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公务员的日记 南墙有马 红尘都市 夜的命名术 余盛作乐 杜松先生和考拉小姐 隐婚密爱:鲜妻入怀来 拯救美强惨男二 魔眼小神医 医妃重生之公子为谋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txt下载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六十九章 皇庄试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酒过三巡,还是陈经纶先开了腔。

他起身近上前去,替王在晋满了一杯酒,问道:“先生此来,是不是上回托您问的事情,宫里有回复了。”

受了这杯酒,王在晋方才满意地捋起胡须。

“你也不是不知道,宫里已将心思,放在了家大业大的豪商身上。”

“先是锦衣卫负责督办司,再又是让那选秀女回来的司礼监太监李实去管织造局…”

陈经纶还不止第二件事,闻言吃了一惊。

“苏州织造也换人了?”

“你还不知道?”

王在晋点点头,冷哼道:“在诸多商人中,你还算知道晚的。其他人各处都有消息来源,宫里消息一出,他们就全都一清二楚了。”

“眼下还仅是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江宁织造,迟早都要换。”

“我接了宫里的意思,主持这番薯一事。你说,是不是需要个听话的如臂指使?”

越听,陈经纶心中越是震惊。

“先生想要如何推行番薯?”

“宫里才只是对番薯比较感兴趣,这份兴趣到底能不能转变成决定,这还要看你们陈家有没有诚意。”

言之于此,王在晋微微一笑,不再多说。

陈经纶眼珠乱转,起身来回踱步,想了半晌,才是决定和盘托出,成败在此一举。

“一夫耕田,亩产番薯,能在三十石以上!”

听了这话,王在晋神情一动,变得有些激动起来,须臾,他又平复心情,喝了口茶,静静问:

“此话可当真?”

“我陈家于闽地推行番薯十数载,岂能有假?”陈经纶下意识的道。

为什么王在晋忽然变得有些激动,因为他看见了彻底解决各地饥荒的机遇!

要知道,眼下亩产稻麦的确不是很可观。

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

此时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如吴江、昆山等地,亩收稻谷应两石,那么折合成后世就是亩产约三百斤。

《补农书》也载:“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

其上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三石”、“春花一石半”。

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大概是亩产两石,春花亩产一石,合起来亩产三石。

这是南方,现下的北方,因小冰河期影响,荒地成片,百姓无地,被迫到处逃难,产量更少。

根据方志记载,明朝自番外引入番薯的人,不只福建的陈振龙一个。

除了他,还有吴川人林怀兰、东莞人陈益,自安南境内引入,但一直都是地方区域性,没能达到大规模推广。

万历末年起,陕西、河南、北直、山东、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各布政使司已经开始出现引入番薯的情况。

只不过,从引入到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王在晋需要做的,就是劝说皇帝重视番薯,以朝廷政令的形式,开始试种,然后在大明两京十三省推广。

那么难点在哪儿?

既然番薯早已出现,却至今没有普及,肯定是有原因的,上疏给皇帝之前,王在晋下过一番苦工。

推行番薯解决饥荒,挡了某些人财路,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大部分的底层百姓根本不知道番薯的优点。

推广番薯,在地方上未接到朝廷明确政令时,对地方官员来说,都是一个损人不利已的做法。

大部分地方官都只是暂时种一下,缓解本地饥荒问题后为了避嫌,便鲜少再种。

毕竟,金学曾那样直接下令全省推广的人太少了。

王在晋明白,没有看到番薯真正的产量,还有皇帝明确的圣旨下达之前,番薯都只能在某地小规模的推行,达不到眼下缓解饥荒的需求量。

王在晋与陈经纶,为推行番薯的国策谈了许久。

说是为了国策的推行,可两个人心里都和明镜一样,他们各自都有利益,只不过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已。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大公无私、为国为民。

......

几日后,王在晋以阁臣的身份,向朱由校进呈“奏番薯推行疏”,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科道官劾王在晋中旨入阁,不合礼法的题本,也是雪片般飞到西暖阁。

西暖阁,新任的乾清宫管事王朝辅,正为皇帝清理奏疏,挑那些“紧要事”念。

他翻了翻,发现科道官的揭帖仍千篇一律,不是犯颜批鳞,就是弹劾熊廷弼、王在晋,实在没什么好念。

须臾,他将一份奏疏从中抽出,喜道:“皇上,东阁大学士王在晋奏请推行番薯。”

宽袍大袖,玉带金裎,一身的华服此时都成了累赘。

朱由校嘴边头一次荡漾着如此灿烂的笑容,他一把将这份奏疏拿到手上,越看,越是感叹。

“好,好啊!”

这份奏疏,朱由校看得格外认真。

这份《奏番薯推行疏》,通俗易懂,想来,王在晋在上疏之前,也在地方上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王在晋将陈经纶分享给自己的种植经验,与其走在京畿等处时的农事经验相结合,得出了番薯易种植,且亩产高于稻麦的结论。

疏中云:“推行番薯,为本朝所必须之国策。”

朱由校也知道,这个时候,番薯就已在华南地区广为种植,并逐渐向北推广。

不仅要推行番薯,马铃薯日后也要推广,先填饱了肚子,才能去谈开源节流的问题。

有些事儿,底下也就闹不起来了。

历史上,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等影响,番薯虽然进入大明较早,但栽培技术传播一直很慢。

到了鞑清康熙时期,番薯栽培技术才普及开来,刚好让鞑子捡了个漏。

其实话说回来,鞑子们捡的漏还少了?

王在晋在奏疏中说,田亩的耕种面积不仅与土地本身质地有关,更决定于耕种的作物。

番薯适应性强,可以在水稻、小麦不能种植的山地耕种,更可以用于荒地复耕,把原来大片不可耕种的土地变成可耕种的土地。

除此之外,番薯还有耐旱、抗病性强、抗虫害性强、产量高等优势,一年可以种植春、夏两季。

在这方面,陈振龙在福建的先行推广,已经让来日番薯在京畿等处的试种,有了充足的经验。

以昔年福建产量来算,春薯亩产量为三十石,夏薯亩产量一般在十石至二十石之间。

春夏合计,就算最少的情况,都有四十石。

说的再简单点,就是番薯每年的产量相对于“亩产一石余”的稻麦来说,翻了几十倍。

原来可以养活一个人的田,如果种了番薯,可以养活几十个人。

朱由校将奏疏合上,只觉得眼前一片的豁然开朗。

这个王在晋,在奏疏里把什么都说明白了,可是对在京畿何处试种,只字未提。

想了想,朱由校靠在座椅上,长舒口气道:

“传谕给王在晋,通州有五个皇庄,朕全都给他,让他试种番薯。如果春薯产量足够,在夏薯之前就要推行到京畿各处皇庄,一体种植!”

“这个事儿,叫王在晋上点心!”

“对了,徐光启不是也擅长吗,派个缇骑去找他,让他协助王在晋试种。”

待王朝辅离去,朱由校起身在暖阁活动了下,向一侧小太监问:

“朕早有谕令,叫童仲揆、陈策他们自辽东返回,如今到哪儿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保护我方族长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军工科技 镇妖博物馆 猎妖高校 艳海风波 盲人按摩师 苏倩 山村情事 斗破:从迎娶美杜莎开始 陛下不可以!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我有一剑 桃花沟 恶魔军官,放我走! 踏星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经典收藏御女天下 逍遥人生 艳海风波 四合院:闷棍才是硬道理 都市花语 反派:女主乖乖的到碗里来吧! 双穿:我在两界当主宰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重生1976,我在小村当知青 让你带兵演习!你成全军公敌 绝品都市神医 写诗写歌写小说,我都会亿点点 重生之神级学霸(志鸟村) 神豪:开局亿亿兆资金,我无敌了 动漫之后宫之旅 买不起手办就造出了钢铁侠这件事 神豪:老婆闯祸后穿上了巴黎世家 吞噬星空之张昊白 舞台上穿越的我爆红了 四合院:穿越蔡全无,冒充傻柱叔 
最近更新思君不过二年春 重新焕发的青春 一键合成神物,我在乱世只手遮天 娃娃亲校花超纯爱,骗我去领证 抗战之太行山溜子 把柄在手,太太们抢做我朋友 权路相争 重生都市之辉煌人生 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 人类灭绝前,十四世界共同抗击! 古武者 开局拐天仙,列强竟是我自己 分手后女总裁非要嫁给我 都断绝关系了,你破产管我啥事 我的同学都是妖 末代厂长穿越逆袭记 列车长的升迁之路 出山后,我的身份瞒不住了 含冤入狱:陷害我的校花没想到我重生了 重生:风流学霸,创造神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txt下载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