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鹿

赵子曰

首页 >> 即鹿 >> 即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逍遥小贵婿 一万年前争霸 黑铁之堡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蛇医王妃 
即鹿 赵子曰 - 即鹿全文阅读 - 即鹿txt下载 - 即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九章 小树似长高 文举变通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令狐乐问道:“何事?”

陈不才说道:“便是文举此事。大王,所谓‘伦常’,伦者,类也;常者,规也。上古之际,贤愚不同,乃分贵贱;近代以来,士庶有别,遂有高门与寒素,这就是‘伦常’啊。孔子云‘承礼启仁’,大王博通典籍,自是知道,圣人说的‘礼’,便是伦常。今黄荣进奏,请行文举,他这是在乱伦常!……大王,伦常一旦被乱,上下尊卑失序,则国将不国矣!”

令狐乐小时在猪野泽吃过苦;登基前后,於政治方面,又有令狐奉、莘迩这两个行事风格不同,但魄力、见识都出众拔群之人对他的言传身教.

他也算是既经历丰富,尝过人间疾苦,又有好的老师供他学习。

故此,他现在尽管年岁不是很大,然却非那些长於妇人之手,连五谷都不认识的寻常贵族膏腴少年可比,在很多事上都有他自己的判断。

令狐乐迟疑了下,摸着柔软的胡子,说道:“黄荣的这道上书,的确是引起了朝野很多士人的激烈反对,泛丹反对的最为激烈,麴爽亦特地上书,表示不赞成,但是小宝,我觉得他这道上书中所言也不是全无道理。就像他说的,傅说举於版筑之间,百里奚,五羖大夫也,孤寒单家,未尝无有英杰。如今海内战乱百年,正英雄用武之时也,宜当广取贤士,不宜固步自封。”

“单家”、“孤寒”,是当下的通用语,并非指丁口稀少的人家,都是寒门的意思。

陈不才说道:“大王,傅说、百里奚之流,固然是出自贫寒而有才干,可是请大王试想,从先秦至今,这类的人物总共又有多少呢?为了一两个,甚至可能一个都没有的这样的人物,把伦常乱掉,坏了国家的根基,孰轻孰重,臣请大王思之。况且,大王,对虽出贫寒而或其人有才的这种罕见情况,国家也不是没有应对之法,前代秦朝的时候,不就开始行察举之制了么?察举之制,针对的就是此类人士啊!”

门阀政治尽管早就确立,但前代秦朝施行的“州举秀才,郡举孝廉”之察举此制,没有被废弃。不过虽没被废弃,察举制实际上也早已被贵族掌控。就拿唐来讲,自唐建国至今,因“孝廉”、“贤良”而入仕的寒士,屈指可数,总共也不过三四人罢了,且在诸多的察举科目中地位最高的“秀才”,并无一个寒士能够得到,但又话说回来,三四个,少是少,却毕竟是有寒士应察举而得以入仕了,不实事求是的话,倒是也可称“针对的就是此类人士”。

令狐乐望着殿外,踌躇心道:“小宝说的不错,伦常纲纪是国家的根本,伦常如坏,国将不国;可黄荣这狗东西所提议的文举此制,若能为孤招来贫寒英杰,亦不失为可行之良政。”

他知道文举此制,实乃是莘迩欲行,对莘迩的谋虑,他潜意识中还是佩服和信任的。

陈不才说道:“大王适才所言,‘如今海内战乱百年,正英雄用武之时,宜当广取贤士’,此言甚是!大王的雄图抱负,尽在此一言之中,臣钦佩不已。大王若是担心或会‘野有遗贤’,臣愚见,大可待此次蝗灾过后,开一次特举,令州郡举荐贤才就是。”

令狐乐点了点头,说道:“好!小宝,你这主意不赖。”

陈不才问道:“大王,那这文举?”

令狐乐没有回答他,而是问道:“小宝,你给我说老实话,你劝我不要允准黄荣此奏的这些话,是不是陈荪让你说的?”

“……回大王的话,是臣自己想说的!”

忽然起了一阵风,卷动殿外苑中的草木。

初夏时节,苑中郁葱,唯有一棵小树,枝叶尚还不很茂。

这棵小树,是令狐乐登基后亲手种下的,平时常被附近的大树遮住,然此时周围大树的叶子被吹动翻卷,便把它露了出来,正跃入令狐乐眼帘。

枝叶虽尚不盛,但不知不觉的,这小树,好像长高了些。

令狐乐落目其上,长久地没有移开视线。

……

夏季阳光的沐浴下,谷阴宫城的小树可以茁壮成长。

飞蝗蔽日中,河州的草木莫说成长,尽皆被蝗虫啃得光光秃秃。

四月下旬,令狐乐的罪己书下后十余日。

羊馥同时上报莘迩和定西朝中,经过大半个月夜以继日的灭蝗,总算是把蝗灾扩大、恶化的势头给以了遏制。情况不能说已在变好,然就眼下的形势来看,至少是不会变得再坏了。

却就在这时,唐艾也自襄武传了一道书,禀报莘迩和定西朝中,秦州出现了蝗虫。

秦州、河州接壤,秦州出现蝗灾在莘迩的预料中,所以看到这个消息,他并不感到意外,也不吃惊,当即回书唐艾,叫他暂时停下陇山的战事,立即全力展开灭蝗。

唐艾在上书中,除了说秦州出现蝗灾此事,还报告了另外一件事。

即在陇西、天水边界,修建壁垒此事。

几个月的修建下来,不仅两郡边界地带,包括武都和天水的边界地带,修筑成了足够的壁垒,而且襄武、獂道、狄道等因秦军围攻而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诸城,也都完成了修缮,又并且在襄武等城的外围,亦各修建成了一两个坞堡,与主城成犄角之势。

这是个不错的消息。

蒲茂如果再来犯境,难度就会更大。

河州蝗灾被遏制住了恶化的势头,陇州方面的消息,陇州蝗灾也得到了抑制。

泛丹和陈不才等纷纷上书,俱称这都是令狐乐修德有功的缘故。

莘迩闻知此讯,一笑置之。

他有了余暇,将注意力重新转到文举此事上头,和黄荣接连通了两封信。

黄荣回信中说:谷阴朝中对此的阻力前所未有的大,就在前两天,便连一向不肯露头的陈荪也上了一道书,反对开文举,张浑尽管没有反对,可态度很不积极,甚至可称消极;身为定西国君的令狐乐对此则是左右摇摆,含糊模棱。

说到底,再是因为各种利益,张浑、陈荪不得不和莘迩合作,或者采取不抵抗策略,可是文举此制,实在与均田等制不同,就像陈不才的话,此制是在“乱伦常”,一旦得以施行,大批的寒士由此入仕,势族们赖以掌控权力、财富的特权根基就会被动摇,最终瓦解。

所以,张浑消极、陈荪公开反对,不足为奇。

摆在莘迩面前的,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强制推行,一个是另想他法。

莘迩征询了黄荣、羊髦等人的意见。

黄荣认为,完全可以强制推行。

凭借莘迩以往的声望,挟去年秋襄武大胜的兵威,就算是强制推行,谁还敢生乱不成?

羊髦认为,最好不要强制推行。

文举一开,大量的寒士涌入“体制”里头,的确是可以加强莘迩的政治势力,但是通过文举而进入政权中的这些新人,限於从政的经验、资历等方面,他们在最先的时候,绝大多数肯定是只能充任下级、辅佐,没个一定的时间,没有充足的锻炼,他们是成不了气候,影响力亦是有限的,此是最好不要强制推行的原因之一。

到现在为止,谷阴朝中也好、州郡官寺也好,把持要职、占据多数的仍然是士族中人,如果强制推行文举,那么因此入仕的寒士与这些贵族士人,双方势必就会产生矛盾,如此一来,朝中、地方可能就会陷入内斗、内耗,此是最好不要强制推行的原因之二。

相比黄荣的“快刀斩乱麻”,羊髦此议是老成之见。

莘迩思之良久,召来张龟、高充等人,再又问询他俩的意见。

张龟是寒士,高充是普通士族出身。

两人的意见却是一致,都赞同羊髦的观点。

莘迩最终做出决定,亦庄亦谐地心道:“虽是我已用数年时间,以武举、小规模的文举等政做了铺垫,但面向全陇正式大规模地开文举的客观条件,看来却还不成熟。这些‘反动’、‘腐朽’、‘阻挡我进步潮流’的势力依然不容小觑。罢了,那我就先把我的备用之法拿出!”

想定,他从容地与张龟、高充说道,“既是卿等俱以为不宜强制推行,那我就从善如流,此制便暂不行之,但是暂不在全陇施行此制,我以为,却不妨可在河州施行此制。”

张龟不解莘迩之意,说道:“明公此话何意?‘在河州施行此制’,明公是打算要在河州单独开文举么?”

“可以这么说。”

张龟说道:“龟愚钝,敢请明公开解,何谓‘可以这么说’?”

“我又不是河州刺史,我哪里能在河州单独推行此政?况乎我即使是河州刺史,无有谷阴朝中允许,我也无权在河州单独推行此制。但我虽不是河州刺史,……”莘迩说到这里,顿下话头,抚摸短髭,看着张龟、高充,微微一笑。

张龟的独眼一亮,说道:“明公虽不是河州刺史,但明公的督府、军府却都有自辟属吏之权!”

“正是。”

张龟说道:“明公的意思,龟明白了。明公这是要以辟除属吏为由,由督府、军府出面组织文举考试,从而另辟蹊径,绕过谷阴朝中,施行此制。”

“然也。”

张龟想起一事,喜色略消,眉头蹙起,说道:“可是明公,如果这样开文举的话,得来的才能之士,却就无法在定西入仕,只能任於明公府中了啊。”

这样,就达不成扩大、增强莘迩在定西的政治势力的这一目的。

“谷阴朝中阻力太大,暂时不能推行此制,无有别策,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行此变通之法了。虽是无法入仕定西朝中、州郡,但最起码,我这也算是给贫寒之士打开了一条入仕的通道吧。”

高充捻须笑道:“并且最重要的是,借由此法,河州寒士中的杰出之辈,将尽能为明公用矣!”寻思了下,摇了摇头,又说道,“不对,明公督府、军府的属吏辟除,属吏之籍贯,无有地域限制,却又不仅仅是河州寒士可以应试,全陇之士皆可应试!”

“所以我说‘可以说是我要在河州单独开文举’。”

张龟细细想了一回,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变通之法。

至於如果改由督府、军府出面,以出任督府、军府掾吏为“中举者的奖赏”来开这个文举,河州等地的寒士会否积极应试?或言之,督府、军府掾吏的职位,对他们的吸引力够不够大?这个问题不用多虑。如前文所述,只要府主的权势够大、前途够远大,则其督府、军府中的掾吏职位,往往就会比一般的朝廷职位还更吸引士人,势族子弟对此尚趋之如骛,何况寒士?

张龟赞不绝口,说道:“明公此法高明!”问道,“那么敢问明公,意下何时开始行之?”

莘迩说道:“我意就仍是定在今秋,卿二人以为可否?”

原本计划今年秋天,由谷阴朝廷组织,在全陇开行文举,现在谷阴朝廷层面的这个文举是开行不了了,那就把今秋的这个文举,变成莘迩督府、军府辟除属吏的考试便是。

张龟说道:“之前风声已经放出,说今秋将行文举,诸州士人多已有闻,如把督府、军府的文考仍然放在今秋,会省下许多前期的宣传事宜,龟以为可以。”

高充也无异议。

莘迩说道:“那就这么定下!”

高充问道:“原本的计划是,如以定西的名义开行文举,则就以张浑、傅乔分为首任的主、副考官,现下改为由督府、军府出面组织,明公,这主、副考官之任,以谁为好?”

“主考官由我来做!”

“明公亲自任之,足显重视。明公,副考官呢?”

“咱们的文考是面向全陇士人的,不分贵贱,皆可参试,此副考官之人选,必得出身望族、名誉清高,非宋翩不可!”

选用宋翩,在高充、张龟的意料之外,然又在情理之中。

宋氏昔为陇地阀族之首,今虽倒台,但也只是刚刚失势,论其在陇地士人间的影响,依旧还是很大。文考不是只考寒士的,阀族长期地掌控政权,乃自有因,一个缘由即是文化知识长期地被他们垄断,平心来讲,阀族、势族子弟文化修养的平均水平,现下的确是比寒士的平均水平为高,对这部分人中的杰出之士,莘迩也不会放弃,所以,副考官让宋翩来当,就是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这也算是给势族子弟的一个政治信号。

高充亦不禁赞佩起来,说道:“明公深谋远虑,用宋公为副考官,正合任也!”

莘迩令道:“现已四月底,文考就定在九月!还有四个多月。长龄、君长,你俩这两天就开始着手,分遣吏员,赴各州郡,将此事宣告於各州各郡各县知晓。”

高充、张龟应道:“是。”

……

秦州出现蝗灾,与秦州相邻的蒲秦天水等郡,当然也逃不掉。

报告蝗灾的奏章,很快就络绎呈到了蒲茂的案上。

四月底的这天,蒲茂正在听崔瀚就时政大事的进言,又一道奏报蝗灾情况的上书送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人族镇守使 剑来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山村情事 陛下不可以!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重回1982小渔村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抗战之血肉丛林 大宋女刑司 花都太子 宠妾改嫁后,清冷权臣强取豪夺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扶明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梦回西晋娶女帝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汉吏 无双镇北王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即鹿 赵子曰 - 即鹿txt下载 - 即鹿最新章节 - 即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