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四海比邻

首页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寒门状元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狂妃很彪悍 寒门宰相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绝代神主 抗战之烽火 凡人歌 大魏宫廷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四海比邻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全文阅读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txt下载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9章 洛洪献策争君顾,东宫忧议引臣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二月,太子李治监国,李世民巡游洛阳宫,对工程进度有些不满,

随即有官员上书直言百姓因长期承担宫室营造等赋役,导致民不聊生,堪比暴隋。

李世民十分不悦,下令按照秦浩当初的建议,改以招募的方式进行施工,随后兴致缺缺的回了长安。

三月,因后宫名额空缺,礼部奏请纳新,地方开始采选三代清白、才德兼备的良家女,上报户部审核后集中送往长安。

由内廷检查复核之后,选出丰腴端庄的一批开始接受宫廷礼仪训练,

四月,今岁的长安似是热得有些早,李世民已感烦闷,下令修建飞山宫作为东巡避暑行宫。

由于工程耗费巨资,一时征发了大量民夫,导致百姓渐起怨声。

魏征万般无奈,托着病体上论时政第一疏,良言苦口相劝,李世民虽当堂表扬了魏征,表示会有所考虑,然未有下文。

五月,魏征再上论时政十思疏,于朝堂之上亲自诵读。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李世民微微皱眉,而后靠于椅背,缓缓开口:“玄成,朕知你一心为国,所言皆为社稷考量。

朕亦明白,劳民伤财之举不可为。只是朕常年为国事操劳,夏日酷热难耐,实需一处清凉之所稍作休憩,以便更好地处理政务。

且朕所建飞山宫,规模并非奢靡无度,且自正则有所提议,一日两餐亦有供应,想来不至于对百姓造成过重负担啊。”

魏征闻言,再次拜倒:“陛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今日行宫之建,虽看似规模可控,然一旦开奢靡之端,往后或有更多耗费之举。

民心乃国之根本,望陛下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如此方能保我大唐长治久安。”

李世民听完,眼前瞬间闪过长孙的音容,心中一痛:“玄成的忠言朕记下了。朕亦非不知节俭之道,只是朕身为天子,总不能过于苛待自己。

飞山宫之事,朕会再加斟酌,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影响。”

房玄龄无奈摇头,不禁再次想起徒弟曾对自己所说的话,犹豫着要不要此时开口上报。

见高士廉满是希冀的表情看着自己,无奈出列开口:“

陛下,洛水泛滥成灾,来势汹汹,冲毁无数民宅,洛阳宫殿也未能幸免,惨遭损毁,飞山宫怕是真的要停修了。

据初步统计,已有六千余人不幸溺死,百姓流离失所.”

李世民身躯猛地一震,霍然起身:“水患竟已至此程度?张亮素来治水有成,为何会发展到了这般境地?”

房玄龄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陛下,如今灾情紧迫,当务之急是拯救受灾百姓,秦浩三百里加急送来手书的堤防修筑技术献于朝廷。

臣恳请陛下即刻停止洛阳宫殿的修缮工程,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用于治水救灾。否则,更多百姓将身陷水火,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世民长叹口气:“传朕旨意,朝廷即刻开展赈灾行动,务必保障受灾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

卢义恭,将工部所有的治水能臣都给朕派过去,命张亮亲临洛水灾区,全力治水,安抚百姓。

至于洛阳宫殿修缮一事,即刻停止,所有资源皆用于救灾!”

房玄龄眼中泛出泪光:“陛下圣明!”

洛州都督府,张亮看着刘平递上的明细,有些动容:“长乐公主心怀苍生,捐献钱粮助力治水,真是雪中送炭啊。

张亮在此,代受灾百姓深深拜谢公主的慷慨无私。”

刘平哪敢受张亮的拜,连忙闪在一边,小声提醒:“都督,驸马信中说了,国难当头,捐献些钱粮不算什么,

关键是要看管好那些心思不正的官员,千万别寒了公主的心。”

张亮连连点头,回到正堂命官员立即处理物资,登记造册,忙碌之时圣旨又到,一时有些手忙脚乱。

夜晚房中,张亮有些唉声叹气:“不曾想刚刚到任,便遇到这等灾情,真是流年不利啊!”

李氏往脸上涂着乳液,不以为然:“老爷这话既对也不对,若是无事,如何能体现出老爷的能力呢?

只要水患一除,陛下定会对老爷刮目相看。”

张亮闻言,微微颔首:“夫人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为夫对水患倒是有些心得,

听闻工部派来的水部郎中亦是把好手,明日一早为夫就得去到堤坝盯着,直到水患结束。”

李氏有些皱眉:“那岂不是要离开许久?罢了,老爷的前程重要。方才先生来寻老爷,像是有急事呢!”

“能有什么急事,日后再说吧!”

说话间,公孙节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义父,先生有大事要与义父商议。”

看着李氏薄纱的穿着,张亮下了榻来摆了摆手,李氏不情愿的披上外衣,

张亮脸带嘲笑:“这般晚了,不知先生有何要事啊?借先生的吉言,这一到洛州便遇到了这等灾事。”

程公颖也不生气,偷瞄了眼李氏,神色有些神秘,

“明公,这洛阳宫殿的修缮乃是陛下先前颇为看重之事,如今虽因灾暂停,但若就此彻底荒废,恐日后陛下心生埋怨。

依我之见,可利用这些难民以工代赈,让他们参与宫殿修缮。如此既能解决难民生计,又能让修缮工作不停,两全其美。”

张亮眉头紧锁,面露犹豫:“此举虽有道理,但若民怨沸腾,传了出去,我担心……”

李氏眼前一亮:“是啊!这可真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主意啊!”

张亮微微皱眉,李氏连忙闭嘴,继续自己的涂抹。

“明公不必忧虑。这些难民流离失所,能有活儿干、有饭吃,对他们而言也是好事。

而且听闻公主捐助了不少钱粮,不必让难民无偿劳作,完全可以用来发放报酬,关键是进度别停,陛下若知怎能不喜呢?”

公孙节在一旁附和:“义父,先生所言极是啊。如今水患横行,民间对天命之说议论纷纷。

咱们不妨借机宣扬,若此次能成功治水,必是陛下顺应天命,得上天庇佑。如此一来,陛下龙颜大悦,咱们也算是立了大功。”

张亮摆了摆手:“趁早熄了这个念头,天命岂可胡乱煽动,嫌陛下的刀不快吗?”

程公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明公,如今百姓皆盼水患平息,只要明公能解决水患,便是顺应民心。民心所向,即为天命。

无须我等煽动,即便有人传扬,亦与我等无关,朝廷大臣亦能为明公作证,不过若是水中出现个石碑什么的,那明公的威望......“

张亮眼皮直跳,连忙打断:“万万不可,容我再细细思量......

暂且依先生之见,将部分难民组织起来,投入到洛阳宫殿的修缮之中,我也能集中精力全力治水。

希望能早日平息水患吧,这是前提。”

看着二人的背影,李氏嗔道:“老爷可真是的,胆子还不如节儿的大。”

张亮眼神不善:“除了胆子不如,还有哪里不如吗?”

-----------------

臣泰叩首敬禀父皇陛下:

洛水骤溢,万民惊忧,父皇停修宫阙以安黎庶,圣心仁厚天地可鉴。

然儿臣遥望昭陵松柏,思母后慈训如在昨日,常夜半垂泪,恨未及尽孝于膝前。

今愿献封邑岁入绢三千匹、粟六千石,续营洛阳殿宇,一则为母后祈冥福于九霄,二则彰父皇威德于天下。

今岁儿臣率民疏旧水故道二百里,新垦河淤田千顷,效陛下水旱从人之政。

每巡魏郡,见太行秋色苍茫,忆昔与承乾兄长临渭水校猎、与长乐阿姊共绘慈母训图之欢,

辄思稚奴案前分果、兕子解棋之景,肝胆摧切。

儿虽屏藩在外,常诵帝范以明圣心。伏惟父皇珍摄圣体,儿泣血北拜。

不孝儿泰谨呈。

看完李泰的书信,李世民泪如雨下,仍在想着当初李泰离京赴任时不舍的眼神。

想想李治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的场景,不禁长叹了口气,一时竟有些怀疑当初的选择是否错了。

“高福,传辅机来见朕。”

高福转身出去,不多时回返殿中:“陛下,今岁采选,有一女名徐惠,老奴查其资料,竟有八岁能诗的才华,老奴万分诧异。”

李世民眼前一亮:“果真如此?年岁几何?”

“陛下,年方十一。”

李世民有些失望,思索片刻:“想来非是出身显赫门第吧,不过朕欣赏其才华,封为才人,陪侍朕侧,也能与晋阳探讨一下文学。

待辅机走后,召来让朕瞧瞧!”

“老奴遵旨。”

-----------------

“陛下,魏相所言,臣虽非完全赞同,然善始者众,克终者寡,还望陛下如以往虚言纳谏啊!”

“辅机多虑了,朕非刚愎自用,乃是一时有气,玄成之言朕都谨记于心,放心吧!”

“如此臣便安心了!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朕觉得张亮的提议颇为可行,青雀也大力支持,如此便可双管齐下,

另青雀在地方治理也颇有心得,政绩斐然,朕有些思念,想召其回京。”

长孙无忌顿时心中一惊,连忙劝道:“陛下,就藩便是就藩,若开了口子,其他诸王陛下如何对待,此事万万不可。

陛下先前已许魏王每年回京一次,这已是天大的恩赐了,至于张亮的提议,臣亦不反对,魏王倒是舍得捐出如此多的钱粮,臣实是没有料到。”

李世民叹了口气:“你们呀,都错怪了青雀了,唉!”

长孙无忌瞟了一眼御案上的奏折,有些好奇都写了什么,竟能让李世民突然生了后悔之心,心中一时有些警惕。

“臣随后便通知张亮,然治水方为头等大事,不可本末倒置。”

李世民点了点头:“如今边境态势越来越明显,朕打算将陇右、伊州、定襄等地的城墙加固修缮一番,以备不时之需。”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思索片刻还是没有反对,“臣赞成,此事还需与兵部具体商议。”

“辅机啊,朕近来愈发觉得太子在朝堂上太过沉默寡言。

每逢议事,诸多朝臣各抒己见,他却常常不发一言,这如何能彰显一国储君的风范?”

长孙无忌心中一凛,微微欠身,恭敬回道:“陛下,太子天性仁厚稳重,或许是在深思熟虑,不愿贸然表态。

再者,朝堂之上人才济济,殿下或许觉得应先倾听各方见解,再做定夺。”

李世民摇头轻叹:“朕何尝不知他仁厚稳重,可身为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关键时刻需有主见,能果断决策。

想当初青雀,思维敏捷,在朝堂议事时,总能提出独到见解,为朕分忧解难。”提及李泰,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追忆。

长孙无忌听出李世民话中的偏向,心中警惕更甚,斟酌言辞:“陛下,魏王聪慧过人,众人皆知。

但太子与其性格迥异,行事风格自然不同。太子虽言语不多,可一旦表态,皆是经过深思熟虑。

且太子宅心仁厚,常心怀百姓,日后必能成为一位爱民如子的贤君。”

李世民目光深邃,看向远方,似在思索长孙无忌的话:“辅机,你所言不无道理。可朕担忧,太子这般沉默,会让朝臣轻视,日后难以服众。

朕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他,自然希望他能早日历练成熟。”

长孙无忌赶忙跪地,语气诚恳:“陛下放心,太子资质不凡,只需加以引导,定能不负陛下所望。

臣身为太子太师,愿尽己所能,辅佐太子,担当起储君之责。陛下切莫因一时朝堂表现,而对太子殿下失去信心。

朝后太子还与臣说,想去灾区代表朝廷尽一份绵力,臣只是担心太子的安全。”

李世民微微点头,起身扶起长孙无忌:“太子竟有如此心思,朕倒是没想到,倒是心有百姓,朕准了。

朕也只是一时忧虑太子的性格,日后太子的培养,还需辅机多加费心啊。”

次日朝堂,魏征因身体未能上朝,李世民宣布修筑边关城墙之议勉强通过。

朝后魏征得知,再上论时政三疏,同时书信一封直发云中,看来必须得和正则说一声了,陛下如今实难相劝,唉!

-----------------

卢氏翻看着女儿的来信,眼眶渐渐湿润,这个不省心的女儿啊,终于是苦尽甘来了,唉!怎么这事就不争先呢?

房玄龄刚到府中,便被卢氏扯到书房,书信一丢:“看看吧,乖女儿终于有喜了。

正好,亲家母午后来时打了招呼,他们要动身前往云中,说是正则要求的,是不是也给女儿带些东西过去啊?”

房玄龄叹道:“我也想退休去云中看看,陛下如今乾纲独断,听不进谏言啊!”

“哼,我赞同,老胳膊老腿的,别一下子......咳咳,得多注意着身体,

我看药师就挺好,在府上着书立作的,时不时尝尝徒弟送来的美食,多逍遥自在!”

“唉,哪有那般容易,朝事繁杂,我若请辞,陛下必然不允啊!对了,没说是男是女吗?”

“遗玉只说肚子尖,想是男孩,唉,这孩子,也不想着没怀孕时回来看看我们,白眼狼一个。”

“别抱怨了,千里迢迢的,一个女子哪那么容易,又害怕失宠。”

卢氏满脸不屑:“正则这个混小子他敢?”

“不是敢不敢的问题,女人太多了,唉,我如今有点后悔了,可是晚了!”

“遗玉说等你辞官归隐,便让我们一路向北,到处走走,最后到云中相聚,我呀,还真是有些期待呢!”

“哼哼,那你好好活,得先活到那一日才行。”

“嗯?怎么,嫌弃我了?遗玉说了,那两个嬷嬷至今未嫁,正则给他们许人家也不去,我看啊......”

“夫人,为夫想起官署还有点公文未处理完,拜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御女天下 保护我方族长 都市偷心龙爪手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重生之神级明星 艳海风波 斗罗之金鳄 陛下不可以! 雪中悍刀行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婚久必痒 七零换亲,高冷硬汉夜夜追妻 收到未来新闻,假千金成唯一信仰 天下枭雄 重生之丧尸时代 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末日乐园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明骑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九龙夺嫡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锦医卫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大航海之重生主宰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天生韩信 大晋俏公子 我四叔是朱元璋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 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 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 穿越五代末年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回大秦,请叫我龙哥 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 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四海比邻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txt下载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