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马弓手

碧霄声

首页 >> 大明马弓手 >> 大明马弓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大明马弓手 碧霄声 - 大明马弓手全文阅读 - 大明马弓手txt下载 - 大明马弓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太平寄白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包元乾自东华门而入,直往文渊阁去。

他已来三回,本已不需要萧仪领路,不过萧仪还是“热心肠”地将他领到文渊阁,这才满脸堆笑的告退。

这文渊阁他上回来过,如今除了一座高高的阁楼大殿,两侧各有一座突兀且较小的偏殿,无数的小吏太监正捧着满怀地书卷往来于三座楼宇间,忙碌异常。

森严的御林军值守两侧,目光注视着来往人员,生怕有人从中作梗。

只是他上回来时这文渊阁两侧还空空如也,这才过了多少时日,竟然蓦地撑起了两座殿宇。他看在心头,不由感叹这朱棣做事当真是雷厉风行,不惜民力。

“唉哟,包大人,久仰久仰。”

包元乾刚迈步上阶,只见迎面而来一个公服文官,乌纱两端各一条细长的长翅,其人玉树临风,煞美姿仪。

包元乾本想还礼,却不知来人姓甚名谁。

只听那人款款施礼道:“我名解缙,字大绅,号春雨。也是这文渊阁大学士之一,是圣上钦点编纂大典的主持,与包大人日后便是同僚了。”

包元乾恍然于心,作揖道:“解大人怎知我名?”

解缙翩翩道:“这严治国子监,扬威会同馆的包大人,如今在这应天府谁人不知?包大人身形龙精虎猛,器宇轩昂。放眼四方,也只能是你了。”

包元乾被他一串奉承马屁拍地措手不及,只能道:“解大人,我本只是武人全赖圣上错爱,忝为大学士一职,实在是有愧于心。这编书攥典之学问,还得指望日后解大人提携一二。”

解缙好名,包元乾从他方才的自报家门便察觉出来。又是字又是号的,既是大学士又特地言明他自己是编纂大典的主持,名头长的让人头疼。

包元乾知这样的人,犹爱出风头,喜大包大揽。自己本就对编纂大典不感兴趣,本是挂名便示弱让解缙提携一二,表示无意与之争功。解缙受用自然也不会为难自己,两人互不打扰各自忙碌,如此一来反倒能掩人耳目地寻自己的东西。

解缙听罢果然眼神一闪,欢颜道:“哪里哪里,包大人后来居上,想必来日入阁也不过是咫尺。请,我与你介绍一番这编纂事宜,好让包大人熟知熟知。”

他引着包元乾而上,对着包元乾便是如萧仪般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包元乾听地一愣一愣,心头怪叫这些文人都这般能说的吗?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儿,他们能拆成三句之乎者也。

在解缙的介绍下,他才弄懂了两侧殿宇的作用。

原来文渊阁藏书甚多,已无多余之地编纂。朱棣大手一挥,集全国工匠之力只十余日不到便修成了两座辅殿。

一座修文殿,乃是将文渊阁藏书誊出置于修文殿编纂收录。一座观文殿,乃是修文殿编纂完毕无误后送入观文殿中查阅核验。

若遇缺漏散轶,还得置于修文殿中闲置,在征集天下藏书之家书籍后,再一一核对补齐送入观文殿。

包元乾看着这些进进出出,人潮涌涌的刀笔小吏,一个个严谨且颇有干劲。

想必他们旁日都没机会入宫一见,如今借着编纂大典却能出入无阻。对于他们而言,自然是一大殊荣,这做起事来是有多少力出多少力。

只是如今大明立国三十余载,经历了北伐元朝,靖难之战两场动乱。原本前元所藏的古籍散轶颇多,又遭靖难后恰逢皇宫大火,这文渊阁也算是饱经磨难。

如今虽然存书仍是浩如烟海,但是细细查验起来已然十去四五,缺损颇多。

这也是如今编纂大典最大的难处,他们唯有向民间藏书富户有偿征集书册,查漏补缺。

言语间这解缙还带他与正在编纂的胡广、黄淮二人碰了碰面,这人都是正五品的东阁大学士,算是解缙的左膀右臂,两人都是书生意气,皓首穷经般也没与他多说两句,便沉浸于攥典修文之中。

包元乾听着编纂书籍的窘况,知道若是光凭宫中藏书是绝难满足朱棣的要求,只是这征集天下之书,绝非一日之功,他蓦地想到了罗家。

这罗家乃是江南藏书巨户,收罗了不少前元书册,不知他们会不会也参与其中?

解缙回身见包元乾沉思,便笑道:“包大人,这些便是编纂大典的些许事宜。你看,你是欲负责哪一处?”

包元乾回过神来,作揖道:“解大人高才,我只是粗人不懂得什么经史子集。不过我自小习的一二蒙文,若是有蒙文卷册不解,倒是可以置于我一览。”

他早便忖度好了,这羊皮图乃是蒙文残片,就算在文渊阁中也只能与蒙文书册归于一类,一并放置。

他正好精通之,倒可以堂而皇之地假公济私。如此一来,也避免与解缙等人编纂经史子集而冲突。

解缙一听他竟自告奋勇去解决这蒙文,这可是他们都不愿编纂的难题,往往需要特地请好几个翻译从中转圜,颇为头疼。

如今正好置于他倒省了事儿,况且这蒙文只是极小部分,就算处置妥当这功劳也不会盖过自己处置浩如烟海的汉文典籍。

解缙含笑点头,爽快道:“包大人果然是公忠体国,既然如此我便差拨一二小吏随你公干。”

“多谢。”

包元乾拜别解缙,便由两个小吏引入文渊阁身处,文渊阁身处依旧清冷异常,不过他习武之体倒觉得无碍,只是两个小吏有些冷地哆嗦。

这文渊阁较之上次来时空旷了不少,显然不少书籍都被搬去了修文殿。他被领入一扇大门,其中堆满了发黄生霉的古籍。

一个小吏道:“大人,这就是蒙文馆。宫中所藏之蒙文书册物什俱在此处,请。”

包元乾环视周遭,擎起一本书,轻轻一吹便是漫天飞尘飞舞,扑鼻而来。

他被呛地连连咳嗽,伸手扇了扇道:“这处蒙文馆旁日都无人打理?”

一个小吏恭敬道:“回大人,这文渊阁旁时便少有人来。况且如今是大明朝,这前元文字早已不惯行,就算来调阅书籍也是以汉文为主。积年累月,这蒙文馆也就荒废了。”

包元乾听罢点点头,心道这朱家三代皇帝对于蒙文都是嗤之以鼻,当初草草编纂《元史》也是敷衍了事,誊抄无数,错漏百出。

所图的,无非是赶紧将元朝盖棺定论,宣告其灭亡。

如今他还能在此处看到这些收录在文渊阁的蒙元文字,已然是不易。只是见这满是灰尘的馆内,真是猫嫌狗不爱。

想当初自己初来文渊阁,那朱棣自文渊阁中饱览群书而出,也未曾来这蒙文馆。此处倒像是个冷宫,颇不受待见。

他皱眉道:“所有的蒙文相关书籍物什都在此处了?”

“正是。”

“我的意思是,例如些许记录在羊皮等物上的文字,也俱在此处?”

那小吏听罢犹豫了半晌,便道:“有一处杂物室,倒是搁置了些许牛羊兽皮载录之字,不过多是些模糊不清,深奥难懂之文。怕是...”

“且取来。”

“是。”

包元乾见两个小吏离去,环视周遭书卷,随意拿起一本翻阅起来。这些可都是元朝的一手资料,能被收录于此,想必价值也不低。

他随意地翻了两本却无意间在一本书目上停留了目光,喃喃念道:“白莲散轶?”

他万没想到在这大明的皇宫中,从无人查阅的蒙文档案中看到了白莲教的记录,这倒是颇为匪夷所思。

他坐于桌案上,细细翻阅起来。

须臾,他越看越觉得出奇,这本蒙文记载的白莲散轶,竟然有内藏玄机,其间文字不止有通用蒙文,甚至还有少许的类突厥系蒙文。

类突厥系蒙文往日包大叔传授过些许,所以他阅读起来这充满歧义的白莲轶事并不困难。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咦,这不是太平道...”包元乾凝眉喃喃道,“这太平道不是东汉末年黄巾军那个太平道吗?与白莲教有何干系?”

他念到这几句话,脑子里瞬间便想起三国演义开头的黄巾起义口号,那以符纸符水,桃木符箓施法的张角三兄弟。

正当此时,两个小吏推门而入,各自捧着七八张发黄发黑的牛羊皮残图。

包元乾见竟有如此之多,便放下了手中的书。

“大人,这些都是记录在案的残图,多是些残本,俱都在此了。”

包元乾点点头,“你们在外侍候,我独自查阅即可。”

“是。”

二人合门而出,包元乾便一张张地钻研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逐字逐句的看着,不敢有丝毫错漏。

只是饶是如此,小半个时辰过去,他也没能从这些残图中寻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他从怀中摸出两张羊皮残图,一一比对之下,无奈摇头收回。

这些残图多是年久损毁,或是人为破坏。

只是无论是何因,他都没能找到想要的那份残图。且不说材质迥然不同,就说其间记载文字也多是些歌功颂德的破事儿,与他手里的羊皮残图所言那是驴唇不对马嘴,是完全不搭边。

他询问两个小吏再三,两人也是言及文渊阁所藏蒙文残图悉数在此。

包元乾长叹口气,有些遗憾。

倒不是因为给李景隆交待不了,而是他原以为即将获得第三张图,却没想是空欢喜一场。

他失落间想起置于桌案的白莲散轶,他总不能白来一趟,正好他近日在打探白莲教的消息,不若就此观摩一番。

包元乾展开书卷,囫囵阅览起来。

他越往后看,越嗟叹不已,一册读罢又旋即取来第二册。

直到三个时辰后,天色转暗他才轻拍了拍一身灰尘,缓缓走出蒙文馆。

两名小吏坐在地上,靠在墙上几乎睡着,见包元乾终于出来了,慌忙地起身侍候。

包元乾虽然眼神看着他们,但是心却不在他们二人身上。他如今紧皱眉头,似乎得知了什么秘密一般直直朝文渊阁外而去。

包元乾寻到解缙告别后,便走出皇宫登上马车直往卢刚锋处而去。

在马车上,包元乾陷入沉思。

他方才从前元档案中得知了不少前朝对于白莲教的说辞,虽不知真假,但是足以让他换个角度思考白莲教这个奇怪的组织。

他只恍然为何以卢刚锋的本事,跟踪打探了白莲教这般久,收效却甚微。

原来卢刚锋所打探到的,皆是最为表面的浅层,全是些由乞丐难民构成的信徒,被一二作祟者以救苦救难的口号聚集利用。

包元乾原本还好奇,为何如此不堪粗鄙的白莲教竟然能经久不衰,组织调度有序甚至还能搭上官僚阶层。

但如今想来,极有可能与消弭了千余年的太平道有关!

这太平道徒极有可能借着白莲教这个躯壳,深耕于白莲信徒中并充当这个结社组织的大脑!

太平道自汉末黄巾起义后,便列为历代之邪祟之物,被禁绝封杀。

百姓们早已谈之色变,朝廷见之厌弃,他们在民间信徒中已无发展的土壤。

太平道虽偃旗息鼓,但是暗中信徒却仍深耕于苦难者之中,以符纸符水救苦救难,只要苦难不绝,太平道便屡禁不止。cascoo.net

在消弭数百年后,大约便是在两宋之际,一个结社组织被创立,白莲教应运而生,规模巨大。

这太平道人自然见缝插针,先以信徒加入寄生于白莲教,再经过数百年衍化,逐渐鸠占鹊巢占据了白莲教这个庞然大物的上层。

这也就是为何白莲教起初只是纯粹的结社组织,后来则演变为暴乱,叛乱的引导者。这以暴力推翻现有秩序局面的做法,向来就是太平道人奉为宗旨的法则。

那卷白莲轶事所载也是作者猜测,语焉并不详尽。包元乾自己也只能从中推断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白莲教其中极有可能是分为表里两派。

一派乃毫不知情的普罗大众信徒,这些人是白莲教中的最底层,也是最庞大最容易被闪动的群体。

而另一派则是披着白莲教外衣的太平道徒,这些太平道徒极有可能组织严密,进退有据,等级分明,以白莲教这块金字招牌招揽信徒,再逐渐纳为己用,煽动暴乱。

他恍然想起元末农民起义,那韩山童与刘福通二人,明面上或许是白莲教徒,但实际上是否为太平道作祟,还有待商榷。

若韩、刘二人果真是太平道徒,那就解释的通为何朱元璋于红巾军,白莲教中发迹,立国后又坚决捕杀白莲教这个看起来已无威胁的结社组织。

看来老朱是个明白人,知道这白莲教的名堂,对于太平道徒的破坏力颇为忌惮。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与官僚阶层搭钩的,也并非是什么寻常白莲教徒,倒有可能是一群有着相当传承与经验的太平道徒。

这太平道...难道真的在千年之后还存在?竟然在数百年间潜移默化,将二派合一。

阳行白莲救苦,阴行太平戮世。

包元乾念及此处,蓦地想到官僚集团与皇权的对抗。

他不由得喃喃道:“这些官僚引太平道人为己用,这些太平道拥有白莲教下数十万信徒,这些人平日虽只是信徒,可一旦拿起武器便是士兵,倒成了官僚集团的倚仗,难怪朱棣会愁眉不展...”

这动不动就会冒出一两场白莲起义,倒并非是无的放矢!

他联想到那日薛妩告诉他的事,这薛禄极有可能是拨开些许云雾,察觉了纪纲的什么要命线索,这才会被纪纲寻仇,借机重伤几死。

那日三人追寻薛宗颜而去,他还以为是什么白莲教徒,如今看来若三人是太平道人倒更为合理一些。

纪纲素有野望,私下与太平道来往,倒也不无可能。往日卢刚锋只是在白莲教中打探,如何能寻到这深层的太平道?

如今知道这白莲教中另有一太平道存在,这一下倒是可以借机寻一突破口。

只是不知薛禄伤情如何,这影子卫可是关键一步棋。这些太平道人,可不是些吃闲饭的饭桶。能把造反事业矢志不渝地坚持千年,那可真是成了精了!

他思虑间,马车已然停在了卢刚锋家门。

包元乾下车推门而入,正见卢刚锋要出门欲去白莲私下传道之中探寻。包元乾赶忙拦下他,如今光从白莲教入手已不可察,得从薛禄掌握的消息自上而下入手才是正途。

“本雅失里如何?”

“那厮正在地窖里睡着呢!”卢刚锋努了努嘴道:“那回你跟他说了以后,倒是很少出言不逊了。”

包元乾点点头,便长身直往地窖而去。他这个影子胞弟,也该是时候栽培一番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福艳之都市后宫 渔港春夜 猎艳谱群芳 逍遥人生 退下,让朕来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霸天武魂 花都太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夫君天天酸溜溜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大明马弓手 碧霄声 - 大明马弓手txt下载 - 大明马弓手最新章节 - 大明马弓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