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华录

清韵公子

首页 >> 流华录 >> 流华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织明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清末之帝国崛起 混在洪武当咸鱼 抗日之英雄传奇 赤色黎明 武道凌天 
流华录 清韵公子 - 流华录全文阅读 - 流华录txt下载 - 流华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六章 难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孙原凭几而立,手中紧握着一份由朝廷传来的诏书,目光深邃,仿佛透过层层门窗,穿越那片千里之外的山川与天地。纸上虽是朝廷的旨意,然而他心头的困惑与迷茫,却如同远处的山雾,愈发浓重。

诏令在手,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难以忽视的困境与责任。那“扩军五千”的命令,虽名义上重要,实则含义深远,非一纸命令可尽言之。朝廷虽言扩军,但对其细节却未作明确指示,特别是对军制、官职安排等问题,俱是空白。更为让孙原感到隐隐不安的是,朝廷甚至未曾提及是否允许他任命军官、亲自指挥,简而言之,所谓的权力,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名号而已。表面上,他似乎被赋予了某种权限,然而真正的权力,却被牢牢禁锢在一层看不见的框架中,难以触及。孙原心头一阵刺痛,这种不完整的授权,分明是一种羞辱。那个“假司马”的称号,听来既无力又滑稽,几乎无法为他带来任何实际的指挥权。更糟糕的是,这个职务很可能使他在众多地方豪强与士族面前,显得软弱无能,根本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朝廷这种表面赋予权力,实则设限的做法,分明是在将他困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任其束手无策,无法真正掌控魏郡的军政大权。

郭嘉敏锐地察觉到了诏令中的种种隐患。眼下,孙原手中虽有数十万流民,若要应对二三十万黄巾军,扩军两万并不为难;然而,骑都尉曹操兵力仅五百,东中郎将皇甫嵩的兵力也不过三万人,而魏郡的实际局势远比这些数字更为复杂。若在此时贸然扩军,必将引起朝廷的疑虑,甚至可能让地方势力误以为孙原心生异志。毕竟,在东汉末年的政治气候下,地方军权的扩张往往被视作威胁,尤其是在那些觊觎权力的豪族与官员眼中。若孙原过于张扬兵力,反而容易成为政治博弈的焦点,甚至有可能被当作棋子,轻易操控或压制。

郭嘉对此的看法更加深刻,他的建议周到且明智。他认为,孙原的兵权应当源于魏郡太守的军事责任,而非单纯的军队扩张。正如虎贲营那样,孙原可以设立一个五千人的营,由五个“假司马”分别统领千人,这样既能维持组织的稳定,又能避免出现没有属官的尴尬局面。通过此法,孙原虽实际掌握了兵权,却没有让自己成为过于显眼的威胁。同时,郭嘉建议将这个营命名为“魏郡太守营”,如此既符朝廷的要求,又能为孙原提供一种名正言顺的军权形式。这一举措,不仅能保护孙原的面子,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他在魏郡的权威,避免直接与朝廷对立的风险。

“假司马……”孙原低声喃喃,嘴角不禁勾起一丝冷笑,语气中充满了讽刺与无奈,“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顺,还是朝廷根本就不打算让我真正掌控魏郡的兵权?他们不过是给我一纸空文,让我名义上做太守,实则成了一个傀儡。”

他抬头,目光从那封诏书上移开,深深地凝视着远处魏郡大堂的景象。阳光透过大堂窗棂洒下,光线斑驳地映照在青石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气氛。大堂内,几位地方士族的代表和地方官员站立在一旁,神情各异,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孙原的视线扫过这些人,心中泛起阵阵沉重。他不禁思索,自己能否在这片满是割据与复杂势力的土地上,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尽管孙原被任命为魏郡太守,名义上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心中清楚,自己真正的控制力远非表面所显那般强大。魏郡的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多年,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兵员力量,而他,作为外来之人,肩负的重担,远比他想象中的沉重。身为太守,虽有一纸诏令,却难以在这些根深蒂固的势力面前立足。

就在孙原深陷沉思之际,几位地方士族的代表中,一位身着青衫、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人正是沮授,魏郡赫赫有名的士族领袖,地方势力的中流砥柱。沮授对孙原表面恭敬有加,但孙原却心知肚明,这位地方豪族的领袖,虽然忠诚于魏郡,忠于朝廷,但其背后隐藏的家族利益,依旧不可忽视。

沮授与身旁的同僚低声交谈,时而抬目,谨慎地扫视着孙原。那目光并无敌意,却透着几分深思与试探。待见孙原的目光注视过来,沮授微微一笑,缓步走至前,语气温和却不失深意:“孙太守,黄巾贼寇近日四处肆虐,若我等不早做防范,恐怕魏郡难保平安。若太守能调动兵员,尽早做些准备,或许能稳住局势。”

孙原微微点头,目光依旧锁定在沮授脸上,心中默默琢磨着那话语中的深意。片刻后,他缓缓回道:“沮大人言之有理,然若真如此,恐怕还需朝廷批准调兵才是。”这番话看似平淡,实则字字藏锋,孙原虽知沮授忠于朝廷,却也明白,沮授所在的家族,乃是魏郡的根基之一,若朝廷的支持不到位,沮授能否全力协助,依然是未知数。

沮授闻言,微微一顿,眉头不自觉地皱了皱。作为魏郡的士族领袖,他深知孙原的处境。朝廷的旨意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决定魏郡命运的,往往是这些地方的士族和豪强。片刻沉默后,沮授缓缓开口:“魏郡的安危,岂能仅凭朝廷的纸上谈兵?若太守欲安定局势,得依靠我们这些地方力量。我们支持太守,太守也能得以利用我们应有的资源。”

孙原心中一动,已然明白沮授这番话并非单纯建议,而是权力交换的暗示。沮授的忠诚,自有其条件——他的家族与地位,必须得到保证。孙原深知,若想在魏郡稳固自己的根基,必定无法避开这些地方豪强的牵制与讨价还价。

正当气氛渐显凝重之际,另一位身着黑袍的男子缓步走来,目光深邃,步伐稳重。此人正是审配,魏郡最为强大的世家之一的家主,掌控着周围大片土地,军力雄厚,资源丰富。审配一眼扫过沮授与孙原之间的微妙互动,眉头微微一挑,随即沉声开口:“孙太守,沮大人所言有理,然不如我们一同商讨应对之策。若太守能有效调兵,我们家族自然愿意全力支持。”

审配的声音低沉稳重,眼神如锋,仿佛在测量孙原的每一个细微反应。尽管他并未明言要求孙原屈服,却显然流露出一种意味深长的潜台词——若孙原想得到审配家族的真正支持,便需做出相应的妥协,或付出某些代价。

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气息,孙原微微一笑,目光清冷,如同秋水一般深邃。他知道,这场权力的博弈,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深远而复杂,而他,早已被卷入其中,无法自拔。

孙原微微一笑,目光闪烁,却并不急于回应。他知道,审配和沮授的言辞背后,藏着复杂的权力博弈。他若全盘接受他们的建议,便等于将自己的权力交给了这些地方势力,想要真正掌控魏郡,便成了空谈。

“多谢审大人,沮大人提醒。”孙原语气平稳,语中却带着一丝警觉,“黄巾贼寇之事,我自然会尽快处理,但关于兵员调动一事,恐怕还需等待朝廷的进一步指示。我在朝廷有待命,若一切顺利,魏郡必能得以安稳。”

沮授略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他本能地感到孙原可能并不会轻易屈服于外界压力。然而,他依旧没有表现出太多不满,而是转向审配,低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自然会继续密切关注局势,必要时再行出力。”

审配则冷冷一笑,未置可否,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去。大堂内的气氛一时变得格外沉默,其他士族代表也都默不作声,心中各自心思复杂。孙原知道,今日这一番对话,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背后却暗流涌动。

等到大堂内逐渐安静下来,孙原的心中却依旧波澜起伏。他深知,自己在这片土地上,面对的不仅仅是黄巾军的威胁,更有这些地方士族和豪强们的隐性压力。他能否真正掌控魏郡的命运,取决于他是否能够在这些权力纷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他缓缓闭上眼睛,低声自语:“沮授、审配,若我未能控制住这魏郡,恐怕不仅是黄巾军,更是你们这些地方豪强,将把我推入深渊。”

孙原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凉意。他原以为自己能通过朝廷的任命而增强自己的政治地位,然而现实却是,朝廷赋予他的权力是如此空洞,以至于他几乎无法依赖它来调动真正的军事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孙原也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平衡朝廷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不彻底激怒任何一方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实权,才能在这片复杂的局势中稳住自己的位置,甚至在将来找到突破困境的机会。

他的心情愈发沉重,甚至产生了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袁术言犹在耳:“但魏郡事关大局,如何操作,还需太守亲自决断。”

那时,孙原心中便有些不安,感觉这话里的潜台词是——魏郡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但朝廷给出的命令并非如此坚定,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放权的姿态。他深知,在这个微妙的时刻,自己不过是朝廷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名义上升任魏郡太守,实则背后却潜藏着无形的约束与考验。孙原自知,这话的背后,蕴含着一种微妙的推诿与试探——既是对地方权力的放手,又是对他个人能力的审视与考量。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孙原渐渐地看清了自己所处的困境。他名义上是魏郡的太守,但权力的实际控制权却始终被高层牢牢把控。他清楚地意识到,朝廷并没有真正赋予他掌控魏郡军事的权力,甚至连调兵遣将的权力都被削弱到几乎为零。虽然他占据了太守之位,表面上拥有着行政与军事的双重职务,但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空有名分的傀儡。在朝廷的安排下,他本应通过权力调动、部署兵员来加强地方防卫,强化魏郡的军事地位,但朝廷的态度却让一切变得复杂而模糊,权力的流转像是被一层薄纱遮掩,无法真正触及。

如今,扩军五千的命令虽然表面看似赋予了他更大的任务与责任,但其中却藏着深深的隐患。孙原拿到命令后,内心的疑虑和愤懑愈加明显——这份命令并没有伴随足够的资源、兵员训练的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指挥权限来支持他执行。他手中的五千兵员,如同一堆无头无尾的数字,难以发挥任何实质性的战斗力。最令孙原愤怒与困惑的,是那五个“假司马”的存在——这些职务看似赋予他权力和指挥的象征,但实际上却不过是空洞的名号。孙原心中明白,所谓的“假司马”,不过是朝廷对他进行一种形式上的安排,要求他在没有任何实权的情况下推动这项任务。他不过是被摆在了一个无法脱身的困境里——让他无所作为,却又不能明言失败。

五千兵员的调动,理论上应该是他作为太守的职责范围内的核心任务,但没有足够的指挥官,没有有效的决策权,这些兵员便只能沦为无用的数字。朝廷安排他负责扩军,但又不给予他管理和训练的实际控制权,这无异于让他在一个名义上权力十足、实则空洞无物的框架中,孤立无援地苦苦挣扎。为了增强军力,孙原本应亲自挑选并任命能担负重任的军官,指挥军队、部署兵力,但朝廷的做法显然完全忽视了这一点,依然将所有责任推给了他,却不给他任何实际的工具与权力去实施。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头再次翻看那份由朝廷下发的诏书,内心的愤懑与迷茫愈发加剧。若要真正展开这项扩军任务,孙原知道,他根本不能依赖这份“假司马”的职务,这个职务似乎给了他一定的名义权力,但实际上却只是在一个空洞的框架里束缚了他的一切行动。管理、训练、指挥这些兵员的重任,完全没有任何明确的安排,也没有给他配备足够的资源与人手。朝廷的安排,看似让他有了更大的责任,但实际上却完全不给予他应有的工具和决策权限,仿佛是想要在这个框架内逼迫他完成任务,但又不给他突破困局的途径,让他在一个死胡同里越走越远。

“这就是朝廷的考验吗?”孙原心中暗自思索,情绪愈发低落,“一个毫无实权的名号,一个仅仅用于表面的命令,究竟能让我做些什么?若真是如此,自己是否已经成了那个被朝廷用来摆布、考验的棋子?”

他的思绪不禁被带回到魏郡的实际局势——这片土地早已被各方势力深深割据,士族的影响力极为深厚,地方的军事力量更是由许多家族和豪强掌控。无论是兵员的调动,还是军队的指挥,都离不开这些地方势力的合作与配合,而朝廷却并未赋予他足够的权力来任命这些地方的军事指挥官,甚至在关键时刻,只是通过这种“假司马”式的名号,将所有责任和任务推给了他,却不给他真正的决定权和任命权。这样一来,孙原就如同被困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困局中,无论他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找到一条能够突破的道路。

站在魏郡厅堂前,孙原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与愤怒。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了那份诏书,目光愣然地投向远方的山脉。每一刻,他都在思索如何去应对这一切——如何在没有足够资源和权力的情况下执行这项看似伟大的使命。而此时,他只觉得深深的孤独与无助,仿佛身处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无法自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诡秘之主 斗罗之金鳄 天官赐福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御女天下 剑来 雪中悍刀行 赵氏嫡女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林岚秦小雅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太荒吞天诀 挑肥拣瘦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紫鸾记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越三国做将军 什么!越娶妻越强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大周九皇子 北宋帝国兴亡史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流华录 清韵公子 - 流华录txt下载 - 流华录最新章节 - 流华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