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悬空

没文化的猪

首页 >> 日月悬空 >> 日月悬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黑铁之堡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日月悬空 没文化的猪 - 日月悬空全文阅读 - 日月悬空txt下载 - 日月悬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0章 撰写帝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唐朝皇宫那幽深而静谧的角落里,夜幕如同浓稠的墨汁一般,将一切都笼罩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烛光微微摇曳着的书房里,四周的黑暗仿佛正一点点地侵蚀着这片小小的光明之地。

此时的李世民,眉头紧锁,双目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他的目光凝视着眼前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但思绪却早已飘向远方——那是关于太子李治的未来。

众所周知,太子李治性格较为柔弱,这使得李世民始终难以完全放下心来。他深知,作为大唐帝国的继承人,需要具备坚毅、果敢和睿智等诸多品质,方可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然而,面对李治目前所展现出的性格特点,李世民不禁暗自担忧:当自己百年之后,这个儿子真的能够扛起如此沉重的担子吗?

想到此处,李世民缓缓停下手中正在书写的毛笔,然后轻轻抬起头,转头望向一直默默站立在阴影之中的长孙无忌。“无忌,你觉得李治……”

只见长孙无忌身姿挺拔,面容沉静如水,但其眼神中同样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与关切。

长孙无忌微微低头,沉声回答:“陛下,晋王殿下性格温和,但确需锻炼。”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这番话后,不禁轻轻叹息一声。他心里很清楚,这位肱股之臣如此婉转地表达意见是绝对不会同意换个太子的,他也确实没有啥儿子合适了。想到此处,李世民缓缓放下手中正欲批奏的奏折,伸手取过一旁的毛笔,蘸饱墨汁之后,又继续埋头书写起来。原来,他正在精心撰写一部名为《帝范》的书籍,里面详细记录了自己多年来治理天下的经验心得以及作为一代明君所应具备的品质素养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部《帝范》乃是他专门为李治所准备的,期望能借此书为太子答疑解惑,并引导他逐步成长为一名真正称职且优秀的皇帝。

“遂良,你进来。”李世民召唤着褚遂良。

就在这时,只听得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便听到门口内侍高声通传:“陛下有旨,宣褚遂良进见——”随着话音落下,只见褚遂良快步走进大殿之中,来到御前恭敬行礼参拜:“微臣褚遂良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褚遂良步履匆匆地踏入那间弥漫着淡淡墨香的书房,目光急切地搜寻着屋内的景象。刹那间,他的视线被一道身影牢牢吸引住——只见李世民正端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在一张张洁白如雪的宣纸上挥毫泼墨、奋笔疾书。

李世民手中的毛笔犹如灵动的蛟龙,在宣纸上游走自如,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他的神情专注而严肃,仿佛整个世界都已融入到眼前的笔墨之间。

听到褚遂良进门的声响,李世民稍稍抬起头来,微笑着说道:“朕正在撰写《帝范》,期望吾儿李治能从此书中领悟到治国理政之道。”说着,他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用手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褚遂良赶忙走上前去,怀着崇敬之情快速浏览了一眼刚刚书写下的那些文字。字里行间所展现出的深刻见解和高远谋略让他不禁为之惊叹,由衷地赞叹道:“陛下之睿智与远见实乃令人钦佩!此书对于太子殿下而言,无疑是一份极其珍贵且意义重大的指南,定将成为他日后治理国家的无价之宝啊!”

李世民轻轻地摇了摇头,眉头微微皱起,流露出一丝担忧之色:“朕所忧心者,乃是太子究竟能否真正领悟其中之深意啊!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分疏忽,故而朕必须将所有可能遭遇之难题皆纳入考量之中。”

在那宁静的书房内,数日时光悄然流逝。李世民每日废寝忘食,不停地奋笔疾书。他时而沉思默想,时而运笔如飞,仿佛要将自身一生之经验与无上智慧尽数融入这字里行间。终于,一部凝聚着他心血的巨着——《帝范》逐渐成形。

在这部书中,李世民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治国才能,详尽地阐述了诸多关键要点。无论是处理繁杂政务之技巧策略,还是慧眼识珠选拔贤能之才的法门;不管是巧妙平衡各方势力以求江山稳固之妙法,亦或是规避暴政肆虐以防民心背离之要诀……无一不被他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令人读后受益匪浅。

当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李世民常常独自端坐于案前,轻轻翻阅着那尚未最终定稿的《帝范》手稿。昏黄的烛光映照着他那张饱经沧桑却依旧刚毅坚毅的面庞,而他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眸中,则不时闪烁出无尽的期待之光,同时也隐隐透露出难以掩饰的重重忧虑。

“陛下,您请看这里。”褚遂良恭恭敬敬地伸出手,指向那书卷中的某一处,然后轻声念道:“‘若要长治久安,必须爱民如子,治国如家。’”他的声音清晰而洪亮,仿佛要将这几个字深深地刻入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中。

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目光凝视着那段文字,久久没有移开。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感慨万分地说道:“此言甚是!此乃朕历经多年治国理政之艰辛所得出的至理名言啊。朕衷心期望吾儿李治能深刻领悟其中真谛,明白欲成一代明君,首要之举便是视百姓如亲生子女般关爱有加。唯有如此,方能得民心、顺民意,国家方可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呐。”说到此处,李世民不禁长长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对江山社稷和子孙后代的深深忧虑与殷切期盼。

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李世民始终沉浸在对《帝范》的反复修改与精心雕琢之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倾注着他一生的智慧与经验,他期望这部着作能够成为后世子孙治国理政的宝典。

可与此同时,岁月的侵蚀也毫不留情地降临到这位伟大帝王的身上。他原本健壮的体魄逐渐变得虚弱不堪,往日的神采飞扬如今已被满脸倦容所取代。每当清晨醒来,他都会感到浑身乏力,而夜晚的咳嗽声更是频繁打破寝宫的宁静。

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唐太宗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那宽敞却略显冷清的寝宫内。昏黄的烛光映照着满屋的药瓶,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药味。他呆呆地望着那些瓶瓶罐罐,心中的苦闷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涌上心头。曾经那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天子,如今竟也不得不依靠这些苦涩的药物来维持生命。

面对死亡的步步逼近,唐太宗开始尝试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现实——沉溺于女色。众多娇艳妩媚的女子环绕身旁,莺声燕语充斥于耳,但短暂的欢愉过后,留下的却是更深的空虚与寂寞。每当他不经意间瞥见镜子中自己那张日益衰老的面容,眼角的皱纹、松弛的皮肤以及黯淡无光的眼神,都无情地提醒着他:时光已逝,青春不再。

终于,在又一次对着镜子黯然神伤之后,唐太宗猛地站起身来,面色冷峻地向门外大声喝道:“来人啊!速速传令下去,倾尽全国之力寻找仙药,朕定要重获生机,延续千秋万代之霸业!”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曾经那威风凛凛、意气风发的皇帝陛下,如今也被病痛折磨得日渐消瘦,面色苍白如纸。

眼看着自己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唐太宗心急如焚。就在这时,一些自称精通炼丹之术的方士们来到了宫中,他们向唐太宗献上了所谓能够让人长生不老、返老还童的仙丹,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其神奇功效。病急乱投医的唐太宗听闻此等妙药,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毫不犹豫地开始服用这些仙丹。

一日,太子李治前来探望病重的父亲。当他看到唐太宗正端坐在龙榻之上,手捧着一颗散发着奇异香气的仙丹准备吞服时,不禁面露忧色,急忙上前劝阻道:“父皇,儿臣听闻这仙丹来历不明,其中成分亦不知晓,贸然服用恐怕会对您的龙体造成损害啊!这些仙丹真的有效吗?”

唐太宗微微抬起头,望着眼前一脸关切的儿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显得有些苦涩,缓缓说道:“治儿啊,为父又何尝不知道这其中或许存在风险呢?只是……朕实在不愿意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朕还想继续治理这个国家,让大唐江山永固啊!”说完,唐太宗便将那颗仙丹放入口中,咽了下去。

在唐朝盛世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皇宫之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忧虑仿佛一团沉甸甸的乌云,无声无息却又无比沉重地盘踞在他的心头之上。此刻,他正端坐在书房那张由名贵的紫檀木精心打造而成的书桌之前,微微蹙起眉头,深邃而睿智的目光凝视着眼前洁白如雪的宣纸。只见他右手轻握着一支精致的毛笔,笔尖在宣纸上缓缓划过,留下一道道或浓或淡、刚劲有力的墨痕。每一划、每一点,皆承载着这位英明君主的无尽智慧与满腔心血,因为这本正在书写中的着作正是他特意为太子李治精心编撰的《帝范》。

“陛下,您已经接连好几个夜晚未曾合上双眼好好休息过了啊!”一直守候在旁的长孙无忌忍不住开口劝道,声音里满是关切与忧虑。他静静地立在那里,眼神紧紧地锁定在李世民略显憔悴的面容上,心中着实为皇帝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心。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语,李世民轻轻地将手中的毛笔搁下,然后抬起左手轻柔地揉捏着自己的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下连日来的疲劳。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倦意,但口中说出的话却依然坚定有力:“朕必须要保证这部《帝范》能够完美无缺地呈现在李治面前。这不仅是朕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更是朕对于整个大唐王朝未来命运的深深寄托啊……”

我深知,他那与生俱来的柔弱性格着实令我忧心忡忡。然而,这部《帝范》必将成为我赠予他最为珍贵的无价之宝,衷心期望着他能通过研读此书,领悟并掌握如何成长为一名睿智英明的君主之道。想到此处,李世民不禁长长地叹息一声,心中暗自思忖:即便自己此番抉择或许有误,但无论如何,也定要倾尽全力去扭转这艰难局面。

自那日起,在随后的悠悠时光里,李世民愈发勤奋刻苦地投身于《帝范》的着述之中。每一字、每一句皆倾注了他毕生的智慧与经验。在书卷之中,他详尽入微地阐释了身为一代帝王所应当具备的高尚品德——诸如仁爱宽厚、谦逊有礼;同时亦深入剖析了治国理政的精妙方略——从经济发展到军事部署,从文化建设至法制推行;此外,对于用人选贤之术,他亦是毫无保留地娓娓道来,强调任人唯贤、量才录用的重要性;而面对错综复杂的朝局政务以及来自外部的种种威胁隐患时,又该如何沉着应对、巧妙化解……凡此种种,皆被李世民以细腻且生动的笔触一一呈现于《帝范》之内。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轮冷月高悬于天空,洒下清冷的光辉,映照得皇宫的长廊如同一条银白的丝带蜿蜒伸展。李世民身着一袭黑袍,孤身一人缓缓行走在这条寂静而悠长的走廊上。

他的脚步轻缓却显得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重担。月光如水般倾泻在他身上,勾勒出他那高大而略显疲惫的身影。此刻,他的面容被阴影遮住大半,但从那紧锁的眉头和微微抿起的嘴唇仍能看出他内心深处所充斥的忧虑。

走着走着,李世民来到了一间偏殿门前。他轻轻推开门扉,只见屋内烛火摇曳,一名道士正端坐在蒲团之上。那道士看上去约摸五六十岁年纪,须眉皆白,面容清癯,一双眼睛犹如深潭之水般清澈透明,仿佛能够洞悉世间万物、看透人心。

道士见到李世民进来,并未起身行礼,只是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地开口问道:“陛下,夜已深沉,您却独自前来,想必是心头有难解之事吧?不知陛下因何这般忧心忡忡呢?”

李世民长叹一声,走到道士面前坐下,苦笑着说道:“道长有所不知,朕近日来时常为吾儿担忧。身为一国之君,朕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这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皆系于一身。然朕之子嗣众多,其中不乏聪颖之士,但他们是否真能继承大统,担当得起治理这天下的重任,朕实难断言啊!”说着,他不禁又重重地叹息一声,目光投向远方,似是透过眼前的景象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只见那道士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陛下啊,您精心撰写而成的这部《帝范》,堪称心血之作呀!它必将如同璀璨星辰一般,照亮太子前行的道路,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指路明灯呐!只要太子能够全心全意地研读此书,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长为一代明君,造福天下苍生。”

听闻此言,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之中,忽地闪过一丝坚定不移的光芒,沉凝道:“朕之所望,便是他能够真正懂得,身为一国之君,绝非仅仅只是安坐于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享受着万民朝拜与尊崇;更为关键之处在于,心中须时刻装着黎民百姓,凡事皆以民众福祉为重,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如此方能称得上是一位称职的好皇帝啊!”

随着《帝范》一书的撰写工作逐步接近尾声,李世民原本强健的体魄却每况愈下,变得日益衰弱不堪。他那曾经红润而富有光泽的面庞此刻已被一片苍白所笼罩,宛如冬日里失去生机的枯树;深陷的眼窝中,黯淡无光的眼神若隐若现地流露出对生命延续的极度渴望与期盼。面对死亡阴影的步步紧逼,李世民无奈之下只得将希望寄托于那些炼丹方士们精心炼制而成的所谓仙丹之上,妄图借助这些神秘丹药的力量来延缓自己走向人生终点的步伐,从而得以有足够的时间亲睹爱子李治的茁壮成长。

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李世民强撑着病体,传召李治前往他平素处理政务、静心思考的书房。当李治匆匆赶到时,一眼便望见了父亲那因久病折磨而显得异常消瘦憔悴的面容,刹那间,一股无法抑制的酸楚之情如潮水般自心底涌起,瞬间淹没了他整个心房。

“父皇,您怎么会变成这般模样?究竟为何要让自己如此劳累啊?”李治望着眼前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李世民,眼眶微红,声音略微颤抖地关切询问道。

李世民艰难地抬起手,轻轻地抚摸着李治的脸颊,脸上绽放出一抹慈爱的微笑,用微弱但饱含深情的语调缓缓说道:“孩子,朕之所以如此辛苦,皆是因为正在为你撰写一部名为《帝范》的书籍。这部书凝聚了朕一生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朕期望你能从中汲取精华,领悟其中真谛,日后成为一名受万民敬仰爱戴的贤明君主。”说罢,李世民深深地叹了口气,目光中既有对儿子未来的殷切期许,又难掩对自身命运无常的感慨万千。

李治的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他跪下行礼:“父皇,我会认真学习《帝范》,不负您的期望。”

李世民轻轻抚摸着李治的头发,微笑着说:“我相信你,我的儿子。”

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李世民最终没能看到李治成为一位明君的那一天。但他留下的《帝范》却成为了李治治理国家的宝典。在李治的统治下,他遵循《帝范》中的教诲,实施仁政,选拔贤能,终于使得国家实现了长达几十年的繁荣和安定。

《帝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李世民对儿子的期望和关爱,它成为了唐朝传承下去的智慧瑰宝。

李世民坐在书房的角落,手中握着《帝范》的最后一张手稿,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满足和宁静。

“无忌,遂良……”李世民那略显虚弱却依然沉稳有力的声音,在宁静的书房内缓缓响起,仿佛穿越了时光的尘埃,带着无尽的期许与嘱托。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听闻圣上的召唤,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书房。只见两人神色凝重,眉头微蹙,眼中满是深深的忧虑之色。

李世民坐在书桌前,微微抬起头,目光柔和地注视着眼前这两位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臣子。他轻轻伸出手,将那份精心撰写的《帝范》手稿递到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面前。

这份手稿承载着李世民一生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每一页都凝聚着他对大唐江山社稷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

“此乃朕对大唐最后的一点贡献了。”李世民的语气平静而又坚定,“朕希望你们二人能尽心竭力地辅佐太子李治,引导他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明君,让我大唐盛世得以延续,长治久安。”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双手颤抖着接过那份珍贵的手稿,眼眶瞬间湿润,泪水在他们的眼角闪烁。他们紧紧地握着这份承载着皇帝殷切期望的手稿,声音略微哽咽道:“陛下,请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期望。哪怕前路艰难险阻,我们也定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李世民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然而,就在此时,他那原本明亮如星辰般的眼眸却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仿佛透过眼前这两位忠臣,看到了大唐辉煌灿烂的未来景象。在那朦胧的视线中,他似乎看到了繁荣昌盛的长安城,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看到了广袤无垠的疆土上,百姓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看到了朝堂之上,文臣武将们齐心协力、共商国是......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禁轻声呢喃道:“好啊,真好……大唐的未来,朕便放心地交予你们了。望你们能秉持公心,励精图治,让我大唐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御女天下 镇妖博物馆 春满香夏 背剑之人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无限群芳谱 桃花沟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特种兵重生七零 花都太子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锦医卫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这个大明太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齐之君上传奇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三国第一公侯 动荡的大元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唐小医师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立渊传 三国之现代魂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汉吏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日月悬空 没文化的猪 - 日月悬空txt下载 - 日月悬空最新章节 - 日月悬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