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祀

南乡书生

首页 >> 明祀 >> 明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逍遥小贵婿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超能进化 
明祀 南乡书生 - 明祀全文阅读 - 明祀txt下载 - 明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章 圣天子生有圣德、大学士不合上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且朱厚熜自来北京伊始,从未做过无用之功。

如拒绝东安门入内,文华殿受笺,如不愿继承孝宗皇位,如决定年号,如下诏处理各种弊政等等

可见心智之深,非寻常顽童可比!

这让杨廷和不禁想到,《史记·五帝本纪》之中一句话,乃是:「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惪焉。」

高阳即为颛顼,黄帝之孙,《史记》载其生有圣德,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眼下天子,所作所为,无一不是谋定而后动,仅仅一夜之间,找出数条国家弊政,此还非圣君焉?

当初不肯应礼部所上仪注,明明心中有了办法拒绝毛澄,但其并未如此做。

而是先行自贬,将毛澄强行按在御座之上,伏拜山呼,陷毛澄与大逆之境,轻易地将毛澄打发。

随后蒋冕、毛纪二人再请,皇帝则以消极之法对待,先是询问二人,文华殿受笺之事,是出自何时典例,最后便是咬紧牙关,不肯松口。

待到梁储率领百官三请之时,皇帝便以《遗诏》与《受笺仪注》相悖,从而又将百官,以及梁储送走。

等到第四次自己前往行宫四请之时,皇帝则以《遗诏》为借口,将自己问的吐血晕倒,从此此事落下帷幕。

如此种种,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皇帝胸中自有沟壑纵横,腹中存有良谋妙计,只是唯恐不能一战而尽全功,因此一直引而不发。

等待最佳时刻,必将一击毙命!

是故!

今日这番加赏,作为经历成化年间吊诡朝局、弘治年间权斗倾轧,正德年间风云变幻的老狐狸,则不得不思之又思!

所得结果,惟有图己耳!

说不定,今日科道言官之举,也是今上唆致使……

不然天子,何必无故如此重赏?

若是先帝在位,或者先帝苗裔在位,则毫无怀疑,此举为酬谢功勋!

然当今圣上,对于满朝群臣,似有芥蒂之心,今日如此情况,破格封赏,绝非善意之举!

当然!

他心中更加清楚,皇帝并不满意他这位“托孤重臣”。

毕竟两人阵营天生便不在一条线上。

圣天子少年意气风发,有意自决朝政,统领天下臣民,中兴国祚。

然而如杨廷和这般孝宗、正德遗臣则认为,圣人虽有圣聪,然年龄尚幼,于处理国家大事而言,还实在过于稚嫩,根本无法把控,从而走向末路!

如这种例子,历史数之不清,如隋炀帝、如宋徽宗、亦或建文,哪个不是即位之初雄心万丈?

可最后结果如何?

隋炀帝见功已铸,遂耽于享乐,耗费无数生命,修建一条质量堪忧运河,一朝未亡已然拥塞跑马。

穷兵黩武征高丽,请天下藩国观礼,最后将脸丢到国外,成了千古笑谈。

最终国破家亡!

再比如宋徽宗,初践大位,同样雄心万丈,准备挽救大宋倾颓,是故任用新党成员,可不过短短时间,便再次变卦,此生安于享乐,不在理会治国安邦。

至于建文,实打实废料一个,整个历史上承接的国家实力,能和他一比的,恐怕只有杨广。

彼时国富民强,武德充沛,不过区区四年时间,就被其叔所败,简直骇人听闻。

不过怎么说,他也曾有心励精图治,变革其祖弊政,然而却并未想过,其新政比之彼祖弊政,有时都多有不如。

(说点起外话,在我眼中明朝建文和杨广有一比。

明世宗和宋徽宗也勉强可以比一下,因为宋徽宗虽然也做过努力,但是半途而废,而明世宗则是完成了,却自毁前程。

明英宗那就是宋高宗,两人同样臭鱼烂虾,半斤八两。

而明武宗就只能和明思宗一比,不服的先看实录。)

此等事情历历在目,是故杨廷和万不敢掉以轻心,方与群臣合谋,暂时代君佐政。

待圣龄渐甚,心智成熟,已然可以独当一面,操持国家权柄之事,再行还政。

如此可谓皆大欢喜!

可是天子自有圣惠,见有人图谋皇权,则起防备之心。

如此君臣相疑,又如何能够中兴大明?

不若急流涌退,告老还乡!

虽然有愧孝宗、大行皇帝之恩,然也是此时唯一之法。

若继续留在此位,且不说是否死于非命。

但万千良言善策,而明主置之不信。

如此言不听计不从,彼使有武侯之能,亦难有武侯之功!

且若不去位,则必受科道弹劾,污其恋栈权位,不肯归老云云!

若说弹劾。

杨廷和并不惧怕,大明只要爬上九卿、布政使、内阁等职位者,立朝一百五十余年,可有几个能够幸免?

如前朝内阁大学士刘吉,曾因被弹劾过多,得雅号“棉花阁老”。

再如前朝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因为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得雅号“伴食中书”。

还有日后的嘉靖朝内阁大学士徐阶,得雅号“甘草国老”,李春芳、严纳、郭朴、袁炜皆得雅号“青词宰相”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至于“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更是鼎鼎大名,大凡略知明朝一二之人,都知道这个雅号。

弹劾对于杨廷和而言,不过是毛毛细雨,只要圣心还在,就是科道天天堵着门,往他家里扔粪球,他也能稳稳当当做内阁大学士。

(此处来自一个不愿透露名讳的分宜人点赞???(???ω??)???)

但可惜朱厚熜没有,甚至能清晰的感觉到,眼前这个天子,并不喜欢自己。

哪怕给皇帝手书“元揆柱石”,但结果却并没有丝毫改变。

皇帝所书,乃向百官昭示,其非昏庸之君,有功之臣,天子必然心中有数!

然有功之臣就必须要留?

非也!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君登基,必用潜邸,这是古往今来之理,从来未曾改变!

盖因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皇帝选择人才之时,或者官员选择助手之时,无可避免会选择自己熟知,且了解之人。

如若不然,则事难成。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用在选材方面亦然。

毕竟自己熟知之人,用着贴心。

如果贸然选择一人,其人心有歹意,而自己不知,何如?

这也是为何古代重乡党、重姻亲、重同学、重同科、重亲族、重师生等由来。

其皆非无缘而生。

杨廷和与朱厚熜并不熟,且或许不是朱厚照暴毙,按照轮序方式,他都不会记得,还有兴王世子厚熜尚在服孝。

如此非亲非故,且还有意掣肘皇权声张,又如何能在庙堂久立?

大明科举三年一科,每科进士足有三百人左右,每科进入翰林院之士,亦有十余人左右,然后大浪淘沙始见金。

故而翰林院走出的清流,无一不是精英之中的精英,或许有人不熟庶务,但并不能,以为其真的一无所长。

一百五十余年科考,最少有万人登科,入翰林院者,少说也有七百,故而今日大明官场,等着晋升之士,多如蝼蚁。

有资格入阁参赞机要者,也绝对不少于二十人,其中还不算南京官员,与曾经入阁、或者距离入阁只有一步之遥,却因各种缘由在野党。

北京六部堂官、佐贰官、以及詹事府官员等,皆有缘行文渊阁,入主大明中枢,甚至于有时太仆、太常、都察院、鸿胪寺等亦可。

而杨廷和如今已然六十二岁,按照朱元璋洪武十三年、二月、戊辰日诏命:「命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给以诰敕!」

他已经早已超标,再留下来,只不过是惹人厌罢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综影视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模拟诸天,我的天赋可以无限叠加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日不落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远东1628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明祀 南乡书生 - 明祀txt下载 - 明祀最新章节 - 明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