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鸾记

桫椤双树

首页 >> 紫鸾记 >> 紫鸾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铁骨 混在洪武当咸鱼 金牌帝婿 神话版三国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紫鸾记 桫椤双树 - 紫鸾记全文阅读 - 紫鸾记txt下载 - 紫鸾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十三回 恋青山停踪留步 眷秀水依草结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且说杨玄瑛被王婉儿带着,一路潜游,总算逃出义军水寨,待二人上岸之时,已然力竭。两人一同躺在岸边石滩之上,喘着粗气,竟连说话余力也全然没有。就此躺了许久,总算略微缓过一口气来,杨玄瑛扯去蒙面黑布,一脸哀怨说道:“都怪小妹一时不慎,惊动了义军首领刘元进,连累了姐姐,才令此事功败垂成。”王婉儿满脑子都是那天书化成片片灰飞的样子,根本无心听杨玄瑛说话,只是随口嗯了一声。杨玄瑛还道王婉儿怪罪于她,心中烦乱,不知所措,也就不再说话,闭上双眼转过头去,极力调匀自己呼吸。

也是这一夜甚是疲惫,杨玄瑛竟于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这一睡不知过了多久,忽地睡梦中听见一声禽鸣,杨玄瑛惊醒过来,发现已然天亮。杨玄瑛坐起身来,环顾四周,只见王婉儿独自一人立在江边,抬头仰望着江面天空,再顺着她视线方向望去,又见湛蓝天穹下一只白色飞鸽双翼一扑,于江上翱翔半圈,径自飞往江北。不过此刻王婉儿业已察觉到杨玄瑛醒来,转身于她说道:“昨晚在义军水寨大闹一番,料定刘元进不会善罢甘休,此地不易久留,妹妹既然醒了,咱们还是快些离开此处。”杨玄瑛见那只飞鸽北去,顿生疑惑,于是问道:“那只飞鸽是姐姐的?”王婉儿点头说道:“只是向远在中原的父亲报个平安而已。”说着她又长叹了口气道:“人在江湖,总是身不由己,若能向那飞鸽一般来去自在就好了。”以飞鸽传书,向家中报个平安,实属人之常情,杨玄瑛不再追问,转而说道:“今后姐姐有何打算?”王婉儿说道:“姐姐现在心烦意乱,没了主意,咱们先上北固山,取回行李再说吧。”说着二人便一同启程,再上北固山而去。

两人回到北固山上,寻回各自行李,换过衣服,想到此时义军定会于沿江一带搜罗她二人,便议定暂居山上,隐入甘露寺中,打算避过风头再说。这一避便是三日,三日来二人于山头远眺长江义军水寨,只见对岸隋军水师不分昼夜,频频来袭。虽仅仅三日功夫,隋军进攻竟不下十余次,尽管次次出击皆是无功而返,可隋军依旧显得乐此不疲,笃行不倦。杨玄瑛见状,想到刚抵江都那晚宴席中宇文博一席话,知道隋军轮番出击江南,应是佯攻牵制义军主力,此刻恐怕另一路隋军主力,已在庐江那里,准备渡江袭取芜湖港,再抄击敌后,攻略会稽郡了。

两人经过这些时日调整,已全然回复气力,待到第三日晚间,王婉儿忽然说道:“姐姐打算明日下山,寻机会入寨投刘元进去。”这一决定来得突然,杨玄瑛一脸错愕,说道:“咱姐妹与义军结下深怨,刘元进如何容得下姐姐?”王婉儿说道:“这数日来所见,江北江南,民不聊生,隋帝失德失道,陷万民于水火,我等虽非男子汉大丈夫,不求建功立业、留名青史,但既有这一技在身,实不忍见百姓倒悬如此,还当尽自己一份心力。再说隋军一直来固守江北,这几日来却一反常态,屡屡南渡长江搦战,但又都只是小战,料得正在酝酿渡江总攻,此刻正值义军用人之际,刘元进若有器量,自会摒弃前嫌,容下姐姐。”话虽如此,不过杨玄瑛仍有顾虑,何况反隋之事,若然事成,固能救民水火,若然事败,却是条不归之路,她自己便是先例,于是她说道:“姐姐胸怀大志,固然是好,只是此去义军,恐怕前途难卜。”王婉儿说道:“妹妹不必担忧。只是不知妹妹今后有何打算?”杨玄瑛沉默片刻说道:“小妹本该随姐姐同去,也好有个照应,只是尚有心事未了,且入了义军,多半难与其和睦相处,恐怕暂时还不能追随姐姐。”王婉儿说道:“妹妹既然有事在身,姐姐自然也不勉强,姐姐独自投义军去便是。只是这一次别过,不知咱姐妹何时才能再会。”杨玄瑛缓缓低下头去,她与王婉儿相识虽只是数日,但一同出生入死,早已情如姐妹,此刻分离在即,自然恋恋不舍。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杨玄瑛再是流连,也是徒增伤悲,她只得取出自己那柄琵琶,惜声说道:“既是如此,小妹就以这曲琵琶赠别姐姐,若小妹了却心事,必再来追寻姐姐。”说着玉指轻柔四弦,玲珑之声婉转而起,经久萦绕二人心头,这正是:

寒蝉切鸣悲风湫,南飞孤雁忍回头。

琴丝易惹销魂泪,青锋难断离散愁。

次日一早,杨玄瑛再次别过王婉儿,独自一人下山而去。她这一路南下,走了数日,途径余杭县,又渡过钱塘水,直至会稽郡。据说当年她二叔杨约被罢官后去了江南,最后于会稽失去音讯,杨玄瑛想要找她二叔,自然也只能从会稽找起。这会稽郡位于钱塘水以南,虽也同在刘元进义军控制之下,不过此时义军主力北在吴郡沿江延陵、丹阳一带,南则在建安,会稽郡不处烽火前沿,也就显得比延陵安泰许多。杨玄瑛入了郡城,于城中逗留了数日,知道二叔即使犹然健在,也必不会以真名示人,这找人之事,依旧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只能一再搁置。

这一日清晨,杨玄瑛又外出之时,看见街上有些混乱,百姓纷纷携家带小往城外跑去,她上前一打听,才知道隋军已顺利攻下芜湖港,大军正往这里挺进。再看此时会稽县城空虚,料得隋军一旦攻城,克取郡城不在话下。只是不知此刻隋军主力领兵将领是谁,宇文博如今正是隋军中流砥柱,应该也在其中,想到此处,她心中竟然还略有些期待。不过转念又想到宇文博一心护隋,与她志不同道不合,即使见面,也是徒增尴尬,况且二叔音讯全无,心中郁结无人能解,往后何去何从,仍在迷茫之中,愁绪万千,心烦意乱,她还不想见那些熟悉之人而忆往昔,这便回到客栈,收拾行囊,随着逃难百姓一同出城去了。

杨玄瑛出了会稽县城,无处可去,漫无目的地走了大半日,不知不觉已入了县郊会稽山中,来到主峰香炉峰下。时值金秋,往山头望去,只见香炉峰上,枫叶漫山,槭树遍野,经秋霜一打,酡然生红,灿若朱霞,艳堪绯花,惹得整山披锦戴绣,落虹簇华,直教人看得心生痴醉。杨玄瑛知道这会稽山乃是越中名山,当年夏禹封禅、娶亲、计功、归葬,皆在此山,而后自秦皇起历代又有多位君王来此登山祭禹封功,她这便想着即来此处,不如登山一游,于那山顶一览湖海,或能让人开阔胸怀,一想至此,她即折转上山而去。

走了大半日,及至黄昏,行抵山腰,途经一个破旧道观,杨玄瑛见天色已晚,便想入道观借宿一晚。可她刚到道观门口,里面却走出来一个道士,一见着她便咧开嘴傻笑说道:“大姑娘算命不?”那道士看样子业已年过五旬,蓬头垢面,短褐穿结,不修边幅,还一副疯癫之态。不过人家毕竟是道观之主,杨玄瑛还是行礼恭敬说道:“小女子路过此地,见天色已晚,想要借宿一宿,还望道长行个方便。”那道士呵呵笑着说道:“本天师神通广大,上知天文地理,下晓经史古籍,大姑娘命数如何,老道一算必准!”那道士说话颠三倒四,根本没把她话听在耳里,看来多半是个疯子,杨玄瑛也就不愿再去招惹,摇了摇头,便转身欲走。可那道士却缠着她不放,竟一把上来扯住她衣袖,含愠而道:“大姑娘不信?贫道师从元始天尊,尽得太乙神数精华,一看姑娘额头青黑,必有难逃劫数!”杨玄瑛一听到“太乙神数”几字,俄然失惊,忙回头问到:“道长既然知晓太乙神数,那可否算得小女子姓啥名谁,何方人士?”那道士装模作样一掐指,又哈哈大笑,指着她说道:“大姑娘姓刘,晋安人士。”晋安乃是南陈旧名,及至陈灭,早已废了晋安郡,并入闽州,况且她口音一听就是北方关中人士,与闽越之语相去甚远,那道士就算算不出她姓名,也不该听不出她口音来,杨玄瑛暗笑自己多心了,眼前这疯道,又怎会是她二叔。但那道士见杨玄瑛不再言语,喜出望外说道:“贫道算对了,算对了就得给银子。”杨玄瑛见那老道疯疯癫癫,甚是可怜,心生恻隐,便从怀中掏出一对银子递了过去。这道士得了银子,欣喜若狂,也不再理她,一路哼着小曲,又跑回观中。

夜幕低垂,月上枝梢,眼下此处不着村店,也只能寄住于观中,杨玄瑛打发了那道士,于是也跟着走进道观。方才那疯道已不见人影,观内亦无他人,杨玄瑛自顾寻了檐下空地,席地而坐,取下背上行李包裹,置于面前打开,拣了一些干粮。可她正要用膳,那道士不知从何处突然蹿了出来,目不转睛,盯着她背囊中露出紫鸾琵琶琴首,直看得面目扭曲,浑身作抖。杨玄瑛见状,赶紧取出琵琶,抱于胸前,急切问道:“莫非道长认得这柄琵琶?”那道士双唇微动,颤颤悠悠说道:“紫鸾琴?!开皇六年吐谷浑嵬王诃复归化所敬贡物!”杨玄瑛大吃一惊,说道:“大师可姓杨?可是弘农华阴人士?”那道士紧咬双唇,并不作答,可确实于开皇六年,吐谷浑嵬王诃复恐其父吕夸诛之,欲意归化降隋,又因吐谷浑与大隋交恶已久,怕先主文帝不纳,他便暗中敬了一批贡品献于越公杨素,托其牵线搭桥,而这批贡物中最为着眼名贵的,便是这柄由整块南海金星紫檀雕凿而成的紫鸾琵琶。

如今除了杨素胞弟杨约,还有谁能一眼认出紫鸾琵琶来历,那道士其身份不言而喻。可杨玄瑛急着正待追问,却见他扭过头去,冷冷说道:“姑娘认错人了。”杨玄瑛听罢,不觉潸然泪下,她缓缓将琵琶裹回背囊,长叹一息,哀声说道:“家父早已仙游,兄长又兵败身死,侄女孤身一人,千辛万苦,总算来到江南,眼见二叔就在眼前却不愿相认,真还不如那日于董杜原上追兄长而去,也好过如今一人孤苦飘零。”杨约说道:“贫道早已不问世事,在此给人胡乱算命,以了残生,又怎会是姑娘要找之人,还请姑娘莫再打扰老道清修。”杨约背对着杨玄瑛,看不清此刻他面上神情,不过听他说话,言语间带着哽咽。杨玄瑛心中一酸,亦抽泣而道:“大业元年正月,爹娘、二叔、兄长齐聚一堂,贺新帝登基改元,犹然在目,怎知那一聚之后,爹娘相继病故,二叔又被罢官失踪于江南,一家人就如此散去。”杨约说道:“贫道年近花甲,前尘往事都记不得了,更不知姑娘所说二叔是谁。姑娘若无他事,还恕贫道失陪了。”说着也不待杨玄瑛答话,举步即走。

杨约始终不愿相认,杨玄瑛也明白再说无益,况且其兄反隋事败,如若杨约身份暴露,必遭致杀身之祸。想到此处,杨玄瑛抹去面上泪痕,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喊住他说道:“既然道长执意在此清修,侄女也不再叨扰,只是这一路前来江南,心中尚有疑虑,恳请道长指点迷津。”杨约一愣,终还是停下步来,说道:“不瞒姑娘,贫道那些算命之术,多是欺天罔人,恐怕解不了姑娘心中疑虑。”杨玄瑛并不理他这番话,转身对着身旁主殿中太上老君座像一拜,便只顾自己对着老君像说道:“大清道德天尊在上,可知仁寿四年八月丁末,大宝殿中究竟发生了何事?”杨约沉默良久,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仁寿四年八月甲辰,先帝病卧仁寿宫,越公杨素随太子晋王入殿侍疾。及至丁末,先帝念起废太子杨勇,心生愧意,此事为越公察知,便修书传于太子晋王,嘱其提防。怎料阴错阳差,这信竟被送到先帝手中,先帝见书大怒,急召废太子杨勇入宫。太子晋王得知,大为惊骇,一时手足无措,便求助于越公。想此时箭已在弦,你死我活之势已成定局,越公便让宇文述,郭衍等守住宫门,张衡接管禁卫控制东宫,自己则与晋王同入大宝殿,此后之事,不提也罢。”

杨玄瑛听罢,心中一凉,都言杨广弑父篡位,不想此事她父亲竟是此事首谋,如此一来,她兄妹二人曾口口声声拨乱反正,为先帝报仇,是何等讥讽可笑。杨玄瑛明知杨约不会骗她,但心中仍有不甘,又追问道:“杨广暴虐无道,家父为何要助他登基?”杨约似乎猜中了她的心思,叹了口气说道:“自古以来,皇子夺嗣,将朝臣卷入其中,谁又能独善其身,置之事外?越公功劳再大,也只是一个臣子,晋王乃是皇子,以其当年在朝中势力地位,想要扳倒一个大臣,易如反掌,晋王将这等忤逆之事托付越公,若是拒绝,也同样死路一条,这事如何有得选择?!何况当时晋王于朝臣眼中,确有雄才大略,可佐时经世,治国安邦,远非那优柔软弱,胸无大志的废太子杨勇可比。试想中原大地,历经三百年动荡战乱,百废待兴,朝中有识之士,谁又不愿有个明主来重振强汉雄风?”杨玄瑛又问道:“杨广登基,逼死家父,家父可有曾后悔?”杨约叹了口气说道:“这里是会稽山。当年越王勾践兵败于此,幸遇范蠡、文种,而后两人齐侍越王二十余年,随其卧薪尝胆,为其出谋划策,终吞吴兴越。而于吴亡之时,范蠡留下兔死狗烹之言辞官隐去,文种不听其言而被赐死,不知那时他二人可否有过后悔?”若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古来皆有,确实司空见惯,可如今杨广登基以来,蠹国病民,屡兴徭役兵祸,惹得大江南北民生凋敝,若父亲泉下有知,又不知做何感想,一想至此,杨玄瑛又问道:“二叔当年也参于杨广夺嫡之争,如今见到这海内惨淡之状,又可曾后悔?”杨约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杨约早已客死异乡,又何谈后悔之事?”其实时至今日,覆水难收,再谈是否后悔,又有何意义,这只不过是杨玄瑛自己执念太深而已。

杨玄瑛来江南找二叔,原本想知道她父亲当年为何要助杨广夺嫡登基,此刻听杨约一说,才知这其中是非曲直,即使当事之人也难说清,而这两朝恩怨,也确如樊子盖所言,非她亲身经历,又岂知牵涉其中之人做何感想,如此一来,往后何去何从,倒更让人迷茫。想到此处,她又说道:“道长适才言侄女有难逃劫数,还望道长为侄女今后指条明路。”杨约仰天长叹说道:“越公当年助高祖奠基王业,肇建霸图,擒剪凶魁,荡寇除贼,北却匈奴,南平吴会,只是这些功绩,早已尘封入土,如今姑娘要走的,并非越公所走之路,而该是自己之路。老道早已不问世事,不惹是非,又何来明路以示姑娘?”杨约说罢回过头来,又细细将杨玄瑛打量一番,然后施了一揖说道:“姑娘既然给了银子,自可随意留宿观中,一切还请自便,恕贫道失陪了。”说着他决然转身,入道观深处而去,只留下杨玄瑛一人在那,独自在那胡思乱想,只是想的越多,心中越是烦闷。

杨玄瑛于观中住了一晚,次日清晨起来,已寻不到杨约身影,便知道人家有心避开她。不过杨约能再此安心隐居,也算个好归宿,杨玄瑛不愿再去搅他清修,这便收拾东西离去。杨玄瑛出了道观,又沿山道而上,不过半日,终于登上香炉峰顶。此际于山巅一览越中之地,只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锦绣河山,风光无限。但一想到如今海内大地一片萧条,百姓陷于水深火热,自己却已力不从心,她也只能望而兴叹,黯然下山而去。

杨玄瑛下了香炉峰,沿山中小径走着,不知觉间,竟然迷失了方向。又行数百步,忽逢一条山溪潺潺流过,她便沿着溪水一路过去,直至一个山头半腰,却见有个十余户的小村。杨玄瑛走入村中一打听,才知道这里乃是苎萝峰下苎萝村,村前溪水名曰浣纱溪,正是当年范蠡走访越地寻得西施之处。此地山清水柔,钟灵毓秀,教人流连忘返,且这深山之中,宛如与世隔绝,静谧怡人,酷似东晋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头,置身其中,让人恍若“问今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正她心驰神往之境,杨玄瑛不禁停下脚步,于此村中留居了下来。

这江南山水,与江北中原的险峰峻岭确有不同,少了一些宏伟雄壮,却多了几分柔情绰态,蕴籍缠绵,容易磨了人的性子,消了人的脾气,也难怪自永嘉之乱,琅琊王司马睿五马渡江以来,南朝晋、宋、齐、梁、陈皆是文弱有余,阳刚不足,只能倚仗长江天堑,偏安江南一隅,再未能出可北上克复中原之人。而这苎萝村于会稽山中,村民自耕自足,平日里无人来扰,杨玄瑛自结草庐,独居于此,渐渐地也就不知山外之事。如今她历经一番漂泊,身心具疲,忽然停在这里,没有了江湖上是非纷扰,许多事只要自己不去多想,也就不再烦恼,确实感觉心中平静许多。这其实也是她一直憧憬的日子,想到若能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过此一生,惬意如此,她也就不想再出山去了。唯独每每夜晚孤处之时,无人相伴,心事亦是无人倾述,颇感寂寞,她也只能取出自己的紫鸾琵琶,拂上一曲,聊以自娱。

但今天下大乱,山河破碎,江南江北民变四起,会稽山深山中虽是一时安宁,却是地处吴越交汇之处,亦是越中战略要地,春秋吴越二国就曾数度交战于此,如今鱼俱罗等人要从会稽郡北上攻略吴郡,平定刘元进叛乱,这会稽山又怎会一直安泰下去。此时隋军主力由鱼俱罗亲率,自庐江渡江,攻占了江东芜湖港,准备再一路东进,袭取会稽,而身处延陵的刘元进闻讯则将延陵义军主力部分撤出南下,一路疾行,前来救援,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义军刚渡过钱塘水之时,已闻会稽郡被鱼俱罗拿下,刘元进无可奈何,只能让义军驻扎于钱塘水南岸的永兴县。而鱼俱罗占了会稽,得知刘元进南下,便驻军于山阴县,两军主力相距不足三十里,眼看决战一触即发。不过刘元进身后尚有吐万绪率领着骁果卫援军,在义军南下之时,趁虚渡江,攻克了延陵、丹阳,正挺进吴县,这情势已对义军及其不利。

刘元进南北遭敌,前后难顾,鱼俱罗也甚是欣喜,这平定江南已是指日可待。这一日晚鱼俱罗唤了鱼蔓云、宇文博二人至中军大帐,商议决战之事。当二人至帐前之时,正见鱼家老奴应声辞出,鱼蔓云甚是诧异,便进帐询问,鱼俱罗说道:“如今江南战事将息,老夫既然决定此役之后隐退,也该早做准备。听闻近来东都饥馑,粮价上涨,便遣老奴带些家中多余米粮前去东都变卖,换些银子养老,再顺道把你大哥接来这里。”鱼蔓云点头应道:“也是,朝中是非之地,让大哥早早离开那里也好。对了,爹爹今日将我等唤来,是否已有破敌之策?”鱼俱罗指着地图说道:“据探子来报,叛军已于永兴扎营,我等可分一路人马悄悄翻越会稽山,前往临浦,正可迂回抄于其右,两面夹击。”说着他转身问宇文博道:“世侄以为如何?”宇文博说道:“如此甚好,若能自山阴、临浦两面夹击,又能借这会稽山北麓余脉地势居高临下,击溃敌兵,应该不在话下,晚辈愿领一路人马做奇兵,往临浦去。”鱼俱罗哈哈大笑,一拍宇文博肩膀说道:“由世侄前去临浦,老夫自然再放心不过。明日便是秋夕,就约于八月十七清晨引火为号,齐攻贼兵大营。据闻贼首刘元进正在永兴,这一战若能剪除贼首,乱民势必一哄而散,这江南之乱平灭,老夫肩负重担也终于可以卸下了。”

计议已定,宇文博也不再耽搁,立刻往校场去点了五千人马,借着夜色掩护出营,往会稽山北麓而去。这会稽山群峰中并无深壑险谷,山势也多为坦荡,大军行进亦无困难。只是为了避人耳目,宇文博带着人马先往西南深山中绕了些路,再折转向北而去。大军走了一日,于次日晚间,行至一个山坳,宇文博见此处地势开阔,视线开朗,又有一条溪水穿过山丘,蜿蜒而过,正利于扎营,再算算脚程,距临浦至多还有一日路,他便让兵将沿溪水驻营,决定休整一晚,养足精气,明日再一口气出山决战。

军士扎营完毕,打水、开锅、造饭一番热闹后,而后留下巡逻卫士,众军士便各自休息去了。宇文博仍无倦意,于营中徘徊一阵,一如当日处在崤山中那晚一般,脑中又浮出杨玄瑛之容,想到她说要去寻她二叔,理应就在会稽一带,只是自隋军收复会稽以来数日,自己私下里也多有留意,却始终未寻得她。宇文博轻声叹息,抬头之间,又见青黑夜空中一轮圆月如凝脂皓玉,月光皎如白练,倾洒下来,隐隐勾勒出会稽群峰轮廓起伏延绵,绰约丰姿,婀娜生媚。宇文博也是久居江北之人,第一次见到江南鱼米之乡的似水柔情,不禁有些神醉,他便沿着溪流,缓缓走出营去。

这一走忘路之远近,宇文博独自沿着溪水而进,绕过一个山丘,回头已不见隋军营寨踪影。看来不知觉间已走了不少路程,来日还要行军,不宜远走,他便打算回营。可他正欲转身离去,忽闻前方隐约传来一阵琵琶乐声,琴音夹在晚风之中,忽隐忽现,似有还无,若非他习武之人,耳聪异常,还真难以辩出。

宇文博虽然不通音律,可他驻足原地,侧耳聆听,还闻琴乐清淡幽缓,悦声入耳,和韵揉心,宛如菩提拂子轻撩镜台,拭净尘埃,不禁让人心定神怡。这感觉,虽与那日避雨台前一曲“十面埋伏”令人走火入魔截然相反,但一样都能牢牢抓住人神魂,令人难以自拔。听到此处,宇文博心中已然断定,那抚琴之人,必是杨玄瑛,这正是:

皎月凝清霜,素缭孤影长。

广寒宫深处,谁解满心伤。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福艳之都市后宫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陛下不可以!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护花野蛮人 逍遥四公子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紫鸾记 桫椤双树 - 紫鸾记txt下载 - 紫鸾记最新章节 - 紫鸾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