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球长

汉风雄烈

首页 >> 我要当球长 >> 我要当球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逍遥小贵婿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超能进化 
我要当球长 汉风雄烈 - 我要当球长全文阅读 - 我要当球长txt下载 - 我要当球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懒洋洋的太阳斜挂在东边灰蒙蒙的半空中,大地上的雾气在阳光照耀下正在慢慢消退,露出开阔平坦的平原。?燃?文小??说.?r?a?n??e?n?`

托木斯克城门大开,从敞开的、零散的掉落着几项杂物的大门往里面望去,一条直道似乎能通到托木斯克城的另一面,可大街上却根本看不到一个人的影子。

就像城外那几处空无一人的农庄一样,这座要塞城市里的俄罗斯居民也跟之前所遇到的农庄的农民一样,慌张的逃散到西西伯利亚那空旷的田野里去了吧。

“通讯兵。”

“到。”

“立刻回去报告团正。”

“是。”

“一排长。”

“到。”

“领人留在外头,注意防备。”

年纪不大的队官看着托木斯克敞开的大门,脸上闪过一抹犹豫,但继而热血翻涌,一股强烈的情绪冲击着他的大脑,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其他的人,做好准备,都跟我来。”

他要进城去搞一搞。如果俄国人真的跑了……,那他就立功了。

这天的下午,大批的国防军骑马步兵和附庸骑兵们赶到了托木斯克,荷枪实弹的步兵和游牧骑兵们彻底控制了这座要塞式城市。当天就从城内搜索出了一百多个躲藏在家中的俄国贫民。

鲁缅采夫已经跑了,就在昨天上午。

距离托木斯克接到新库兹涅茨克要塞沦陷的消息也只有两天的时间,没有人知道第一军的具体情况。至少这些俄罗斯平民没有听说过关于第一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他们知道的只有新库兹涅茨克被中国人占领,然后整个托木斯克就乱了。

渥巴锡很有点遗憾,他是非常想抓到鲁缅采夫的。在战场上俘虏俄军一个元帅,这太能让土尔扈特部扬眉吐气了。

围歼俄东路第一军的功勋虽然巨大,渥巴锡却有点那么不以为然。因为太容易了!

卡缅斯基的牌面太烂了,他的对手却是拿着大小王带四个2、四个a,战神下凡来也挽不回俄国人的覆灭。那一仗战果虽然惊人,但战役难度绝对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俄国人的俘虏也非常听话,不管是最后投降的残兵,还是在一开始就被俘的俄军士兵。投降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儿,中国的强大这些年里已经得到了整个欧洲世界的承认,虽然是黄种人,但中国与鞑靼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投降鞑靼人,或许能让一些俄国人的自尊心无法忍受;但投降中国人却是顺理成章,没有心理障碍的。

当初那些精神上、**上遭受到双重伤害的第一军残存士兵,面对着最初进入他们中的那一个队的中国士兵,表现非常配合。

他们乖乖的将手中所有的火枪、军刀、手榴弹放到了空地上,直接堆出了两座山来,还有火炮和火箭弹。然后他们排着四路队列,走向了国防军阵地,再接着走进了战俘营,那里还有他们的无数同伴。所有的俄军俘虏都非常安分!

除了卡缅斯基,除了卡缅斯基,所有的俄罗斯人就都认命了。

他们就像被暴风雨吹打过的鹌鹑儿,没有了半点的斗志。战俘营是一个标示着耻辱的地方,但是这里也很安全,不是吗?只要老老实实,就算吃不饱肚子,也不用挨火箭弹炸了,挨炮弹打了。

以卡缅斯基为首的军官们少尉就被算上则被全部送到了巴尔喀什湖畔,立刻的。而剩余的俘虏士兵,则会在局势有了初步安定之后,再被押送到巴尔喀什湖。

鲁缅采夫到底知不知道第一军的下场呢?谁也说不清楚。但或许他已经想到了什么。

这个战功卓着的俄军老将,此刻骑在马背上,看着西边的落日,原野的凉风吹刮着他的白发,放弃托木斯克的决定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鲁缅采夫更清楚了他放弃的是自己的荣誉。

托木斯克是俄国人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十分重要的一座城市,因为它就在鄂毕河边。而不像巴尔瑙尔城,旁边的巴尔瑙尔河只是鄂毕河的支流。一年能通行五六个月的鄂毕河,面阔水深,是整个西西伯利亚的经济命脉、交通命脉。中国人如果顺着鄂毕河向上游扫荡去了,俄罗斯必然会失去整个西西伯利亚。

托木斯克是鄂毕河的保护衣。

凉风中的老将背影,孤寂、没落,浸透着无尽的凄凉。如果圣彼得堡知道了新库兹涅茨克和托木斯克的失守,女皇会勃然大怒的撤换掉鲁缅采夫吧。

但这能有什么办法呢。

派出去的第一军后,鲁缅采夫手中的警卫兵力连一个团都不到,他拿什么去保卫托木斯克?

而且新库兹涅茨克都那么突然的丢掉了,托木斯克有死守的价值,却没有死守的能力和意义。鲁缅采夫如今更关心的是卡缅斯基带领的第一军。他心底有一个很不美妙的猜想。这些日子里他睡眠很不安稳,每次入睡都是在向上帝祈祷中沉睡的,然后又在‘噩梦’这个魔鬼的惊吓中醒来。

一条瘦弱的二哈耷拉着脑袋疲倦地在田野上散着步,徒劳地想在周围寻找点可以填腹的东西。

离开托木斯克的俄国人带走了自己所能带走的一切东西,衣服、粮食、牲畜,后者就包括狗。

雪橇犬在西伯利亚是很常见的,很多俄国家庭都喂养着一只或者好几只雪橇犬,这种在后世的中国被万千哈迷们亲切的唿做‘二哈’的神奇物种,眼下的日子可是比较凄惨的。

俄国人自己的日子过的都不是很滋润,那里有太丰盛的食物喂养它们啊。对比后世网络上一脸懵逼的蠢萌二哈那干净整洁、光滑亮泽的皮毛,和那吃喝不愁的滋润生活下养成的稍显丰润的体型,如今这条二哈真的是可怜到了极点。

瘦得说皮包骨头也差不离儿,身上沾染着淤泥和杂草,垂头丧气,几乎让人看不出它本来的颜色。

它就跟它的主人一样,就跟此刻这支从托木斯克逃离的俄国平民队伍一样,看让看不到半点美好。

一群落荒而逃的狗。

俄国人在沿着鄂毕河向西北而去。

如果一切如意,他们能顺着鄂毕河去到鄂木斯克的更西面。鄂毕河的上源是额尔齐斯河,但发源于阿尔泰山的支流【包含巴尔瑙尔河】在流经托木斯克的时候就也在地理上被称为了鄂毕河。

鄂毕河绵延七千里,流域面积达覆盖整个西西伯利亚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主要运输通道,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每年上游约可通航六个月,下游约可通航五个月,许多货物沿穿越北冰洋的北部海路进出,属于西西伯利亚的经济、交通命脉。

而现在的国防军,就是要沿着这条贯穿了整个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交通命脉,扫荡一切。

……

“看报看报哦,我军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最新的西北战报,最新的前线通讯。我报记者不畏艰险,随军辗转前线,发回来的最新之战报啊。俄国老将卡缅斯基轻兵突进,两万万人跳进我国防军设下的埋伏圈内,被尽数围歼,被尽数全歼……”

“看报,看报啦,昔日番部土王,今日国家柱石。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不堪俄人欺压凌辱,阵地之上领兵反正,大败俄军啊……”

……

……

战争中的战果总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酝酿,可是消息的传播却非常的快。

俄东线第一军被全歼,成千上万的俄军士兵被送入了战俘营,土尔扈特部的‘反正’,卡缅斯基人还没有被送到巴尔喀什湖呢,伊犁城内就已经‘大捷’的消息满天飞了。

虽然没有电报通讯,可信鸽送信的速度比之传统的骑马也快多了。

“陛下亲临巴尔喀什湖,陕甘后续兵力已入哈密……”

“皇帝御驾亲征,预计半月后可到达前线……”

“哈萨克贵族表示,所有的哈萨克勇士都愿意臣服在陛下面前,遵从陛下的旨意,为他而战。”

伊犁城内一家家生意红火的新闻报纸看的让人眼花缭乱。

……

伊犁的报业在这半年都不到的时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只是伊犁城内的报社就从之前的两家还有一家是官方报纸,发展到了现在的七家,另外还入驻了大批的记者站。

不仅是中国的,还有日本、暹罗,乃至英法等国的记者。

当然,这些人在进入伊利之前,已经现在新闻出版署下属的某部门办理了通行证。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各种消息不停地从前线传回。

伊犁城内的所有人都来去匆匆,就算是这儿的平民百姓,也能在战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就算做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力,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得一份不俗的收益。

只有时间从来都是那么的雍容,不因任何事情改变自己的步伐。

从五月里到七月,俩月的时间就仿佛一个‘眨眼’。

闭上眼,睁开眼,整个薪疆的战局就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大变。第一军全军覆没不说,东线俄军的骑兵部队也悉数完蛋。

萨尔特科夫死的干净利索,两万土尔扈特骑兵背叛的干净利索。

西伯利亚军还被包围着,这是他们在南下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的场面。南下的道路上也很小心很谨慎,所以即使被包围,国防军也没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西伯利亚军中有不少的火箭弹,国防军也不愿意去死拼,所以包围一直进行到现在。

可是新库兹涅茨克和托木斯克等重地先后被国防军打破。鄂毕河畔大量的俄罗斯村庄被焚烧你人不是跑了吗?那就烧掉你的房子。拿走一切可以拿走的东西,毁掉一切可以毁掉的东西。包括那一处处农庄外那一片片稀疏的小麦。

这个地方太冷太冷了。因为是平原,没到北冰洋的寒流席卷来的时候,这儿就是一片冰天雪地。所以这的土地再是平坦,也不适合农业种植。而且这儿降水也不足,虽然鄂毕河的水量很充足。

俄罗斯人移民这儿已经一二百年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西西伯利亚的总人口不下三十万人,发展出了多座重点城市,但是这儿的农业已经处在一个很落后的态势中。这里的人,更多是从事开矿、打猎和畜牧业。

虽然冬季气候寒冷,降水也少,可西西伯利亚平原有着一望无际的草地,这儿很适合放牧。

肉食、奶制品、小麦、土豆,是这儿的俄罗斯人主要的生活口粮。

而当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没有了军队的保护之后,他们就已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够任由国防军来宰割!

不要奢望着俄罗斯的平民【更多的是农奴】能主动的站起来反抗中国的进入。

这些进入西西伯利亚平原生活的俄罗斯人都是些什么人啊?他们当年可是一无所有的逃难逃入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或是本就是被流放者的后代。当每个俄罗斯人都是圣母吗?这些圣彼得堡‘迫害者’的后人在这个危难关头还会对他们的女沙皇忠心不二?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些人逃跑并不是对圣彼得堡忠诚,而是对国防军的抗拒+恐惧。

征服者永远是被‘被征服者’恐惧的。

国防军现在就是征服者。

在这些人走投无路之前,或者是相信自己不会被国防军杀死之前,他们都会选择躲避的。

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上,除了那些哥萨克们,就没有几个对圣彼得堡忠心耿耿的。如果是被人有组织的组织起来,到还能发挥出一点作用来,可是俄罗斯的预备役体系从来不会覆盖到西伯利亚。哪儿的人口太稀少了,征兵会大乱当地薄弱的人口比例,严重的影响当地的人口发展。所以,西伯利亚对比这个时代的沙俄欧洲地区来说,还真是一个逃避战争的世外桃源。也所以他们的税收更重一些,荒凉的西伯利亚每年都为圣彼得堡提供着大量的金钱收入。且这场战争对于老毛子们来说,也算不上卫国战争。

而就算是所谓的1812卫国战争中,老毛子民间的抵抗对比起西班牙人的‘汪洋大海’来,也显得是少得可怜。

所以,西西伯利亚平原已经是国防军附庸骑兵们一马平川的乐园了。

那三十万俄罗斯居民【含归化俄罗斯的鞑靼人】中即便有一些对圣彼得堡忠心耿耿的人,但他们散居隐蔽在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无法联系在一起,那力量就等于是零。

如今已经是七月了,最多到八月下旬,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寒冬就会来临。届时,大雪压顶,冰天雪地中,那些老毛子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他们宁愿死亡也不愿意接受陈汉的统治,那么,它们就将做好减员一半人的心理准备。

中俄第二次战争的变化惊动了整个中国,一个个好消息越过伊犁继续向着内陆传递去。无论是西北大捷,还是土尔扈特部的‘反正’,都攥紧了全国上下的眼球。同时,一片片急报也飞向了日本、暹罗、印度和欧洲各地。

中国高大的形象在慢慢的具现化,因为那一片片急报当中,你可以看到中**队的强大。

来自日本、暹罗和英法等欧洲国家的记者们,用夸张的语气赞叹着战争中的中国,他们采访中国的普通民众,他们采访中国的士兵、军官,他们还申请采访俘虏。

一片片‘新闻稿’从各色不同的角度,阐释着这场战争。

战争到现在,中国大都督府对外公布的牺牲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人【东西战场全算上】,伤亡接近三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

战争才进行没多长时间,中国就付出了四万人的伤亡包括附庸部队。而战争的局势里,中国还处以绝对的优势。

这似乎从某个侧面证实了要塞进攻战的艰难。

……

伊犁,如今整个西线战场的中心点,国内外几十家媒体汇聚在这座城市里。每天每时每刻每条街道上,你都能够看到挂着通行证和记者证到处乱逛的记者。其中不少是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国人,在中国人眼中他们跟老毛子长得没什么区别。

伊犁城内的邮局是整个伊犁最最繁忙的地方,比设在伊犁的皇帝行在都要繁忙热闹。因为伊犁邮局的鸽巢内只有二十只不到的信鸽,而却有那么多的记者要向自家报社传发消息,繁忙和紧张度可想而知。

甚至一些记者都在邮局的隔壁安了家。伊犁邮局的周边,短短时间内多出了两家在之前的整个薪疆都没有出现过的咖啡店,这简直就是专门为那些老外记者们准备的。当然,也可以说是专门挣那些老外记者们钱的。

后者的人数并不很多,但消费能力真的很强。而且一些中国记者也有喝咖啡。

在茶叶去往欧洲、印度和天方世界的销量越来越高的现如今,外界的咖啡、可可,也传入了中国,也在悄悄地影响着中国的生活。(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综影视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模拟诸天,我的天赋可以无限叠加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日不落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之红色警戒 戒指传奇 紫鸾记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寒门状元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要当球长 汉风雄烈 - 我要当球长txt下载 - 我要当球长最新章节 - 我要当球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