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祀

南乡书生

首页 >> 明祀 >> 明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逍遥小贵婿 夺嫡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战之烽火 
明祀 南乡书生 - 明祀全文阅读 - 明祀txt下载 - 明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5章 寒门子弟路难行、学阀制度永不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若无田产者,早晚会沦为流民匪寇,届时再霍乱苍生,自古皆是如此,未有任何变化。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限制兼并土地的原因之一,向使宋朝,亦会有所限制。

盖当局者并非畏惧百姓无立锥之地,而是忧虑百姓因无立锥之地,从而变成蚁贼,与朝廷作对。

陆釴、杨维聪、费懋中、廖道南、张治五人,在小厮退去之后,便结伴进入陆釴所住客房。

房间陈设简朴,惟有中间一个枣木圆桌,床边有洗漱盆架一个,上面挂着一条毛巾,床下踏板放着书笈。

不久之后,小厮端上菜肴美酒,五人书童则各自退出房间在外侧候,只待五人呼唤之时,便入内服侍。

陆釴给众人分好酒水之后,朗声笑道:“今日廷试已毕,来日入仕,诸同年守望相助,共同辅佐朝廷,中兴皇明……”

随后又拿起酒盏,面北拱手而言:“我等今日能够入仕,皆皇明养士之典,这一杯敬圣人,及祖宗之灵!”

在场中人能够参加廷试,实话实说还真需要感谢朱厚熜。

若是皇帝突然脑抽,今年不选进士,在场之人只怕廷试遥遥无期,或者需要与下一科贡士一同参加殿试。

彼时参加廷试之人,则足达六七百人,而进士绝不可能会全部录选。

如此一来,竞争能力变得更大,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落第。

弥封科举制度之所以称之为先进,盖因其本质不确定因素太多,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便一定能够考中,乃至于拿到好名次。

从而也就打破了,原有大规模世代簪缨格局,变成了一个一招不慎,则前功尽弃。

当然,旧的世家门阀虽然因科举的正规,不像以往那般恐怖,可新的阶级,依然还会诞生。

学阀,永远不可能消失,除非能够达到共享,无论何种书本,都能免费给与大众,则所谓垄断,也就成为一纸笑谈。

不然,学识垄断,从来不会缺少!

譬如后世一套《天一阁方志选刊》,高达三万余,一册《天一阁会试录》高达两万余,寻常百姓焉能一观?

最令人发至之事,天一阁早已非私人产业,而是早已捐献朝廷,成为人民资料。

可就因某些权贵阻挠,不但不使这些资料平民化,反而转为奢侈化,搪塞文化普及,加大平民研究难度。

眼下之局亦然,若朱厚熜阻挠,如陆釴此辈皆只能与下一科在科场一争,增加更多不稳定因素,使此科真正寒门士子,又一次可能无缘进士,抱憾终生。

从先天性生活优越,真正靠着朝廷救济,小时候边种地边读乡学,考中秀才领着廪米读县学,乃至府学,再入国子监,再考会试者,绝对无法与从小各地私人书院,有大儒名师指点的权贵子弟,绝不可同一而论。

本质上,生活就已经拉开差距,这点根本无法弥补。

权贵子弟一天十二时辰,可习书六个时辰,而寒门子弟,减去需要操持家务,照顾家人,如此一减,一天能够看书时间,超过五个时辰,已然是天幸。

再论及,权贵子弟有诸多书贴临摹,历代进士时文集参考,不愁吃喝。

比及连练字都需要在沙盘,犹如扶乩一般的泥腿子,岂只是云泥之别?

而且又不可能,为了照顾真正寒门,将科举人数无限制增加,不然短时间内全部都是进士,想要安排也无从安置,国家财政也无法负担。

故而众人能够在今日廷试,真的需要多亏朱厚熜开恩科。

陆釴带头,其余四人微微颔首,同样高举杯盏,面北而立高呼:“敬陛下隆恩!”随后一饮而尽,各自落座。

落座之后,陆釴再笑着问:“达甫是否可将,此次廷试策论,说与我们听听?”

杨维聪也知道避无可避,遂点头回答:“可!”其实也无甚好避之事,一旦他日修《登科录》之时,早晚便会知晓,没必要遮遮掩掩。

自斟自饮一口之后,站在房内踱步背诵:“臣闻帝王之御天下也,有治法,有心法……

陛下诚求之心,日御经筵,讲求至理,以学养此心,整齐严肃,主一无适,以敬存此心。

延见公辅,亲近儒臣,随侍便殿,时备顾问,以君子维持此心。

则圣心湛然,义理为之主,而物欲不能夺其健,即乾矣。又何不终之足患哉?

伏惟陛下深留圣意,以无失今日之机,以无负今日之望,以无泰今日改元之意,则生民幸甚,宗社幸甚。臣干冒天威,无任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杨维聪读完之后,众人还沉醉在这番,如同圣人叙道般的圣音,久久之后费懋中拍案而起,大呼:“此等文章,此等见识,可谓王佐也!”

哪怕心有不甘的张治,也在此刻不得不心悦诚服。

杨维聪不仅文章写的极好,至于对策更是回答的精妙绝伦。

诚然俗语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然在张治品闻杨维聪策论之后,心中也只有一个字“服”。

从立意而言,张治已然超越自己,更别说对策,同样也是同时期佳作,想要超过杨维聪这篇策论,恐怕这科里面,没有几个人。

心治,何谓心治?即不用法度,而凭主观意愿治理政事。

法治,何谓法治?即运用法度,依照典章成法而治理天下。

与心治、法治问题,春秋战国已有争论。

《韩非子·用人》曰:「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其意则是,废弃法、术而用心治,则尧舜亦不可正一国。

《管子·心术》则云:「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其意则为,倘使天下心安,则天下必然大治。

此二论皆有偏颇之处,但同样也属于至理名言。

此二论核心难题在于,到底是心安之后,天下大治,自然而然能够遵守法度?

还是遵守法度,天下大治之后,自是万民心安?

二人此论犹如《管子·牧民》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般。

究竟是等到百姓吃饱,方能遵守礼仪,知道荣辱,还是秉持气节生存下去难题一般。

如果前提是天下吃饱,方能遵守礼仪,且不论这个吃饱界限何人来定,但说如若不知道德伦理,礼仪荣辱,靠着不择手段,倒卖国家资源,投机倒把,烧杀掳掠而吃饱,是否有悖与世之法度?

而且吃饭定义谁来规定,有的人是一碗饭就饱了,有的人吃十碗还饿着,谁又能说了算数?

有的人工资月收入三千,就觉得足够维持家用,有的人成为首富,说他没见过钱。

例如全球国家规定,一人年收入三四千就已经不属于贫困,可人们常识却不是这样,这又该如何判断?

可若是反过头一想,自己即将饿死,难不成还要干坐等死?

这显然也不符合天生万物之德。

于此则变成相互悖论,只能放着无法定论。

同理,到底法治亦或心治?

也无法概括而论。

但杨维聪提议,法治、心治互举,相互弥补其中缺点,认为三代之所以大治,盖尧舜禹三王兼用之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春满香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大明日不落 锦衣黑明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绍宋 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北宋第一狠人 高门庶子 
明祀 南乡书生 - 明祀txt下载 - 明祀最新章节 - 明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