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织明 民国之铁血少帅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暴君闺女五岁半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6章 拿袜子来考验干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夏帝国第二个急着要救治的病是糖尿病——腐败公开化。腐败就是帝国掌权者利用权力谋取私利。腐败公开化则是帝国掌权集团一致认为以权谋私是合乎情理的,所以导致几乎人人皆腐。

中原王朝任何时候都存在腐败现象,但都没有像大夏这样,如此严重,特别是嘉靖、万历时期。以万历朝为例,在帝国掌权集团中,腐败最严重的就是万历本人。

可能会有人质疑,皇帝怎么会腐败,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这一句话描绘的是周朝。

秦始皇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后,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就从此分开了。秦体制中,治粟内史负责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室财政。

后来,中原王朝历朝历代基本遵循国家和皇室财政分开的制度。原则上,皇帝自己花费超标了,是不能向国家财政部门要钱的,但不少皇帝仗着自己是唯一决策人,变着法子到国库捞钱。

万历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他三番五次找借口挪借国库的钱,转存内库的事就不再细说了。还是说万历任命太监为税监的事。

太监们到了各地后,发现矿税收不上来钱,于是巧立名目,想出千奇百怪的税种,来完成万历的任务。首先,国家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得先由户部论证可行性后,提交内阁审议。内阁做出票拟意见,再给皇帝决策拍板。

再一个,太监是不能担任税务官的。万历直接跳过户部和内阁,利用皇权为自己谋私利,就是很严重的腐败。皇帝都监主自盗,下面的各级官吏就可想而知了,全都放飞自我了。

除了皇帝带头腐败,庞大的官僚集团更是人人皆贪腐,致腐率高达99.9999%。在探讨人人皆贪腐的原因之前,先讲海瑞的事情。

海瑞在嘉靖、万历两朝为官,先后当过知县(正七品)、通判、户部主事、尚宝丞、左通政、巡抚、侍郎、都御史(正二品)。从履历来看,海瑞也算是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看似风光体面,但海瑞的一生过得极其贫困、辛酸。在当知县的时候,穿旧布袍、吃粗米饭,种菜自给。为了节省开支,海瑞家里饭桌上长期不见荤菜。

也只有在母亲大寿时,海瑞才舍得去市场买肉。知县大人买肉已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海瑞的女儿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幼年夭折。即便到后来当正二品的大官,海瑞的生活依然是一贫如洗。海瑞死后,同乡苏民怀清点其遗产,只有六丈葛衣,几件旧衣,八两碎银。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

由于海瑞子女夭折,无人送终,其遗产又不够安葬费。同僚们便凑份子,给海瑞下葬。为什么海瑞一个正二品官员的生活过得如此艰难?

因为他是大夏历年来百万官员中最清廉的一个,不贪污、不受贿,而大夏给官员的俸禄是不足以让海瑞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

在大夏朝,要当一名清廉的官员,其代价就是一生贫苦。

在大夏朝以前,朝廷官员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做职田,国家按照官职品级授与官员面积不同的田地,职田出租的收入就成为官员的俸禄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叫做禄米,比如大夏发给从九品的官员月米5石,就是一个月工资只有5石米。

当然,月工资5石米只是工资标准。实际支付工资时,并非全是米,通常折色其他东西。折色就是按照市场价格,将米换成其他等价物品。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折色的东西各不相同,有折成胡椒、苏木、绢布、棉布、钞的,通常是折银的居多。如万历时期,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工资发下来,折色的结果可能是一两银子,两石米,再加胡椒若干。

在建国初期,大夏官员是有职田的。后来,开国皇帝把职田收回来,大夏官员的俸禄便只剩下禄米了,而且在洪武二十五年将禄米标准定为永制。

后来的历任皇帝都遵循祖制,从来没有调整过官员工资,哪怕物价已经上涨。从取消职田这事来看,大夏开国皇帝有明显的重宗室、轻官员的倾向。

无所事事的亲王被赐与海量庄田,而负责政务的官员却被取消了职田。再一个,官员的俸禄标准也远远低于皇族宗室。

大夏官员的俸禄标准和以前王朝相比,简直是没法看了,远低于汉唐,和实行高薪政策的大宋更是没法比。

假如把大唐和大夏的官员收入全部换算成人民币。像张居正这样正一品,在大唐时年薪大概有172万人民币,在大夏时年薪只有34.5万人民币。

海瑞当知县时是正七品,如果在大唐时,他一年工资有27万人民币,而在大夏时,一年只有3万人民币。在这个时代,女人是没有收入的。海瑞必须要用这3万人民币年薪,来养活一家5口人。

这就让海瑞必须要种菜来维持生活。并非海瑞一家不爱吃肉,确实是吃不起。与其说是工资,大夏官员的正当合法收入更像是低保。

海瑞是县城的一把手,生活尚且如此艰难,品级更低的官员要靠工资生活就更难了。正九品月收入5.5石,折合人民币1815元一个月;从九品月收入5石,折合人民币1650元一个月。

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九品芝麻官也有妻儿双老。这工资收入自己活着都费劲,如何去养一家人。

除了没有职田,工资极低之外,大夏的俸禄制度还有一个创新之举。那就是取消了大宋的退休金制度,官员退休后是没有生活保障的。

当然,活人是不会让尿憋死的。大夏官员是不可能拿着微薄的工资活活被饿死的。哪怕是九品芝麻官,也是这个帝国掌权集团中的一员。

最底层、人数最多、品阶最低的官员们很快就发现了各种以权谋私的办法。贪腐之风一旦开启,慢慢就演化成燎原之势。

大家贪才是真的贪。为了不让上级和监察机关追查自己,底层官员除了填饱自己,又向上级和监察机关送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常例收入。

基层官员向知县送常例,知县向知府送,知府向巡抚送,巡抚向京官送,最后形成以常例为联系的全国官员灰色收入网。

海瑞曾经记载过前任知县每年收的常例钱。一个贫穷县令收的常例钱有22项,其灰色收入总和是一个知县工资的百余倍。

即便是已经退休的官员,在失去权力后,依然可以利用制度漏洞捞到钱,来保障晚年无忧。大夏皇帝为了弥补官员没有养老金,又给予官员优免政策,即各级官员根据品阶不同,分别免去200—1000亩的田赋,和免去6—30人的劳役。

士绅地主集团和各地官员勾结起来,一起钻空子。士绅们将部分田地和家丁转移到官员名下,达到避税的目的。国家税收自然就收不上来,被宗室、士绅和官员截留了。

士绅地主集团和官员们进行利益捆绑,还有很多好处。比如隐匿应缴税的田地和人口。基层税收征管部门是不敢核查官员实际田地和家丁的,哪怕已经退休二线。

谁知道朝中有多少现职官员是退休官员的门生,哪敢引火烧身。以徐阶为例。徐阶扳倒了号称六大奸臣之一的严嵩父子,又举荐张居正入阁,口碑极佳,被誉为名相、良相。

可就是这一位家庭出身平凡的良相徐阶,在退休后被海瑞查出来实际占有田地二十四万亩,佃户万人。海瑞在向当朝首辅的信中指出徐阶“产业之多令人骇异”,建议徐阶自己“退产过半”。

徐阶年薪不过才28.5万元人民币,靠工资怎么可能获取这么多家产?一代“良相”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官员。宗室供养和官员腐败,导致了经济越发展,纳税的田地面积越少。

建国初期,户部账面上可征税的田地有800多万顷,到了正德年间,户部账面上只剩380万顷,真是见鬼了。张居正上台后,决定动一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开展大规模的全国田亩丈量,清查出来被隐匿的田地高达300万顷。

张居正病死后,其推行的大部分改革举措半途而废。隐匿田地、人口之风再次蔓延。国家财政愈发困难。

其实,大夏朝是采用重典治贪的。大夏朝规定,贪60两以上就判死刑。为了起到震慑作用,开国皇帝创造性发明了针对贪官的酷刑。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剥皮实草。

行刑官用刀沿着脊柱,把贪官的皮慢慢剥开,让犯人浑身血肉风干而死。行刑场面之恐怖,让围观者呕吐不已。人皮完整剥下来以后,填充上稻草,缝合起来,悬挂在官府旁进行警示。

曾经屡败蒙古,收复四川、云南,平定西蕃、南蛮叛乱的蓝玉,就被处以剥皮实草之刑。蓝玉的皮草被送往全国各地展览,让大家看看,这就是为帝国南征北战的下场。

除了法律上用重典,大夏朝为了加大治贪力度,在都察院的基础上,又加设了厂卫机关。

但是大力治贪的结果是越治越贪。大夏成为有史以来贪腐最严重的朝代。其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监察机关的官员也扛不住饥饿。

都察院也好,厂卫也罢,他们底层查案、办案的小吏一年工资不到2万人民币,如何靠一人工资养活一家几口。最后,监察人员也逐渐沦落了,成为全国贪腐网中的一员。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别说是底层的监察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连极度痛恨贪腐的海瑞也选择了妥协。在当巡抚的时候,海瑞明知徐阶贪腐严重,但给朝廷的处理意见只是退一半家产。

大夏律法明文规定,贪腐60两以上者,一律处死,绝不宽恕。是徐阶的二十四万亩田地价值还不够60两吗?实际上,要是按照贪腐60两给予死刑的标准,除了海瑞,万历朝从皇帝到小吏,人人皆可杀。然而,法是法,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贪腐档案里,记载了建国初期,官员们收取的一些赃物,“收受衣服、靴二双”、“圆领衣服一件”、“书四本,纲巾一个,袜一双”。

没想到二双鞋、一双袜居然也有机会成为贿赂吧。就拿这个考验干部?真的,就是拿袜子来考验干部的。因为大夏官员的工资是真的是低得可怜。

再一个,建国之初,百业待兴,经济困难,袜子还是拿得出手的。随着经济发展,袜子便退出贿赂行列,取而代之便是白晃晃的银子。

大夏官员怕死,也怕酷刑,但更怕贫穷。后来朝廷缺钱,把禄米折成严重贬值的纸钞,当作工资发放。朝廷不考虑贬值问题,硬给官员折色纸钞,其工资实际购买力就更低了。

特别是九品官以下的小吏,收入更低廉。看看大夏官员如何评价当朝的俸禄制度的。

“大小官员自折钞来,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首之资,以道路往来,费安所取资。贪者放利行私,廉者终萎莫诉。”

“今在外诸司文臣去家甚远,妻子随行,禄厚者月给不过米二石,薄者一石,薄者一石,又多折钞,九载之间,仰事俯首之资,道路往来之费,亲故问遣之需,满罢闲居之用,其禄不赡,则不免失其所守,而陷于罪者多矣。”

在大夏朝,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大概吃三斗米,老人、小孩一个月大概吃二斗米。一个家庭按二个老人,二个成年人,三个小孩来算,一个月需要一石六斗米。

朝廷一个月给小吏发一石米,一家人光是吃饭都不够,何来余钱去买菜、肉?购衣、出行、建房等费用又从哪里出?

再和大唐王朝相比较起来,大夏官员的这点俸禄,实在是极为寒酸,相形见绌。以白居易以例,虽然老白在职场不得志,屡屡被排挤、打压。可是白居易的生活过得挺滋润的。

因为大唐朝廷给了官员们一份体面得体的收入。

这一点,从白居易的诗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老白很喜欢晒工资。白居易刚考上唐朝公务员,当了一名底层的小秘书。老白就迫不及待地炫耀自己的收入。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刚当上校书郎,朝廷给他配了一匹马、两仆人、五间马。少年的白居易鲜花怒马,逍遥得很。

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白居易又写了一首诗,“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给家”。中年的白居易,养家糊口,轻轻松松。

到了退休后,老白又晒了一次工资,“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退休后,官员收入大不如在职时候,但晚年的白居易依然是悠然自得,不为衣食所忧。

总而言之,历代中原王朝,就购买力而言,大宋官员最高,次而汉唐。大夏官员最低,特别是最层的小吏和军户,如果不算灰色收入,与丐无异。

正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大夏实行如此低薄的官员俸禄制度,想刹住贪腐之风是不可能的。

任何制度,如果不考虑人性,不考虑实际情况,最终只会变成一纸空文。官员们把低廉工资带来的困惑,最后转移成了天下黎民的痛苦。

到了万历时期,贪腐现象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辽东军饷难题,辽东巡抚周永春曾写了一封奏章给万历,建议停发一年宗室俸禄,或者号召天下官员捐款,来救辽东。

这官员工资尚不够吃饭,如何捐助军饷?当然,万历并不理会其建议。只是不知道万历是否看懂了其建议背后的含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天官赐福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赵氏嫡女 保护我方族长 斗罗之金鳄 御女天下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女公务员的日记 镇妖博物馆 诡秘之主 人族镇守使 倚天神雕 猎艳谱群芳 汴京春深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齐之君上传奇 大明狗腿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第一公侯 立渊传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