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玄武裂天 盛唐日月 1949我来自未来 民国之文豪崛起 凡人歌 民国谍影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4章 伴君如伴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任何一项“新”的制度,其实都是有律可遁的,一些制度看似是独创,但你只要细细揣摩,就会发现早在很久以前,已经有了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所以每项“新”的制度,一般都是当代智者对前人之所长、社会之所须进行一个大总结,并适当的加入现实社会的需要、自己的领会,如此一代又一代的走下来,各种制度便慢慢的合理、完善起来。

看似新颖的五省六部、御史台、十一寺、十二卫,若是细细梳理起来,上可追溯到夏商周,其先进的程度,在几十年以后,或许是一个草创的漏洞百出的框架,但是对于当前的大隋王朝来说,这是无数杰出智者呕心沥血之作,已经先进到了极致,想到要他们在无例可循的情况下,打破瓶颈,着实是难如登天。

所以包括杨广、高颎、杨素、杨雄、苏威、牛弘等人在内的大隋精英,明知这些制度不算好、更没有达到圆满的境界,但是他们偏偏无从下手。因为若是天马行空的乱想、乱改、乱用,便会影响到朝廷的运转、天下的安宁。

对于臣子们而言,制度有空子可钻,是求之不得。而杨广这个皇帝却恨不得将一切可钻的空子补得严严实实的,以免臣子借机利用,尤其是虞世基独霸三省的恶劣行径,更是引起了杨广的警觉和重视,他知道虞世基之所能能够这么做,自己重视和信任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虞世基在利用制度的漏洞,行不法之事,别人明明知道他不对,却无力去制止他、弹劾他。所以久而久之,便演变成内史侍郎给尚书省刑部侍郎下令的地步。

也是因为宇文述操纵武举、虞世基独霸三省,也是因为这两大心腹同时出现大问题,使杨广意识到自己光靠感情、信任是不行的。若是没能在制度上加以限制,日后还会有更多人安插人手、独霸三省。而他设想中的七大选官,将每年的任命权掌控在手,若是不加以之制衡,这天下官员迟早被这七人所任命的亲信取代干净。

但现实问题是,杨广明知制度不好,一时间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这种感觉,令杨广满心无力、满心忧伤。

而在他设想中的七人选曹团中,杨集主张皇族和外戚各占一个选官席位,对此,杨广原则上是同意的。正如杨集所言,皇族和外戚与皇帝荣辱与共,就算两人各有一半私心,但是另外一半公心凑到一起,那就是一个代表皇帝意志的人了。若是另外五席皆是有一半公心的臣子,那就凑成三个半了。

“既然你明白公心的重要、选官七曹权力之重,那你有没有办法制约这些人的办法?”杨广心底也没有抱多少希望,只是他们既然已经聊到这里,也就随口问问。

杨集心中已有了大致的腹案,便笑着说道:“好办法没有,捷径也没有,不过,傻办法却有一个!”

杨广起初还显出有些遗憾,但听到最后那句,立即露出一丝期待之色,笑着说道:“傻办法也是办法,总比没办法好!”

杨集问道:“阿兄是不是担心这七人往官场拼命塞人,将官场变成七大派?”

“正是如此!”杨广也不否认,他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担心他们塞进官场的人,皆是品德败坏的废物,若是如此,他们七人倒是捞到了好处,但是他们创造的恶名却要我来扛,我能不愁么?”

杨集说道:“要不多加几个选官的名额,这样就能进一步淡化他们的权力,只要将七大门派,变成七十个小门派,那么各门各派的实力就弱小了,你这个大权在握的总盟主负责居中调试,以后看到谁强大了,就下达盟主令,让众多小门派去啃他。”

杨广心中一动,但却说道:“选官七曹掌控了吏权、任命权,其地位堪称宰相。你当宰相是牲口啊,说加就加?”

杨集摇头说道:“那有什么?我记得秦汉时期好像只有一个宰相,现在不是有三个了吗?而且阿兄也说选官七曹堪称是宰相,如果这样,那我大隋王朝的宰相少说也有七个了。我们不一定要将选官七曹扩大成选官百曹,但是可以增加旁听的席位,而这些具有旁听资格的人,虽然没有新官的决定权、任命权,但是他们却有否决权。”

“每当选官七曹拟定好新官名单,便将这些旁听官员召集起来,先是向大家陈述每名新官的出身、能力、履历、政绩,接着再向大家介绍新官将要出任的地方的基本概况、以及当地急须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将两相结合,说明这么安排理由和必要性,这名新官到任以后,又能给当地带来多大的变化。如果旁听官员觉得可以,便投票赞成,如果觉得不合适,便投票反对。赞成票数多过于反对票,就表示这项任命通过了,反之,就表示这项任命被驳回。”

“在他们商议的过程中,御史台全程跟进,同时再派出秘佐将商议过程、任命理由、新官到任之后能够做到什么地步,谁支持谁反对都详记录下去,然后以卷宗的方式封存于秘书省。哪个官员在任期内出了问题,一查便能知道是谁主推上来的人。”

杨广猛的一拍大腿,还办法真是绝了。

选官七曹选出来的新官,本身就是相互妥协的产物,抛开出身不说,但人品、能力多少是有一些保障的。而旁听者手中的否决权,不仅削弱了选官七曹的权力、削弱了选官七曹一部分私心,而且还能进一步将品德败坏、能力低劣的世家门阀和官员子弟隔在官场之外。

更厉害的还是杨集所说存档于秘书省的卷宗,这玩意不仅是鞭策新官秉公执法、一心为民的武器;同时也是悬在推荐者、支持者头上的利剑,迫使他们在推荐、支持某个人的时候,不得不慎重考虑被推荐人的能力问题、品德问题。这么一来,便能进一步“优化”大隋王朝的官员队伍。

杨广想了想,又问道:“如果七大选官出自各大势力,那你认为旁听者由谁出任比较合适?”

杨集沉吟半晌,说道:“比如说三省左右侍郎、六部尚书、十一寺卿、十二卫大将军,就非常适合当旁听的官员。这些人都巴不得将七大选官取而代之。所以当他们知道新官是谁在推荐之后,定然默默的盯着这名新官,当这名新官出了问题,便成了他们攻讦七大选官的证据。这又进一步捆绑了七大选官的手脚,使他们在推荐新官之时,更谨慎一些。”

“行啊!”听到这里,杨广困惑顿消,心中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笑着说道:“没想到你真想出办法来了。”

老实说,杨广真没指望能从杨集这里得到什么“锦囊妙计”。只不过他将要组建七人选官团的消息透露出去以后,各方势力都在磨刀霍霍,目不转睛的盯着。要是他在这个时候找别人来商量‘七人选官团’组建的议案,别人就算没有往自家倾斜,也不会全心全意为大隋考虑,更不会提出设限选官权力的方案。

所以他只好把鬼点子特别多的杨集找来碰碰运气,就算得不到满意的议案,也总比一个人闷在心底苦思来得好。却不想杨集竟然在眨眼之间,就把议案存在的问题、隐患解决得一干二净,这让杨广大感意外之余,又开始纠结了起来。

这样一个智谋百出、一心为公的鬼才,天生就是当谋主、当宰相的料子,同时也是杨广最稀缺的助手、伙伴,所以他又舍不得放人了。

只是这家伙闯祸的本事,与办事能力、智谋不分上下,若是长期留在身边,一定会把满朝文武、满朝文武背后的大势力得罪光,要是闹到了那个地步,自己哪怕万般不愿,恐怕也只有把他五马分尸了。

杨广心中一叹:罢了罢了!还是让他继续去凉州折腾好了,以后有什么问题,便以书信沟通好了。

杨集得意洋洋的说道:“这算什么,我的主意多的是!”

“看出来了,我们大隋王朝的卫王、凉州牧确实是文武双全、兼通军政的宰辅之才。”杨广心中困惑消除,心情大好,笑着说道。

杨广十分认同杨集的才能,但是他也发现杨集是一个闷葫芦,他最大的优势是解决问题,而不找出问题来解决。要是让他专门找出问题来解决,却是万万不行的。可是只要问他问题,他随口就能帮你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不过不要紧,因为他杨广就是一个最善于找问题的人,反正他是什么都觉得不完美、什么都觉得不够好。日后凡是挑出大家都解决不了的毛病,那就让人送去给杨集解决好了。

他想了想,对杨集说道:“大隋幅员辽阔,我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政务,想着拖一天吧,又怕影响到地方施政,最后也只好一天天的坚持下去了。如今年轻还好一些,若是上了年纪,肯定会变得力不从心了。所以我决定把部分权力下放,企图让自己从繁琐的日常政务中解脱出来,以便于有大量时间来考虑大政方针、完善制度。”

杨集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阿兄是想提高相权吗?”

“没错!”杨广点了点头:“历史上那些雄霸宇内的帝国,由于末代帝王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不知人间疾苦、不谙权谋韬略,骄纵任性、昏聩无能,终至一个个王朝土崩瓦解、烟消云散。所以皇帝贤明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帝国的生死存亡。我们这一代或许不会犯错,可是谁保证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依然这般?而相权的提升则能大大的避免因为皇帝昏聩所带来的祸患。那些从万千官僚中脱颖而出的宰相,皆是计谋出众、才华横溢之辈,这种层层选拔、层层淘汰出来的人协助皇帝处理国事,实在是最为稳妥的做法。于是我把一些大权交给了我所信任的宇文述、虞世基,可是我忽略了人心。”

杨广沉默了片刻,苦笑道:“由于我大隋制度和律法的不健全、监管力度的缺失,使他们得到权力以后,野心如野草一般疯长,于是宇文述出事了、虞世基也出事了。他们就在我的眼皮底下,尚未如此毫无顾虑,离开中枢的地方治吏问题可想而知,这也难怪你到凉州不久,就能抓出一大堆贪官污吏。我这几天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认为单凭臣子的自觉是不行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哪怕是一个品德再好的人,其心境也容易发生变化。所以我大隋王朝要想长治久安,一方面是提高相权,保证御史台、大理寺、刑部的司法独立;另一方面是以完善健全的制度、律法来约束宰相、三法。而你这个‘七人选官团’组建议案,就十分适用于中枢的日常运行。”

“接下来,我准备让三省六部官员各司其职,互不干涉,防止虞世基独霸三省的恶劣事件再次发生;但是如此划分清楚,也容易使拥有反驳权的门下省一家独大。即使没有一家独大,也会因为驳回太多,平白浪费大量时间,使办事效率也变得十分低下。所以我决定在三省六部之上,成立一个议事堂,颁布诏令之前,三省主官先坐在一起讨论,都觉得可行了,再走内史省拟诏、门下审批、尚书省六部执行的程序,免得做无用功。所有诏书都必须经议事堂讨论通过,加盖三省主印以后,方能生效,事后,各不干涉。而所有诏书分为不同的等级,如果是等级高,就加设旁听席位,如果是小事,议事堂几名主官即可投票决定。”

说到这里,杨广看了杨集一眼,笑着问道:“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可行!”杨集知道杨广说的议事堂,跟唐朝创立的政事堂一模一样,要是议事堂真的设立了,三省既能互不干涉,又不影响办事效率,而且大家聚在一起群策群力,也能使一个个健全有效的制度从中枢颁行天下,着实是利国利民之举。要是多设几个席位,就能把相权分为几份,大家互相制衡,避免了权相、权臣的出现。

虽然具体效果还须实际、时间来验证,但唐朝创立的政事堂延续到五代、宋、辽、金,其寿命之长,足以证明其魅力和价值。

当然,这个好处良多的议事堂也不是没有变数,而这变数就是提出提高相权、创立议事堂的杨广。

这家伙急功近利,恨不得把百年以后的事情一天做完,所以他现在虽然说得好好的,说不定以后会嫌弃议事堂拖沓、碍事,索性将它一脚踹开。

“等我将细节梳理好,便将这个议事堂成立起来,主官人数嘛,暂定九名!今年的新官选拔,便是议事堂的开堂之作。”杨广继续说道:“至于主官成员方面,安德王兄可代表皇族、萧琮可代表外戚和南方的荆州士族(内史令之一)、高颎可代表寒门、杨素或杨约可代表中原士族、苏威可代表关中士族、裴矩可代表河东士族、崔仲方可代表山东士族、宇文弼或长孙炽可代表关陇贵族、江南士族倒是有些麻烦!”

他沉吟半晌,说道:“本来虞世基是最嘉人选,可他在几天前免官了,一时半会着实找不到合适人选。”

杨集见到杨广异常纠结,忍不住建议道:“阿兄,我觉得井中皇帝蛮好的!”

杨广听到“井中皇帝”这个新颖的词,不由愣了一下,紧接着便会意了过来,他笑着问道:“你说的井中皇帝,是指陈叔宝?”

“正是他。”杨集猛然点头:“萧琮兄长是梁朝末代皇帝、陈叔宝是陈朝末代皇帝,他们曾经皇帝的身份,使他们不会、也不敢徇私枉法、排斥异己、拉帮结派,一切都会遵照阿兄的意志行事;而从象征角度上说,你这个皇帝,却奴役另外两个皇帝,难道不是一件相当过瘾的事吗?而史上的大统一王朝的皇帝,又有哪一个能享受这份特殊的待遇?秦皇汉武好像也不能吧?”

杨广听得怦然心动,然而却摇了摇头,没好气的说道:“那个、那个井中皇帝死了,难道你不知道?”

杨集摇头道:“这个真没听过。”

杨广说道:“他是去年腊月死的,安葬于洛阳邙山。我登基以后,追赠他为大将军,谥号为炀,你知道朕为何称他为炀帝吗?”

“噗!”坐在杨广对面的杨集正在悠哉悠哉的喝茶,当他听到“炀帝”二字的时候,一下没忍住,一口茶水喷在了杨广的脸上。他满是歉意的看着杨广,解释道:“不好意思,实在是被‘陈炀帝’震撼到了。”

杨广习惯了杨集的一惊一乍,此时给喷了一脸,所以也没生气,还他以为杨集是被陈叔宝的“陈炀帝”吓到了呢。他用袖子擦了擦脸,得意洋洋的解释“炀帝”的由来:“我在扬州坐镇十年,对陈叔宝十分了解,哪(nei)家伙贪恋美色、不问国事,整天只会醉生梦死,所以我当上太子的时候,就以阿耶为榜样、以陈叔宝为诫。不敢懈怠一天、不敢享乐一天,我给阿耶的谥号是‘文’,我希望世明登基以后,给我的谥号是‘武’。怎么也不能让我成为隋二世、隋炀帝!”

“……”杨集听得一脸的诡异,历史总是这么的残酷,李渊父子在杨广死后,送他的谥号偏偏就是“炀”字,所以他此时都不知应该怎么说了,只能体会成王败寇的无奈、以及历史由胜利者编写的残酷之处。

“王叔的谥号是‘昭’,这可是美谥呢!”杨广接着说道:“你小子得小心点,怎么说,也要为以后博取一个美谥,让上一辈的情谊、美名继续延续下去。”

“是是是!”杨集此时除了点头,还能说什么?他想了想,又说道:“既然井中皇帝死了,那我去抓慕容伏允、西域诸国国君来给你奴役。”

杨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像话,若是你将这些国君都抓了来,你以后肯定少不了一个美谥。”

“但愿吧。”杨集心中苦笑,说实话,从杨广目前的表现来看,他倒是希望杨广像陈叔宝那样以醉生梦死为重,若是杨广几年以后选择当一个半昏半醒的昏君,大隋王朝说不定反而延续得久一些。

“你什么时候去凉州?”杨广又问道。

杨集深感无语:“凉州一切皆好,我去不去有何区别?”

杨广更无语,加重了语气道:“金刚奴,你可是凉州牧呢,你老是赖在京城,成何体统?”

杨集根本不怵他,无所谓的说道:“那你尽管罢免好了!反正我也不想当官,还是纨绔之王过瘾,想打谁就打谁。”

杨广闻言大怒,指着杨集劈头盖脸的喝道:“我真是看错你了!枉我信任你、任命你为凉州牧,你却不思进取,只要想过纨绔之王,气煞我也。”

指着大门道:“门在那里,给我滚!”他目露跃跃欲试的神情:“不滚也可以,陪我练练。”

“我还是滚吧!”杨集直接就认怂了,杨广哪怕没有皇帝这个身份,也能凭借变态的武力将他打得鼻青脸肿,‘陪他练练’简直就是自找苦吃。

秦琼、单雄信的武力值如何,杨集是不知道的,自然也不好评估,但是他麾下武将之中,恐怕也只有张须陀、薛举这种级别的人物,方能在武力上与杨广相提并论、一较长短了。而正处在成长阶段尉迟恭,上去与杨广比武较技,只怕也是找虐的份儿。

至于他杨集更别说了,上去也是送菜。

杨广见到杨集怕自己去揍他,便继续威胁道:“等武举一结束,你立刻给我去凉州,早一点把慕容伏允给我抓来,否则,我杀上门来,你信不信?”

“信信信!真是怕了你了。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慕容伏允吗?简单得很!”杨集嘟囔道:“真是伴君如伴虎!还是当个平民老百姓自在。”

留下这句话,灰溜溜的跑掉了。

杨广更是气得火冒三丈,不过他心中也产生了一丝好奇和期待:吐谷浑好歹也是西域一霸,就算被杨集夺走了鄯善、且末,搞死了很多精兵,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岂是那么好灭的?

70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大奉打更人 恰似寒光遇骄阳 全球高武 御女天下 人族镇守使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赵氏嫡女 逍遥人生 逍遥四公子 影视之多子多福 我为炉鼎 网游之修罗传说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陛下不可以! 猎艳谱群芳 斗罗之金鳄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末日乐园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明骑 1625冰封帝国 大明风流 绍宋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十国风华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堪破三千世相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