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首页 >> 如意佳婿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公主逃婚以后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重生香江当大亨 冷皇独宠,皇妃灭六宫 顶流来袭 太荒吞天诀 流氓大地主 
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 如意佳婿全文阅读 - 如意佳婿txt下载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才3秒记住本站网址【笔迷阁.】

刘延宁被他娘催着给张家写了信,也没忘记叫人给家里送个信。

刘大爷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也着急上火,可以有机会同知府大老爷家结亲啊,以前他做梦都不敢想这种好事,在等待刘延宁回信的日子里,刘大爷日夜难安,既怕孙子打听出来,这知府家的少爷不是个可以托付的人,又怕知府老爷突然反悔,瞧不上他们家。

明明只过去了三五日,刘大爷却是度日如年,终于收到了刘延宁的回信,他这才一扫先前的忐忑,整个人都意气风发了。

刘大爷按捺不住,向家里宣布了这一好消息,他想着延宁在信里头说江先生也看好这门亲事,江公子还替他去洪州府走了一趟,亲眼见过了孙少爷,是一位好青年。

既然如此,这亲事便错不了,刘大爷迫不及待的同老妻和几个儿子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因为还没定亲,刘大爷为了保险起见,叫几人必须保守秘密,谁也不能透露。

刘二叔几人也能明白父亲的担忧,他们当然很激动了,自己的亲侄女,身上流着他们刘家人的血,侄女有机会嫁入高门,那是整个刘家的荣耀,他们为之惊喜兴奋的心情,几乎和自个女儿遇到这种好事是一样的激动。

更何况有了知府老爷这样一位亲家,他们的闺女以后说亲都可以提高一级门槛了,官老爷家不敢想,但是像大地主,员外郎之类的人家,还是可以争取争取的。

这不是喜事是什么?

可刘二叔他们心里也明白,家里头也不是所有人都同他们一样,家里又不是没出过这种丑事,先前方秀才来家里提亲,就被王氏给搅和了,刘二叔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没脸面对已故的大哥。

好在方家同他们家差不多,万事好商量,现在换成知府家,再出这样的事,官老爷可没必要忍气吞声,婚事作罢都算好的,把你抓进大牢也没话说。

这些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林氏安氏看着也算安分,可难保她们不被眼前的馅饼迷花眼,又有王氏的成功案例在前,头昏脑胀之下,给全家招来大祸怎么办?

所以最稳妥的法子就是不叫她们知道。

这毕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馅饼没吃进肚里之前,铁定不能宣扬出去,万一被别人抢走了怎么办?

刘二叔几人同父母一条心,决定连媳妇孩子一起瞒着。

蒋氏跟李氏一样紧张,生怕自己不在身边,他们出什么纰漏,恨不得立马收拾行李赶去城里,不过被刘大爷给拦了。

刘大爷心里虽然也紧张,但是之前就跟刘延宁商量好了,还是等孙府请了官媒上门再说,现在做什么都不合适,不如一切照常。

众人翘首以盼,就等着孙大人家来信了,然而好些天过去了,无论是主动保媒拉纤的张家,还是传说中的知府家,全都没有来信。

这就有点悲伤了。

李氏从开始的满腔期待,慢慢变成忐忑难安,到后来看着女儿的眼里,都掩饰不住难过和担忧,女人心思比较敏感,她想起上回方家想向青青提亲被搅合了,难道现在孙府也这般不顺?

到底是她命不好,连累了她家青青……

李氏心里又开始自怨自艾了,不过刘青还没有注意到,李氏自从社交活动多了以后,也慢慢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心思,而刘青突然多了两个小伙伴,正新鲜着,注意力难免被分散了一些。

说是小伙伴,其实就是李氏帮她挑的两个小丫鬟,刘青现在也变成万恶的剥削阶层,当时看到这两个面黄肌瘦的小姑娘,实在有些震撼。

小丫鬟一个叫木棉,一个叫木槿,是来他们家后刘延宁给改的名字,她们都比刘青大了半岁或一岁,看着却要比刘青小好几岁,瘦的让刘青觉得她一只手就能拎起来了,比当年她刚穿越过来时要惨得多。

她们俩也都是江州人,按理说他们这边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气候环境好,土壤又肥沃,属于老天赏饭吃的地方,鱼米之乡竟然还有养不起孩子的人家,父母尚全却要让女儿卖身为奴,那些环境恶劣、土地收成不高的地区还要不要过活了?

刘青有些不能理解,尤其是木棉她家还没有到养不起她的地步,只是因为重男轻女,听木棉说她有五个姐姐两个弟弟,她爹娘把她们养大就是为了赚彩礼,木棉两个大姐嫁的都是娶不到媳妇,只能花钱买媳妇的那种人家,大姐夫是比她们爹差不多岁数的鳏夫;她三姐四姐长得好,所以被他们爹送到镇上的地主家当了小妾;木棉的五姐刚嫁人第一年,被她丈夫打到小产。

木棉则是因为姐姐全都出嫁了,她要留在家里干活,所以她爹娘还不急着叫她嫁人,但木棉也知道,等待她的命运不会比姐姐们好多少,所以她不想嫁人,求了在镇上的两个姐姐帮她找其他出路,哪怕是卖身为奴,反正她们爹娘只认银子不认人。

刚好那地主家有远房亲戚在城里干牙行,木棉她三姐四姐现在也还算得宠,便托了那人牙子关照妹妹,刘青作为举人老爷的亲妹妹,反而比商户人家更受欢迎些,所以得知刘举人的娘李氏要挑人的时候,人牙子便带上了木棉。

木槿跟人牙子没有拐着弯的亲戚关系,她能被人牙子“关照”,则是因为她长得出挑。

其实木槿的出身不差,祖上也曾出过举人老人,传到木槿爷爷这一辈,勉强还算是读书人家,小有薄产,可惜木槿她爹太不成器,书读得不行,还染上了毒瘾,赌疯了以后不仅把房契都输了,连木槿的姐姐也被他卖进了窑子里,她娘一怒之下带着弟弟跑了,木槿不想落得跟姐姐一个地步,咬牙把自己卖给了牙行。

相比赌场青楼那些地儿,牙行在这里还算是正当行业,他们跟大户人家做生意,明面上是不会把人往青楼窑子送的。

刘青听完她们俩的故事,唏嘘之余就只剩庆幸了,蒋氏当年待她们母女再苛刻,好歹给了她们一碗饭吃,也难怪她娘对于刘家从未有过怨言。

果然是有对比才有满足,刘青决定再也不抱怨世道艰难了,她已经比很多人都幸运了,感谢老天爷没她让穿成木棉木槿。

刘青这段时间忙着带新来的小伙伴熟悉环境,过去了一个多月她才反应过来,要和她相亲的小哥哥好像杳无音讯了。

该不会被她吓跑了吧o(╯□╰)o

刘青肯定不会像李氏他们一样忐忑难过甚至是煎熬,她又不期待着嫁人,对这待孙少爷这位相亲对象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顶多为自己“坎坷”的命运点根蜡,然后该干嘛干嘛。

她现在不仅是拼哥,还能拼师傅,两条腿的高富帅还是好找的。

然后对方终于有动静了。

大概是为了有始有终,张家大爷亲自到了刘青家做客,这时距离刘延宁回信刚好过了一个半月,张家大爷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孙家没问题,两家可以结亲了,坏消息是孙夫人去世了,他们耽误近两个月才回复,因为孙府在办丧事,不太方便提这种事。

张家大爷略微坐了会儿,又直接赶回省府了,刘大爷和蒋氏隔天得了消息,叫刘延林哥俩套上牛车就进城了,晚上同刘延宁商量的时候,刘青也在旁边听了一耳朵。

蒋氏不□□心:“孙夫人过世了,那现在就不能定亲了?”

刘青这时才想起来,好像这儿守孝规矩很严,在守孝期间不能嫁娶,就是不知道祖母过世,孙子是守一年还是三年?

要是守三年就太好了,三年之后她差不多过了十七岁,再找借口拖个一年半载,总要成年了再嫁人,不然她总觉得自己很可怜==

“也是没办法。”刘大爷沉声道,“至少要守一年,这一年里怕是不能定下来了。”

老两口一脸沉重,李氏反而还好,她笑着道:“爹娘也不必太忧心,暂时不能定亲,可孙大人托人送来了亲笔书信,叫咱们安心下来,说是等来年出了孝,孙大人他亲自上咱们家来提亲。”

“真的?”刘大爷这才一脸惊喜,求证般的看着刘延宁。

“的确是孙知府的亲笔书信,我已经仔细收起来了。”刘延宁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旋即又笑道,“青青年纪还小,明年定亲也不晚。”

“不晚不晚,书信你好好收着,可别弄丢了。”刘大爷和蒋氏笑逐颜开,放心了很多。

如果能保证孙家后边不反悔,那他们等一年再定下来也不是不行。知府老爷是大官,亲笔书信又能当作直接信物,确实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刘大爷想了想,又沉吟道:“虽然不凑巧了些,不过好事多磨,咱们也别向外边透露,等正紧定亲再通知亲友也不迟。至于家里头,除了你们叔几个,也没叫其他人知道,你们不用担心。”

刘青和刘延宁是不担心的,李氏听完公公的话,倒是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她也怕重蹈覆辙,有延宁在,青青错过了同方秀才的亲事或许不算太可惜,现在与知府家的婚事却由不得别人再破坏。

现在这个结果也算皆大欢喜,刘大爷和蒋氏心里高兴,在城里住了好几日,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带着刘延林和刘延根回落水村。

刘大爷毕竟还是大家长,刘家请了长工短工,不太重要的活都叫他们干了,刘大爷现在很少亲自动手,但是那么一大家子人,他不回家坐镇也不行,在城里享受了几日,两口子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蒋氏也不想回家,大孙子小孙子都在城里,反而这边更热闹,她除了看看孙子,再去城里逛逛,啥事也不用干,家里有烧饭的婆子,孙女身边还有两个小丫鬟,蒋氏叫她们伺候着,觉得自己跟那些个富贵老太太也差不离了。回了落水村可没这么舒服,洗衣裳做饭她就算不用亲自动手,也得盯着,那几个儿媳妇都不省心,一不留神就把东西拖回各自房里了,蒋氏可不放心叫她们管着家里。

所以,有不省心的儿媳妇在,蒋氏再不舍得,也还是和刘大爷一块收拾了东西回家。回到村里,那些个邻里乡亲纷纷打趣,笑他们又去城里享福了云云,蒋氏和刘大爷也只是点头附和,按捺下了内心的得意。

不用急着定亲,刘青也松了一口气,然后很快就把这事抛之脑后,继续过她悠闲的小日子。唯一的后遗症大概就是,她还是没有脸面对江景行。

尽管在这件尴尬的小事发生以前,刘青也回避过江景行,但她那个时候是以为江景行对她有意思,站在“被暗恋”的角度,她就从容很多了,疑似被江景行这样的男神暗恋,刘青还挺为他们两个感到惋惜的,生不逢时,有缘无分,她也没办法,只能“辜负他的心意”了,所以尽管是回避,刘青也很注意把握尺度,尽量不让江景行感到尴尬。

可现在,刘青知道原来是她自作多情,尴尬的人换成了自己,她哪还顾得上维护江男神的面子啊,赶紧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吧。

刘青现在对江景行就有点避之不及了,察觉到的人也不仅是江景行一个,刘延宁他们都发现了这一点。

刘延宁表示很欣慰,作为一个合格的妹控,当然不希望妹妹身边还有比自己更“称职”的哥哥了,他巴不得妹妹不跟江景行玩。

这天,刘青又一次打完招呼,刻意忽视了江男神有话要说的眼神,不等他开口先告辞去了后院,溜之大吉。

刘延宁看着好友眼底一闪而过的郁闷,心情简直大好,止不住得意的心情,状似欣慰的感慨道:“青青长大懂事了,好歹知道避嫌。景行别往心里去啊。”

江景行在心底“呵呵”两声,收回视线看向刘延宁,若要比口才,他也不会输给刘延宁,江景行很快反问道:“听延宁的意思,我是外人了?”

反正不会是青青的亲哥,和自己没法比。刘延宁心里回了一句,嘴上还是笑道:“景行误会了,我是说青青毕竟是大姑娘,再过个两年指不定就要嫁人了,自然不能还像小时候一般玩闹。”

听着好友暗藏得意的语气,江景行有心反问一句,既然要避嫌,怎么不见他们和以前有什么区别?即便是亲兄妹,也不得不注意男女大防。

只是比起他们兄妹的相处方式,江景行更介意对方提到她要嫁人的事,不由眯起了眼睛,状似无意的问:“说起来……孙家那儿还没有回音吗?”

事情过去几个月,江景行早就想问了,只是好友家一直没有动静,他知道如果已经订亲了,想必不会这般安静,心里便思忖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要是真的没定成亲,他更不好问了,到底不是件光彩的事。

当然江景行心里还是有些期待,甚至是庆幸的,然而现在听见刘延宁提到这茬,他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刘延宁也顿了一下,心想自己是得意忘形了,怎么又提到这茬了?

就像江景行怕结果“不好”,问了叫他尴尬一样,刘延宁也有些尴尬,妹妹的终生大事,家里边都瞒了好多人,他和景行关系再融洽,也不能把这件事当谈资,最多以后订亲宴邀请好友一同出席,现在是不好说这些细节的。然而师傅起初又把打听孙家的事交给了景行来办,等于景行帮了自家的大忙,自己现在反而瞒着不叫他知道结果,多少有些“过河拆桥”之嫌。

刘延宁为难了片刻,还是如实相告,表示对方尚在孝中,不好议亲,只等一年后再提。

“一年后?”江景行心里沉了下去,这么说早晚还是要跟这孙韶渝定亲的。

江景行莫名有些不爽,忍不住道:“这个当口出事,兆头是不是不太好?”

刘延宁愣了一下,还以为京城里头都讲究这个,旋即笑着道:“无妨,那孙知府并不介意,我们也互留了信件。”

江景行更加不悦了,连信物凭证都有了,跟正式的定亲又有什么区别。

刘延宁还在真诚的感谢道:“我想孙大人贵为父母官,轻易也不会出尔反尔,景行不必多心。”

他担心什么啊,他巴不得那孙知府出尔反尔呢。江景行不是滋味的想,自己把那丫头当妹妹,那丫头可未必把他当哥哥,不过是嘴巴上说得好听,现在为了个没见过的男人就要和他避嫌了,怎么没见她跟延宁避嫌?

可见她根本没拿他当自己人,这般没心没肺的丫头,他还为她操什么心?

江景行这会儿心里极度不平衡,所以也没意识到自己有些“恶毒”过头了,小丫头是过河拆桥,见色忘义了点,但也没严重到他诅咒人家被悔婚的地步。他根本就是暗藏私心!

可惜江景行还没意思到自己的心思,反而同刘青赌气起来了——当然是他单方面的,江景行心想那丫头见色忘义,为了个没见过的男人都恨不得离自己三米之远,他何不成全她?

于是一连好几个月,刘青照常每天进出江府,和江景行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他们碰面的次数一双手都数得过来。

刘青是有察觉到这点反常的,但就像江景行怨念的一样,她的确是没心没肺,竟然还在庆幸,她跟江景行少见一次面,她就少尴尬一次,再过上一年半载,她大概就能忘记曾经翻过的蠢了。

不过老天没有叫刘青如愿到底,因为又要过年了。

生活过得舒心了,时间便快如流水,一眨眼又过去一年,江远辰父女今年仍然没打算回京,不过他问过江景行的意思。

虽然远在江州,已经快两年没回京,江远辰他们与江宁侯府的联系也没有断,以前侯府就隔三差五有东西送过来,生怕他们在这乡下地方吃苦受罪,后来江景行管了这边的生意,府中下人来往就更频繁了,侯府那边连刘青和刘延宁生辰都没忘记送上礼物,通信就更不在话下。

江远辰特意问江景行,是因为收到了兄长,也就是江景行父亲的来信,侯府那边希望江景行回京过年,除了家中长辈惦记,还因为江景行的年纪也该议亲了。

其实就算没有这封信,江远辰也会叫江景行回京一趟,他知道侄子还想科举,他也希望他考科举,只是现在时机还未成熟,景行暂时接管府中庶务,再历练两年,等过些年朝中局势渐乱,各方势力无暇顾及这么多,景行才有机会崭露头角。

眼瞧着侄子这几年里或许都无法施展拳脚,婚事总不能耽搁下去,而且侄子与他徒弟的情况又不同,延宁现在是不上不下,除非想要攀附的人家,否则说不到什么好亲事。不过好在他尚且年少,也不急于现在成婚,只待日后金榜题名,或许也会有大家闺秀愿意下嫁。

景行到底是侯府公子,日后科考只会是锦上添花,便是他现在一事无成,他未来的妻子也必定是世家贵女。

都说先成家后立业,江景行的出头之日还在很久之后,那先成家也无妨。

然而还没等江远辰开口,江景行已经先在信中拒绝了父亲,所以江远辰次亲自找他谈了一次,谈话的结果是江景行也没有回京,继续留在江州过年。

江景行倒不是不愿意回京,如果只是回家过个年,然后再回江州,他也不会介意,只是他看父亲在信中的意思,是叫他回了京城就不必再来了。

江父以前同意嫡子随三弟来江州,既是为了避开京中混乱局势,也是想叫儿子跟着他三叔多学一些。

只是现在情况又不同了,五、六、七等三位皇子陆续完婚,入六部历练,如今朝中反而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江景行此时回京也无妨,再加上他打理家族生意,叫侯爷等人都看到了他的能力,留在江州就有些大材小用了,倒不如回京打理府中庶务,能得到更多的历练。

江景行也知道,回京比留在江州对他更有好处,只是某天,他突然想起那个没心没肺、叫他咬牙切齿的小丫头,眼看着她就要订亲了,日后还会随延宁进京吗?或许不等延宁进京赶考,她就先嫁人生子了。

那他们也许就此别过,平生都不得再相见了。

这么一想,江景行竟然有些慌乱——竟然不是不舍,而是慌乱。

意识到这一点,江景行心里蓦地一跳,下意识拦下了将要送回侯府的信,重新写过了一封回信。

江景行现在还没有真正理清自己的思绪,只能采取拖字诀,他父亲写信叫江远辰劝他,效果却也不大。

江远辰到底同远在侯府、不了解任何情况的江父不同,他们叔侄生活在一块,自然知道他不是置气,更不是像他父亲担心的那般,是不是在外边学了些不好的习性,江远辰知道侄子不肯现在回京,必定是出于某些不得意的原因,或许连他自己现在都还没有想通,所以见他拖延,江远辰也没勉强,只是给了个期限:“最迟明年三月,要么你代我回乡祭祖,要么告诉我们你的打算。”

三个月。江景行抿了抿唇,虽然感觉到压力,但是心里已经有了头绪,想来到时候也有应对之法。

眼下的问题是,他到底该拿那丫头怎么办?

刘青不知道她这下是真的苏了一把,吹皱了男神心头的一池春水,但是她知道男神他们又要去她家过年了。

早在得知师傅今年又不回京城时,刘青就有了心理准备,“师傅有其事,弟子服其劳”,那师傅现在不回家,他们当徒弟的自然要把人接回自家孝顺了。

刘青唯一感到意外的是,她记得小伙伴江曼桢同自己说过,江景行好像这次要回去的,结果也不了了之,是因为他们家出了什么事吗?

可惜江曼桢离开侯府已久,自己对府上的事也一知半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刘青无论是从她师傅,还是从江景行脸上,更加看不到丝毫破绽,胡乱猜想了两天就放弃了,不想那么多,好好度过这个寒假吧。

腊月中旬,几辆马车驶入了落水村,村民们围着过来看新鲜,但是脸上也不见惊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过年老刘家也这么风光了一回。

事实上早在前几日,就有村民向刘大爷他们打听,问延宁他师傅今年来不来村里过年,从京城来的贵人,他们虽然搭不上交情,但是能够多见几次,沾沾贵气长点见识也是好的。

得到刘大爷的肯定回复后,大家伙就翘首等待了。腊月里不用干活,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地里出息好不说,老刘家隔三差五还要雇人干活,给的工钱又厚道,连家里头的女人们都跟着赚了钱,一年下来可攒下了不少铜板,大家吃得饱穿得暖了,心里欢喜,凑热闹的兴致就更高了。

远远瞧着马车进村,就有人去通知刘大爷他们,马车一停下,不得里头的人下来,男女老少们便一拥而上,热情洋溢的替他们搬起了行李,还有些年轻媳妇,和小姑娘们喊起了刘青的名字。

刘青掀开车帘同她们打了招呼,每次回家总要来这么一遭,她早就习惯了,大大方方回应了,才拉着有些不适应的江曼桢下了车,木棉和木槿想要扶她,谁知蒋氏刚从家里出来,看到刘青眼睛就刷的一亮,一马当先推开了两个小丫头,亲自拉了刘青的手嘘寒问暖起来。

要说刘家蒋氏现在最喜欢谁,刘青排不了第一,至少也能排第二。

蒋氏有些重男轻女,以前虽然也看重刘青,但还是比不上她那一串心肝宝贝孙子们,自从得知官老爷要和他们家结亲后,刘青才“异军突起”,成了备受蒋氏喜爱的孙女,连刘延林的媳妇怀了孕,蒋氏马上就要抱曾孙了,刘青在她面前的地位都没有动摇。

摸了孙女儿许久,看她抽条了,越长越高、越来越秀气了,蒋氏心里才稍稍满足,暂时放开了刘青,开始打量后边几个小孙子。

刘青这才拉着小伙伴进了家门,还像去年一般,江曼桢同她住一块儿。刘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刘青他们回来的少,屋子里也添置了不少东西,还有刘大爷抽空给她打的梳妆台,可惜没有高清化妆镜。

江曼桢受刘青的影响,也把来刘家当做难得的放风了,休息了一日,趁着天气好,竟主动叫上了刘青出去走走。

刘青想了下,道:“我们去钓鱼吧?正好带上炭火,一边烤火一边钓鱼,钓上来还能烤鱼吃。”

李氏刚好听见动静,过来喊她们去洗漱用早饭,听见刘青的话,不由笑道:“大冬天的钓什么鱼?你们要想吃鱼,叫人去捞两条上来便是,可别把自个儿冻坏了。”

江曼桢反而被刘青描述的画面吸引了,强烈支持刘青的建议。她这么一说,李氏倒不好坚持了,江姑娘还是客人,又身份尊贵,加上她自己又是宠孩子的,便让两姑娘劝住了。

在刘青和江曼桢吃早饭的时候,李氏已经帮她们准备起来了,今儿日头好,但还是有风吹过来,厚披风要带上,木炭也捡了满满的一桶。好在刘家现在不缺这个,不然看到李氏这么败家,蒋氏可饶不过她。

也有人看不惯李氏。刘延林和刘延根陆续成了亲,刘家多了两个女人,岂止是多了一台戏,简直是隔三差五要上演一出斗嘴戏。

李氏一回来,两个侄媳妇还没敢做什么,王氏安氏先统一战线了,安氏手段到底更高一筹,更明白大嫂其实碍不到自己什么,她不争不抢,又有一双出息的儿女,下半生又不靠他们过日子。安氏也就在王氏跟前挑拨离间了几回,本来就对李氏有心结的王氏就被怂恿着去找蒋氏“告状”了。

哪知道蒋氏根本没教训李氏,反而把王氏训了一顿,罚她不许吃午饭,转头又问李氏还缺什么,要不是李氏拦着,蒋氏能帮她们把灶房里的油罐盐罐通通搬空。

蒋氏和李氏婆媳关系早就缓解了,有一部分是受刘大爷的影响,刘大爷觉得老大家的孙子孙女都有出息,也是因为老大媳妇娶得好,到底是读书人家的闺女,等刘延根的媳妇钟氏进门,蒋氏满意之余,也认同了老伴“娶妻要娶贤”的观点。

当然,蒋氏对李氏彻底放下怨恨,变得和颜悦色起来,还是因为刘青。蒋氏一直觉得长孙是刘家的骄傲,继承了长子的聪慧,可青青这孩子小时候却不起眼,他们谁也没在意,都是李氏一手带大的,现在这孩子有出息,不仅是老大的种好,看来李氏平时教的也好。

李氏帮他们老刘家生了延宁这个孩子,又教养出了个很快要成为官家太太的闺女,她才是老刘家最大的功臣啊!

蒋氏现在是发自内心的满意李氏了,她的转变安氏她们也看在眼里,安氏心眼多,怂恿王氏不是为了找茬,而是试探婆婆的态度,没想到王氏都要当奶奶的人了,又是大过年的,婆婆竟然一点脸面都不留,罚了王氏不让吃午饭,最迟今儿晚上,全家人都会知道王氏犯了什么错了。

安氏心里沉下来,也不敢再有小动作了,她对大嫂羡慕嫉妒是不假,但是不像破罐破摔的王氏,她更在意自己的脸面,尤其是有了儿媳妇的人,现在当着儿媳的面被婆婆教训,以后还怎么在儿媳面前立得起来?

蒋氏不管她们,帮李氏一起整理了要用的东西,然后有说有笑的送了刘青和江曼桢出门。

刘青和江曼桢各自带着两个小丫鬟,还有厨艺极好的林妈陪在身旁,蒋氏她们也就放心让两个小姑娘去玩了,只是刘青想着家里还有几个堂妹,做姐姐的不带妹妹玩也不好,于是转头问了蒋氏。

“不用管她们,她们天天在村里,早就玩腻了。”蒋氏笑得一脸慈祥,“你同江姑娘玩得开心就行。”

刘青同堂妹感情不深,刚穿越过来时,因为刘雅琴同她不对付,几个堂妹都习惯跟大姐玩,自动同刘青划清了界限。

后来刘雅琴嫁人了,又生了孩子,小时候的事她们都没有放在心上,但她们的关系也就这样了,不远不近而已。

刘青每次回来不会忘记给她们带礼物,只是也玩不到一起,现在想起问了一声,见蒋氏这么说,她也没有坚持,放心拉着小伙伴出去玩了。

然而刘青没有想到,她没有带妹妹们去玩,半路上却跟了个不速之客。

这个不速之客就是江景行了,而且就他一个人,连平时贴身跟着他的小厮都不见踪影了。

江景行的解释是,他三叔正在考校好友的功课,他一时无聊出来透透气,正好瞧见她们的身影,好奇之下就跟上来了。

刘青听完他的解释有点囧,他们家院子也不小了,他从书房跑到河边来透气,这是透了有一两刻钟吧?那他在书房是有多无聊啊!

难道师傅他老人家这么无私,放着亲侄子不闻不问,完全把心思放到徒弟身上了?

所以,江景行给的理由刘青是不相信的,但是她自作多情过一回,再也不会胡乱猜测江男神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为了和她相处事先就在这边守着了。

理由蹩脚就蹩脚吧,刘青礼貌性的相信了,然后也没有再管跟上她们就不走的江景行了,自己玩自己的。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刘青和小伙伴钓鱼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天气冷倒是其次,她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鱼饵太过原生态了——就地取材,木棉在地里挖了几条蚯蚓出来当鱼饵。

刘青:这鱼饵长得太黑暗了,宝宝hold不住啊……

江曼桢也是吓得花容失色,差点连鱼竿都不想拿了,最后还是克服了,捡起被穿好鱼饵的鱼竿扔进水里,然后和刘青一样蹲在河边。

两个小姑娘聚精会神的看着水面,看到谁的鱼竿先动了,就把手里的东西扔掉,冲上去帮忙,虽然往往拎起来的都是空荡荡的鱼钩,却充满了钓鱼的乐趣。

尤其在失败过很多次以后,当鱼钩被拉起来,看着上面挂着活蹦乱跳的鱼,那种巨大的成就感,连淑女派的江曼桢都放声笑了起来,本来就爱笑的刘青,脸上的笑容就更加没断过了。

体会了钓鱼的成就感,刘青和江曼桢已经彻底沉迷了,鱼钓上来以后,烤鱼的工作就自动交到了江景行手上,毕竟她们今天玩得就是生**验。自己动手,不养闲人。

江景行于是从善如流,守着烧烤架了。

刘青又钓上一条鱼,和江曼桢炫耀她的鱼最大时,被鱼尾甩了一脸的水,惹得众人大笑不止。刘青也顾不上擦脸,把调皮的大鱼取了下来,亲自交到江景行手上,一脸正经:“江大哥,这条鱼要好好烤,不能辜负了它这身细皮嫩肉。”

周围又是一阵哄笑,江景行也一本正经的接过了鱼,道:“好,我保证把它烤得香喷喷的。”

刘青满意的点头,江景行眼神宠溺的看着她。

小姑娘璀璨的双眼,竟然觉得比照在身上的阳光还要温暖。

也像阳光一样让人向往,甚至沉迷。

他终于明白,自己那时想到这辈子都可能见不到她时,为何会心慌意乱。因为她是他生命中的太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大奉打更人 恰似寒光遇骄阳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人族镇守使 佛子天 误嫁豪门,闪婚大叔宠爆了 女公务员的日记 网游之修罗传说 全球高武 赵氏嫡女 三体 背剑之人 重生华娱2000年,一专封神 都市偷心龙爪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渔港春夜 摆渡人 福艳之都市后宫 快穿之收了反派我上位 
经典收藏御女天下 天官赐福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逍遥人生 赵氏嫡女 魔艳武林后宫传 红尘都市 渔港春夜 艳海风波 娱乐:国内大花小花全拿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我在四合院修仙 都市花语 星空舰队,从数据化开始 荣医 写诗写歌写小说,我都会亿点点 华娱俗人传 伊森的奇幻漂流 丹师剑宗 
最近更新四合院之大茂哥 开局卖掉老爹公司,科技称霸世界 八岁的我,脚踏亿万尸骸守国门! 从皇天命格开始高武成神 两界穿梭,富可敌国,齐人之福 他被害入狱五年,却成为军神归来 都市:系统来错世界?不,很对! 欺负校花后,她竟成了女皇 京圈公主,竟跟我回乡直播种田 春日引擎:狂飙在赛车弯道 放手去陪白月光,我离婚你后悔什么 诡异高武:我的外卖只送恐怖 让你高考压轴题,你手搓电磁轨道炮? 让你军训,你练出一堆兵王? 男儿当自强 笑我戏子?我请华夏祖宗代打国运 乡村快活逍遥神医 愚孝惨死重生后,我逆袭成首富 盖世神医 预支百万年功力,休学的我终成武神! 
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 如意佳婿txt下载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 - 如意佳婿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