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黑岭山脉的姜越林

首页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王牌进化 贞观大闲人 大清隐龙 至尊特工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黑岭山脉的姜越林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全文阅读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txt下载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6章 有些事,不能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曦初破,雾霭未散,县城东西官道间,鼓声未响,风已先动。

那支黄幡高举的仪仗列队缓缓而来,马蹄撞击青石,唤醒沿街未醒的百姓。

城门口,官吏低眉垂首,孙文昭衣角带尘、眼眶通红。

他低声请安,递上那一卷《北岭舆情汇》。

轿帘微启,一只枯瘦有力的手接过文书,只余一声冷哼,如锋利铁尺轻敲铜钟——不怒自威。

御史未看地方官一眼,径直下轿,快步走向县学方向。

他身影略瘦,却步履沉稳,每一步如同踏在百姓的心火之上,燃燃炽热,寸寸逼近。

县学后壁已坍,炭迹未褪。

一面残墙之上,尚存焦黑,一行炙热字迹仍清晰可辨:“你享受的俸禄,都是百姓用血汗换来的”。

御史驻足良久,把玩着衣袖角,终于开口:“拓下来。”随从即刻上前,用纸拓下炭痕。

那墨纸摊开,隐隐透出八字如火未熄,烫人双目。

御史声音低沉,却沉如水底巨钟:“我记得这些字,出自《文公奏疏》。”

言罢,他却转身直往市集。

未入衙、不召官,反身登一处临街茶楼。

巷口说书声正急促流转,周铁嘴声音高昂,牙口利落:“且说那掌柜陈皓,夜半握着一支松笔,在竹简上写下——清账六卷,列名千人,条条句句不藏不避!众人一见,皆称此为‘松笔记’——不是哪家店账,而是咱老百姓的命账、冤账!”

茶客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御史却只静静听着,随后起身,朝米铺而去。

米铺门窄,但人影穿梭频繁。

一位主妇正腾出小半袋陈米,用手边破帛册子掸了掸帐口,目不斜视地对掌柜说:“按照《百家册》第五十七篇记载,今年冬米比去年高四钱七分,记好啊。”掌柜咧嘴笑:“大嫂您放心,这账比我命都清楚。”

御史注视着那布册良久,薄唇紧抿,终于眉头松了一分。

他低声道:“记账能如此精细,百姓的智慧不浅。”

当晚月上中天,但县衙灯火未熄。

刘推官端坐听候,汗湿襟边。

御史只问了一句:“这些字,是造反,还是求理?”

刘推官愣住,张口欲言,偏偏喉间如断丝线,一语不出。

而与此同时,陈皓未去迎驾,未写请罪,反而是在北郊起源村那棵枯槐旧址,绑扎木板、铺展长布,百张长桌并列如军阵,一池墨水正中而列,上置长笔粗纸,灯火映得如天街夜市。

陈皓站在台上,袖口挽起,拱手高声道:“御史大人既然来了,那就请咱们上下一心,当面开写一本‘真账’。”

话音未落,爆竹声响彻夜空,号角隐回山涧。

消息如风传开,十三方村寨百姓自带契约凭据、浮粮记录、户税碎票,一如韩信点兵,涌向千字台。

肩挑的、背负的、用背篓驮的,连牛车上也堆着老账箱。

最先写下的,是一位老汉。

他拄着拐站在台前,手虽颤,却眼神坚定,一笔一划写下:

“吾村自景和三年至今,共缴浮粮二百三十七石。”

话音刚落,身后织言队已接过这句话,将其以白麻为布,红线绣字,刚绣完即举起,迎风招展。

孩童组成的传声链迅速朗读传开:

“吾村自景和三年至今,共缴浮粮二百三十七石!”

千字台四周掌声如雷,一时间,那些素来不识字的村妇老翁、少年农夫,竟全都屏息凝望,只待轮到自己亲笔执笔、吐出压在心里的字句。

御史身边随从所派的人早已混入人群,现场验核宋家账本时,竟直接从百姓家灶台下翻出一份《大周律》抄本,和《去岁实征考》一页页对照严整,笔迹分明,令人目瞪口呆。

那随从满脸通红回报御史时,语气激动到几近语无伦次:“大……大人,村里连六岁的童子都会认‘徭役’两个字,他们还把今年账与御批核对……”

御史听罢,手搭扶椅,轻轻抬头,看着被灯火照亮的人群,那密密麻麻如泥塑般的民众正笔笔作书、口口论理。

突然,远街口传来一阵喧哗吵嚷,李少爷身披白锦长衫、带着数十名家丁冲入集会,手持木棒、吆喝嘶吼:“你们私聚谋逆,谁主使?给本少爷拿下!”

场面一瞬胶着。百姓瑟缩,织言队顿时停针。

这时,一个稚嫩而坚定的声音突兀响起。

是石头,他挺身而出,手中竹简高举,声音沙哑却有力:

“你说我们谋逆,那请指出哪一行字写了‘杀官’?哪一页纸画了刀枪?”

李少爷眼神一闪,似被利刃逼退。

他手一抖,却只见那简纸白底如雪,唯笔墨字行列整,竟毫无一句叛意。

百姓群情激昂,一人高呼:“他说得对!”接着齐声而起:

“可怜无告,是罪吗?”

“写实话,是错吗?”

“我们只要一笔真账,何罪之有!”

声浪如涛,阵阵翻涌,连站在旁边的巡街差役都手足无措,长棍举了半空却不敢落下。

御史远处眯眼看着,面无表情,但其身后锦衣随从已低声:“恐生事端,是否出令?”

御史嗤笑一声,双目陡然一亮:

“扰民者三人——拿下,入狱候审。”

李少爷大惊失色,急欲逃走,却早被早就候着的官差前后包夹,家丁作鸟兽散。

御史负手,再次走回千字台,轻扬下颌,看着那此起彼伏的红线麻布,一字一句、纵横交错——这是一个集体笔写的历史,是无数人用生活为纸、用委屈为墨,写出的册页。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手,从桌上取过一张粗纸,蘸墨。

笔未动,风却忽起,卷起灯盏微颤,照亮他眼内深不见底的光。

三日后,县衙大堂前人山人海,堂上御史大人端坐高位,铁面无私,手中一卷《北岭查实录》展开,声音如洪钟大吕,字字敲进人心:“本官奉旨查办,裁决六事:一、免征虚额税粮,二、彻查仓廒亏空,三、释放无辜拘押者,四、责令李老爷退还强占田产,五、严惩地方胥吏贪墨,六、民有记事之权,官无掩耳之理!”每宣一语,堂下百姓便齐声高呼,声浪如潮,震得青砖地面似在微微颤抖。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汗味,夕阳斜照,洒在众人激动的脸上,金光晃得人眼发花。

退堂一刻,御史起身,袍袖一挥,转身面向堂外人群,抬手直指远处仍在书写的千字长桌,沉声道:“真正的奏折,不在衙门,在这里!”那片长桌前,千人执笔如林,纸张沙沙作响,夕阳余晖下,光影跃动,仿佛大地本身正在落笔,书写不屈的篇章。

而远处的皓记酒馆,梁上裱着的残稿碎纸,随风微微颤动,似在回应这一场无声的加冕。

御史目光深邃,忽而转头,低声对身旁随从道:“明日一早,备好告示,亲自去贴。”

北岭的风,吹了三日,也吹开了压在百姓心头的一块巨石。

县衙门口,新颁布的税赋豁免告示被贴得严严实实,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告示上墨迹还未干透,带着官府特有的油墨味儿,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人心动。

老人们颤巍巍地凑上前,眯缝着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确认是真的免了,免了!

有人喜极而泣,当场就给县衙的方向跪下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北岭六村,无人燃放鞭炮,锣鼓喧天。

压抑了太久,喜悦反而变得小心翼翼。

他们仿佛害怕这幸福来得太快,又会转瞬即逝。

起源村的旧址上,残垣断壁间,陈皓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

他站在高处,看着陆续赶来的各村代表,眼神平静而坚定。

“各位叔伯兄弟,”陈皓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几日,大家辛苦了。新政下来,是好事。但我们不能光等着天上掉馅饼。”

老汉拄着拐杖,有些不解:“陈掌柜,您这话是啥意思?御史大人都发话了,还能有啥变故不成?”

陈皓摇了摇头,指着远处山岗上,依旧人头攒动的千字长桌:“御史大人会走,朝廷的政策也可能会变。唯独我们自己写下的东西,才是谁也拿不走的。”

“所以,我提议,我们不建庙,不塑像,只立一块无字碑。”

此话一出,四下哗然。不建庙宇,那要这碑做什么?

陈皓笑了笑,眼神深邃,望向远处被夕阳染红的天空:“神像会倒,庙宇会塌。但字,会留在人心。这块碑,不是为了纪念谁,而是为了提醒后来者——有些事,不能忘。”

当天夜里,北岭六村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行动起来。

他们没有惊动官府,而是默默地从各家各户,拿出工具,汇聚到万记酒坊的废墟前。

万记酒坊,这个曾经在北岭作威作福的象征,如今只剩下一堆瓦砾。

陈皓站在废墟上,目光如炬:“用他的根,垫我们的基。”

村民们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挥动着手中的工具。

他们用铁锹、锄头,将万记酒坊的地基一点点地挖开,露出埋藏在地下的青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凡人修仙之逆凡 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综影视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 大奉打更人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我在斗罗里当恶毒女配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谍影:命令与征服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跃马大明 明末超级土豪 明末之力挽狂澜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黑岭山脉的姜越林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txt下载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最新章节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