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南岳清水湾

首页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逍遥小贵婿 夺嫡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战之烽火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南岳清水湾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全文阅读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txt下载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铜仁市属革命老区石阡县基本情况概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有一座充满魅力的小城——石阡县。它宛如一颗遗落在山水之间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这里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现代活力,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一、自然地理:山水相依的生态家园

(一)地理位置

石阡县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7°44'55\"——108°33'47\",北纬27°17'15\"一27°42'52\" ,地处重要的地理节点。它东邻江口、岑巩县,南接镇远、施秉县,西接凤冈、余庆县,北靠印江、思南县 。县境内东西最大间距达86.6千米,南北间距为47.6千米,总面积2173平方千米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黔东地区交通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各方的要道,承载着商贸往来与文化传播的使命。周边各县的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石阡独特的文化氛围。

(二)地形地貌

石阡全县地势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龙川河如一条蜿蜒的玉带,自南向北贯穿全境 。县内最高海拔为1869.3米,最低海拔为388.3米,相对高差达1481米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塑造出丰富的景观类型。这里不仅有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还有宁静祥和的山间小盆地和蜿蜒曲折的河谷阶地 。在地貌成因分类上,岩溶地貌占据主导,全县岩溶地貌分布广泛,溶斗、溶洼、溶盆、暗河、落水洞等景观星罗棋布,面积多达148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8.4% 。东部、南部和西部以低中山为主的山地地貌,山峦叠嶂,峰林如聚;西南部为山地山原地貌,地势较为高亢;中北部沿龙川河一带为丘陵河谷地貌,地势平缓,土地肥沃;西北部沿余庆河西岸为低山丘陵槽谷地貌,景色秀丽。

(三)气候特征

石阡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年均气温为17.2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7.1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7c 。年均降雨量1113.9毫米,最大降雨量为1577.2毫米,最小降雨量为772.1毫米 。多年年均日照为1069.8小时,最大风速为14米每秒,主导偏南风和东北风风向,无霜期为305天 。这样宜人的气候条件,使得石阡四季都充满生机,无论是春日的繁花似锦,还是冬日的温暖如春,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温和湿润的气候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石阡的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产出的农产品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四)自然资源

石阡县自然资源丰富,犹如一座天然的宝库。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有重晶石、钒矿、铅锌矿、黑滑石、铁矿、煤、大理石等10多种 。其中,石材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品种多,储量达15亿立方米,多达22个品种,石阡红、蜘蛛米黄等11个品种达到国家A类装饰材料标准 ,中国石材协会授予石阡“中国石材产业基地”称号 。石阡温泉更是一大特色资源,已知的自然出露热矿泉18处28个出露点,总流量65升\/秒,最高水温55c 。经科学鉴定,水中富含硒、锶、氡、偏硅酸、锌等2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标准,是全国罕见的饮、浴热矿泉,系国际饮用、医疗双达标矿泉水,是世界少有、中国独有的优质水源地 ,石阡也因此获得“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的美誉 。农产品资源同样丰富,“云雾茶”“碧龙茶”“坪山翠芽”“百花苦丁茶”“黄花菜”“松花皮蛋”“泡辣椒”“豆腐乳”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 。此外,石阡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9.74% ,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这里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

二、历史沿革:岁月沉淀的文化印记

(一)先秦时期

石阡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父系氏族公社中晚期尧舜时代,在整个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皆有文字记载 。当时,石阡为梁州之南裔,荆州之西鄙 。战国时期,楚将庄蹻从石阡侵略至且兰,使之成为楚巫黔中地 。庄蹻率领百濮族大迁徙入滇,一部分在牂牁河的乌江流域定居,成为当地的土着先民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也为石阡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石阡境内西部设置夜郎县,属于象郡 。两汉时期,石阡东部为武陵郡西缘,西部属于牂柯郡地 。南北朝时期,粱武帝天监年间(502年——519年),汉武陵郡西边的地方分给了南阳郡,治领建昌县 。侯景叛乱后,在武陵,东牂柯郡之间经常有夜郎流民聚居,于是梁设立了夜郡,隶属于武州 。陈时,废除了建昌县,建立了南阳郡 。在这一时期,石阡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不同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元年(581年),南阳郡被废除,在石阡设立寿州 。开皇十八年(598年),寿州改名为充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新设立夜郎县 。唐贞观四年(630年),设立夷州 。宋大观三年(1109年),又重新设立都上县 。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年一1270年),设立石阡军民长官司在治所 。大德九年(1305年)六月三日,葛彰葛商长官司地发生地震,长官司署迁到河坝场 。泰定三年(1326年),思州土官田仁担任思州宣慰使,领导石阡,葛彰葛商等22长官司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石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四)明清时期

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元朝筑建的本庄戴家坝“千工堰”,在石壁凿堰通水,使得附近的高低坝田都能得到灌溉 ,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立石阡府,分别管辖龙泉县以及石阡、苗民、葛彰葛商3个长官司 。石阡府的设立,标志着石阡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得到提升。一年后,石阡府设置儒学,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天顺三年(1459年),石阡府费广获得四川乙卯科解元,次年庚辰科又中进士,充任御史,他的名字入载民国《中国人名大辞典》 ,这显示出石阡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5名江西商人在石阡县修建了万寿宫,这座融合中原文化与黔东风情的建筑瑰宝,不仅是江西商帮在石阡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石阡与外界文化交流的见证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知府陆郯撰写《重修玉皇阁记》,记述了僧人黎大恩的活动 。清康熙二年(1663年),废除葛彰葛商长官司 。乾隆七年(1742年),石阡府分别设立7里 。道光二年(1822年),知府夏修恕捐赠自己的俸禄修缮从思南至石阡的驿道 ,改善了交通条件,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清咸丰五年(1858年),此地爆发红号军反清起义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变革 。清宣统二年(1910年),法国丁神父到石阡传教,在天主堂设立“保婴医馆” 。一年后,石阡府在城外的泗王庙中设立警察公所 ,这些事件体现了当时石阡在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受到的外部影响。

(五)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县知事陈德昌将石阡县划为6个区,即城区、小鸡公、本庄、王家寨、龙洞、大地方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立石阡县立初级中学,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 。一年后,国民党改组贵州省政府,实行行政督察区,石阡划归到铜仁行政督察区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立石阡县民众教育馆,推动了民众文化教育的普及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石阡实行新县制,设置乡镇保甲 ,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十军二十八师进入石阡县城,石阡解放 。1950年,石阡县人民政府成立,将18个乡镇划为3个区域分辖,设立区公所 。1967年3月19日,石阡的“三一九”派夺取县党大权,石阡开始“文化大革命”,一个月后成立“石阡县革命委员会” 。1998年石阡县被评定为革命老区 ,其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认可。2008年,石阡县被贵州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农村改革试点单位 ,积极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径。2016年1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石阡县的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汤山镇变成设置汤山街道和泉都街道,将中坝镇设置为中坝街道,将河坝场乡设置为河坝镇,总共3个街道、6个镇、1个乡、9个民族乡 ,进一步优化了行政管理体制。2022年4月,石阡县入选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 ,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三、民族风情:多元融合的文化盛宴

(一)民族构成

石阡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居住着仡佬、侗、苗、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4% 。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石阡的乡村,常常能看到不同民族的村落相邻而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关系。例如,在一些传统节日里,各民族同胞会共同参与庆祝活动,分享各自的美食和文化习俗。

(二)民族文化

1. 仡佬族文化:仡佬族是石阡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仡佬毛龙节是仡佬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毛龙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在节日期间,人们舞动毛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仡佬族的敬雀节也别具特色,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鸟类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仡佬族的情歌更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歌词质朴,旋律优美,是仡佬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重要方式 。

2. 侗族文化:侗族的“悄悄年”是石阡侗族独特的习俗。在春节期间,侗族同胞会举行各种神秘而有趣的活动 。他们会悄悄地准备年货、打扫房屋,在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行简单而庄重的祭祀仪式 。此外,侗族的鼓楼建筑也是其文化的重要象征,鼓楼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是侗族人民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 。

3. 苗族文化:苗族的芦笙舞是石阡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苗族同胞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会身着盛装,跳起欢快的芦笙舞 。芦笙舞动作优美,节奏明快,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和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的刺绣工艺也十分精湛,苗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布料上绣出各种精美的图案,这些刺绣作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艺术品 。

4. 土家文化:土家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动作简洁有力,节奏明快 。在摆手节期间,土家族同胞会聚集在一起,跳起摆手舞,祭祀祖先,祈求平安 。土家的吊脚楼建筑也独具特色,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既美观又实用 。

(三)民族节日

1. 石阡仡佬毛龙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期间举行,是仡佬族祭祀祖先、祈求平安和丰收的盛大节日 。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庄重的祭龙仪式,随后舞龙队伍走街串巷,进行舞龙表演 。毛龙造型独特,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龙身一般用竹篾编制,外糊彩纸 。舞龙者身着传统服装,动作矫健,龙在他们的舞动下,时而腾飞,时而盘旋,场面十分壮观 。

2. 侗族“悄悄年”:春节期间,侗族同胞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就悄悄地准备过年 。他们不贴春联,不放鞭炮,一家人静静地度过除夕夜 。初一早上,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 。从初二开始,侗族同胞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交流感情 。在“悄悄年”期间,侗族同胞还会举行各种传统活动,如唱侗歌、演侗戏等 。

3. 苗族芦笙节:苗族芦笙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期间举行 。节日期间,苗族同胞身着盛装,聚集在芦笙场上 。芦笙手们吹奏着芦笙,苗族青年男女则围绕着芦笙手,跳起欢快的芦笙舞 。芦笙舞有多种形式,如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等,动作优美,节奏明快 。此外,芦笙节上还会举行斗牛、斗鸡、赛马等传统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

四、经济发展:蓬勃兴起的产业格局

(三)服务业繁荣

1. 旅游业

石阡县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石阡温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石阡旅游的核心品牌之一,这里的温泉历史久、分布广、流量大、水质优 。城南温泉群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年),是全国唯有、世界少有的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温泉。景区内,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与氤氲热气相映成趣,游客不仅能在温泉池中放松身心,享受温泉带来的舒适与健康,还可参观温泉博物馆,了解石阡温泉的千年历史。

佛顶山景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生态环境原始而优美。这里生长着珙桐、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栖息着黑叶猴、林麝等濒危动物。山间溪流潺潺,飞瀑流泉随处可见,徒步栈道穿梭于林海之间,是户外爱好者徒步探险、亲近自然的绝佳之地。每年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将佛顶山装扮成花的海洋,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仙人街景区凭借世界上最大的天然仙人石板仙街和最长的空中船型玻璃悬廊等奇观声名远扬。天然石板街长约2公里,宽10 - 30米,表面平整光滑,仿佛仙人特意铺设;高悬于百米悬崖之上的玻璃悬廊,宛如一艘即将启航的巨轮,游客行走其上,不仅能体验惊险刺激,更可俯瞰脚下的壮丽峡谷风光,将千山万壑尽收眼底。

楼上古寨完整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小青瓦、封火墙、雕花窗,处处彰显着古朴典雅的韵味。古寨遵循“北斗七星”布局而建,巷道纵横交错,犹如迷宫。这里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座院落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是研究古代建筑和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每逢传统节日,古寨中还会上演傩戏、花灯戏等民俗表演,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尧上仡佬族文化村保留着浓郁的仡佬族文化风情。村口的在此可以参与“敬雀节”“毛龙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品尝油茶、灰豆腐等仡佬族特色美食,学习制作仡佬族刺绣、竹编等手工艺品,深度体验仡佬族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智慧。

2. 现代服务业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石阡的现代服务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在交通物流领域,石阡已构建起“高速 + 铁路 + 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沪昆高铁、安江高速、江瓮高速穿境而过,极大缩短了石阡与外界的时空距离;规划建设中的黔北(德江)机场投运后,将进一步提升石阡的交通便捷性。物流产业也随之崛起,多个现代化物流园区相继建成,整合了农产品运输、石材配送、旅游商品流通等业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石阡县积极打造电商产业园,培育本土电商企业和网红达人。通过“电商 + 农产品”模式,将石阡苔茶、松花皮蛋、泡辣椒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在政府的扶持下,许多农户开设了自己的网店,直播带货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潮流。2023 年,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2亿元,电商产业带动了3000 余人就业。

金融服务不断完善,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在石阡设立分支机构,推出针对农业、旅商业银行色金融产品,为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支持。同时,保险、证券等金融业态也日益丰富,为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筑牢了金融防线。

五、社会事业:幸福民生的坚实保障

(一)教育事业

石阡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在学前教育阶段,全县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0余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 。农村幼儿园推行“集团化办园”模式,城区优质幼儿园与乡村幼儿园结对帮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例如,石阡县实验幼儿园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乡镇幼儿园开展教学指导,捐赠教具玩具,提升乡村学前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阶段,石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亿余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教学楼、宿舍楼、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所有乡镇学校均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图书室。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施“名师工程”,每年选派200余名教师到省内外名校跟岗学习,同时引进优秀教育人才100余人。2023年,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5%,中考、高考成绩逐年攀升,石阡中学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位居铜仁市前列。

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茶叶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与县内龙头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建设了茶叶实训基地、电商直播基地等实训场所,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企业骨干,为石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医疗卫生

石阡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层面,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拥有核磁共振、64排ct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心脏介入、脑肿瘤切除等复杂手术;县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了省级重点专科3个,在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领域成效显着。

乡镇卫生院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每个卫生院均配备了dR、彩超等基本医疗设备,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村级卫生室“一村一室”达标率100%,乡村医生定期接受业务培训,能够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患者在医院即可完成医保报销,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同时,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三)文化事业

石阡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县文化馆每年举办各类文艺培训50余期,培训群众3000余人次;图书馆藏书量达20万余册,开通了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方便群众随时阅读。博物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文物1200余件,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向公众展示石阡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每个村都配备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健身器材,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文化广场的好去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活动年均开展20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显着,建立了县级非遗保护中心,设立非遗传承基地12个。每年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培养非遗传承人200余人。石阡仡佬毛龙节、说春等非遗项目多次走出国门,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日新月异,除了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贯通,县域内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800余公里。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对县乡道路进行提质改造,部四好农村路了白改黑。农村客运班线覆盖所有行政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工程,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 。完成了龙底江、包溪等中小河流治理,新建和加固病险水库12?龙底江??防灾减灾能力显着增强。

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建成了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7座,实现了城乡供电一体化。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解决了农村低电压问题,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电力保障。

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4G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5G网络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全面铺开。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群众能够及时获取各类信息,享受现代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

六、生态保护:绿水青山的守护之路

石阡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划定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禁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活动。配备专业的护林队伍,运用无人机巡护、红外监测等科技手段,加强对野生动植物无人机。近年来,保护区内的黑叶猴种群数量从最初的50余只增长到80余只,珍稀植物群落得到有效恢复。

全县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25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50平方公里。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项目,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等,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石阡的森林覆盖率已从2015年的65%提升至69.7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全面推行河长制,县、乡、村三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工作,整治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实施龙川河、余庆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人工湿地、生态护岸,改善河道水质。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关闭取缔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和养殖场,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石阡还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绿色转型。在农业领域,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模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在工业领域,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入驻,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举措,石阡正向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稳步迈进,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金山银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春满香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大明日不落 锦衣黑明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之红色警戒 朔明 戒指传奇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南岳清水湾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txt下载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最新章节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