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拉丁海十三郎

首页 >> 刺明 >> 刺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奸 驿路星辰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抗战之红色警戒 前方高能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民国之文豪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大魏宫廷 百炼飞升录 
刺明 拉丁海十三郎 - 刺明全文阅读 - 刺明txt下载 - 刺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94章 如此凶残的火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694章 如此凶残的火炮

(0694)

下午,张准离开彩蝶轩,前往铸炮工场。

因为陆军和海军的巨大需要,现在的铸炮工场,人员非常多,原本冷清的各个工场,变得非常热闹起来。穿着不同制服的工匠,在不同的车间,忙碌而有条不紊的加工着各种各样的火炮零件。因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对于张准的到来,他们甚至连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当然,这些热闹,都是相对内部人员来说的。在普通的民众看来,火炮工场所在的地方,还是荒山野岭的一片,从外面基本上是看不到人的,只是偶尔间有隆隆的炮声传出来。在很远的地方,就有哨兵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在核心区域,警戒也是相当的森严,即使是张准到来,也是要验证身份的。

孙勤恺正在忙,听到张准到来,便急匆匆的出来迎接,将张准带到试验工场。试验工场是整个铸炮厂最繁忙的地方,也是整个铸炮厂最机密的核心所在。要进入这里,还需要经过重新的细致的检查。

张准到来的时候,不但孙勤恺等人在,炼铁厂的几个技术骨干,全部都在。他们是和孙勤恺一起,共同努力解决炮管的材料问题的。对于红衣大炮来说,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炮管。在炮管的材料问难的到有效的解决之前,说其他什么的都是白搭。

偌大的试验工厂,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还有好几门的样炮。每门样炮的颜色和形状,都有点不太相同,上面还有非常醒目的编号。这是使用不同的原材料制造出来的,质量和性能都不太一样。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制造,反复的试验,直到性能满意为止,就是孙勤恺他们每天要做的工作。

现代化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理论开始的,先从理论上证明,这是可行的,然后才会开始动手制造实物。但是在当时,懂得理论计算的人,一个都没有。因此,他们只能是采取最笨拙的办法,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善,一直到鼓捣出自己满意的产品为止。因为不懂得理论研究,试验的耗费自然是很大的。

“情况如何?”

张准和大家打过招呼以后,就关切的问道。

“不是很好。”

孙勤恺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有关红衣大炮的复制,孙勤恺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有点大意了。他认为在有实物对照的情况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结果,后来他发现,自己的确是小看了红衣大炮了。修复它难度不大,想要重新铸造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他的父亲,当年也是在葡萄牙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用了几年的时间,最终才将红夷大炮复制出来的。可见,这铸炮的工作,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虎贲军手上,完全没有相关的资料,难度的确很大。为此,孙勤恺和身边的人,几乎头发都要发白了。

孙勤恺他们已经做出了好几门的样炮,反复的用来试验,寻找改善的途径和方法。但是,这些样炮的性能,都不是很令人满意。有的,是炮管的强度不够,容易炸膛。有的,是大炮的射程不够,只有六七里远。有的,是可靠性不高,容易出现技术故障。还有的是炮管的寿命太短,打了十几发的炮弹就完蛋了。

显然,这样的样炮,是无法满足虎贲军海军的需要的。幸好,虎贲军海军在剑牙舰的上面,并不配备红衣大炮,而是在更大型的龙神舰上配备。龙神舰下水的时间,应该还有两年左右。这样一来,孙勤恺他们还是有更多的时间继续改善的。

“不要灰心!”

“继续尝试!”

“总会有成果的!”

张准搞清楚情况以后,鼓励说道。

红衣大炮毕竟是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火炮之一,虎贲军白手起家,在没有任何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想要一下子将有关的技术全部掌握,的确不容易。但是,无论多么的不容易,有关火炮的研究,都必须进行下去。

对于现代的战争来说,没有大威力的火炮,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炮兵号称是战争之神,这绝对不是夸夸其谈的。大炮的威力,将会越来越严重的关系到战斗的胜负。关键是不能灰心。只要不断的努力,即使红衣大炮无法研制出来,也可以找到别的路子。

想了想,张准缓缓的说道:“大家也辛苦了,都休息休息。要是有兴趣的话,我给大家说点别的,开拓开拓思维。”

所有的工匠骨干,立刻都包围了过来。

他们都知道,张准要说的,肯定是和大炮的研究有关。每次张准的讲述,其实都是有备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开拓大家的思维,开阔大家的视野,从而帮助大家找到更多的途径。这年代的人,由于通讯工具落后的缘故,最缺乏的就是信息和经验的交流,有关技术的推广,更是难上加难。

来自后世的张准,显然要比这个时代的人,掌握太多的常识。二十一世纪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到很多的知识。张准在学校里担任教练的时候,没事就上网,到处翻翻,到处看看。他既然是部队出身,对军事方面的知识,自然是浏览得最多的。因此,他在军事科技知识方面的掌握,也是最全面的。

在这些军事科技知识里面,就包括大量的和火炮有关的记忆。古往今来的火炮发展,张准基本上都耳熟能详。就算不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说出来的很多见识,也可以让别人感觉到非常的新鲜,非常的有趣,从而深深的记忆在自己的脑海里。

这一点,对于在场的工匠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张准的话,就等于是在他们的面前,举起了一盏引路的明灯,他们只需要顺着灯光摸索过来,就能顺利的找到出口。如果没有这盏明灯,他们甚至连方向在哪里,都根本搞不清楚。

事实上,张准要说的,的确是自己关于火炮的一些所见所闻。在感觉红衣大炮的研究受到阻滞以后,张准有必要,帮助在场的工匠,找到更多的出路,引导他们跳到别的轨道上。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必要钻死胡同的。

其实,火炮的发展,不应该是只有红衣大炮一条路的。红衣大炮,只是大炮的一种,因为它恰好传到了中国,所以才会被中国人熟悉。实际上,在红衣大炮和佛郎机火炮之外,还有更多的大炮类型。只是,这些大炮并没有传到中国,没有被当下的中国人知道而已。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迅猛发展。十四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十六世纪前期,意大利人n.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发射时,射程可以达到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到十六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种大口径短管炮,类似后世的迫击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到十六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所谓的霰弹,在海战的时候,就被称为葡萄弹。

公元1600年前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到十七世纪,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公元1611~1632),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

公元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到十七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拿破仑的出现,更是将炮兵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红衣大炮其实是加农炮的一种,和后来普遍使用的榴弹炮是有一些区别的。加农炮的炮管比较长,弹道平直低伸,有利于直接瞄准。榴弹炮的炮管则比较短,弹道比较弯曲,必须间接瞄准。从打击目标的角度来说,加农炮更加适合打击固定的点目标,而榴弹炮则比较适合打击面目标。

当然,两者之间的差别,有时候是可以忽略的。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火炮技术已经发展到巅峰,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基本上消失了,大多数的时候,两者被合称为加榴炮,意思是同时具备两者的性能。大部分国家军队装备的,都是加榴炮。

张准提到这两种大炮的区别,只是要告诉铸炮厂的工匠,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红衣大炮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火炮。这条路行不通,可以换另外一条路,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样做的目的,既是减轻工匠们的压力,也是希望工匠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比红衣大炮更加先进的火炮。

其实,要不是在中国的战场上出现,并一不小心的打死了努尔哈赤,红衣大炮的确没什么特别的。红衣大炮的设计,是几十年前的。到现在,英国人自己,都不再使用这样的设计了。英国人有更先进的火炮。因此,虎贲军海军日后要争霸世界的话,肯定要有比红衣大炮更先进的火炮。

张准一直都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绝对不在外国人之下。在场的工匠,聪明才智也绝对不在西洋列强的技术员之下。只是,由于中国人太聪明了,所以,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这些聪明没有用对地方。

比如说,明朝的官员,有哪个是傻瓜?他们比任何人都要聪明!只是,他们的聪明没有用对地方,都用来内部的勾心斗角和争权夺利上面了。要是阉党和东林党不是互相死掐,而是团结一致对外的话,哪里轮到皇太极出头?早就不知道被灭绝到哪个位面去了。

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数理化基础,的确非常的薄弱。这对于火炮的研究,的确是很不利的。在没有理论基础支撑的情况下,单单依靠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研究方式,成本太高,时间太长,的确要比西洋列强弱上不少。

任何的投入,都是要求有产出的,大炮的研究,同样如此。也就是张准是穿越者,知道很多大炮的性能数据,对大炮的作用也有清醒的认识,才会在这方面投下重金,积极的进行研究。要是换了其他的人,未必有这样的信心和毅力。

比如说,朝廷,因为看不到火炮的威力,它肯定不会在这方面投入重金。当初徐光启和孙元化研究红衣大炮的资金,都是自己筹措的。而且,他们的研究,是在有实物,有葡萄牙工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纯粹的仿制,和研究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的抛物线研究,其实并不是很复杂……”

张准缓缓的说道。

有关伽利略的研究,要是用专业的名词说出来,的确很难解释。在场的工匠,也不可能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但是,张准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例如,固定的角度,固定的速度,抛物线的形状等,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对于在座的所有工匠来说,抛物线理论,绝对是崭新的,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理论知识。想要深刻的理解,当然需要他们自己努力研究。张准的解释,只是让他们明白,埋头不断的试验还不够,还要在理论上进行一定的研究。要是理论能够和实践相结合,火炮的研究,就有可能事半功倍。

空气阻力的研究,同样如此。要是列出相关的方程式,张准自己都要脑晕。但是没关系,这些都是可以用简单的例子讲述的。关键是,要让大家知道,火炮的射击,和这些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只要工匠们有心,相信他们是可以解开其中的奥妙的。祖冲之的圆周率,不也是在很简陋的条件下推断出来的吗?

“我们的虎贲铳,威力为什么这么大?关键是使用了膛线!”

“那么,我们的大炮,是不是也可以使用膛线呢?”

“弯曲的膛线如果不行,那么直的膛线呢?”

张准循循善诱的说道。

要是红衣大炮无法复制,张准就准备将虎贲铳的制造经验,复制到飞龙炮的上面。放大了的虎贲铳,就是新型的线膛炮。放大了的米尼弹,就是新型的炮弹。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的难点需要克服。但是,这不也是一条可以试验的路子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出现米尼炮,是因为米尼枪出现的时候,已经开始有后膛炮出现了,没有必要搞前装的前膛炮了。其实,米尼枪的风光,也就是那么十几年的时间,后来就迅速被后装线膛枪取代了。米尼枪作为前装线膛枪的典范,的确是有点生不逢时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和真实的历史,显然有些不同。因为米尼枪的提前出现,因为后装枪的遥遥无期,这使得后膛炮的出现,也是遥遥无期。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应该还是米尼枪的天下。因此,在这个时候,出现米尼炮,一点都不奇怪。

从火炮出现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大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弹、霰弹和溜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为了增大火炮射程,十九纪初欧洲各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

公元1846年,意大利的g.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得到了改善,火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在后膛枪和大口径火炮无法解决技术难题的情况下,张准不得不考虑一下,在火炮的制造方面,引入线膛炮和米尼弹的经验。既然可以在虎贲铳里面绘制膛线,那么,在炮管的内侧绘制膛线,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至于大型的米尼弹,制造起来,应该也是可以的。

“大人,这的确可以考虑。”

孙勤恺思索片刻,略微有点兴奋的说道。

无论是红衣大炮还是佛郎机火炮,其实都是滑膛炮,在射程和准确性方面,的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线膛炮要是被制造出来,在射程和准确性上面,都要大大的超越线膛炮,就好像线膛枪超越所有的滑膛枪一样。

作为海战的主力火炮,如果米尼炮能够出现,虎贲军海军就可以拥有比敌人更加强大的火炮,能够抢在敌人的炮弹射程之外开炮射击,能够更加准确的命中目标,而不是基本上靠运气。米尼炮的威力,肯定也会被红衣大炮更强。

“线膛炮的研制,不容易。”

“要是线膛炮的研制无法开展,还是要尝试大口径的火炮。”

张准沉吟片刻,又缓缓的说道。

其实,对于虎贲军的火炮发展,张准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概念。铸炮工场能够研制出什么样的火炮,张准也没有太多的认识。他是做好了两手准备的。要是可以研制出线膛炮的话,自然最好。要是无法研制出线膛炮,那么,增加火炮的口径,搞出超大口径的火炮,也是可行的。

当时英国海军的大炮,最大的炮弹重量达到68磅,这就是所谓的68磅炮的由来。不过,68磅的大炮,的确是太沉重了,即使是排水量2000吨的战列舰都难以承受,因此,后来不得不降至46磅左右。事实上,46磅炮弹的口径,已经差不多200毫米了。这个口径是相当惊人的,须知道,拿破仑炮的口径是120毫米左右,炮弹的重量,也只是12磅而已。

换言之,虎贲军海军要和英国海军争霸的时候,少不了口径200毫米左右的巨炮。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当然不是装在炮车上的,而是装在超大型的军舰上。薛知蝶那里既然已经开始设计巨舰,孙勤恺这里,自然要开始设计巨炮了。

孙勤恺惊讶的说道:“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太恐怖了吧?”

张准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道:“这算什么?还有更大的口径呢!”

孙勤恺愕然说道:“还有更大的?”

张准点点头,微微一笑,拿起三角尺,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衡量出相应的大炮口径,不动声色的说道:“这是460毫米口径的,这是800毫米口径的,这是1200毫米口径的。”

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就是460毫米的,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海上火炮。至于更离谱的轨道炮,迫击炮之类的,还有800多毫米的口径,甚至是1200多毫米的。只要战争需要,没有人想不到的。

“大人……”

孙勤恺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冷气。

周围的其他技术骨干,同样是倒吸一口冷气。张准的描述,的确是大大的震撼到他们了。超过1200毫米口径的火炮,那是什么概念?炮口比常用的水缸可能就稍微小一点啊!这样的巨炮,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将那么沉重的炮弹抛射出去的?

话说,这样的炮弹,至少有几百斤重吧。几百斤重的实心铁球,往敌人的船上一砸,哪怕是最坚固的甲板,都承受不住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想得出如此凶残的大炮设计啊?难道张准的意思,是要大家设计一种更加凶残的大炮?

“我说的都是真的!火炮的发展,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大炮,只有最合适自己的大炮。或许,我们虎贲军自己,也要有专门属于我们自己的火炮。要是你们能够成功的设计出来,我敢肯定,你们会被全世界都记住的!”

张准肯定的期待的说道。

工匠们的野心,渐渐的被撩拨起来。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青史留名,谁不愿意啊。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那也要遗臭万年啊。要是能够设计出那么凶残的火炮,绝对会被历史记住。

当然,单单是研制大炮本身还不够,还要继续改善火药的性能。大炮的威力,除了大炮本身,还和火药的质量息息相关。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让大炮的威力大打折扣。火炮火炮,没有了火药,还能叫做火炮吗?

“我给你们说说别的炸药。”

张准开始详细的讲解黑色火药、黄色炸药以及tnt炸药的成分。

对于这类炸药,张准当然是很熟悉的。前世的他,没事的时候,经常玩弄这样的东西。很多炸药,他都亲自配制过。但是,熟悉,并不代表目前就能生产出来。炸药的研究和制造,是系统的化学工程。而目前虎贲军,根本还没有系统的化学研究呢。

张准之所以提到这些先进的炸药,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开阔工匠们的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天外有天,人才有人。火炮的研究,不是一条胡同走到底的。同样的,有关火药的研究,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选择。如果有人突然打通了其中的道路,发明了这些先进的炸药,虎贲军的战斗力,马上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大人,你说,就这么一发炮弹,就能毁掉一大片田地上的所有人?礼花弹的威力,真的有那么强吗?”

孙勤恺他们难以置信的说道。

“当然!”

张准毫不犹豫的回答。

明朝曾经出现过开花弹,又叫礼花弹,也就是原始的爆破弹。对于古代爆破弹,张准是有一点点研究的。但是,古代爆破弹的威力,的确不咋的,性能也不可靠。在没有tnt炸药之前,它根本就是一个杯具。它爆炸的时候,更像是在放烟花,而不是在杀死敌人,所以称之为礼花弹。好像孙勤恺等人,对这个礼花弹,都是嗤之以鼻的,相当的蔑视。

其实,张准要研发爆破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陆战,而是为了海战。因此,礼花弹的口径,是可以超大型的。在之前的海战里面,经常用的弹种,就是实心弹、霰弹和链弹。这三种炮弹,其实都无法将敌船彻底的摧毁。最后的战斗,还是需要肉搏战来完成。

但是,前期的爆破弹,根本就是杯具。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黑色炸药爆炸的威力太小。一般的礼花弹,里面装载的黑色炸药,可能就一斤多一点。这么点黑色火药,即使成功的引爆,也无法对敌人造成有效的伤害。虎贲军的标准炸药包,可都是五斤装的。

第二个,是引信的可靠性太低。当时的引信,其实就是用芦管做成的,里面放上引线,在需要发射的时候,按照发射的距离,将芦管剪断,然后点燃,然后将炮弹塞入炮膛,然后发射出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绝对是危险活。一个不好,礼花弹就在炮膛里面爆炸了。要说实用性,还不如用投石机来抛射炸药包呢!

可靠性很低,技术不成熟,危险性很高,这就是孙勤恺等人对礼花弹的全部描述。而且,这玩意儿,使用红衣大炮还不好发射。因为礼花弹的内部是中空的,无法承受太大的压力。如果膛压过大的话,礼花弹自己就破碎在炮管里面了,同样会酿成事故。因此,即使到拿破仑的年代,大部分战斗,使用的依然是实心弹。

不过,爆破弹的确是历史的进步。相对于实心弹而言,爆破弹的威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随着火药的不断改良,随着引信的不断改良,随着火炮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最终会取代实心弹,成为战场的霸主。

在十八世纪末,俄罗斯和土耳其在黑海发生海战,使用新型爆破弹的俄罗斯海军,将土耳其海军的战舰直接轰杀成渣。从此以后,实心弹立刻从海战中消失了,各色各样的爆破弹,瞬间成为战场的宠儿。

“在后坐力方面,还需要大家的继续努力……”

张准继续说道。

虎贲军海军最新的龙神舰,排水量是600吨左右。这样的排水量,在红衣大炮或其他重炮的面前,的确不算庞大。火炮的威力越大,后坐力越大,这是必然的。因此,如何解决大威力火炮的后坐力方面,也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说实话,红衣大炮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后坐力的确很大,一般的战舰根本承受不起。按照薛知蝶的设计,龙神舰只能配备16门的红衣大炮,还必须是安装在最底层的甲板,否则,巨大的后坐力,有可能直接将整艘船掀翻。想要让整艘战舰都装备红衣大炮,红衣大炮的后坐力,必须削减至少三成以上。

张准在铸炮工场,足足呆了两天的时间,将有关后世火炮、炸药、炮弹以及其他的相关常识,都全部描述了出来。至于听众能够接受多少,领悟多少,又有多少能够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张准就不知道了。连他自己都觉得,他自己的讲述,的确是太抽象,太超前了,就好像是后世的大学教授,在跟幼儿园的孩子在讨论微积分一样。

恰好在这个时候,姬玉情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在天津卫足足呆了两个多月以后,懿安皇后张嫣终于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乖乖的离开了天津卫,乘船前往登州城。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八千字大章!希望大家看的愉快!今天***了字,求几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恰似寒光遇骄阳 赵氏嫡女 背剑之人 女公务员的日记 三体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陛下不可以! 黑铁之堡 九重紫 雪中悍刀行 男欢女爱 重生之丧尸时代 末日乐园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铁骨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朔明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十国风华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汉水东流 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三国之杨家天下 
刺明 拉丁海十三郎 - 刺明txt下载 - 刺明最新章节 - 刺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