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基地闯三国

安安静静看书书

首页 >> 带着基地闯三国 >> 带着基地闯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逍遥小贵婿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长嫡 将军好凶猛 特工萌妃 抗战之烽火 
带着基地闯三国 安安静静看书书 - 带着基地闯三国全文阅读 - 带着基地闯三国txt下载 - 带着基地闯三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3章 攻鲜卑(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檀石槐率领残部退出玄菟郡边境时,50万大军已折损近半,剩余26万士兵大多带伤,战马损失逾12万匹,粮草、武器几乎耗尽。大军行至漠北草原深处的“狼居胥山”下,檀石槐再也支撑不住,一口鲜血喷涌而出,重重摔下战马。左右将领慌忙将他扶起,安置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

待檀石槐苏醒,帐内已聚集了慕容皝、拓跋力微、秃发树机能等核心部首领。看着帐内垂头丧气的众人,檀石槐强撑着坐起身,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战败,非我鲜卑战力不济,乃谋算不周、盟军背约所致。今日退守,非为怯懦,是为他日卷土重来!从今日起,各部需按我号令行事,若有违抗者,以族规论处!”

檀石槐深知,此时若任由各部离散,鲜卑将彻底陷入分裂。他当即下令:

1. 划定驻牧范围:将剩余26万部众按部落拆分,慕容部、段部等东部鲜卑残部约8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东侧的“东河草原”,负责看管从汉军手中逃回的牛羊,恢复畜牧业;拓跋部、柔然部等中部鲜卑残部约10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北侧的“黑石坡”,此地多山林,可隐匿行踪,同时开采山中铁矿,修补武器;秃发部、河西鲜卑等西部鲜卑残部约8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西侧的“西漠绿洲”,绿洲有稳定水源,负责开垦荒地,种植耐寒的青稞、燕麦,补充粮草。

2. 安抚伤亡部众:下令各部清点伤亡人数,凡战死士兵的家属,由部落统一发放5头羊、2匹布;受伤士兵则由部落萨满集中医治,痊愈前可免一切劳役。同时,檀石槐亲自骑马巡视各部落营地,每到一处,便摘下头盔,对着士兵们高声喊道:“我檀石槐在此立誓,今日汉军给我们的伤痛,他日必百倍奉还!跟着我,迟早夺回我们失去的土地与荣耀!”

此举收效显着。原本因战败而人心惶惶的部众,见檀石槐仍有斗志,且能保障基本生计,渐渐安定下来。东河草原上,慕容部的牧民开始驱赶牛羊啃食新生的青草;黑石坡的山林中,拓跋部的工匠架起熔炉,敲打声日夜不绝;西漠绿洲里,秃发部的族人挥舞着锄头,开垦出一片片田地。

第二步:修复武器,重建军备

武器短缺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战前鲜卑各部共有弯刀、长矛等近战武器约30万件,战后仅剩不足10万件,且半数有缺口、裂痕;弓箭更是匮乏,箭支仅剩不足50万支,许多士兵手中的弓甚至断了弓弦。

檀石槐任命秃发树机能总领军备修复事宜,具体部署如下:

- 铁矿开采与冶炼:拓跋部在黑石坡山林中发现了三处露天铁矿,檀石槐从各部抽调5000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组成“冶铁队”,由拓跋力微的侄子拓跋珪带领,每日开采铁矿。为提高冶炼效率,秃发树机能还从西域带回的工匠中,挑选出10名熟悉“灌钢法”的匠人,指导鲜卑工匠改进冶铁技术。原本需三天才能炼出一炉铁,改进后只需一天半,铁的硬度也大幅提升。

- 武器修补与制造:在狼居胥山脚下搭建起100座铁匠铺,每座铁匠铺配备5名工匠、10名学徒,日夜不停地修补破损武器。对于无法修补的武器,便熔化重铸,优先打造弯刀和长矛——弯刀适合骑兵近身格斗,长矛则可用于冲锋破阵。同时,组织妇女和老人采集兽筋、羽毛,制作弓弦和箭羽;少年们则负责削制箭杆,确保箭支产量每日不低于1万支。

- 战马繁育与训练:战后鲜卑战马仅剩8万匹,且多为老弱病残。檀石槐下令从各部挑选出2000匹体格健壮的母马和100匹公马,组成“种马群”,由慕容翰带领专人饲养,采用西域传来的“分群繁育法”,确保每匹母马每年能产下一匹小马驹。同时,挑选1万匹尚有战力的战马,由慕容皝亲自训练,每日进行短途奔袭、跨越障碍等训练,提升战马的耐力和灵活性。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鲜卑共修复武器8万件,新造武器5万件,箭支储备恢复至150万支,战马数量虽未显着增加,但可用战马达到了6万匹,基本满足了小规模作战的需求。

第三步:外交斡旋,寻找盟友

檀石槐明白,仅凭鲜卑一己之力,短期内难以与汉军抗衡。他将目光投向了漠北草原上的其他势力,首要目标便是此前背约的匈奴。

他挑选了使者库莫奚——此人曾多次出使匈奴,熟悉于夫罗的性格。檀石槐交给库莫奚三项任务:

1. 澄清误会:携带500匹良马、1000张羊皮作为礼物,向于夫罗解释“书信事件”是汉军的反间计,并非自己的本意。同时,拿出当年与匈奴结盟时的誓约,当众宣读,证明鲜卑从未想过吞并匈奴土地。

2. 提出新盟约:提议鲜卑与匈奴达成“互不侵犯、联合抗汉”的盟约,约定若汉军再次北上,鲜卑出兵15万,匈奴出兵5万,共同抵御;战后所得土地、财物,按出兵比例分配。

3. 挑拨汉匈关系:向于夫罗透露,汉军在黑风口之战后,已开始在漠南边境修建堡垒,囤积粮草,意图逐步蚕食漠南草原——这正是匈奴的核心驻牧地。

库莫奚抵达匈奴大营后,按檀石槐的吩咐行事。于夫罗本就对汉军心存忌惮,听闻汉军在漠南修堡垒,顿时坐不住了。再加上库莫奚带来的厚礼和澄清,他很快打消了对鲜卑的疑虑,当场与库莫奚签订了新盟约,并承诺将在半年内训练出5万精锐骑兵,随时准备与鲜卑联手。

除了匈奴,檀石槐还派人联络了草原西部的“乌孙国”和东部的“扶余国”。乌孙国与汉朝素有摩擦,欣然同意与鲜卑互通有无,为其提供西域的铁器和药材;扶余国则畏惧鲜卑的势力,答应每年向鲜卑缴纳10万石粮食,换取鲜卑不侵犯其边境。

通过一系列外交操作,鲜卑不仅化解了孤立无援的困境,还获得了物资支持和潜在盟友,为日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杨帆率领汉军凯旋回玄菟郡治所高句骊城时,城内百姓早已在街道两侧摆上酒肉,欢呼声响彻云霄。但杨帆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檀石槐绝非轻易认输之人,鲜卑必然会卷土重来。入城次日,他便召集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及郭嘉、戏志才、徐庶、沮授四位军师,召开了“北疆防御战略会议”。

“此次击败鲜卑,不过是暂时遏制了其南下的势头,”杨帆站在沙盘前,指着漠北的方向,“檀石槐雄才大略,鲜卑各部根基未断,用不了多久,他们定会再次来袭。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加固北疆防御,让玄菟郡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第一步:修建防御工事,构建“三道防线”

根据徐庶提出的“地理防御论”,杨帆决定在玄菟郡北部构建“三道防线”,层层递进,抵御鲜卑骑兵:

1. 第一道防线:边境堡垒群

- 选址与修建:在玄菟郡与鲜卑接壤的边境线上,每隔50里修建一座堡垒,共修建20座。堡垒选用夯土与石块混合建造,高5丈,宽3丈,墙体外侧陡峭,内侧设有阶梯,可供士兵上下;堡垒顶部搭建箭楼,每座箭楼配备10名弓箭手,可俯瞰周边20里范围;堡垒内部设有粮仓、水井、兵器库,可容纳500名士兵长期驻守。

- 兵力部署:从步兵中抽调1万名士兵,每座堡垒驻守500人,由经验丰富的校尉统领。同时,在堡垒之间修建“烽火台”,一旦发现鲜卑骑兵,立即点燃烽火,相邻堡垒看到后依次传递,确保消息能在半个时辰内传到高句骊城。

2. 第二道防线:黑风口防御枢纽

- 加固原有工事:黑风口是汉军此前大败鲜卑的地方,地势险要,杨帆下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将原有战壕加深至4尺,加宽至3尺,战壕底部铺设尖刺;在战壕前方增设三层拒马墙,每层拒马墙之间用铁链连接,形成密集的防御网;在黑风口两侧的山坡上,修建10座“弩箭台”,每座弩箭台配备2架床弩,可发射巨型箭矢,射程达300步,能穿透重骑兵的铁甲。

- 常驻兵力:任命魏延为黑风口守将,率领3万步兵、2万弓箭手常驻于此。同时,配备5000匹战马,组成“机动小队”,由赵云的副将陈到统领,可在黑风口周边50里范围内巡逻,及时支援各处防御点。

3. 第三道防线:高句骊城核心防御

- 扩建城墙:将高句骊城的城墙加高至6丈,加宽至4丈,墙体外侧包裹一层铁皮,增强防御能力;在城墙四周挖掘宽10丈、深5丈的护城河,护城河上架设吊桥,夜间或战时收起吊桥,断绝入城通道。

- 储备物资:在城内修建10座大型粮仓,从玄菟郡各县及周边郡国征集粮食500万石,储存其中;同时,扩建铁匠铺和弓箭作坊,确保每月能打造1万件武器、10万支箭支;在城中心修建“中军大营”,可容纳10万大军驻扎,作为北疆防御的指挥中心。

第二步:整顿军队,提升战力

战后汉军虽损失不大(仅伤亡3万余人),但士兵疲惫,且部分士兵因胜利产生了懈怠情绪。杨帆与郭嘉、戏志才商议后,制定了“军队整顿计划”:

1. 裁军与补兵:对全军进行筛选,将年老、伤残及战力较弱的士兵约5万人裁撤,发放安家费,让其返乡务农;同时,在玄菟郡及辽东、辽西等郡招募青壮年男子10万人,补充到各部队中。新招募的士兵需经过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格斗技巧、阵法演练),合格后方能编入正式部队。

2. 兵种优化:

- 骑兵升级:将原有的15万轻骑兵和10万重骑兵,整合为“轻重混合骑兵”——每支骑兵部队中,轻骑兵占60%,负责侦察、奔袭;重骑兵占40%,负责冲锋、突破。同时,从西域购入5万匹汗血宝马,替换掉老弱战马,提升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

- 弓箭手专业化:将10万弓箭手分为“长弓手”和“弩手”两类——长弓手使用3丈长的硬弓,射程远,适合远程狙击;弩手使用连发弩,射速快,适合近距离压制。两类弓箭手分开训练,长弓手侧重精准度训练,弩手侧重射速训练。

- 步兵阵法革新:由戏志才主导,改进原有阵法,创造出“三才阵”“鸳鸯阵”等适合对抗骑兵的阵法。“三才阵”将步兵分为前、中、后三队,前队持盾防御,中队持矛刺杀,后队弓箭手远程支援;“鸳鸯阵”则以12人为一小队,配备盾手、矛手、刀手、弓箭手,灵活应对骑兵的冲锋。

3. 将领培训:每月在高句骊城举办“军事研讨会”,由郭嘉、戏志才讲解兵法战术,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分享作战经验,让各级将领熟悉新的阵法和战术,提升指挥能力。同时,挑选100名年轻将领,派往中原地区,学习汉朝正规军的训练方法和作战模式,为期半年。

第三步:发展生产,保障后勤

45万大军的粮草、物资消耗巨大,若仅靠征集百姓粮食,长久下去必然引发民怨。杨帆采纳沮授的建议,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三方面入手,发展玄菟郡的生产:

1. 农业发展:

- 开垦荒地:组织士兵和百姓,在玄菟郡中部的“辽河谷地”开垦荒地200万亩,种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为提高产量,引入中原的“曲辕犁”和“水车”,并派农官指导百姓耕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凡人修仙之逆凡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大道剑圣 超级无敌系统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古典复兴的无限游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大明日不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抗战之红色警戒 带着系统来大宋 戒指传奇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唐躺平王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衣冠谋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水浒之往事随风 
带着基地闯三国 安安静静看书书 - 带着基地闯三国txt下载 - 带着基地闯三国最新章节 - 带着基地闯三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