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首页 >> 宋歌声声慢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军工科技 铁骨 一万年前争霸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驿路星辰 清末之帝国崛起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 宋歌声声慢全文阅读 - 宋歌声声慢txt下载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文叔本意荐国昌,事违人心凉(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且说黄庭坚出宫之后即去寻那苏轼,告知入宫的点点时事。

黄庭坚说道“苏翁,今日入得宫中,与官家高论时事,并与赵煦私议天下。”

苏轼急忙问道“结果如何?”

黄庭坚答曰“官家之意尚不明了,只是官家惧怕人臣结党,又复新旧之争,但是赵煦却意在早日亲政,希望我等协助之。”

苏轼道“我早料到赵煦会如此心急,已经等了七八年了,何至于再等上一两年。官家所言结党乃是古今官者都在意之举。吾等皆不为钱财所困,未必会成奸佞之徒。”

黄庭坚回道“纵观前志,诸如王公,身正也未必能撑起一道江山。”

苏轼对曰“是啊,自古变革皆耗费人心,甚至殒身折命。这未来之势未必真如我等所料。”

黄庭坚说“赵煦深宫寂寥,且无人诉说,因此心急,目前赵煦最多见的是赵挺之和蔡卞,此二人如有悖逆,恐会乱其心志,赵挺之寂寂无名,不知其心所向,蔡卞有大才学,但也并非能入吾等之列,或会与吾等为敌。王公新政,得神宗皇帝全力支持,尚且不了了之,我害怕将来赵煦之力未必能比得上先皇帝。”

苏轼道“吾等既然选择了为朝尽忠,当不惧此难,且尽人事听天命。官家可有言关于出兵之事?”

黄庭坚回道“官家所言出兵皆无关痛痒,这些深宫居久之人,哪里懂得国之存续不仅毁在于内,更毁于外。其所言与前番并无出入,可依前例而行。”

苏轼则道“闻当今出兵在即,官家心却不顾。汴京繁务只缠于老臣一身,鲁直可有通知李格非速速归来,以入官道,速解我等燃眉之急。”

黄庭坚对曰“我数日前以苏翁笔锋书信于李格非,如若与我所料,李格非现今已在路途,不日便可赶到汴京。”

苏轼道“如此甚好。”

话说李格非与唐国昌此刻也确实正在路途,接到苏翁急招,不敢怠慢,星夜兼程,日行几十里。历城与汴京相距数百里,李格非更是来来回回数次,轻车熟路的,而对于唐国昌虽然未有来往,但是跟随李格非,亦无所惧哉,正是第四日午后时分,李格非的马车入得陈桥门(汴京东北方向的城门)。一入此门,便入得锦绣之城,此时正值夏初时节,林荫大道上郁郁葱葱,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对于李格非来说见多不怪,而对于唐国昌来说却是格外清切,不知不觉中他已经离开汴京十几年了,又见此番情景更是感慨良多,岁月总是如此扰人心魂,那唐国昌曾今也是功名在身之人,内心的思绪更是与凡人有异,经不住之间就吟诵起欧阳文忠的祝春词“把酒祝东风”:聚散苦匆匆,此别离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李格非闻听此言语,知是唐国昌又念往事,情义翩至,遂言“国昌贤弟感怀,非与你同,今晚且同祝东风共把酒,话斯年感遇问苍穹。”

唐国昌笑道“文叔兄莫要在乎唐某之感悟,吾等还是尽快与苏翁相见为好。”

李格非说,“见苏翁自然要紧,但是苏翁之宅离此尚不近也,更何况吾等长途跋涉,衣衫褴褛,更需停息休正,沐浴更衣为上。”

唐国昌遂赞同之。二人择一客栈住下,且饮餐饭,更酌美酒。

第二日,李格非引唐国昌去拜会苏轼。

见得苏轼,唐国昌遂感激情兴奋。

苏轼先说“李文叔归来,且把老夫盼的长久。目前汴京之事更需人手,李文叔归来,可解老夫千愁。”

李格非笑道“苏翁莫急,且看我于历城给你带谁同来?”说完即领唐国昌拜会苏轼。

苏轼见唐国昌,一眼莫名,不知其为何人,遂满脸疑问。

唐国昌遂解释道“唐某曾是王公府上执笔,因曾有误入流民作乱经历,被朝廷关押欲除我性命,幸亏苏翁及王公等一众志气豪臣搭救,吾才得一性命,今知苏翁欲招纳天下之士,吾愿入汴京,听候苏翁差遣,但有所命,无有不从!”

苏轼突然想起来唐国昌的来历,兴奋的说道“哦!原来是故人,怪不得如此熟识。苏某交际天下,相逢而不识之人也多,今未能一眼认得,莫怪也。”

李格非笑道“真是时光匆匆,岁月撩痕,数十年各人已经不是从前的面容,慨叹之!”

唐国昌急忙谦说“苏翁乃天下大家,昌何敢怪之。只是昌为罪臣,不知这汴京城是否还容的下我。”说完此句唐国昌略带伤感且心虚。

李格非向苏轼进言道“国昌贤弟曾有功名在身,现在为历城衙门县蔚,官门之事不在话下,而且生的魁梧健硕,力更异于常人,这种人才可谓是无所不能,若要弃之实在可惜。”

苏轼说道“国昌之事,吾等都了解,国昌之为人,也是天地可鉴,必无忧也,今事已过去多年,多少人已经淡忘,多少人也莫名后悔陷之。现在乃是用人之计,不会拘泥于小节。”

唐国昌拜谢苏轼“既然如此,昌官不谓小,俸禄不谓少,只求为苏翁所用。”

苏轼道“唉!吾岂能让宋士干如此粗重之事。既然你曾为王公府上执笔,且从旧职,正巧苏迈被户部抽调征粮,府上无一人可用,吾乃任你为苏门执笔,书记官家银钱税务军策粮道之往来,且先领此职,待日后更谋高位。”苏轼又对李格非唐国昌两人说道“目前汴京城军事,八十万禁军都皆集结,军民来来往往,更有乘机来汴京售卖兵器甲革的商旅,可谓是人多事务繁杂,苏迈今此出征担运粮草,我府上人手不足,幸得唐国昌来之,李文叔入得衙门与少游尽快交办,务必使汴京城人流井然有序。”

李格非应声道“诺!”

苏轼又说道“最近急务繁忙,你且不要回东城王府居住,路途遥远,费此时光,你可与唐国昌于吾府上寻一间客舍暂居,方便商议交流歇息。”

李格非与唐国昌纷纷拜谢苏轼。

却说此下的汴京城,可谓是人满为患,出征大军皆集结于顺天门左右,而汴京城内更是出入很多军装甲士,游弋于各大教坊茶楼,有的人只是一辈子未来汴京的乡野农民,想一窥汴京繁华,若非此军事,他们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来汴京一次,有的则本身就是纨绔子弟,来汴京城各处挥洒金银,享受一下汴京人的乐趣,亦有众多曾读书却未有功名的士人,纯粹是想来汴京吟诗作对,做一回人间高雅之士,或能博高官眼目,荐而为官。大军所需物资,粮草等由江南道运来,经东水门入得汴京,要经过繁华的朱雀大街至顺天门,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刀剑矛戟由大名府运造,经陈桥门再通过朱雀大街才能至顺天门。行走之间,各种安保,人力,牲力都皆要一一登记造册,以供日后所计。而那一应的人儿,苏迈在督运粮草,苏辙每日清点从水路运来的棉纱布匹,秦观与黄庭坚则于枢密院接待来汴京各类大小官员,晁补之张耒每日在顺天门登记府兵,苏轼府上无人可用,正巧唐国昌今日补上。枢密院黄庭坚与秦观也需要人员接替,李格非之去,必解秦黄之困,至于其他人也有相应职责,只是不便赘述。就这样大宋远征西夏的准备在汴京城有序的进行,若要知道曾经的汴京城皆安逸,而今却如此周章的劳费军事。

这种忙碌的时光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停息,或许就在出征的那一天,朝廷要为出征的将士举行盛大的出征仪式。这一日百官威服,日出辰际,众大臣已经出现在宣德殿中,太后依然高高在上,精神矍铄,而皇帝赵煦却显得精神萎靡,或许还不适应如此时间的早朝,是的,因为要举行出征仪式,官家要出殿会见众将领,所以今日朝会显得格外的早。高太后在殿中危坐,众班文武分列两列。

高太后先说话,“诸位卿家,我大宋向来礼仪之邦,久未起兵,不知近日诸官觉得我朝军力如何?”

两浙路经略副使章淳进言,“官家,我于钱塘地带招募两千精兵,从余杭出发,经水路抵达汴京,现在驻扎于顺天门北大营,此两千精兵大多为年轻精壮之士,所穿铠甲为重金打造,所持利剑亦为天下无双的利器。此次西征必然勇猛往前,收复失地,无甚忧也。”

众人听了章淳的话,窃窃私语,有人甚至讥笑。

高太后道“钱塘繁华,那章经略使为何不多招募些勇健男儿?”

章淳委屈道“淳虽为两浙经略,但是并无实权,只是官中闲散人员,这两千精兵都是我自出饷银招募的。”

高太后道“既然如此,章经略使真是有心了,所出钱财,待日后朝廷必然馈之。”

章淳又似十分惋惜道“钱塘路远,千里迢迢,西夏兵锋不到,不伤及三吴之人,且黎民富庶,皆不愿参与兵事,臣虽有心,也无力,只两千而已,不过都是金甲之士。”

太后诺道“好,那江南路可有精兵?”

江南路将军韩青道“此番江南路出兵两万,拱卫大宋疆土。”

未及韩青再言语,京东路将军种师极即出班言道“京东东路及两淮之地共出兵五万。”

众人一阵唏嘘,慨叹,都惊觉种师极乃能人也。

种师极又言“非臣等为能人,乃是京东路军民皆仁义志气之士,听闻陕北道陷,皆同仇敌忾,跃跃欲试。郓军城,历城,青州府,广济府,密州府以全军参与,无一人愿意留地自保,微臣亦是叹服。”

苏轼对着种师极大赞道“不愧为老种将军之后,人气果然不同凡响。”苏轼又转向高太后道“种师极虽然年纪尚轻,其为人豪爽,府下将领更是仁义之人,此番西行,必以老种将军(老种将军是种师极的爹,这里借指种师极)为帅。”

吕惠卿夺过苏子话锋,急道“不可,虽然种家此番出力甚多,本应大位相赠,但是主帅已定,何可敢违前言。”说完吕惠卿即向苏轼使了眼色。原来此前所议乃是让赵氏皇族出人坐镇军中,岂奈赵氏皇族无人能帅之,故而引高公纪之少子高骠为帅,此前已经议定,苏轼居然给忘记了,想来也是这高骠之名声不巨,不令苏子记忆。

高骠随即出言抢道“骠年纪尚轻,恐不足以服众,请老种相公为帅,吾只为先锋营一甲士。”

高太后面露土色道“骠不为主帅,亦不能为前锋营甲士!”

吕惠卿不依不饶道的要拉高家(高骠)下水,毕竟行军打仗,官家都不出力,还有谁能出力,遂苦叫道“老种将军不可为帅,骠将军乃是代君出征,威武英气岂是凡人可比拟的。臣觉得以骠将军为帅,更能体现官家与夏人作战的决心。”吕惠卿句句灼言,直烫人心,这种话敢直接在朝上说的绝非等闲之人,不愧是曾经过宰之人,此番言语真是豁出性命了。

高太后略微迷着双眼道,“吕惠卿言之有理,只是骠儿年纪尚轻,作战经验不足,若为先锋,恐顷刻即死,此去当居帅帐。”

吕惠卿急忙拜服道“官家明鉴,臣等必常伴骠将军左右,此番大军前行,若是官家认为老臣得力,老臣亦可为先锋。”

高太后一时脸色难看,愤恨之,心知吕惠卿这厮宁愿豁出性命也要拉官家下水啊。

苏轼急忙出言劝慰“吕吉甫(吕惠卿,字吉甫)年事已高,上阵杀敌恐为不妥,大宋以仁孝治天下,岂能让一耄耄老者持枪弄棒,若让西夏兵看到吕将军,定会以为大宋无人,还是作一帅营参议比较妥当。至于骠将军,吾意觉得为帅不妥,毕竟三军之事,非同儿戏。”

种师极见此情形,自己显然也躲闪不开,遂说道“臣虽然早年执文,现已握刀,若是让我的兵器在帅府里躺盈,臣亦是不愿意,这帅位吾等并不稀罕。”

高太后道“大军出征在即,帅位却争执不下,你等各方推辞,难道让哀家去领帅位不成?”

众人莫敢言也,沉寂片刻后。

苏轼打破这一平静,说道“既然各人心中早有主意,还是以骠将军为主帅吧,种师极为副帅,吕惠卿等为参议。”此议定后高太后及高公纪心头的石头才算落下地来,因为高骠为主帅,不仅可以仪奉三军,而且高家门楣有光,更重要的是安全,主帅之议就定如此。

接下来是大名府将军王逢贵报“大名府地处辽国与大宋边陲,虽然两国世代友好(宋向辽称臣,并纳岁币,因此得安),但是偶有摩擦,且不能率大军西去支援,只能帅五千甲兵驰往,不过官家放心,此五千甲兵皆是骁勇之辈,久在沙场,可以一抵百。”

高太后微微笑之,心中十分中意王逢贵之言语。

又有开封府将军报之,再有陕南道将军报之等等,各种言语军报自不在话下。

众人稍微停息片刻后,又有人出言,“吾愿随骠将军出征,为大宋建功立业,斩贼兵于关西(大散关)。”此人正是朝中寂籍无名的晏秋,晏秋不愿做只靠父荫的京城纨绔子弟,且看他将要若何?

这时站在晏秋前面的高骠回头一望,心中暗喜,此人正是前番在客栈引他入军之人,让他独立于高家那帮纨绔子弟之外,高骠内心还是十分感激的,遂与晏秋相视一笑。

又有一人出言“吾亦愿随将军出征,乃复父辈之荣光,”这人却是另一位名门之后狄少云(狄青之后),现如今名门之后皆无门路可寻,或可因前人之才德已盖天下,后人欲复则难,就像王拱辰(前辈)和王苑之(后辈)这对落差极大的父子。

后面又有一人,“臣亦愿随大军西征,可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众人回头望之,却众人皆不识,唯有蔡卞识得。原来此人乃是新科进士宗泽,而此年的主考官正是翰林院主事蔡卞,亦为赵煦的老师。

蔡卞出列向众人介绍这位寂寂无名的宗泽,众人皆叹之,本是一书生,却在此时,弃笔从戎,让人赞之,众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众人议定晏秋,狄少云为帅府参议,宗泽则领左军统制。

高太后见一切军事皆已议定,遂又问道苏轼“苏子,此番军中人员也已议定,但军中物资可否专营妥当,我曾记得粮草由苏迈督办,棉纱被服等由苏辙清点,目前可有办妥。”

苏轼携同苏迈苏辙上前,苏辙苏迈对着高太后拱手作揖状,苏轼则回应高太后道“数十万人的物资非同小可,大部分都已准备妥当,只有少部分还在来汴京的路上,不过臣和子苏迈,弟苏辙皆已一一登记在册。册章之巨,可谓数卷不能完矣!”

说完即命人将册章送上殿来,这送册章之人正是目前苏府执笔唐国昌,众人皆惊叹这册章之巨,却也有人认得这唐国昌。

苏轼说道“此番大军前行,所需粮草,棉纱,布匹等一应在此,真是耗费所巨……”正当苏轼欲介绍册章之际,群臣中突然有人说道,“出兵之事,自然深重,苏子为国忧虑让人感慨,只是吾观这位执笔官似乎是熟人呀!”这说话的人是谁?正是当今太后之兄高公绘,别看他年事已高,却十分的眼明手快。

苏轼见有人询问唐国昌随即转过话锋“这位是我府上执笔郎官唐国昌也,其乃是熙宁四年进士,功名在身,可谓是才学兼备之人。”

未及苏轼说更多话语,高公绘即抢说,“吾恐怕他不仅是熙宁四年进士,更是熙宁二年的流民。”

众人听说朝中有流民皆慌张不已,大都退缩。

高公绘又对高太后说道“熙宁流民之祸,伤及汴京城人性命,尤其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大娘娘啊,吾之二子,也是您的侄子,皆殒命于流民之手,莫要忘记此等祸事呀。流民皆世之狂徒,见到官宦人家,皆咬牙恨之,欲抢劫财货不成,就伤及性命。现今此人流窜于京城,不可不防啊!”

唐国昌急忙解释“官家请莫要误解,熙宁二年,我刚刚十几岁,当时亦是随流民裹挟才来的汴京。吾知众多流民皆为朝廷新法执行所碍,致使食无所物,身无所居,所以才入汴京找官家讨要一说法,但是汴京高门子弟,纠集部分官众及衙门兵士,肆意抓捕拷问甚至残害流民,视人命如草芥,遂引起流民生变。”

高太后因为此事涉及到自己的两个侄子,遂十分袒护高公绘“此事今日必先弄清楚,否则无从给朝廷律令以交代。”

众人纷纷阻道“今日乃出征之急务,此事当日后再议,莫要耽误大军西行,只需着开封府提刑司将唐国昌先行关押,待日后查明再作定夺。”

李格非当然不能同意关押,今日若将唐国昌关押,日后必遭高氏等当权者报复,恐怕等不到下一次提审之日就会命丧歹人之手,李格非遂极力呼吁众人今日必须解决此事,以免夜长梦多,遂高呼道“官家!官家!”李格非故意拖长了尾音“此事早已查明,流民并非十恶不赦之徒,而是新法执行过程中,地方不得令官员故意倾轧伤害的我朝黎民,他们入京并非为了作乱,而是为了上告朝廷将地方不法官员绳之以法。但因为朝廷各方处置不当,才引发民乱的。”

苏轼补充道“后唐国昌为王府执笔郎官(就是秘书的意思),协助王公变法,此事王公及诸位同僚已有辩解,各事已平,何故今日又拿来说事,况且唐国昌于数十年前也因此下狱去职,革去功名,难道还不足以作为‘惩治’吗?”苏轼停顿一下,又说道“今日诸官还要拿此事做文章,岂非让天下士人寒心,唐国昌本人并无过错,只是受人裹挟而已,更何况高家子弟殒命实在咎由自取,何故错怪别人哉!”苏轼说此语时,略带气性。

高公绘当然不能让,其气氛的急道“数十年前唐国昌下狱,若非汝等劝慰神宗皇帝,唐国昌必被绳之以法,今日汝等又阻。这歹人入京,必生祸端,莫非是敌国派来的奸细。”

苏轼急辩道“我看高大人是过滤了,狂想也,汝也说数十年已经处置过此事,何意于今日还揪着不放?既然先皇帝释其罪过,更何况其并无罪过,只是不幸受人裹挟,吾等即应该以平常之人待之,还其功名,给其为国效力机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网游之修罗传说 剑卒过河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全球转生:从无限复活开始成神 赵氏嫡女 盲人按摩师 苏倩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穿越1942有空间 乙木修仙录 贞观大闲人 林岚秦小雅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重生之丧尸时代 独步成仙 御兽从零分开始 陛下不可以! 曼陀罗妖精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跃马大明 锦衣御明 剑道乾坤 南明谍影 回到明末当帝王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戒指传奇 万域之王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苏联1941 
最近更新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汉末听雨 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 大梁辽王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 宋歌声声慢txt下载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 宋歌声声慢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