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微微的薇

首页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闯红楼 1949我来自未来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特工萌妃 抗战之烽火 大魏宫廷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微微的薇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全文阅读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txt下载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章 因为我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余令当初在东厂当官纯属恶趣味。

因为恶趣味太多,所以余令才喜欢让东厂在夜里抓人。

那种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的行为习惯也改了。

改成了穿普通衣衫,俗称便衣!

可余令不知道,他的恶趣味在东厂却完美的继承了下来。

先前东厂喜欢耀武扬威的办案抓人,生怕别人不知道。

他们觉得威风!

如今的东厂风格变了。

因为余令的那句“打枪的不要,悄悄地翻墙”,从那以后,东厂喜欢翻墙头,跑到人家卧房点油灯。

他们觉得刺激!

如今魏忠贤来了,他并没有去改变先前的一切。

他人读书虽然少,但脑子是真的好使,而且为人也大方。

当年在市井厮混的生活并不是耻于开口的不堪。

讲义气,大方,爱赌,让他很快就和东厂的人打成了一片。

他知道兄弟们要什么,也知道兄弟们缺什么。

兄弟们要的他都给,钱,女人,权力,外加一张张的大饼。

如果说苏怀瑾和余令做事会考虑他人的看法,魏忠贤直接不考虑。

他只考虑兄弟们愿不愿意跟他混!

财散人聚!

东厂的他一边杀人,一边和底下的人搞关系。

先前他在市井怎么混,如今在东厂更让他如鱼得水。

东厂的獠牙见血了。

新的一天朱由校又开始了木工生涯,朱大嘴给他打下手。

虽是初来乍到,朱由校对朱大嘴等人的信任超越任何人。

“吃什么?”

“万岁爷,今日我还是想吃面!”

“不用给我省,锦衣卫送来了一大笔钱,这点饭钱我还是有的,说说,想吃什么都可以,别客气!”

“面!”

“朕说了,朕有钱!”

“多加肉臊子!”

朱由校彻底无语了,可他哪里知道,一碗面,多加肉臊子且能吃到饱已经是极好的享受!

长安好多人连面食都吃不上呢,更不要提加肉的面!!

“好吧!”

面很快就来了,朱大嘴吃的呼呼作响。

望着出现在门口的魏忠贤,望着魏忠贤点头,朱由校也端起面碗,美美的吃了一大口。

“朕养的狼开始吃肉了,你们准备好了么?”

城外的余令也觉得自己休息好了,不去户部看看有点不合适了。

哪怕自己根本就不想去户部,可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昨夜的京城下了一场急雨。

准备去户部当差的余令也终于看到了蓝天,走在路上泥土的味道不断冲入鼻腔。

有土香,也有尿骚味。

余令对户部其实没抱多大希望。

自己遇到的每个官员,甚至连城中百姓都知道户部穷的什么都没有,那大大的库房成了老鼠的家。

在家这几日,余令又翻阅了很多书籍。

大明六部的堂官很多其实是被底下的官员给架空了。

按照标准,成为户部堂官通常从本部的主事开始,逐渐晋升为员外郎。

这个晋升过程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在同一个部门长期任职,才能全面了解部务,不会受到底下书吏们的操纵。

空降下来的最容易被架空。

对部务不熟悉,一切案牍文件自然倚重书吏。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基层干吏才是大明王朝的基础。

因为很多事情真的就是他们在做,在协调。

所以,才有了经典的“铁打的书吏,流水的堂官”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只针对户部,对其他的五部同样的好使。

这也不是官员排外,而是真的隔行如隔山。

余令没来,户部的官吏却在时时刻刻等待着。

为了摸清楚余令待下官是一个什么样的性子,户部的这群官吏还特意花钱办了一场聚会,请翰林院的那帮文吏看了攒劲的歌舞。

因为这群人在余令手底下当过差。

不问还好,这一问直接把众人问出的心神不宁。

因为余令在沈阳城里和御史发生过冲突,抠人嗓子眼。

风头正旺的苏怀瑾都被他吊起来打过。

再想到余令在朝堂上动手打人,众人瞬间觉得余令根本就不是一个读书人,而是一个暴躁的将军。

对付将军,文人可不怕。

可大家都怕余令这样的。

因为如今朝堂上都承认余令是一个读书人,不承认他是一个领兵的将领。

如今,自己等人成了下属……

房正是户部的是一文吏,举人出身,使了钱和靠着祖上的关系才在户部里混了一个闲职,跑腿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冬日给火盆加炭,平日给堂官添茶倒水。

因为他不善言辞,在全体同仁的“举荐”下他成了代户部尚书余令的文吏。

房正知道,他成了“替死鬼”!

房正知道,这群人害怕余令。

房正还知道,余令在户部干不长,按照朝廷的惯例,说不定在某个时候余令就被调走了。

余令这样的应该去兵部,去平叛。

听到马蹄声,房正抬起头。

看了一眼余令,房正觉得自己想的有点多,他以为余令是一个虬髯壮汉,没想到却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房正觉得余令挺秀气的。

“大人把马交给我就行了!”

“贵姓?”

房正惶恐道:“回大人,小的房正,字方正!”

余令一边跨过门槛,一边打量着户部,一边回到:

“好名字,好字,朗朗上口,我记住你了!”

房正更加的惶恐!

“这是小人的荣幸!”

“喊人吧,大家刚好见一面,我给大家说点事!”

“是!”

随着余令的到来,户部的官吏全都跑了出来,按照官职的大小站好,前来迎接余令这个新上官。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轻视余令是一个空降的上官。

所有人都很清楚,哪怕余令不是从户部体系里升上来的。

可余令的话却能轻易的决定他们的去留,甚至生死。

可这群人哪里知道,余令这次就是来清理户部的。

这是那天和皇帝闲聊的时候已经约定好的,皇帝要掌握财权。

既然如此,户部这群人要腾位子,让后面的人上。

后面的人自然是从今年的进士里选。

虽然进士里的人也不一定是心向朝廷,肯定还是南人居多。

可再怎么样,也比现在的户部这群人强。

这群人已经“倚老卖老”了!

只要有新人到他们就拼命的使唤新人。

脏活,累活,得罪人的活全部安排给新人,把新人折腾走了他们还会得意的说胜利了。

这些苟且勾当,余令都知道。

在东厂干活的那段日子,余令把这些当小说来看。

那可是真的长见识,开眼界,看得余令废寝忘食。

原先余令以为书吏架空主官是鬼扯。

等看到这些后,余令觉得官场里都是高手。

书吏拿权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写又臭又长的报告,让你不想看。

他们不是一个人这么写,是一群人都这么写。

主官精力有限,真要认真的看,时间全部耗费在这上面了。

你在这上面耗费的时间越长,下面官员能做的就越多。

你要不想看,可事情得做啊,你只能让小吏来决策总结出来给你。

这群人改一个关键点,避重就轻说一件事,主管发现都发现不了。

最无解的是最后执行权也还是他们。

地方贪污成风,很大原因就是这群人。

地方官员有替换制度,文吏不属于官员他们不替换且和地方的大户早都联合到了一起。

不是世袭……

他们硬是干出了世袭味道来,父传子,子传子……

所以,衙门里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今年衙役叫李四,明年叫李小四,后年叫李四小......

名字一年一换,人还是那个人。

......

户部堂官的官印又大又好看,收回目光,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小吏和泾渭分明的几位员外郎和郎中!

官少,胥吏多。

“我听说官场难以立足,文吏一职好多都是使了钱,托了关系才进来的,因为俸禄低,所以搞钱才是很多人目标!”

众人闻言心里咯噔一下。

人的名,树的影,新官上任不认识官吏,一上来就要上眼药。

这口气,怕是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吧!

余令笑了笑,继续道:

“诸位,别忘了我先前在东厂干过,而且在长安我也是地方主官,以小见大,你们是什么样子,我心里清楚!”

余令没有恐吓,只是在讲实情。

“很多小吏在衙门里并不会去研究怎么做事,而是研究各种捞钱的窍门和律例,六部里,吏部和户部是肥差!”

余令温柔的笑了笑:

“大家别怕啊,这事我也只是听说,我不是大家口中的那种人!

吏部我管不着,户部我初来乍到,其实真的很好奇这门道是什么?”

余令哪里不知道什么门道,余令是门清!

吏部文吏是靠“侯官”制度来搞钱。

户部胥吏是通过奏销制度来索贿,地方开支,军费报销来搞钱。

想奏销快速拿钱,你就得给钱。

如果不给钱,就把你的奏销压在最底下。

掌管粮草的户部来往的奏销没有一千也有一万,等到看到你的奏销……

嘿嘿,你就等吧,使劲等吧!

如果你给了钱,这些掌管奏销来往的官吏就会把你的放在最上面。

上午来的,下午奏销就能报销下来。

如果你给的多,奏销审核的过程都能免掉,也就是说你写多少,你就能拿多少。

朱由校之所以让余令严查户部是有原因的。

朱常洛发内帑犒赏大军,钱财从户部走,还没出京城就少了二十万两。

孙承宗为啥去兵部?

因为后面内帑又发了一百万,走兵部发放到地方。

结果,同样没出京城就少了二十万!

两部的各二十万两被书吏分润了!

不叫贪污,叫分润,多么优美的词汇啊!

书吏拿了钱,然后开始孝敬。

别看这个过程多此一举,这个过程用余令的话来说是把钱洗白的一个过程。

真要查出来是受贿。

按照祖宗制度,官员贪污要剥皮的,贪污也叫“受财枉法”!

受贿则不然,受贿叫“受财不枉法”,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而且,现在也不是洪武时期,受贿之后可以找人官复原职的。

这些官场的小道道,余令看的时候惊为天人。

“市井里都说户部书吏收入很高,听说某家子嗣进了户部宴请宾客大摆宴席三日,他们都说有人说户部书吏的财富可与王侯相比!”

余令把印章往桌上一放,一声轻响,吓得某些人双腿直哆嗦。

余令说着让人汗流浃背的话,等阳光照进大厅,以陈默高为首的宫卫来了,朱大嘴,高起潜也赫然出现在队列里。

余令站起身,笑道:“我这个人最善良了,各位大人,我说的这些是真还是假呢?”

大厅众人望着虎背熊腰,手拿木杖的宫卫,当下就有三个人扛不住昏倒在大厅里!

“昏了?我来的也不早啊,大家没吃早饭么?”

说着,余令伸手往晕倒的三个人一指,淡淡道:

“先从这三个人开始吧!”

望着宫卫将三人拖走,一年长的书吏突然站了出来,忍不住道:

“大人,不可!”

余令望着站出的这人嗤笑道:

“大人不可?我都是大人了,你还管我可不可?”

余令直起腰,淡淡道:“陈默高?”

“下官在!”

“搞他!”

“是!”

“记住啊,不准动私刑,你知道的,我这个人心善,见不得这些!”

陈默高打了个寒颤,用人头垒山的人他说他善?

身后的朱大嘴认真的点了点头,他觉得令哥是真的善。

因为他去令哥家吃饭,面有肉。

拖着人往外走的朱大嘴朝着众人笑了笑:

“余大人是真的善,我大嘴不骗你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大奉打更人 第一萌婚:冥王老公宠顽妻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华娱之修仙2002 武道凌天 世界守护者 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 天官赐福 快穿:黏我的反派男友竟是神明 离婚后,我成了全球最强女霸主 我的纸扎通阴阳 古典复兴的无限游戏 拍卖万倍返还:凡铁变极道帝兵!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狂医 寿元能换宝?无限寿元的我无敌了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明朝那些事儿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明末之伟大舵手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帝国大闲人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我是王富贵 大明风流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明末小平民 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戒指传奇 崇祯十五年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英烈传奇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明朝的名义 锦衣血诏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辽国公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水浒之往事随风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微微的薇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txt下载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最新章节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