接受过高祖皇帝的正式册封,成为汉朝的臣子。这件事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已经讲过了。然而,到了吕后执政的第四年,朝廷的官员们提议禁止向南越出售关市的铁器,赵佗因此非常生气,背叛了汉朝,擅自称帝,自称为南越武帝。他还怀疑是长沙王吴回(吴芮的孙子)在背后说了他的坏话,于是发兵攻打长沙国,践踏了好几个县,抢夺了大量财物后才离去。长沙王得知此事后,立刻上报朝廷,请求派兵支援。吕后得知消息后,特意派遣隆虑侯周灶率领军队前往讨伐南越。正当周灶率领的军队准备进军南越的时候,却遭遇了酷暑天气,士兵们纷纷染上了疫病,途中很多人病死。眼看军队无法继续前进,再加上南岭一带被赵佗派来的军队封锁,没有路可以进去,周灶只能在中途停留。后来,吕后去世,周灶干脆下令撤军回京。赵佗见状更加肆无忌惮,他利用兵力和财物诱惑闽越和西瓯两个部落,使它们成为自己的属国,总共占据了东西一万多里的土地。他甚至还乘坐着黄色的车驾,树立起代表皇权的左纛大旗,与汉朝天子的仪制完全相同。文帝看到四周的部族都已经归顺汉朝,只有南越王赵佗表现得非常强硬,不肯屈服。文帝打算采用安抚的策略,用柔和的手段来克制赵佗的强硬,于是他命令真定的官吏在赵佗父母的坟墓旁边特别设立守墓的人,每年按时进行祭祀。同时,文帝还召来了赵佗的兄弟和其他亲属,并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之后,文帝决定选派一位使臣南下招抚赵佗。这样重大的决策,文帝自然要和丞相商议。陈平于是向文帝推荐了陆贾,说陆贾在之前出使南越的时候,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没有辜负君王的使命,现在正好可以再次派他出使南越,因为他有经验,对南越的情况熟悉,所以一定能够成功。文帝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就把陆贾召回朝廷,仍然任命他为大中大夫,并派他带着皇帝的亲笔信,去向南越王赵佗传达朝廷的意思。陆贾接到命令后就出发了,经过了好几天的跋涉,终于到达了南越。赵佗听说来的是老朋友陆贾,自然就接见了他。陆贾随即把皇帝的信递给了赵佗,赵佗接过信后,就开始阅读起来。只见信中写道:

我是高皇帝(刘邦)的侧室所生的儿子,曾在北方的代地守卫边疆。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我一直都很朴实无华,也未曾有机会给您写过信。高皇帝去世后,孝惠皇帝(刘盈)也接着离世,之后高后(吕雉)亲自掌权。但不幸的是,高后也身患重病,日渐衰弱。那时,诸吕(吕后的亲族)作乱,幸好有功臣们的鼎力相助,才得以将他们全部诛灭。而我呢,因为王侯和官吏们的推举,以及自己无法推辞的原因,不得不即位称帝。最近,我收到了您(赵佗)写给将军隆虑侯的信,您在信中表达了希望与亲族兄弟团聚,并请求我释放被罢免的长沙两位将军的意愿。我已经按照您的要求,释放了博阳侯,并且对于在真定的您的亲族兄弟,我也已经派遣使者前去探望,并修缮了您祖先的坟墓,以示敬意。之前,我听说您在边境地区发兵,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灾害,长沙王深受其苦,南郡地区更是首当其冲。虽然您统治着南越这片广袤的土地,但这样的做法真的对您有利吗?我深知,这样做只会让更多的士兵无辜丧命,良将受伤,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结果。我曾想调整那些地形犬牙交错、相互交错的地界,但当我询问官吏时,他们告诉我,这是高皇帝为了保护长沙王而特意设定的,我不能擅自改变这个决定。现在,即使我得到了您的土地,也不足以使我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即使我得到了您的财富,也不足以使我变得更加富有。因此,对于岭南地区,您可以自行治理,我无需干涉。然而,您自称皇帝,与我并立,却没有使者往来通报,这实际上是争斗的表现。争斗而不肯谦让,这不是王者应有的行为。因此,我希望我们能放下过去的恩怨,从今以后,恢复通使往来,像过去一样友好相处。所以,我特意派遣陆贾前来,向您传达我的意愿和想法。

赵佗读完信后,心里非常感动。他紧紧握住陆贾的手,深情地说道:

“汉天子真是个宽厚仁慈的人,我愿意遵从他的英明诏令,永远做汉朝的藩属之臣。”

陆贾随即指着那封皇帝的亲笔信道:

“这可是天子的亲笔信啊,大王既然愿意臣服于汉朝,那么对着这封天子的手书,就如同当面谒见天子一样,应该表现出足够的敬意。”

赵佗听后,立刻郑重其事地将御书悬挂在座位上,然后自己恭敬地跪在座位前,叩头谢罪。陆贾接着又催促赵佗尽快去掉帝号,赵佗也爽快地答应了。他随即在自己的国家中发布命令说:

“我听说两个强大的势力不能并存,两个贤能的人也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时代。汉皇帝真是个贤明的天子,从今以后,我要废除帝王的规制,比如黄屋左纛这些象征帝王身份的仪仗,继续作为汉朝的藩属国。”

陆贾听后,连声夸奖赵佗是个贤明的君主。赵佗听了陆贾的夸奖,心里非常高兴,便与陆贾一起叙旧畅谈,并用丰盛的宴席来款待他。陆贾在南越国被热情款待了好几天,之后他准备返回朝廷复命,于是向赵佗索要回信。赵佗思考了一会儿,也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大致写道:

南越国的老臣赵佗,怀着死罪的心情,恭敬地叩拜两次,向汉朝的皇帝陛下上书:我原本是越地的官吏,有幸被高皇帝(刘邦)看重,赐予我印章,封我为南越王。孝惠皇帝(刘盈)即位后,出于道义不忍断绝与我的联系,给予我的赏赐和待遇都非常优厚。然而,到了高后(吕雉)掌权的时候,她对待蛮夷之地有所不同,颁布命令说,不允许给蛮夷和越地提供金属工具、农具、马匹、牛和羊,即使要给予,也只能给雄性,不能给雌性。我身处偏远之地,马匹、牛和羊都已经年老,又因为祭祀不够虔诚,自觉犯下了死罪。我曾先后派遣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等三批使者,上书朝廷谢罪,但都没有得到回复。我又听说我的父母坟墓被毁,兄弟宗族被牵连论罪,官员们对此议论纷纷。在这种情况下,我内不能得到汉朝的支持,外又不能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所以才改称为帝,在我的国家里自封为王,但这并不是我对天下有什么恶意或图谋不轨。高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削去了南越国的籍贯,断绝了与我们的往来。我私下里怀疑是长沙王在朝廷中诋毁我,所以才敢发兵攻打他的边境。而且,南方地势低洼潮湿,蛮夷之地中,西面有西瓯国,他们的民众大半都身体衰弱,但自称为王;东面有闽越国,他们的民众只有几千人,也自称为王;西北面有长沙国,他们的一半民众也是蛮夷,同样自称为王。在这种情况下,我才敢妄自窃取帝号,姑且以此来自娱自乐。我在南越已经待了四十九年,现在都有了孙子。然而,我每天早起晚睡,寝食难安,眼睛不看华丽的美色,耳朵不听钟鼓的音乐,就是因为不能与汉朝往来,心中充满了遗憾和不安。现在陛下如果能哀怜我,恢复我原来的封号,恢复与汉朝的往来,那么我即使死了,骨头也会感到欣慰。如果改换封号,我就再也不敢自称皇帝了。我怀着死罪的心情,恭敬地叩拜两次,以此向您禀报我的情况和心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女公务员的日记 斗罗之金鳄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军工科技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福艳之都市后宫 退下,让朕来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挑肥拣瘦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重回1982小渔村 踏星 官梯 猎艳江湖 一剑独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蝉动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父可敌国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立渊传 穿越之铁血捕快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学名张好古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