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老农所属的这个小家族,不仅人口不多,同时也没出过什么特别有出息的族人,但日子过得相对好一些的族人却还是有几个的。
他们的那位老族长就是其中之一,老爷子虽然早些年也没少吃苦,但却幸运地生了个能说会道、头脑灵活的好儿子。
自从不再打仗,他那儿子就跑去宁波府做伙计了。
这职业放在谢家,或许大多数人会觉得,他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但在老农生活的这十里八乡,能去城里当伙计、挣稳定月钱的人,那可都是值得羡慕、值得钦佩的厉害人物。
毕竟家里出一个伙计,就等于是有了一份旱涝保丰收的稳定收入,这份稳定收入,是可以帮着这个家庭摆脱困穷与饥饿的。
吃不饱、穿不暖,也没读过书的寻常人,不懂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能够看见的,就只有某件事给某个人或者某个家庭带来的切实改变。
读书能让一大家子过上好日子,他们就羡慕别人家有会读书的聪明孩子。
出去做工能让一大家子过上好日子,他们就羡慕别人家有能找到活计的厉害孩子。
就如此时,老农就对他们李氏一族的老族长十分羡慕。
他揣着谢莞娘示意山子塞到他手里的一把铜钱,笑呵呵的把谢莞娘等人带到他们老族长家。
他们那位老族长已经不下地了,但却依然是家里说一不二的大家长。
跟他这位腰背佝偻的族叔说清来意之后,得了点意外之财的老农就回去地里继续干活儿了,那位老族长则是扯着大嗓门儿,招呼谢莞娘他们在院子里的石桌旁边落座。
谢莞娘依言落座,其他人则都静静立在她身后。
老族长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谢莞娘必然是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里头出来的。
他拍拍自己听力不是很好的耳朵,继续扯着嗓门儿对谢莞娘说:“贵人说的那东西,我家有倒是有,就是味道不咋样。”
他朝着在厨房门口探头探脑的小丫头喊,“毛毛,去拿个煮熟的番薯过来!”
毛毛哎了一声,倒腾着小短腿儿跑进灶房,然后用她的小黑手捧出来一个还没有谢莞娘拳头大的小红薯。
小丫头并不敢直接把东西塞到谢莞娘手里,于是就踮着脚尖儿,将那个小红薯放在了桌子边边。
不等谢莞娘道谢,她就迅速倒腾着小短腿儿,跑去她爷爷身后藏着了。
谢莞娘也没嫌弃这个嫌弃那个,她伸手,拿过那个细长的小红薯,轻轻将它掰成两段。
黄白色的薯肉显露出来,一起显露出来的,还有薯肉外圈的一圈细丝。
果子小,颜色也更近似板栗,而不是她前世吃过的红心红薯,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竟然还有细细密密的一圈细丝......
她问那老爷子,“爷爷,您家还有比这个头大的红......番薯吗?”
看出老爷子有些耳背,谢莞娘也学着他提高音量,喊着说话。
老爷子闻言,也大着嗓门儿喊回来,“有倒是有,但那些都是留着做种的,可不能煮来吃。”
在老人看来,这玩意儿跟米面比起来虽然难吃,但却比野菜什么的好吃,最重要的是它产量高还顶饿,在连吃饱都困难的普通人家,这玩意儿还是很珍贵的。
谢莞娘闻言松了口气,只要不都是长这样的就没问题。
她问那老爷子,“您能卖一些留着做种的番薯给我吗?价钱好商量。或者您知道哪里还有人卖这个吗?”
老爷子想了想,“我家三儿去年带回来不少,我们这边种这个的,基本都是从我家买的秧苗。您若实在想要,老头子就匀两麻袋出来,只是这价钱……”
谢莞娘会意,“价钱由您来开,您觉得一袋红薯多少银钱合适?”
老爷子想了想,伸出一只疤痕、老茧、斑点遍布的苍老手掌。
谢莞娘盲猜,“五十两?”
老爷子和那小丫头被她冷不丁喊出的这三个字骇了大一跳,老爷子下意识用力摆手,“五两,我是说五两!”
谢莞娘松了口气,五两那还好,比她预想的十两二十两便宜多了。
她摸出个十两的银锭子,在那老爷子的注视下,推到他面前的桌面上。
那老爷子当即便对躲在自己身后的小丫头道:“快,去喊你爹娘和二叔。”
原本躲在他身后,时不时探头看一眼谢莞娘等人的那小丫头,闻言立马呲溜一下跑出了院子。
他爹娘正在地里忙活,听到自家孩子没头没尾的喊了一声,“爹、娘、二叔,我爷喊你们回家去”,夫妻俩都有些不明所以。
但他们也没办法询问的更仔细了,因为那小丫头在喊完这句之后,就已经又一次飞快地跑走了。
夫妻俩没办法,只能喊上男人的弟弟,脚步匆匆一起回家。
到了家三人才知道,原来他们爹竟然把两袋红薯卖出了十两银子的高价。
那小丫头的爹娘没想到这滋味寡淡的东西,竟然也能入得了贵人们的眼,但是这却并不妨碍他们为家里多了笔进项而高兴。
秋末他们夫妻俩的大儿子就要娶亲了,但之前说好给女方的聘金,却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因为家里老太太生病、过世,被陆续挪用光了。
虽然家里现在也不是凑不出这笔钱,但能够一次到位,不必大伙儿一起省吃俭用,终归是好事一件。
夫妻俩和老爷子的二儿子,一起跑去帮谢莞娘挑了两袋红薯。
谢莞娘亲自上手检查了一下,发现他们挑的红薯全都沉甸甸的,沾着些许浮土的红薯表皮也都十分光滑,没有腐烂或者伤疤,可以说品质相当不错了,不由满意的点了下头。
她让人把东西送到马车上妥善安置,她自己则是继续和那老爷子说话,“您家还有其他番帮传过来的农作物吗?”
老爷子大着嗓门回答,“有倒是有,就是那玩意儿现在已经没人敢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