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首页 >> 皇明天子 >> 皇明天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民国之铁血少帅 盛唐日月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灵剑尊 暴君闺女五岁半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 皇明天子全文阅读 - 皇明天子txt下载 - 皇明天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六十二章 言官始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陆云龙,是个落魄的书生,流转在坊间,各个书舍里,不断的着书赚取微薄的稿费,京师米贵。

偶尔陆云龙也想过去福建,建阳余家的坊刻全国各地都有,是大明最大的坊刻书坊,而他有一个远房表亲就在建阳余家做掌柜的,也曾给他来过书信。

但是思前想后的陆云龙最终还是没有前往建阳,而是留在了京师。

他写的东西,也就北京的人能看得懂,尤其是最近呕心沥血写的辽海丹忠录,他还亲自到了东江义州、镇江等地,冒着兵祸的危险,实地考察了一番,还走访了不少皮岛的军卒,差点被建奴给杀了,也差点被皮岛军当成奸细,给扔进海里喂鱼。

回到京师,闭门写书,成书那天,陆云龙信心满满的送到了相熟的坊刻作坊,但是却是碰了满头的包,不信邪的他自己掏钱,刻印了数版,送到了各大书坊贩售。

销量?

几乎没有。

陆云龙把所剩无几的家底赔的干干净净。

“官人,咱们就去建阳吧,三表叔在那边混的风生水起,你稍微写点公子、大家闺秀的书,咱们一家老小也就不愁吃喝了。”陆云龙的妻子郑氏,叹气的看着哀怨的丈夫。

郑氏家中略有薄财,即使陆云龙什么都不干,整日遛鸟斗狗,只要不沾染赌等恶习,他们的日子并不贫寒。

但是她丈夫这个郁郁不得志的模样,是郑氏每每看到都十分的焦虑。

陆云龙本身很有才华,当年十里八乡也是一等一的俊俏书生,但是家道中落,陆云龙为了生计,入赘到了他们的郑家,这些年,郑氏一直对自己的丈夫有很深的歉意。!

因为赘婿的关系,陆云龙不能参加科举,只能以写书为生,混一笔正之名,却因为写的东西,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这些年一直郁郁寡欢。

陆云龙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万岁今年下旨,废了科举的门第之见,我也是可以参加科举的,我想今年参加科举,若是能够金榜题名,那自然是鹏程万里,若是不能,怎么说中个举人,也有一些蠲田,可以省一些银钱,省的父亲整日里叨叨,我是个吃白饭的。”

“只不过这数年未曾看过经典子史,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写出锦绣文章来,博得头彩。”

“真的?!”郑氏放下了手中的水壶,停下了给养在屋子里的文竹,飘到了陆云龙的身边,脸上都是惊喜的说道:“真的可以参加科举了吗?我早就听到坊里坊外都在传闻此事,莫不是真的?”

“真的。”陆云龙放下了手中的《辽海丹忠录》,笑着说道:“这我还能骗你不成?”

“那明日我们就去街上书坊买些书,这段时间你好生在家温习,考取一个功名来!”郑氏一脸惊喜的说着。

她丈夫整日里郁郁寡欢,偶尔为了写书,一坐就是一整天,茶不思饭不想,愣愣的出神,结果写出来的书,无人问津。

这下子有了事做,就不会整日里无所事事了。

郑氏当然不愿意离开京师,京师米贵不假,但是他们家正经米行生意,最喜欢这京师米贵了。

陆云龙又看了一眼那本《辽海丹忠录》最终叹气的合上了书,自从做了赘婿,不得科举之后,他一直想以文博名,结果这些年越博名头越小。

陆云龙压根就不知道,当初有一个大珰徐应元从书坊路过的时候,买了几本书,而后大明的皇帝看到,略感兴趣,翻阅之后,津津有味的看完了这本书之后,还给了个好评。

贵在真实。

这就是大明皇帝给出的评。

这本书里,毛文龙不是吞云吐雾的妖怪,也不是排山倒海的神佛转世,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有的只是莫大的勇气,面对成千数万倍于自己的敌人,敢于亮出自己的钩镰枪,与寇血战。

而且还有很多当时活下来的老兵的口述,当时对于前往镇江,他们那不到两百人还差点内讧起来,争执不休,还是毛文龙言吾与众同往,这一句话,军心大定,而毛文龙言出必行,才拿下了镇江大捷。

朱由检对这本《辽海丹忠录》的评价,就是贵在真实。

这种真实,没有志怪,只有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会怕,他们会起争执,他们会畏惧,他们同样有着极大的勇气,他们也会死。

当然,朱由检也知道这种书,在眼下的大明,压根就卖不动。

陆云龙是个可用的人,朱由检已经将辽海丹忠录送到了紫金阁,让黄立极琢磨琢磨。

紫金阁,朱由检画了一幅简笔画讽刺大明的言官御史。

大明的言官御史,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了借着廷杖出名刷声望,而且逐渐变成一股清流?

其实言官、御史在万历之前,在朝中仅仅属于嘴炮的行为,代表人物就是海笔架海瑞,但是海瑞人做福建推官,却是做了不少的实事,和清流整日吃干饭相比,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言官,在万历之前,对朝政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大明的皇帝的板子也没有垫子,打起来生疼,二十丈基本就废了。

钱谦益前后两次挨了二十丈,已经腚开了花,在朝中奏对已经开始格外的小心了。

言官御史所谓清流的崛起,其实历史并不长,是在万历五年起,赵用贤、艾穆两人,弹劾张居正夺情案之中,才开始锋芒毕露。

江东之、丁此吕等疏参张居正的儿子,张嗣修并劾高启愚的科场舞弊案,言路才开始了大兴。

这与当时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逐渐成年,想要掌控朝政,但是大明的师相张居正,一直认为朱翊钧还不成熟,还不足以接手朝政之间的矛盾,有着极大的关系。

言官,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手里最大的杀器,张居正的一些议题,在朱翊钧不满意的时候,而他本人也不太方便出面的前提下,言官们就会群起而攻之,张居正知道皇帝不满之后,也就不再强行推进。

是为【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

李植、江东之等人,先后发了张居正的奸,朱翊钧对他们十分满意,想要升他们的官爵。

却被申时行屡次以内阁的权力阻止,申时行虽然擅长斡旋之策,但是跟着张居正多少年,他能不知道这些言官们都是些个什么东西?

果然,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三年时间里,万历十三年,一封气的朱翊钧连大过年都没法过的《酒气财色疏》,就哐当的落在了朱翊钧的头上,朱翊钧养的言官这些狗,终于咬到了他这个主人身上。

一如东林养的复社这条狗,现在正在东林人身上撕下一块块血肉那般。

但是此时,大明已经有了升官的捷径,只要喷皇帝,引来廷杖,就能收获一大堆的名望,这名望二字,对于仕林之人而言,就是晋升的资格。

但是申时行本身擅长斡旋,不擅长争斗,自己拿不起来,也不放下,恋权不说,在国本和三王并封的两大案中,申时行左边哄皇帝,右边哄朝臣,把这事一直拖了十五年才彻底定下来。

内阁在反复横跳中,逐渐让自己的信用扫地,申时行的乞病归老,本身也代表着内阁权力旁落。

而继任者沈一贯等人,更是刚愎自用,还不如申时行的斡旋,极力培养自己党羽的沈一贯,最终把大明打造成了东林、齐楚浙昆宣诸党并争的党争时代。

言官自此,前途一片光明。

水越浑,他们就越自在。

万历二十年的京察中,内阁和吏部抱团,言官们抱团,两股势力已经形成了鼎足之势。

而这两股势力不断的分化,成为了诸多的党派。

在万历四十七年的之时,齐楚浙终于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胜利,万历四十七年京察中,东林主要职位,六部尚书、内阁等要职,无一东林人物。

而这场胜利,仅仅持续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因为齐党和浙党内部闹出了矛盾,主事邹之麟因为转吏部官职未果,迁怒浙党的姚宗文和刘廷元,自此齐党浙党分了家。

齐楚浙分家之事,而其中东林党人士汪文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汪文言,是东林人里的猎犬,擅长用计,三下五除二,就把齐楚浙铁一样的联盟,给破的一干二净。

铁一样的联盟如同笑话一般,一捅就破。

天启三年,京察由赵南星主持,齐、楚、浙党大溃败,纷纷投靠了当时逐渐势起的魏忠贤。

而魏忠贤不负齐楚浙三党在朝官吏的期许,把东林再次斗败。

大明的言官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上蹿下跳,四处煽风点火,斗的越凶,他们的威力也就越大。

否则大明的朝臣们团结在了大明皇帝的周围,言官他们就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又会回到万历五年到万历十三年那段时间,做大明皇帝的狗的那段时间。

皇帝让他们咬谁,他们就得咬谁,否则大明皇帝会把廷杖的垫子给去了,不给他们刷声望。

言官的反复横跳和朝中的局势变化多端,在万历皇帝在位的四十年时间里,后三十年的京察的纠纷,导致了大明的朝政如同杂草已经的生长。

第一个后果,就是缺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铨部(考察吏治的部门)失去了本身的效力,只要言官弹劾,大明的官员就只能不辞自去,要不就是灰头土脸的被喷回家。

万历四十六年到万历四十七年,六部缺额高达半数,都是言官看到谁不顺眼就弹劾,弹劾来弹劾去,把人都弹劾跑了。

第二个恐怖的后果,就是大臣与大臣党比,小臣与小臣党比。

斗争产生党派,而不是因为党派产生斗争。

为了报团取暖,大明的大鱼和大鱼联合,小鱼和小鱼联姻,东林、齐、楚、浙、昆、宣、西、京党,都是在这个时间里不断的产生。

而党派一旦形成,那党争将会绵绵无绝期,一直持续到一方彻底失败为止,然后自己就会分化,继续斗的你死我活,绵绵无尽绝。

第三个极其恐怖的后果,就是朝局因为党争多变,朝令夕改,民不知法,法不束民,别说百姓们不知道政策风向,就连朝臣们也压根都不知道,今天刮的是东风还是西风,究竟应该如何自处。

而这些结果,最终指向了一条,那就是淮抚专横。

各地巡抚一看朝堂乱糟糟的不成个样子,自己说了算之后,哪里还管你皇帝的谕旨?

我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

大明为皇帝办事、执行皇命,听从朝堂的政策,就是投献,这股妖风,就是在万历年间,不断吹起来的。

朱由检真的是借着简笔画,讽刺言官吗?

他更期许的是内阁在掌管了新的紫金阁后,能够在舆情上,占领属于内阁的高地,否则这股党争的妖风,是刹不住的。

想要解决纷争,就得从源头抓起,朱由检压根不管朝臣的成分背景,管你过去是东林还是阉党,亦或者是齐楚浙旧人,为大明办事就用,为自己谋私,就褫免,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朱由检不需要言官来做自己的狗,他不需要言官帮着自己传达圣意,他自己会传递,他自己会咬人,他要的就是吏治清明。

而整饬吏治,是大明再起的重中之重。

但是言官真的会束手就擒吗?

朱由检翻着泛黄的历史,如果言官们继续这么不上道,自己都讽刺他们了,他们还不知羞,继续霍霍,他不介意学一学他的祖宗,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朱元璋是怎么废掉中书省,朱由检就会如何废掉都察院和御史台、谏台三处。

大明皇帝从来都是薄凉寡恩,朱由检不打算放弃这一优良传统。

“万岁爷,黄石的密谕,前些日子建奴选了日子,大约在后日开拔,代善带着六旗前往归化城,黄台吉带着两旗前往义州城。”王承恩匆匆从殿外跑了进来,神色有些慌张的说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天官赐福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赵氏嫡女 保护我方族长 斗罗之金鳄 御女天下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女公务员的日记 镇妖博物馆 诡秘之主 倚天神雕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猎艳谱群芳 汴京春深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重生之神级明星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齐之君上传奇 大明狗腿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第一公侯 立渊传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 皇明天子txt下载 - 皇明天子最新章节 - 皇明天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