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混在洪武当咸鱼 我岳父是李世民 至尊特工 大魏宫廷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中华第四帝国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5章 承包运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日常早朝有点类似于后世公司的晨会,持续时间通常都不久,议题一般在头一天就由殿中省下发各部了,让文武百官做好准备;等到第二天一上朝,文武百官就能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主张和意见,而不需要斟酌再三。这样可以保证早朝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使各级大臣不会因为早朝而耽误本职政务。

但毕竟不是卡着时间来算,有的时候也会临时增加议题,所以每天早朝有长有短。而今天的早朝本身只有两个议题,再加上杨广武断而定,导致早朝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了。

这种办事效率,或许是圣心独裁、霸权的罕见好处之一了。

杨集是个迟到的旁听人士,他到来之时,正好是启动“开凿大运河”这个议题的时候,等到杨广三言两语的打发了朝臣以后,便宣布散朝了,最终杨集在千秋殿的时间不到一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外如是。

“王叔、卫王叔!”等他心事重重的出了千秋殿正南门肃章门,旁边忽然有人叫他,杨集回头一看,见是杨昭满面笑容的向自己走来,旁边大臣见是太子出来了,纷纷向他躬身行礼。

“太子!”这里是皇宫,且有那么多大臣在一旁看着,杨集连忙上前行了君臣之礼。

杨昭还了一礼,笑着说道:“王叔今天怎么来上朝了?我都没有见到你。”

杨集随口说道:“这几天风雪较大,武举也受到了影响,未免武士考不出好成绩,我已经把比武的时间定在了下午。今天一大早也没有什么事,便跑来旁听,多多感受一下早朝氛围。”

“未来的相国必有王叔一席之地,提前感受也好。”杨昭也不疑有他,笑着说道:“听说王叔昨天打断了十多名兵部操纵武举贪官的手臂,没有弄死他们吧?”

“自然没有!”杨集笑道:“我打算先让他们做事,等武举结束以后,再交给朝廷审判也不晚。”

“大快人心。”杨昭哈哈大笑。

两人正在说话,一人向杨昭深施一礼:“老臣参见太子。”

叔侄二人一眼看去,竟然是宇文述,他他二人看来,又满脸笑容的向杨集抱拳一礼。

杨集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双手抱胸、无动于衷。他还没有下贱到向谋害自己的人客气的地步,也是杨谅那里没有什么证据,死无对证,否则,他非砸了宇文述的府邸不可。

他为何创立天门?

首先任务便是寻找、搜集宇文氏父子的犯罪记录,其他的,全都不重要。

杨昭是太子,不可能不知道两人的恩怨,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笑着向宇文述说道:“宇文大将军满面春风,看来最近又发财了啊?”

宇文述讪讪一笑,拱手道:“太子说笑了,老臣就靠俸禄过日子,家境勉强凑合。唉,京官不像地方官有赚钱的门路,那些地方官呐,可谓是财源滚滚呢。”

“地方官赚再多的钱,最终还不是要来京城烧香拜佛?”杨集不咸不淡的说道:“据说京城某位大将军不仅掌控了大隋的生铁生意,还有假子三千。这些假子个个都是武艺高强、身家钜万的人物,只要他们进贡的赌钱足够,升官发财不在话下。可惜的是,别人只以为这位大将军贪财,但我却觉得这名大将军野心不小呐!如果这名大将军的三千名假子是皆火长,那么此人便掌控了我大隋三万大军,如果是皆是队正,那就是十五万大军。而我更听说,更恐怖的是此人一直以北周皇族的名义在招贤纳士。如果这名大将军用手中钱财购买粮食、用生铁可以铸造兵器,想必这名大将军随随便便就能拉出十多万大军了吧?大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杨昭心中暗自一惊,宇文述好收假子之事并非是什么秘密,只是人人都以为宇文述贪图那些假子的家产,是自污的表现,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假子集中起来的实力。再联想到宇文述一直以北周皇族后裔自居,他也不由警惕了起来。

宇文述脸色微变,冷声道:“我不知卫王此话是何意思。”

“我又不是说宇文大将军,着急什么呢?但我觉得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而我恰好知道这名大将军的很多假子,想要从狗变成人,而这些想当人的假子,又恰好有这位大将军的许许多多见不得人的证据。”杨集呵呵一笑道:“比如说,这名大将军派家将告诉杨谅,说我杨集要去幽州抓捕窦抗、让杨谅派兵在半路截杀我。此人虽然只是传了个口讯,但却忘了,并州当时是杨谅的天下,要想跟踪一个人还是轻而易举的,杨谅虽然没有将之抓捕,可也是知根知底呢。而我手中的证据虽然不足,便我觉得要是顺藤摸瓜的查下去,终究可能找到这名大将军反隋复周的充足证据。”

杨集意味深长的话,使宇文述的脸色一变再变,一颗心也忍不住砰砰直跳了起来,他现在十分被动,既不知杨集想做什么、怎么报复自己,更不知他掌控了自己的多少假子,又从假子手中搜罗到了多少罪证。

但是他毕竟是老奸巨猾之辈,虽然心乱如麻,可脸上却没有什么惊恐之色,他故作平静的向杨昭拱了拱手:“太子,老臣有军务在身,先行告辞了。”

他瞪了杨集一眼,转身便离开了。

杨昭对杨集很了解,心知他说这些更多是恐吓,而不是真的有什么真凭实据,待宇文述一走,便语重心长的说道:“王叔,阿耶现在倚他为心腹重臣,便是杨素也不如。你不该这么往死里得罪他。”

杨集注视着宇文述的背影,笑着说道:“你不觉得他已经是内荏色厉了吗?如果他问心无愧,何须如此惊恐失措?我今天教你句俗语,那就是‘生平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而宇文述显然是做了亏心事,所以草木皆兵。以他这种心如坚冰的人,竟然被我吓成这样,你觉得他犯下的罪会小吗?”

杨昭转头看去,果真发现宇文述离开的背影异常仓促,便是一些大臣向他打招呼,也没有理会,显得十分心不在焉,同时也给了他一种做贼心虚、落荒而逃的感觉。

他扭头问着杨集:“所以呢?”

“所以?”杨集笑了笑:“对于一些罪犯,有时候不需要真凭实据,也能判断他是否有罪。”

杨昭摇了摇头:“没有真凭实据,又有什么用?”

“至少可以防着他,免得被他坑害了还不知道。”

“确实如此。”杨昭左右看了一眼,便拉着杨集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低声问道:“王叔,你觉得阿耶开运河的想法好不好?”

杨集向四周看了看,尽管他们站在比较僻静的地方,但是旁边的大臣依旧故意放缓了脚步,一些人眼中的嫉妒之色难以掩饰。毕竟杨昭已被封为太子了,可是杨集和太子有说有笑、关系这么亲密,着实会令很多人羡慕妒忌恨。

他笑了笑:“好肯定是好,可如果急于求成,那便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杨昭叹息了一声,苦笑道:“正是如此。可是你也看到阿耶的态度了,他分明就是想立即开凿。”

杨集沉吟半晌,说道:“或许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什么办法?”

“分段承包。”

“什么玩意?”杨昭算是与杨集交往多的人,也听惯了稀奇古怪的话,可此时听着这句话,仍旧不明就里、一头雾水。

“太子。”就在杨集准备解释之际,一名官宦跑了过来,向杨昭行礼道:“圣人请您到中华殿御书房议事。”

杨昭点了点头,向这些伟旨宦官问道:“圣人只召见我一人吗?”

“不是!”宦官答道:“还有安德王杨雄、尚书右仆射苏威、内史令杨约、黄门侍郎裴矩、内史侍郎虞世基、吏部尚书牛弘、民部尚书李子权、兵部尚书萧玚、太常卿高颎、御史大夫张衡、将作大匠阎毗。”

“我明白了。”杨昭向杨集说道:“应该是与运河有关,王叔也去吧。”

杨集皱眉道:“我要去军营观看武举!”

“你都把武举改到下午了,现在时间尚早,去听听又有何妨?”杨昭说道:“而且你说招商引资、分段承包是两全其美办法,说不定用得上呢。”

“也好!”杨集不再拒绝,便与杨昭一起去了御书房。

宽阔的御书房内暖洋洋的,在火盆里燃烧的木炭在火盆里了出淡淡的香气,火红的火苗偶尔‘噼啪’的喷出两三点火星子,转眼便又蛰伏下去。

杨广和杨雄、苏威、杨约、裴矩、虞世基等人都在,就等杨昭了。

大隋君臣对于杨集的到来,都感到十分意外,要知道杨集这家伙,他没事不会上朝、有事更不会上朝。只有到了凉州需要朝廷资助的时候,他就来了,天天蹲在尚书省索要物资,得了物资以后,再催促各部及时发送。

相互见礼过后,杨广揶揄道:“卫王居然也会上朝,真是稀客啊!”

“圣人,其实我每天都在旁听,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杨集聒不知耻的说道。

“既然来了,那就坐下吧。”杨广都懒得拆穿他,旁听一两次或许可能,如果杨集每天都杂在旁听官员之中,那殿中省就是严重的失职了。

“喏!”由于这里是私底下的见面,礼仪广大比较随意,杨集向杨广行了一礼,便坐在老堂兄杨雄的后面。

“我找大家来,主要还是说说运河之事。”杨广说道:“其实认真想想,你们就会发现运河所耗人力、财力,并非想象中那么多。”

杨广也知道强行命令与说服的效果截然不同,只要令这些重臣心服口服,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说完开场白,便命令道:“将大隋山河社稷图搬上来。”

“遵命!”在门口待命的宦官应声而退,不一会功夫,便将一块块规则不一、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木刻搬了上来,很快就在书房之内拼接成了一幅严丝合缝的大隋疆域图。宦官们又取来—个大木架,将地图抬上木架,然后都退了下去。

这是杨广嫌弃纸图、绢图无法循环使用,画一张立刻废一张,一场战局画来画去以后,弄得最后谁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于是便令工匠按照地图雕刻这副地图,然后再给天下各州刷不同颜色的油漆,不仅一目了然,而且画线以后,一擦便能使用。

“好东西啊!”杨集看到这精准的拼图,忍不住说道:“圣人,给我一幅。”

“可以!”杨广也明白这地图在军事上的价值,笑着说道:“只可惜你打下来的伊州、庭州、西州、鄯善、且末,还没有精准的地图,所以那五个地方,比较模糊。”

杨集忙道:“给我安排一些厉害的勘舆工匠,我保证全力配合。”

“……”众人深感无语,能不能别这么无耻?你下一步是不是准备索要雕工、漆工了?

“行!”杨广倒是爽快的答应了杨集,他把众人集中到了巨大的地图前,他用一根木杆沿着广通渠缓缓划了一下,说道:“从先秦至今,历朝历代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公布几乎遍及天下。西到关中、东到大海、南达交州、北抵幽州,都有大量运河。这些旧有运河,从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条件,如果我们将这些四通八达的运河与天然河道连接起来,可以通达大半个天下。开皇四年,先帝利用汉朝留下的槽渠,命令宇文恺开广通渠,这条运河在渭水之南,傍南山而东,到潼关衔接黄河,全长三百余里,可是整个工程从当年六月开工,仅仅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胜利建成了。”

这到这里,又指着南方的山阳渎,介绍道:“开皇七年又于扬州着手开挖山阳渎。山阳渎南起江都县的扬子津、北至山阳,长约三百里,沟通了江水和淮水。名义上是开凿,实则是全程利用了吴国邗沟故道,所以用时也只有几个月。”

“这两条运河说是开凿,实际上涉及开凿的河段其实并不多,主体工程是把湮塞的旧运河疏浚、把污泥挖走,这也是完成得那么快的原因所在。”

杨广放下手中木杆,用长长的炭笔画了几条线,将洛水、黄河、汴水、泗水、淮水连了起来,然后继续对众人说道:“黄河和淮水之间的水运,战国时已为鸿沟所沟通,到了汉朝,慢慢被汴渠取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进一步对汴渠进行整修,至今依然可以通行小船。”

“我设想中的通济渠是引涧水入谷水、汇合于洛阳新城西部的洛水,一起东流至偃师,又与伊水交汇,继续东流则从巩县之洛口进入黄河,然后再沿黄河至板渚,历荥泽入汴渠而达于淮。再从淮水东进到山阳,经山阳渎可抵江水(长江)。”

“洛水到黄河这一段,主要是疏浚、拓宽东汉所开凿的阳渠故道,工程量并不大。板渚至淮这一段,到底是走鸿沟旧道、还是走汴渠,则需要阎卿去勘探了。但不管是走哪边,主体工程都是将旧道和天然河道连接在一起,需要花大力开凿的地方,或许只有连接处、裁弯取直之处。”

经过杨广这一番详细的解说,高颎、苏威、裴矩等人竟然都觉得这项工程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劳民伤财。

先帝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修好了总长三百多里长的广通渠,虽然动用了关中不少民夫,但是由于安排合理、监督到位、民力有偿干活,所以根本就没有出现什么怨声载道。如果皇帝设想中的数百里运河,动用两到三倍的人手,并且安排合理、监督到位,那么半年之内,一样可以风平浪静的将之修成。

再想到广通渠开通以后,对关中商贸往来、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众人心中的坚持竟然隐隐约约都松动了。

书房内沉默良久,苏威这个尚书省左路仆射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向杨广拱手道:“启禀圣人,民工所耗粮食,可以由运河经过的各州官仓提供,但是民部官仓没钱了!”

“朝廷穷到没钱了?”杨广也吓了一跳,向民部尚书李子权说道:“李卿,你来说!钱都跑到哪里去了?”

“喏!”李子权拱手道:“圣人,朝廷确实是没有钱了,这几年我大隋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这其中,花钱最厉害的人,非卫王莫属。”

“是吗?”杨集心中盘算了一下,好像自己确实是最会花钱的臣子。

“没错!”李子权没有丝毫给杨集面子,恶狠狠的瞪着他,说道:“卫王你先是花大量的钱去大斗拔谷开路,接着你又打了突厥,于是朝廷又给你一大笔钱抚恤阵亡将士、奖励有功将士。之后,你一直在打仗、一直在打仗,朝廷一直给你武器装备和钱粮。与此同时,你又开贯穿雍凉的直道,这也要钱。甚至你连农具你都要我们帮你买,你说,你过不过分?”

“过分是很过分。”杨集认错完毕,认真道:“但是你还得帮我买。”

李子权差点气死,他缓了缓,向杨广说道:“第二个花钱大户是滕王。河南发水灾时,朝廷拨了一大笔钱粮给杨纳言(杨达)去赈济灾民,接着又拨钱给滕王恢复民生、建设地方、修黄河大堤,然后又花钱给卫王安置灾民、建设地方,可是这些钱到了凉州以后,都没有回来了。”

杨集听到这里,大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虽然朝廷给他的钱都用到实处了,而百姓有了钱以后,也纷纷拿出来使用,固然是盘活了凉州的经济,但是大隋没有商税,所以那些铜钱只是在凉州境内流通,回流不到朝廷手中了。

但是对于朝廷而言,大隋王朝产铜量本来就不高,这些代表财富的钱一旦收不回来了,朝廷可以用来流通的货币自然就少了。

这么一一算下来,杨集也终于明白苏威所说的“没钱”,指的并非是真正的财富,而是代表财富的铜钱。

李子权接着说道:“杨谅造反虽然被平定了,可是朝廷还要是花钱奖励和抚恤,正要建设的长堑、新都,批下去的无疑也是两个天文数字。现在哪有钱雇工开运河啊?”

其余的几人也纷纷议论起来,商量着这运河到底该不该开。毕竟,朝廷手中没有钱啊。

杨广并没有因为李子权所说的话不满,只是在那里默不作声,很显然,这些他也是考虑到了的事情。他想了一会儿,问道:“能不能用粮食、布帛、绢等物代替钱?”

“恐怕不行。”李子权说道:“粮食、布帛、绢本身就是百姓换钱的物品,他们不差这些,差的就是钱。”

“钱都哪去了?”杨广也感到头疼了,他一生下来就不用为钱发愁,亲自花钱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这刹那间,真想不到钱都跑哪里去了。

李子权说道:“百姓有粮、有布、有菜,顶多就买些油盐肉,他们有了钱以后,都舍不得花,于是便存在家里了。”

苏威摇了摇头:“百姓收藏的钱只是一部分,其中大部分都在达官贵人、世家门阀府库之中。这是因为嫌钱的行业都在达官贵人、世家门阀的手中。假设他们每天赚到一贯,花出去只有一钱,那么剩下九百九十九枚铜钱自然都收藏了,如此一来,各家府库中的钱越来越多、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少。”

杨昭看了杨集一眼,说道:“王叔,你不是说什么分段承包是修运河的两全其美之策么?你这种办法,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呢?”

“分段承包”?

众人听着这个前所未有的新‘词’,都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我认为可以。”杨集点了点头,他迎着众人询问的目光,也没有卖关子,解释道:“顾名思义,分段承包就是朝廷先把运河总成本确定下来,而后把具体的建设环节分段外包下去,这些人按照朝廷的要求,承担开凿河床、加固河堤、建设码头和港口的任务,并且从中赚取差价。”

“虽然朝廷没有钱,可是正如苏公方才所言,达官贵人、世家门阀、知名大商有的是钱。我相信这些人对于运河的巨大差价,都会大为心动。既然心动,那就先出钱来开某段运河,等到朝廷派出的工匠验收成功,觉得工程质量过关。再给他们等价值的黄金白银,这样一来,铜钱不就流出来了吗?”

在座的都是一时之人杰,瞬间便明白了“分段承包”的含义了,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浅显,就好比某个人建宅子一样,一般都是定下图纸,再交给某个工匠全权施工,并给他一部分钱,等验收过后,再支付尾款。区别的是把宅子换成了大运河罢了。

正如杨集所言,达官贵人、世家门阀、知名大商有的是钱,一个两个或许无法承提开凿运河的巨资,但是分段以后,便是十个、百人、千个人来分担了。

这些人为了能够得到运河的巨大差价,又见生意对象是朝廷,他们也容易接受先行垫资的条件。

杨广可以肯定,只要把运河“分段承包”的消息放出去,世家门阀定然争着抢占一两段来开凿。

毕竟谁会跟钱过意不去呢?

苏威亦是叹服道:“卫王此法简直就是一石数鸟。既解决了朝廷的缺钱问题,又省得朝廷动用权力去扰民,关键是承包给了民间团体以后,贪墨不法之事,从朝廷官员转到了民间团体自身……只是有一事可虑。”

杨集笑问:“何事?”

苏威说道:“万一有人居心叵测,在开凿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那可如何是好?”

“不错!这也是正是老夫之所虑。”高颎亦是点了点头,并且很肯定的说道:“世间几乎没有完美的道德君子,面对着开凿运河的巨额财富,一定有人在材料、工程质量上做手脚,以期赚得更多。”

杨集早有腹案:“凡得拿下承包权的家族或个人,事先都必须缴纳保证金。朝廷委托一名身份地位高、人品信得过的人担任总监察,并组建一支监察队伍,其职责有二:一是监督工程质量、工期;二是防止商官勾结、强征百姓、压榨百姓等事件的出现。若是工期逾期或质量不过关,那么保证金一概收归国有,如果出现官商勾结等恶劣之事,则依律严惩。”

“这就如同在承包商的脖子上拴了一个绳套,非但不用担心这些人玩花样,反而期待他们作死。只要在施工途中出现以次充好等事,立刻取消其施工资格,并将保证金没收干净。这法子可是比任何买卖赚钱都快。当然了,朝廷的目的是开凿运河而不是赚钱,未免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可以给每个承包商十次犯错机会。”

“好计策!”高颎向杨广行了一礼,说道:“圣人,若是运河依照分段承包之法施工,老臣愿意担任这个总监察。”

一直以来,高颎知道自己在官场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杨广、杨素、苏威,尤其是杨素升为尚书令以后,呼吁他接手右仆射之职的声音大有所在。

这既是他高颎的无上荣光,但同时也是深深的隐患。

哪怕自己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做,隐患反而会变得更大。

人们会说,你为什么不做?你为什么不与外臣接触?

你到底又在害怕什么?是不是心中藏着什么不可告人隐私?

杨素以贪财的方式来自污,一门心思聚敛钱财享受奢侈,以此消除两朝皇帝的猜忌,保得一世平安。同理,他高颎要是将人都得罪光了,哪怕日后想要造反也没有人会响应,那么他和他的家族也就安全了。

杨集想出来的“运河分段承包权”一旦施行,有实力“承包”的人家不但是有钱有权的世家门阀,而且都打着大赚特赚的念头,他们施工过程中,一定会官商勾结、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如此也使总监察这个职务变成一个烫手山芋。

而他高颎之所以在朝中拥有超然地位,便是世家门阀官员在推动,企图将他推到利益代表的位置之上。可世家门阀偏偏是大隋最不稳定、皇帝最想铲除的势力。

要是他当上总监察,并且公事公办、尽数纠察一切不法,那他立刻变成“断世家门阀财路”的大仇人了,所谓的影响力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最重要的是,这样不仅使皇帝满意、保证了运河质量,更符合他做人、做事的原则,这可比杨素“贪财”的方式好得太多了。

“不管采不采用卫王此法,我都会任命高卿为总监察,如何?”杨广稍微一想,便大概猜到高颎的想法了。

杨广对高颎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以前厌恶高颎的情绪,随着高颎退往凉州、捐献田地和奴仆、支持书籍流通步步淡化,最后消散于杨勇之死;如今是既看重他的能力,想要将他提到仆射之位,但又怕他的威望。

此时见到高颎主动表明自绝于世家门阀的态度,当然是求之不得了。若是高颎在担任这个运河总监察期间,公事公办,那他日后也能放心启用。

从而使朝堂之上,出现杨素、高颎、苏威、杨雄、宇文述相互制衡的良好局面。

“老臣多谢圣人信任。”高颎拱手道谢。

杨广微笑点头,向杨集问道:“还有补充的么?”

杨集见两人完毕,暗赞高颎一声老狐狸,继续说道:“大运河开通之后,洛黄交汇处、运黄交汇处、运淮交汇处,中部的运河与天然河流交汇处……定然会因为运河的通航变成罕见的商业繁荣的城镇。朝廷在开凿运河之前,可先将这些地方收归国有,然后高价卖给那些承包商。只要运作得好,朝廷花不了多少钱,就能赚到一条大运河。”

“如何运作?”李子权是主管大隋财政的大管家,现在恨不得少出一钱,听杨集这么一说,顿时大感心动。

“勒名记功德碑!”杨集继续说道:“世家门阀从来不缺钱,缺的是一个永垂不朽的名而已。只要朝廷放出风声,说是运河修好了,将在两头和中间各修一座水神庙,在庙中供奉流芳千古的功德碑。为了享受这个美名,以及万世水手膜拜的香火,世家门阀应该都会捐钱。到时候,谁捐的钱多,谁就排名在第一位,并且专门将他的名字刻得大大的,为了这个第一,恐怕都会拼命砸钱。”

“这办法行啊!”李子权也觉得这个办法真的可行,如今的贵族们都不差钱,只想着如何博得一个好名声,尤其是关陇贵族,个个有钱有权又有势,但底蕴却是他们硬伤,因此关陇贵族各大豪们一直被山东士族视为‘暴发户’,大家心中都憋闷之极。李子权觉得他们捐钱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若是听说有人超过了自己,说不定继续加钱。

别说是这些不差钱的贵族了,便是他自己都心动了,虽然争不过第一,但榜上留名却是可以的。

“既如此,那就以‘分段承包’的办法来开凿这条运河。”杨广思想比较活跃,听到这里,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也想以这条运河为例,开创官商合作之典范:“苏卿、李卿、高卿,下去以后,拟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阎卿,你尽快把运河的前期准备做好。”

“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诡秘之主 剑来 辣妈攻略 天下枭雄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猎艳谱群芳 都市极乐后后宫 山村情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超凡大航海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超级神医赘婿 一剑独尊 超维术士 护花野蛮人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大明抄家王 娇小玲珑的芈瑶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