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逍遥小贵婿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超能进化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72章 休叹权谋若弈局,百年兴废本无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通鉴?朝政纪》载:镇刑司(时已并入理刑院)副提督石崇,俟昌顺郡王萧栎于奉天殿廊下 —— 值朝散人稀,崇假 “叙复辟之功” 邀栎驻足,语带谀词而藏挑拨:每赞 “殿下潜助复位”,必暗缀 “南宫旧主” 四字,隐刺栎曾居帝位之旧事,欲探其心;每提 “宗室当掌重权”,必引 “旧党愿效驱驰”,暗诱其附。

栎执腰间玄色锦带系着的双字玉扣(乃萧桓前日所赐,玉面浅刻 “桓”“栎” 二字),应对从容无隙:言及 “复辟之成”,则推功于萧桓 “圣明定策,洞烛奸邪”;语及 “辅政之力”,则归誉于谢渊 “镇边固防”、周显 “察奸缉佞”、秦云 “护京靖乱”,自谓 “一介宗室,唯谨守礼制、约束子弟,未敢有半分逾矩”,绝口不涉己功,更不接 “南宫旧主” 之话锋。

时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已遣探子乔装廊下杂役,袖藏桑皮纸密录簿,烛火微光下逐字记二人对谈 —— 自石崇 “邀谈之始”,至栎 “推功之语”,连 “崇三次前倾探意”“栎始终抚扣稳姿” 之细态,皆一一录之。入夜,探子携密录至玄夜卫衙署,周显亲核后封函,连夜递入御书房,奏于萧桓。

此非仅二人私语之交锋,实为天德朝权力暗局之缩影:石崇之谋,若栎肯附旧党,则借其宗室威望收揽人心、再图翻盘;若栎拒而不从,则罗织 “宗室怀异、私避事功” 之罪构陷,削帝之羽翼;萧桓之算,借二人对谈观旧党残势之动向、察宗室安分之实态,既不贸然发难,又能收 “以静制动” 之效,稳朝堂之基;萧栎之策,以 “退” 避党争漩涡,以 “守分” 固自身安危,更暗合帝权 “宗室不涉政” 之规,求 “君臣相安” 之局。三方角力,尽在廊下数语、一扣一态之间。

奉天殿廊下阴影匝地,石崇之语如刀藏蜜糖,句句勾连立场;萧栎指间玉扣余温尚在(犹带萧桓掌心留痕),寸寸护持本分。此般试探,自始至终,皆是天德朝权力棋局中,定党争走向、固宗室边界、稳帝权根基的关键一落 —— 未动兵戈,却已分胜负之兆。

夜殇?吴宫秋

夜悬孤月映宫墙,霜浸青阶冷未央。

醉掣青锋叩玉案,狂歌蓦忆旧朝堂。

廊间霜籁传私语,南宫宿泪渍残章。

龙潜浅渚七年冷,鹤唳华亭一夜霜。

金樽徒对星河落,玉扣怎消故苑荒。

谁见帝子垂裳处,唯余寒鸦绕殿梁。

休叹权谋若弈局,百年兴废本无常。

且倾浊酒浇胸臆,长风送我渡潇湘。

朝散的铜铃声刚落,奉天殿廊下的青石板上,朝靴声还未散尽,镇刑司副提督石崇的身影已从东列官员队列中斜插而出,拦在萧栎身前。他身着从二品锦袍,袍角金线绣的 “缠枝莲” 纹在廊下阴影里泛着冷光,腰间玉带钩是成色极佳的和田玉,却掩不住眉宇间的锐利 —— 这是他自石迁被处死后,第一次主动向宗室郡王发难,心中既藏着拉拢的野心,也揣着 “若不成便构陷” 的狠意。

“郡王殿下留步。” 石崇抬手作揖,动作标准却无半分恭敬,袖口扫过朝笏时,露出内侧绣的朱砂 “忠” 字 —— 这是他为讨好萧桓,特意让府中绣娘赶制的 “复辟纪念” 纹样,此刻却成了掩盖算计的幌子。“下官有几句话,想与殿下说。” 他刻意压低声音,目光却扫向四周,见旧党属吏(原镇刑司主事刘达、诏狱署评事吴安)已在不远处驻足,便知 “施压的棋子” 已就位。

萧栎停下脚步,指尖下意识摸向腰间的玉扣 —— 那是萧桓昨日赐还的 “桓栎双字扣”,温润的触感透过锦带传来,让他瞬间稳住心神。“石大人有话请讲。” 他语气平淡,目光落在石崇的朝笏上,避开与他直视 —— 按《大吴宗室礼制》,郡王见从二品官员,无需垂眸,可他刻意示弱,为的是减少冲突的可能。

廊下的风卷过,吹起石崇锦袍的下摆,露出靴底沾的泥痕 —— 那是他今早去镇刑司旧档库的痕迹,显然是为试探做了准备,或许还带了 “构陷的证据”。萧栎心中一凛,已知这场 “偶遇” 绝非偶然,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需步步为营。

石崇直起身,笑容里掺着三分刻意的热络,七分藏不住的算计:“殿下,此次陛下复位,真是大快人心!下官听闻,复辟前那几日,殿下府中常有内务府老总管出入,想来殿下在其中定是出了不少力吧?” 第一句 “出了不少力”,便是立场试探 —— 若萧栎默认,他便会顺势提 “旧党愿与殿下共商朝政”,拉其入阵营;若萧栎否认,他便会立刻接 “宗室当为帝分忧,殿下怎忍置身事外”,扣 “不忠” 的帽子。

萧栎未接话,只微微颔首,石崇见状,又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说起来,殿下当年在南宫,与陛下兄弟相谈甚欢,如今陛下复位,殿下既是‘南宫旧主’的宗亲,又有‘暗中相助’之功,日后宗室事务,陛下定会多听殿下的意见。” 这句话是权力试探 ——“南宫旧主” 四字咬得极重,故意挑明萧栎曾为帝的身份,若萧栎露半分不满,便会被他曲解为 “觊觎皇权”;“多听意见” 则是诱饵,试探萧栎是否有争权之心。

见萧栎仍未动容,石崇眼底闪过一丝急切,又补了一句:“对了,昨日镇刑司旧档库整理时,发现一份‘成武年间内务府密信’,似与殿下有关,只是字迹模糊…… 殿下要不要抽空去看看?” 这是情报试探 —— 他故意提 “成武年间密信”,实则是想试探萧栎是否知晓当年石迁构陷他的旧档,若萧栎反应异常,便知其心中有鬼,可借机发难;若萧栎平静,也能探知其是否有应对旧档的准备。

廊下不远处,刘达、吴安正假装聊天,实则竖起耳朵听着,手指在袖中攥紧 —— 只要石崇得手,他们便会立刻附和,将 “萧栎参与复辟” 或 “萧栎有异心” 的话传出去,搅乱朝局。

萧栎指尖摩挲着玉扣上的 “桓” 字,那是萧桓昨日亲手交还时,反复摩挲过的地方,此刻仿佛还带着帝王的温度。他知道,石崇的每一句话都是陷阱,若答错一句,轻则被拉入党争,重则被扣上 “谋逆” 的罪名 —— 他必须借 “萧桓的信任” 为盾,以 “宗室的本分” 为甲,才能化解。

他想起昨日萧桓赐玉扣时说的话:“这玉扣你留着,见它如见朕,宗室的本分,便是不越权、不谋私。” 这句话此刻成了他应对的底气 —— 石崇的试探,本质是试探帝权对宗室的态度,只要他守住 “本分”,便是站在萧桓这边,石崇再狠,也不敢违逆帝意。

他悄悄抬眼,扫过廊柱后 —— 那里有一道玄色衣角闪过,是玄夜卫探子的服饰(按玄夜卫规制,北司探子乔装时必穿玄色暗纹衣)。他心中更稳:萧桓早已安排监控,石崇的一举一动都在帝眼之下,自己只需从容应对,无需怕被构陷。

“石大人说笑了。” 萧栎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本王不过是一介宗室,既不掌军政,也不涉民政,能做的,不过是在陛下复位后,递几本‘宗室子弟言行册’,哪谈得上‘出力’?” 他先定调 “不掌权”,从根本上避开 “立场” 与 “权力” 的陷阱,为后续应对铺垫。

石崇听到 “不掌权” 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却仍不死心:“殿下太谦了!内务府老总管可是常去殿下府中,难道不是商议‘南宫供应’的事?” 萧栎顺着话头,第一策 “转移焦点”:“老总管是父皇旧人,去府中不过是送‘先帝陵寝祭祀的礼仪册子’,与‘南宫供应’无关。再说,陛下复位,靠的是谢大人在边镇稳住防务,周显大人查破旧党密信,秦云将军护持京师,还有诸位大人在朝堂上力挺,本王怎敢贪功?” 他将功劳全归帝与群臣,既拍了石崇一句 “诸位大人”,又堵死了石崇拉他入阵的可能。

石崇脸色微变,又提 “南宫旧主”:“可殿下毕竟是……” 话未说完,萧栎便用第二策 “以退为进” 打断:“本王如今只是昌顺郡王,‘南宫旧主’是先帝的事,与本王无关。按《大吴宗室礼制》,宗室不得干预朝政,本王能做的,便是约束府中子弟,不让他们给陛下添麻烦 —— 这才是宗室的本分,不是吗?” 他抬出 “礼制”,既显自己守规矩,又暗指石崇 “越职试探宗室”,让石崇无从反驳。

石崇见前两计不成,便提 “旧档”:“那镇刑司的密信……” 萧栎立刻用第三策 “反将一军”:“石大人是镇刑司副提督,掌管旧档是您的职责,若密信与本王有关,您大可按《大吴律》奏报陛下,何须问本王?倒是本王听说,复辟前几日,有镇刑司旧吏去过大同卫,不知是不是石大人安排的‘查档’?” 他故意提 “大同卫旧吏”,戳中石崇曾联络旧党试图制造边患的旧事(玄夜卫此前密报萧桓之事),让石崇瞬间脸色发白。

廊下的刘达、吴安见状,连忙低头假装看靴尖 —— 他们没想到萧栎会反将一军,更怕石崇的旧事被捅出来,连累自己。

廊柱后的玄夜卫探子(北司校尉赵平),袖中藏着桑皮纸密录簿,指尖沾着墨汁,飞快记录着对话细节:“崇问‘复辟出力’,栎答‘递言行册’;崇提‘南宫旧主’,栎引‘宗室礼制’;崇说‘镇刑司密信’,栎问‘大同卫旧吏’—— 崇色变,语塞。” 每记一句,他都用指甲在纸边做标记,区分 “试探” 与 “应对”,方便后续整理。

他还特意记录了两人的动作:“崇三次上前半步,显急切;栎始终扶玉扣,稳;达、安在十步外,初窥,后低头。” 这些动作细节,是萧桓要求的 “人心佐证”—— 通过动作判断真实心理,比对话更可靠。

记录到萧栎提 “大同卫旧吏” 时,赵平悄悄从袖中摸出信号哨(玄夜卫北司特制,吹声仅同袍能闻),轻吹一声 —— 不远处的另一名探子(校尉孙安)立刻会意,转身快步走向玄夜卫衙署,需将 “石崇被戳中旧事” 的消息先报给秦飞,再由秦飞转报周显,最后呈萧桓。

赵平则继续留下监控,直到石崇悻悻离去,萧栎回邸,他才收起密录簿,沿宫道暗线返回 —— 按规矩,监控记录需在一个时辰内整理成册,不得延误。

廊下的旁观官员,按派系分成三拨,反应各异。旧党一派(除刘达、吴安外,还有理刑院评事郑明),见石崇碰壁,郑明悄悄拉了拉刘达的袖子:“石大人太急了,萧栎有玄夜卫护着,碰不得!” 刘达咬牙:“可若不探清他的立场,咱们旧党在宗室这边就没突破口!” 郑明摇头:“先等等,看陛下的反应 —— 若陛下没罚萧栎,就说明栎是帝的人,咱们不能动。”

忠良一派(礼部侍郎林文、户部侍郎陈忠),林文对陈忠道:“萧栎这应对,既守了本分,又挫了石崇的锐气,好!” 陈忠点头:“关键是他提了‘大同卫旧吏’,这是把石崇的旧账翻出来,玄夜卫肯定会报给陛下,石崇这次怕是要栽!” 两人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 —— 只要石崇被打压,旧党就更难掀起风浪。

中立派(吏部侍郎张文、刑部侍郎刘景),张文盯着石崇的背影,对刘景道:“石崇太冒进,试探宗室也不看时机 —— 陛下刚颁《宗室管理制度》草案,正护着萧栎,他这是撞枪口上。” 刘景道:“咱们还是按规矩来,石崇的事别掺和,萧栎的事别议论,等陛下定调。” 两人说完,便快步离开,怕被卷入是非。

这些反应,都被赵平记在密录簿的末尾 —— 旁观官员的态度,是朝堂风向的重要信号,萧桓需要这些信息来调整后续布局。

石崇被萧栎戳中 “大同卫旧吏” 的旧事,脸色发白,却强装镇定:“殿下说笑了,镇刑司怎会派旧吏去大同卫?定是谣言!” 说完,他便拱手:“殿下若无事,下官先去衙署了。” 不等萧栎回应,便转身快步离开,袍角扫过青石板,带起细碎的尘粒,显露出内心的慌乱。

走到宫道拐角,刘达、吴安追上来:“大人,萧栎太嚣张了,竟敢提大同卫的事!” 石崇停下脚步,压低声音:“慌什么!他没证据,不过是猜的!” 话虽如此,他却下意识摸了摸袖中 —— 那里藏着一封未送出的密信,是写给大同卫旧党的,让他们 “暂缓制造事端”,如今被萧栎一提,他怕玄夜卫已盯上那边,便对吴安道:“你立刻去大同卫,让旧党先蛰伏,别再动!” 吴安应声而去。

石崇又对刘达道:“你去查内务府老总管,看看他最近给萧栎送了什么‘礼仪册子’,若能找到‘私通’的证据,咱们还有机会!” 刘达犹豫:“玄夜卫盯得紧,怕是不好查……” 石崇瞪了他一眼:“怕什么!玄夜卫要管的事多着呢,只要你小心,定能查到!” 刘达不敢再反驳,只能点头应下。

石崇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拳头攥得发白 —— 他不甘心,若不能拉拢或构陷萧栎,旧党就没机会借宗室之力动摇帝权,可他没察觉,自己的每一步安排,都已被玄夜卫的探子看在眼里。

萧栎回到外邸,刚解下玉带,管家便迎上来:“郡王,玄夜卫周显大人派人送了封信,说‘近日府外或有异动,需多留意’。” 萧栎接过信,拆开一看,只有 “谨守,勿忧” 四字,是周显的笔迹。他心中了然 —— 这是萧桓通过周显传信,告知他 “玄夜卫已监控石崇,无需担心”。

他坐在书房的案前,将玉扣放在案上,对着玉扣复盘方才的应对:“提谢大人、周显大人,是借帝之重臣为盾;引宗室礼制,是借规矩为甲;问大同卫旧吏,是借玄夜卫的密报为刃 —— 还好没说错话。” 他想起石崇提到的 “镇刑司密信”,便对管家道:“你去内务府找老总管,问清楚‘成武年间的密信’是什么,若有相关记录,借来给我看看,切记要按规矩报备,不可私取。” 管家应声而去。

萧栎又拿起《宗室管理制度》草案,翻到 “宗室不得与特务机构私交” 条款,在旁批注 “需加‘镇刑司、诏狱署属吏不得私见宗室’”—— 他想将此次试探的教训,融入制度,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的麻烦。

傍晚时分,管家回报:“老总管说,成武年间的密信是‘先帝陵寝祭祀的安排’,与郡王无关,已将副本送来,还说‘石崇近日查过这份密信,想来是想找茬’。” 萧栎接过副本,仔细翻看,确认无误后,锁入密匣 —— 他知道,石崇不会善罢甘休,自己必须更谨慎。

秦飞将赵平的监控记录整理成册,连同 “石崇派吴安去大同卫、刘达查内务府” 的后续动向,一并呈给周显。周显看完,即刻入宫,在御书房奏报萧桓:“陛下,石崇试探萧栎不成,又派吴安去大同卫令旧党蛰伏,刘达查内务府老总管,似欲寻‘私通’证据。”

萧桓正在批阅《边镇联防疏》,闻言放下笔,拿起监控记录,仔细看了萧栎应对的部分,嘴角露出一丝淡笑:“栎应对得好,既守了本分,又没激化矛盾。石崇倒是不死心,还想查内务府……” 他顿了顿,对周显道:“传旨,令内务府将成武年间所有密信都送内阁存档,不准任何人私查 —— 断了刘达的路。另外,令秦飞加强对大同卫旧党的监控,若吴安敢接触,即刻拿下。”

周显躬身应道:“臣遵旨!那石崇…… 要不要敲打一下?” 萧桓摇头:“暂时不用。他现在跳得越欢,暴露的越多,等他凑齐‘证据’,咱们再一并处置,让旧党无话可说。” 他拿起案上的玉扣(萧桓昨日留了一枚同款,与萧栎的成对),指尖摩挲着:“栎这边,你再派人传个话,让他安心,有朕在,没人能动他。”

周显退去后,萧桓将监控记录与《宗室管理制度》草案放在一起 —— 此次试探,让他更确定 “宗室需用制度保护,旧党需用证据清算”,这两件事,要同步推进。

次日早朝,萧桓果然下旨:“内务府成武年间密信,尽数送内阁存档,非诏不得私查;大同卫旧党余孽,着玄夜卫严加监控,敢有异动,立捕。” 旨意一出,刘达、吴安脸色惨白 —— 他们的计划刚开头就被断了,石崇坐在东列,也不敢再抬头,怕被萧桓盯上。

谢渊出列奏报边镇事务:“陛下,大同卫岳谦将军已加强防务,玄夜卫探子也已到位,瓦剌再无异动。另外,臣已令杨武整理‘边镇军属安置条例’,按《宗室管理制度》,不劳烦萧栎大人府中管家,由户部陈忠侍郎负责,合规有序。” 他特意提 “不劳烦萧栎”,是为了让萧栎彻底脱离事务,避免被石崇抓住 “私通外臣” 的把柄。

萧桓点头:“准奏。” 朝会结束后,张文找到王瑾:“陛下这是明着护萧栎,暗着压石崇,《宗室管理制度》怕是要尽快颁布了。” 王瑾道:“是啊,有了这次试探的教训,制度里更要加‘禁止特务机构属吏私见宗室’的条款,才能永绝后患。” 两人便一同去修订制度,将此次事件的教训融入其中。

石崇回到镇刑司,将自己关在书房,看着桌上的旧党名单,心中满是不甘 —— 他知道,自己离扳倒萧栎、重振旧党,越来越远了。而萧栎回到外邸,看着内阁送来的 “成武年间密信副本”,终于松了口气 —— 这场试探,他不仅躲过了,还为《宗室管理制度》的完善出了力,也让萧桓更信任他,这便是最好的结果。

片尾

《宗室管理制度》正式颁布,新增 “禁止镇刑司、诏狱署等特务机构属吏私见宗室”“内务府旧档非诏不得私查” 两条,皆源于石崇试探萧栎的教训。萧栎带头遵守,将府中管家调往先帝陵寝任职,彻底断绝与内务府的私交,只按制递 “宗室子弟言行册”。

石崇派去大同卫的吴安,刚到边境就被玄夜卫抓获,从其身上搜出密信,萧桓下旨将吴安定为 “旧党余孽通敌”,流放极北;刘达因 “私查内务府旧档”,被贬为地方驿丞,永不回京。石崇虽未被处置,却被萧桓削去 “镇刑司旧档管理权”,改由玄夜卫北司接管,势力大减。

边镇方面,谢渊、岳谦、秦云协同,完成 “宣府卫 — 大同卫” 联防体系,瓦剌遣使求和,归还掳走的大吴百姓,边镇迎来久违的安稳。户部刘焕、陈忠顺利完成军属安置,获萧桓赏赐 “忠勤” 匾额。

中立派张文因修订制度有功,被升为吏部尚书;林文升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先帝陵寝祭祀与文书归档。朝堂上,旧党余孽或贬或流,忠良与中立派各司其职,宗室安分守己,天德朝的朝局,终于彻底摆脱复辟后的动荡,朝着中兴稳步前行。

萧栎偶尔会在宫宴上见到萧桓,两人目光相遇,萧栎会微微颔首,萧桓则会抬手示意,无需多言,却已明白彼此的分寸 —— 那枚玉扣,成了他们兄弟间最妥帖的默契,也成了天德朝 “帝权与宗室平衡” 的象征。

卷尾语

《大吴通鉴?史论》曰:“天德年石崇试探萧栎之役,实为天德朝‘旧党清算’与‘宗室制度化’之关键过渡。石崇以私语为刀,欲破宗室之盾,显旧党之狠;萧栎以本分为甲,借帝权为援,彰宗室之明;萧桓以默驭局,凭监控为眼,展帝王之智。三者交锋,非仅廊下数语之胜负,实为朝局风气之转向 —— 旧党自此渐衰,宗室自此有制,帝权自此愈固。”

奉天殿廊下的阴影早已散去,当年石崇与萧栎对话的青石板,如今已被朝靴磨得光滑;那枚见证试探的玉扣,供奉在萧栎府中祠堂,与《宗室管理制度》副本一同,成了天德朝 “以智破谋、以制安邦” 的见证。

这场试探告诉后世:朝堂之险,不在刀光剑影,而在话术机锋;帝王之治,不在雷霆之怒,而在未雨绸缪;宗室之安,不在权势高低,而在本分坚守。唯有君臣各守其位、各尽其职,以制度为纲,以信任为纽带,方能让江山永固,让盛世长存 —— 这便是天德朝留给后世最深的治道启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综影视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模拟诸天,我的天赋可以无限叠加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日不落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之红色警戒 戒指传奇 紫鸾记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