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黑铁之堡 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汉乡 武神主宰 混在洪武当咸鱼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特工萌妃 冷王的冲喜嫡妃 抗战之烽火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4章 兵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次营啸除了贾参将被杀外,两营士兵在踩踏中死伤了近一百人,户部下拨大同的过年的钱粮大半用来抚恤死伤,贾参将的老婆则携着儿子天天来察院哭闹。

按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抚恤制度,阵亡士兵家属可获得三年全额军饷为丧葬费,折算为三十六石大米,并终身有每月五斗米粮补助;若家属中有子弟愿意继承士兵职位,则仅发放丧葬费没有月补;若无继承人,三年后补助减半;军官战死后,除了抚恤金外,其子可以升一级继承父亲的官位。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边关的将门、军兵世家特别多的原因。自己战死无所谓,但能给儿子一份稳定的光明前途。

大明优厚的抚恤制度对于草原上能打的鞑子更有吸引力。自太祖时期始,很多鞑子投入大明,入列正经编制的明军,因军功被朝廷封伯侯或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总兵游击的鞑官不计其数。

但是贾参将在张巡抚、王太监、江总兵联署的报告中并不是阵亡,而是死于意外。因此贾家的抚恤金减半,其子袭官不能升级。

巡抚的权力太大,通常一任只有三年。如果在张文锦任上不解决贾参将的待遇问题,下一任巡抚根本不会为张文锦擦屁股。贾参将的妻子不得不去闹。

张文锦厉声斥退了贾参将妻子的无理要求,但是答应会按战死的标准给予贾家抚恤。

元旦前几日,又有一些士兵到察院递呈词,要求取消征收“荒粮”。

此时处于卫所耕战兵与职业营兵的分化期,不过大明王朝到死都没有完成专业兵的转型,真正的职业战兵要等到大规模的家丁队伍出现。

太祖高皇帝的军屯制,初衷是实现军队粮食的自给自足,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所谓“朕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米”。

然而,边镇的亲王、太监、军官等人大肆侵占屯田土地,导致士兵的土地逐渐减少。士兵本就很难缴纳屯粮,还被迫为军官耕种。张文锦就任大同巡抚后,不仅没有减轻军人的负担,反而以备荒的名义多征收每军三斗“荒粮”。

乱兵杀害上官却没有受到惩罚,使得其他的大同边军看到了希望,开始要求不征“荒粮”,甚至要求不征屯粮。

当日在察院大堂上,太监、知府建议息事宁人安抚乱军,本来就不应该同意!那时张文锦隐隐感觉只要退让,后面将麻烦不断。

果然麻烦越来越多了!

张文锦将为首的几名小旗、什长唤入大堂,喝道:“本巡抚所征荒粮,非为自用,还不是为了一旦遇到灾年,尔等不至于饥荒!这个道理无须解释,快快退下!”

堂下跪着的军兵抬起头来,似有不忿之色。张文锦冷笑一声道:“本巡抚在安庆时,亲上战场,手刃数名畏敌而逃的带队官长!你们家最好不要在元旦之日办丧事!”

赶走了无理取闹的军兵,张文锦知道后面还会有更大的麻烦。他决定潜出大同,去京师向朝廷汇报大同已经失控了,请求朝廷派客军前来掌握局面。

张文锦打定主意明日以巡视的理由出城,晚上在收拾行李时,他听到察院外突然人声鼎沸,然后一道火光照亮了天空。

稍顷亲兵匆匆来报,数量不详的乱兵冲进大同府衙到处放火,打开监狱释放囚犯,并抢劫了城里的军械库和粮库,现在他们正往察院而来。

张文锦立刻想到了去年的甘州之乱,当即立断从后院翻出去,趁着夜晚翻入离察院不远的代王府。

代王也看到府衙的火光,听到城里的喧嚣和哭喊声,吓得赶紧令仆役、王府锦衣卫紧闭大门,然后就看到一个人从墙外翻进来,摔倒在地。

代王直叫苦也,连忙让王府锦衣卫千户过去察看,来人却是巡抚张文锦。千户把张文锦扶了过来,只听张文锦说道:“代王爷,大同兵变,下官借王爷府避一避!”

自靖难之后,宗藩制就失去了让藩王拱卫大明的初衷,当年被太祖用来戍边的代王,如今也就是最多在王府边上转转,不能出城,其见识与能力不足以应付眼前的奇幻场面。他呆若木鸡,问左右长史和锦衣卫千户道:“这可如何是好?”

几人还没有商量出结果,就听得乱哄哄的人声朝王府而来,看到王府前的大街上亮如白昼,有人在嘭嘭嘭拍打王府大门:“代王爷,开门,开门!”

代王府的锦衣卫千户首领连忙令手下及仆役顶住大门,又隔着大门喊道:“这里是代王府,尔等莫要在此做乱!若王爷有个闪失,你们就是十恶不赦之罪,快快离开!”

门外一片哄笑之声,只听门外乱兵乱七八糟说道:“叫王爷出来说话!不然我等投火把进来了!”

代王爷无法,叫人搬来梯子,在仆役的帮助下,颤巍巍登上梯子爬上墙头。

王府外的大街上人头攒动,乌压压到处是军兵,一眼看不到头,黑暗中不少军兵高举着火把,在火光的映照下,他们的脸上明暗不定,表情凶神恶煞又莫名地亢奋。

之前代王所到之处,军民都是低三下四听他使唤,他从来没有看到军士有如此神色,只得颤声问道:“众位军爷,深夜前来小王宅第,有何指教?”

门外军兵一阵哄笑,有人嚷着:“代王爷,我等看到张巡抚翻进你家了,请王爷把张巡抚交出来,不然面上须不好看!”

见代王张口结舌,军兵们七嘴八舌道:“王爷,待会儿我等破墙而入,张巡抚又能跑哪里去?不要浪费时间,逼我等造反!”

代王有生之年第一次听到有人与他“你我”相称,又听到军兵以造反二字相威胁,心里冰冷,连声道:“军爷稍待!不要冲动!”说完爬下梯子,拱手对张文锦道:“张巡抚,你有守土安民之责,还是出去安抚乱兵比较好,莫要让小王为难!”

张文锦见王府众人都用不善的眼神看着自己,便咬咬牙道:“也罢,我试上一试!”

代王大喜道:“如此甚好!”说罢一挥手,仆役打开侧门,把张文锦推了出去,又赶紧关上门。

张文锦迈出门,喝道:“我乃张文锦,尔等……”,话未说完就见几把刀枪迎面刺了过来,他猝不及防,哼一声倒在地上。

乱兵又将刀枪在张文锦身上扎了几下,见张文锦死透了,又乱哄哄道:“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去都司府和总兵府!”

乱兵哈哈大笑,喝道:“同去,同去!枉活几十年,都不如今夜快活!”

代王府众人提心吊胆等了约一刻钟时间,只听门外嘈杂声离开王府,火把之光也消失不见。王府锦衣卫千户悄悄打开侧门,在门前气死风灯的照耀下,只见张文锦仰面朝天倒在地上,身上几个大洞,血水还在汩汩流淌,便吩咐手下军兵用一条锦被裹住张文锦尸体送去察院,再令仆役冲刷台阶。

代王哆哆嗦嗦坐在书房里,听锦衣卫千户汇报完毕,问王府左右长史道:“两位先生,如今该怎么办?”

左长史躬身回道:“请王爷尽快禀明圣上,让朝廷解决。”

代王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天家在晋北的象征物,连声道:“两位先生现在就写奏疏,我来用印,天亮就发出去!”

代王与属官商议奏疏措辞时,又有仆役来报大同城内镇守太监府、都司府、总兵府、县衙方向皆亮起火光。

乱兵举着火把,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大同城里窜来窜去,他们冲进大同城内的各个官府却找不到人,诸位大同镇长官早已不知去向,众人喝道:“烧了,烧了,都烧了”,在大同城内的官府衙门里四处投掷火把,兴奋得手舞足蹈。

城里居民大都是军兵家属,乱兵们没有失去理智对居民区下手,反而不少居民前去粮库搬粮食,很快城内粮库被搬运一空。

大街上到处是来来往往的大同军民,闹来闹去,天色亮了起来,乱兵越聚越多,不少人身上都缠着丝绸,荷包里鼓鼓囊囊的。他们的亢奋劲过去后,在黎明曙光下不知所措。

郭巴子见状,拉着郭鉴、柳忠等人登上一个高台大声说道:“诸位,我们只是反官府,又不是造大明的反!

你们无需恐惧,只需心心相印,日后追究责任时,也不过是针对我们几个有罪之辈而已!到时候砍我们几个人的脑袋,这事就揭过去了!”

台阶下军民訇然叫好,郭巴子又说道:“你们现在去紧闭城门,莫让宣化镇或胡虏有机可乘!”

众军兵应承一声,呼朋引伴向大同各城门而去。剩下的军兵与郭鉴、柳忠同队,有人问道:“老郭,我们现在怎么办?”

郭巴子思考片刻说:“察院大狱里还关着朱振副总兵,我们请他当首领,他肯定有办法!”

众人又是大声叫好,拎着刀枪又向城北察院而去。

察院的监狱规模比府县监狱要小很多,因为察院轻易不关押犯人,要关也只关押犯官。大同前副总兵朱振两年前因贪污被宣大总督弹劾,一直羁押在察院接受调查。

大明王朝的法律对官员贪污案处罚非常严厉,有一个小官因账目有几两银子的差额,被关进监狱反复审查,羁押了五年都没有结案。所以朱振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出去。

但是今夜大同城里显而易见发生了大事,铁窗外火光冲天,到处是喧嚣与骚动声。朱振立刻就猜到发生了兵变。

天亮时监狱门被打开,进来几名士兵倒头就拜,口称“请朱将军恕罪”,然后把朱振扶出监狱。

朱振很明智,显然土兵不可能为了救自己而发生兵变,他来到察院衙门,只见院子里跪了一片士兵,请朱振出头领导他们。

朱振疑声问道:“张巡抚呢?”

跪着的军兵大声回道:“被我们捅死了!尸体就在察院后宅!”

朱振的心凉了半截,又赶紧问道:“那其他官员呢?镇守太监、江总兵、府尹大人呢?”

“都跑了!太监总兵参将游击知府知县,有头有脸的老爷全跑了!”

朱振再也忍不住,一脚踢翻一名士兵,骂道:“狗杀才,你们是猪呀!猪脑子,难怪读不进书!你们只须赶走巡抚即可,自有朝廷处罚他,为什么把他杀了!”

士兵面面相觑,又有人道:“朱将军,人已经杀了,下一步怎么办,请将军给俺们做主!”

眼前局面无法推脱,朱振沉思一会,恨恨道:“既然你们请我做主,我就跟你们约法三章:一不得侵害宗室;二不得劫掠府库官银;三不得杀人放火!只要你们答应这三条,我愿意带领你们,否则我现在就死给你们看!”

院子里众军兵大喜,再三叩首道:“愿听从将军!”

朱振叹口气说:“去请几位八仙来,到后宅好好收殓张巡抚吧!”

城北门的守军今日无比放松,东一堆西一摊闲扯淡,议论昨晚的兵变。只见一名军官打马过来,喝道:“开门,我要出城!”

一名士兵回道:“嘿,现在城里的长官可不多,大人是哪个营的?”

那军官一亮腰牌:“老子是代王府锦衣卫千户首领,出城去急递铺发奏疏报告朝廷!”

几名士兵过来验过腰牌,问道:“大人还回城吗?”

千户大人没好气回道:“不回城,老子喝西北风去?休要聒噪,莫耽误正事,快快开城门!”

守城士兵忙不迭打开城门,千户打马出城直达郊外急递铺,对铺兵连声道:“大同兵变,快发六百里加急到北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大奉打更人 转生萝莉的我当反派怎么了?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太荒吞天诀 武道凌天 世界守护者 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 天官赐福 报告长官:夫人在捉鬼 快穿:黏我的反派男友竟是神明 古典复兴的无限游戏 拍卖万倍返还:凡铁变极道帝兵! 天下枭雄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赵氏嫡女 老婆大人欠管教 狂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末之伟大舵手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锦衣御明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昭昭大明 九龙夺嫡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风雪持刀人 蝉动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朔明 抗战:铁血铸山河 平民乱闯三国 雷武 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紫鸾记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风云起苍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水浒之往事随风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