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首页 >> 赵匡胤演义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科举,寒门状元 前方高能 金牌帝婿 特工之回到清朝 神话版三国 我的公公叫康熙 暴君闺女五岁半 
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 赵匡胤演义全文阅读 - 赵匡胤演义txt下载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回 三春围官讨凶手 怀德劝嫂杀仇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段书说到陶三春带兵冲午门,要捉拿凶手,替亡夫郑子明报仇,吓坏了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就怕陶三春,平时一提陶三春,他肝都颤。今天杀了人家丈夫,三春能完吗?陶三春非是一般女子,文武全才,朝中武将都不是她的对手。这个人脾气又暴,闹不好得把金殿烧了,得把我剁了。赵匡胤从来不懂什么叫害怕,今天可哆嗦了。

赵匡胤怎么那么怕陶三春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缺理,杀了人家丈夫,剩下孤儿寡母,受到良心上谴责;二是陶三春有本领,武艺好,当初打过赵匡胤。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呀?

当初,陶三春家住陶然口,父亲陶洪,人称陶九公,武艺高强。陶九公虽然一身好武功,不乐意做官,在家里乐守田园,教儿女习文练武。两个儿子陶刚、陶义不好武,功夫稀松平常二五眼。唯独陶三春,女孩长个男身体,又高又壮,性格泼辣,大手大脚,不会做针线活,整天弯腰、踢腿、打拳、练剑,越练身子骨越结实。陶九公常说:“这孩子托生错了,应该是个小子,我就当小子养活吧。”所以格外偏爱她。长到十六七岁,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她的两个哥哥合伙也打不过。那哥儿俩不说自己不用功,说是父亲偏向,教女不教男,一赌气两人不学了。干嘛呢?经商务农,操持家务。陶刚、陶义成亲了,娶妻生子,功夫更扔下了。

陶三春长得丑,人很聪明,又肯用功,读兵书学战策,苦练十八般兵刃。陶九公高兴,心想,将来我女儿准能光宗耀祖,显达门庭。陶三春哪样都好,就有一件事叫她爹犯愁。什么事?陶三春十六七了,还没定亲,找不下婆家,没人敢要。陶三春身高八尺,貌相丑陋,像个野小子,都怕娶个母夜叉。两口子打架,她一巴掌能把丈夫打扁了。为这事陶九公犯愁。

该着事巧,赵匡胤和郑子明反出京城,一路逃跑,跑到陶九公西瓜地,两个人到瓜地里偷西瓜吃,叫陶三春看见了,把郑子明抓住,按倒在地一顿暴打,吓得赵匡胤没敢动手。陶九公把哥俩抓住,要送到官府押起来。偏巧,苗光义赶来从中为媒,将陶三春许给郑子明为妻。定亲之后郑子明走了。苗光义告诉陶三春,将来赵匡胤兄弟要得天下,你要好好练功,助他们弟兄一臂之力。陶三春记住了,更加用心练武。

后来,柴荣当了皇上,郑子明受皇封,陶九公得信,叫两个儿子送三春进京完婚。再有三天新娘就到了,郑子明是个粗人,不知道怎么办好。多亏赵匡胤帮助郑子明,收拾客厅,打扫洞房,找来高怀德、高怀亮、张光远、罗延西,叫他们帮忙。

赵匡胤说:“陶三春乃女中魁首,须眉男子,能耐比我们这些人都大,闹洞房时都规矩点,把她惹火了,扒你们皮。”

高怀德不服气,心想,一个女子有什么能耐?说声:“我不信!”

赵匡胤说:“不信你试一试,你要能胜了三春,咱们一年俸银全归你,你要输了,你一年俸银给我弟妹买胭脂,怎么样?”

高怀德说:“行!一言为定,我怎么能和三嫂动手过招呀?”

张光远说:“我有个主意:再有三天三嫂到了,叫高怀德扮成山大王,我们扮成喽罗兵。假装拦路抢劫,陶三春一定出来抵抗,你不就能和三嫂过招了吗!咱们也能看个热闹。”

高怀德说:“这不合适吧?”

张光远说:“有什么不合适,嫂子、小叔子闹着玩呗。”

郑子明说:“可是假打呀,别把你嫂子伤着。你打了她,她该打我了。”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直笑。

事后,郑子明派人打探陶三春走到什么地方了。高怀德脸抹黑灰,扮成响马,闪在松林里;赵匡胤和郑子明等人看热闹。

这时,陶刚、陶义护送妹妹进京完婚,嫁妆拉了好几车:吃的、用的、穿的、戴的全有了。离京城三十多里,刚到松林边上。高怀德带领几个兄弟冲出来,高喊:“前边车辆停下来,把美人留下做压寨夫人。”

陶氏弟兄吓得扭头就找陶三春:“妹妹,有劫道响马,要抢你做压寨夫人。”

陶三春没坐轿,骑马来的。听他哥哥一说气乐了,心想:还有抢我的?好!我去看看。她把门扇大刀挂好,来到队前问高怀德:“山贼!你要干什么?”

高怀德说:“抢一个女子做压寨夫人。”

陶三春说:“你是缺妈还是缺姑奶奶?不用抢,我跟你去!”

高怀德被骂得直咧嘴。暗想,我怎么吃这个亏呢?这位三嫂子太厉害了。赵匡胤在树林里乐得直不起腰来了。陶三春和高怀德交手了。一个使枪、一个使刀,打个平手。陶三春刀大刀沉,又十分勇猛,往死里砍。高怀德假打假战,心里犯嘀咕,真把新娘子扎伤,人家夫妻怎么完婚呀?不拿绝招还赢不了。他这一疏神,陶三春的大刀横扫千钧推过来,高怀德低头晚了点,“咔嚓”头盔削掉,发髻散乱,吓得高怀德折马就往树林里跑。

陶三春催马就追:“你敢占姑奶奶便宜!我把你抓住,撕碎了喂老鹰。”

高怀德吓得边跑边喊:“二哥救命!” 赵匡胤见玩笑开大了,想出来解围。赵匡胤应该先报名,后拦陶三春,他没有,也是人忙无智,他先喊高怀德:“贤弟不要担惊,愚兄来了。”让过高怀德,拦住陶三春。

陶三春以为他也是响马,前来帮忙打仗的,也不答话,迎面一刀,把赵匡胤差点没吓死。他急中生智,抽出宝剑,踅马闪身往外一搪,刀剑相碰“当啷”一声,直冒火星子,把赵匡胤震得虎口发热,“呀!”的一声,宝剑出手,飞出多远。

那位说了,陶三春没有看出是赵匡胤吗?没有。赵匡胤认识她,她可不认识赵匡胤。当初他们只见过一面。那时赵匡胤是逃难的时候,蓬头垢面,衣服不整。今天浑身非绸即缎,武将打扮。分手这么长时间,记不住了,哪能认出来?

陶三春又砍下来,赵匡胤躲开了,躲得挺快,胳膊叫三春刀尖划破了一道口子。赵匡胤吓得喊郑子明:“三弟快出来。”

郑子明不敢出来。赵匡胤喊他,他扭头往回跑,边跑边喊:“二哥呀!祸是你惹的,我不管了。”

赵匡胤气坏了,忙道:“三弟妹住手,别打了。愚兄乃赵匡胤是也。”

陶三妹住下手来,带住马看了看:“你是谁?”

“愚兄赵匡胤。”

陶三春仔细辨认,认出来了。陶三春不乐意了:“兄长,刚才是怎么回事?”

赵匡胤被问得不好意思,只好实话实说,把小兄弟打赌击掌的事说了一遍,刚才是高贤弟要看看三弟妹的本领。

陶三春把脸撂下来说:“二哥,你们不是开玩笑,是耍笑人。陶三春虽然是民女,可不容人耍笑。我到这不是攀高附贵,而是当初你弟兄落难,我和郑恩定下终身,不能不完婚。今天拿我们不当人看,我们走!”

赵匡胤说:“弟妹息怒,是哥哥之错。” 这时,张光远,罗延西,高怀德、高怀亮都出来施礼,赔不是。三嫂长、三嫂短,叫得陶三春满脸通红。陶刚过来给各家兄长见礼,劝妹妹进京和郑恩完婚。

打这以后,这些人全服了。高怀德输了一年的俸银。郑子明见到这么多银子乐了:“我夫人真有本事,一见面就挣这么多钱。缺钱时再叫她打你们一顿。” 此后这些兄弟,再见着陶三春都恭恭敬敬、规规矩矩,没有敢开玩笑的。都说郑子明有福,有个贤内助。

陶三春和郑子明完婚之后,夫妻感情和睦。陶三春知书达理,治家有方,一切事不用郑恩操心。常常劝郑子明用功练武,夫妻在一起磋商武功。转年生下一子叫郑印,这孩子和他爹一样,是个黑小子,长得结结实实、虎头虎脑。长到三四岁,三春就教他耍枪弄棒。王府里男女仆人上百名,陶三春教他们练武,一来活动筋骨,二来可防身。

后来郑子明当上汝南王,有亲兵卫队数百名,全由陶三春操练。转眼郑印十岁,妻贤子孝,郑子明享受天伦之乐。没想到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郑子明打了韩龙,埋下祸根,韩素梅定计把郑子明诓入宫。王妃陶三春不放心,几次派人打探,进不去皇官内院,空去白回来。

陶三春一夜没合眼。挨到天光大亮,仍没消息,她要亲自打听。还没等动身,从宫中来了名老太监,家人把他领进来见王妃。陶三春不认识,忙问:“老公公,你是谁?有什么事?”

太监说:“王妃!奴才给皇上做饭,叫张明。郑王爷对我有恩呀!当初刘承佑当皇上,我净身入宫,柴王登基改朝换代,刘承佑的老臣四散逃亡。当兵的进宫杀人,我被抓住,刀压脖子,眼看人头落地,多亏郑王爷说了一句:‘他是个太监,放了吧!别把事做绝了。’几句话就保住我这条命,又把我留在宫中保柴主,后保宋主武德皇帝。今天奴才冒死给你送信来了。”

陶三春问:“送什么信?”

“今晨我刚起来,就看分宫楼前站着不少人,个个交头接耳,我过去一问才知道,郑王爷昨晚被杀,死尸在沟里停放。老奴不信,打开芦席一看,有身子没有脑袋,看不出是谁。早朝韩龙捧着托盘上殿,说是把郑王爷头献给皇上。我一听知道和桃花娘娘有牵连,便偷偷到桃花宫,有个宫女和我沾点亲戚,从她嘴里才知道,韩氏兄妹陷害郑王爷,郑王爷死得屈呀!”

陶王妃听了,好像头顶三江水,脚踏五湖冰。张明还没说完,陶王妃浑身哆嗦着站起来,抓住张明的胳膊,问:“你这话是真?”

张明说:“人命关天,谁能撒谎?那龙目无恩,杀了郑王爷,我偷着出来给您送个信,要给三王爷报仇呀!”

陶三春半信半疑说:“我替丈夫谢谢公公了。”说完,张明走了。

正这时,张光远派当兵的来送信。说:郑王爷被杀,陶夫人速想良策。这个信准了,陶王妃忍不住了,回到自己卧室,放声大哭,边哭边数落:“将军呀,我不让你去,你偏去,落个身首两分。害得夫妻分离,父子见不着面,你撒手一走不管了,扔下我们孤儿寡母怎么活呀!”

府中仆人站在窗外落泪,不敢惊动王妃。早有总管郑福找来小少爷郑印,告诉他:“你父亲被害死了。”

郑印小嘴一咧哭开了:“爹呀!”

“别哭!哭没有用,告诉王妃,杀到金殿,抓皇上,替你爹报仇。”

“对!给爹报仇。”郑印哭着进屋,抓住母亲的胳膊:“妈,别哭了,给我爹报仇去,这个仇一定得报!”

“好孩子,妈的心肝,走,点兵带队找皇上算帐。”说完,来到大厅:“郑福!你家王爷被屈含冤,死得不明,你是跟我家多年仆人,有事不瞒你。我想替夫报仇,你把府中家将,老妈、丫环都叫来,对他们说:有和我家一心的,跟我去给王爷报仇;胆小怕事的,赏给些银子,打发回家。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我陶三春豁出性命不要,也要替丈夫报仇!”

郑福说:“夫人,你和郑王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沾了光,受了好处,现在出事了,不能不管,这叫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良。我们不当忠良也要当孝子。郑王爷遇难,我们不能看着,要替王爷报仇!别看我们武艺不精,还能站脚助威,摇旗呐喊,为王爷而死,心甘情愿。家里事不用您操心了,我把人聚齐,发给兵器,在门前等着,您老去把亲兵卫队调来,等您一声令下,杀奔午门,替王爷报仇。”

“难得你们一片真心,我替王爷死去的英灵谢谢。”说完,拜三拜,又叫:“郑印呀,快给你这些叔叔、伯父磕头,谢谢他们吧! ”这一磕头,家人全哭了:一夜之间,剩下孤儿寡母,太可怜了!

陶三春脱下宫装,换上征袍:“家人,备马抬刀!”

王妃飞身上马,带着儿子郑印奔教场点兵。教场内五百军卒,听说王爷被杀,各举刀枪,齐声高呼:“给三千岁报仇,听陶王妃调遣,找皇上算帐去!” “好!杀奔午门。”

五百亲兵卫队在前,后边是一百多名仆人。这支队伍可热闹,男女老少都有,边走边喊:“汝南王被杀了,死得冤屈,有良心的给他报仇去呀!”走一路喊一路,半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很多百姓打抱不平,也跟来了。有的说:“郑王爷是好人。”有的说:“好人不长寿。”有的说:“找仇人去!”“走,咱也看看去!”就像滚雪团一样,跟在后边的人越来越多,能有一两千人。这些人不怕事,从家里拿来铁锹、大镐、木棍子、榔头、锤子、大扁担,实在没什么拿的,拣两块砖头。队伍很快来到午朝门前。

黄门官吓坏了,忙问:“干什么的?皇城禁地,不许往前来,再往前来,开弓放箭了!站住!”

陶王妃来到队前,说道:“黄门官,我是汝南王的妻子陶三春。听说我的丈夫被人所害,身首两分,特来找仇人报仇。快给天子送信:交出仇人还则罢了;不交出仇人,我要杀上金殿。”

黄门官说:“陶王妃,王爷死的事与我们无关,我可以回禀,但是你带兵冲到午门可有造反罪名,快回去。”

“什么叫造反?我丈夫忠心耿耿被杀死了,我还怕死吗?来呀!给我冲进去!”

人流犹如潮一样往前涌。黄门官吓得直叫:“快!开弓放箭,拦住反叛,来呀!关午门呀!”守城楼的御林兵,“啪啪”!往下放箭,陶三春舞动大刀,拨打羽箭。汝南王府兵丁火了,撒腿往午门冲。几十名黄门官过来把门关上,从城楼上往下射箭。箭如飞蝗,王府兵丁一时冲不进去。

陶三春怕伤人,冲身后一摆手:“听我的命令,无令不许喧哗,无令不许攻城门!”转身冲城楼上说道:“黄门官,快往金殿送信,叫赵匡胤把凶手交出来,我要给丈夫祭奠亡灵。他要不讲君臣之情,不答应,休怪我不顾君臣之义,我要把京城闹个天翻地覆,杀上金殿,拼个你死我活!”

“王妃息怒,送信去了。”

郑福说:“那些人报喜不报忧,不定说不说呢。我们怎么闹皇上也不知道,赶快点炮,给他送个信。”事先准备好的火炮,装上了药,烧着火绳,往炮捻上一点:“哧……”“咚!咚!咚!”炮声惊天动地。

赵匡胤早就听着了,听见外边人声鼎沸,炮声轰鸣,不知原因。黄门官跑上金殿启奏:“启奏万岁,大事不好,王妃陶三春满身戎装,带儿子郑印,领兵数千,围困午门,口口声声要替郑王报仇,要叫万岁交出杀人凶手。不然她要杀上金殿,血溅皇宫。”

赵匡胤说:“朕已听清,自有良策,下殿去吧。”

“是。”黄门官退下。报事的黄门官同情陶三春,所以故意吓唬皇上。

赵匡胤听完心惊肉跳,坐卧不安。心想:陶三春不是好惹的,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郑子明之死,文武皆愤慨,犯了众怒,我也背上黑锅,弄不好我落个龙目无恩,忘恩负义,杀死磕头弟兄。此事不怪我,是韩氏兄妹从中作弊。又一想,也不怪桃花妃子,郑子明不知进退,打韩龙,骂素梅,把我比昏君杨广,我的妻子向着我,我若不说杀之,他们也不敢下毒手。但是我没说杀郑子明呀!这算误杀,不是谋杀。说害死郑子明冤枉了我和韩素梅,此事怎么能三全其美,既能安抚陶三春,又能保住韩氏兄妹,又把孤王摘出来呢?

你说赵匡胤想得多美呀!他想叫郑恩白死。常言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害人者必然遭报,只看来早或来迟。

赵匡胤又怕又急,没了主意。都说聪明莫过帝王家,那是捧着说。没有群臣出谋划策,哪代皇帝也是不聪明。

赵匡胤一想:“我叫大臣出个点子吧!”他往左右看看,只见群臣个个低头不语,装聋作哑,像没事一样。赵匡胤火窜上来:你们要看我哈哈笑!

赵匡胤强作笑脸,说道:“众位爱卿,郑千岁被误杀,朕十分难过,一定厚礼安葬。陶王妃不知事情曲直,在午门闹事,哪位卿家去劝说陶王妃撤兵,替朕分忧。”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用眼睛说话:“年兄!”“年弟。”“咱们谁也不许去,谁去谁是四个爪的!”“是呀!郑王爷心直性耿,没坏心眼,对咱不错,忠君无二,被奸妃害死,死得屈,皇上偏心眼护着韩氏兄妹,不给死的报仇。陶三春造反,理全叫他们占上了!咱们不管,看他怎么办。”

赵匡胤又问了一遍:“哪位卿家替朕分忧,去劝陶三春退兵,保住君臣之义呀?”

众人还不言语,尤其是和郑王磕头的弟兄张光远、罗延西,还有石守信,史彦超,这几个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张光远告诉这几个人:“谁也不许去,谁去别怪我不客气!”罗延西说:“对!我三哥死得屈,现在我脾气好了,要是头几年,不用陶三春要人,我就把皇上和韩龙兄妹交出去。”石守信说:“咱暗助三嫂一臂之力,难为难为圣上。”史彦超说:“你们想帮助皇上也不行,就你们那两下子,都不是陶三春的对手,伸手也得叫人打回来。”

丞相赵普也不说话,心想:“万岁呀,舍不出韩氏兄妹,陶三春是不会退兵的;真要把陶三春逼反了,那可不好办。陶三春占理,文武皆不出力,京城老百姓一齐帮着陶三春,赵匡胤这个宝座就坐不住了。”

赵匡胤连问数声无人答言,金殿上群臣嘀嘀咕咕,赵匡胤受不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自觉理亏,恼羞成怒:“众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天朕有了难处,为何都不献计策?”

群臣不言语,上边一说话,罗延西接下音:“怪你自己,你自己去吧!”

这时,殿头官接二连三报信:“万岁,陶三春请天子城楼答话,再不出去,她要闹午门了。”

“退下。”赵匡胤想:我可不能见陶三春,真要叫陶三春连冤带损,扒小肠,揭我的短,我怎么活呀?不去又不行,可实在没办法。你们都不说话,我点名,看哪个不去,不去就是抗旨,我吓唬吓唬他们。想到这,往东边看了看:“赵丞相!”

赵普心里一蹦:点名了?点我我也不去!“臣在。”

“你可有退兵之策吗?”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请万岁派将杀退陶三春。”

赵匡胤气大了:这是吃冷饭出馊主意。要打得,用你说,我早派兵了。咱没理,打不得;真要打起来,也打不过陶三春。我现在已经落个忘恩负义的罪名,要把人家孤儿寡母打了,就得众叛亲离,脱袍让位。赵普你也难为我?没办法,忍着点吧,说小话吧。“赵爱卿,陶三春是我的弟妹,情同手足,只能善说,不能动兵。丞相德高望重,去劝劝陶王妃。”

“万岁,我是文官,陶三春是武将,她性如烈火,又有杀夫之仇,她能容我说话吗?我再会说,也不能把死人说活。郑王活不了,陶三春就不能完,得杀一两个出出气,你叫我白送死,我不是怕死,我死她要退兵也行,算我为国尽忠。我死白死,她还是要闯午门。”

赵匡胤说:“赵爱卿,你乃朝中文官之首,朕有事不找你找谁?你不敢出去,你找个人去,朕托付你了。”

赵普明白皇上耍赖,推在我身上。我倒有主意,你把韩龙兄妹抓住,绑在午门外杀死,替郑王报仇,把你也洗出来,陶三春就退兵了。但是这个主意不能出。说出来,皇上不但不准,还得怪我,他舍不得桃花妃子和大舅子;不出主意又不行。怎么能把我解脱呢?

赵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有了,郑王是天子的磕头兄弟,韩龙是他的内兄,亲戚带朋友,圈里的事,还得皇上的亲戚去办。主意拿定,向上施礼:“臣有本奏。”

“讲。”

“话不传六耳。”

皇上明白了,怕大伙听着。“赵丞相近前来。”

赵普来到龙书案前,低低的声音说:“万岁,陶王妃只可安抚不可用武,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武艺压倒群臣的、是陶王妃佩服的、和万岁有亲戚的、和郑王还有交情的官员,去见陶三春,准能退兵。”“这个人上哪去找,谁知道陶三春佩服谁呀?”

“臣保举一人准行。”

“谁?”

“老驸马、您的御妹丈东平王高怀德呀!”

赵匡胤恍然大悟:“对呀,他去太合适了,我怕他不去,当着文武卷我的面子,我是怪他不怪他?”

“臣有主意。万岁,事到如今,您得屈尊龙体到东平王面前求他,高怀德最讲面子,一脸抹不开的肉,准能答应。” “好计!”赵匡胤又乐了。赵普退下,赵匡胤离开龙书案,走下品级台,来到高怀德近前:“御妹丈,孤求你来了。你和郑王夫妻交情甚重,妹夫辛苦一趟,劝上一劝吧!”说完,一躬到地。

皇上给大臣施礼,可把高怀德吓坏了,闪身躲在一旁:“万岁,折了微臣阳寿了!”他嘴里说着,眼睛狠狠瞪赵普,意思是:都是你出的主意,叫皇上难为我!再看赵普眯缝眼睛,捋着胡须,笑呵呵地看着高怀德,意思是:谁让你皇兄办错事,你当妹丈不替他分忧,谁去呀!就看你会不会办事了。

高怀德这个人很正直,文武双全,知书达理,也恨赵匡胤宠信韩氏兄妹,错杀郑子明;又贬了苗光义。有了难处我得帮忙。大家心里明白,毛病在韩妃身上,又怕赵匡胤不爱听,都不敢说。别人不说,我得说:“万岁!我和郑王夫妻有交情,要分什么事,这不是缺金短银,这是人命关天。人家丈夫被杀害,我用朋友交情去说,不让他母子报仇,陶三春能听吗?白费唇舌!叫我去见陶三春,行!可得有个条件,万岁能应我就去。”

赵匡胤说:“御妹丈说吧!什么条件?”

“要抚恤他母子,以慰英灵,陶三春要什么条件都得答应。”

“行、行!只要解开陶三春的仇疙瘩,退兵回府,要什么条件朕都应,你就替朕做主吧!”

“好!众家官员全在这呢,都听清了!陶三春要什么条件,万岁都应允。万岁,我这就去。”

高怀德走到张光远近前,小声说:“你要看住韩龙,别让他跑了!”张光远点头。

高怀德下殿,来到午门下,冲城楼上喊:“御林军晓谕陶王妃,叫她退兵一箭地,高怀德要见她有话说。”

“是!”军卒高喊:“陶王妃,请您退出一箭地,东平王爷来了。”

陶三春一听是高怀德出来,冲身后摆手,队伍往下一撤,陶三春立马观瞧。午门“吱呀呀”分为左右,高怀德走出午门。

高怀德往对面一看,陶三春怒发冲冠,叩镫横刀。左边有一匹小马,小马上端坐小公子郑印。郑印穿白带孝,再看远外队伍怒气冲天。高怀德看见郑印,眼泪围着眼圈直转,含泪走到陶三春马前,躬身施礼:“贤德的王嫂,高怀德大礼参拜。”说完,跪倒磕头。他这也是替赵匡胤赔礼呢!

陶三春一拨马头,刀交左手:“高王爷免礼,我陶三春有何德能,敢劳千岁大驾,请起。”

要在平时,陶三春准能下马还礼,今天顾不得了,说道:“高王爷,陶三春今天无礼,为给丈夫报仇,找赵匡胤算帐。我丈夫郑恩跟赵匡胤南征北战,出入枪刀林内,没功劳有苦劳。赵匡胤忘恩负义,忘了结拜兄弟手足之情,忘了对他救命之恩,忘了有功之臣,杀死我的丈夫。陶三春要为夫复仇,讨伐忘恩负义之贼。高王爷可为正人君子,我不与你为难,请你回去,把赵匡胤叫出来,叫他受死!”

高怀德说:“王嫂息怒,容小弟把话说完,你再讨伐皇上。”

陶三春说:“没什么讲的!你是赵匡胤的妹夫,当然向着他说话。我丈夫郑恩没交下人,你还能帮着死的?一定向着活的。再者说,向着我们有什么用?我们孤儿寡母,交我们没用。”

高怀德闻听此言,急得直跺脚,暗骂赵普呀赵普,都是你出主意,叫我出来挨骂,我算借了好亲戚光。忙说:“王嫂,向情向不了理,皇上做事不对,龙目无恩,我怀德有意和王嫂共同起兵,讨还血债,为郑王报仇,为王嫂出气。”

这几句话说得陶三春火下来了:“高 王爷 此话当真?”

“我高怀德对天盟誓。”

“我谢谢高千岁!此仇怎么报呢?” “嫂夫人还不知道我三哥是怎么被害的吧?”

“听些传言,都不实。”

“那好,我跟你细说说。”

陶三春挂上大刀,甩蹬下马:“贤弟请讲。”

高怀德从韩素梅兄妹用计,桃花宫设宴开始讲,一直说到郑王之死:“嫂夫人,此事不怪圣上,是韩氏兄妹定计。万岁说了,郑王骂就骂了,他是我的兄弟。要是别人,一定杀之。万岁说的要是别人一定杀之。奸贼韩龙就下了毒手,杀死郑千岁。圣上不知,天亮后看见人头,痛哭失声,昏倒在地,现在皇上昏昏沉沉,直喊御弟,他比你还难过。冤有头债有主,凶犯是韩氏兄妹,用他俩人头给郑王祭灵。皇嫂兵困午门就该要韩龙兄妹受死,千万别做出意外!真若冲进午门,伤了御林军,落个反叛,还给郑王兄添了骂名。王嫂是明白人,做事前思后想,看小弟说的是否在理?”

陶三春听了这番话,打量高怀德:“高千岁,你说这话,有谁为证?”

“万岁急坏了,为了郑王把苗光义都贬了,军师为证。”

“你说的是实话。是韩氏兄妹杀我的丈夫,但是毛病出在赵匡胤身上,是他叫我丈夫进宫,是他宠信奸妃,行凶杀人,他还想开脱罪责吗?”

“皇上很痛心,对不起你们母子,没脸见你,才命我出来赔礼,安慰你们母子。”

“一条人命只用几句话就完了?”

高怀德说:“王嫂,人死不能复生,还得顾活的。郑印年幼,需要抚养,嫂嫂要照顾,仇还要报,不如恶事善办,不动干戈,既报了仇,又保全郑王兄的忠义。”

陶三春是个明白人,拿话一点就懂了。略思索:“好吧!冲着高贤弟面上,我提几个条件。赵匡胤能答应,我就退兵;不答应,我可不管什么君君臣臣、忠孝仁义,杀上金殿,血溅皇宫。”

要知三春提的哪些条件,请看下回。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诡秘之主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1942有空间 重生之武道复苏 汴京春深 盲人按摩师 苏倩 官梯 重回1982小渔村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特种兵重生七零 恶魔军官,放我走!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超维术士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绍宋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明朝皇帝往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如何拯救德意志 沉默的战神 
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 赵匡胤演义txt下载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 - 赵匡胤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