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首页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织明 民国之铁血少帅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暴君闺女五岁半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文阅读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txt下载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4章 张村产业版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扶苏到来,对上郡的军事民事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扶苏抽空还专门去张村视察,看到张村户户都是砖瓦房,百姓各个肥头大耳红光满面,扶苏对这里的富裕很是满意。

参观张村子弟小学的时候,这学堂已经换了一批学童,看着黑板上的大字,和孩童们的读本,扶苏有一点恍惚。“这文字?”

“这是乡间的俗字。乡民无知,学习小篆太吃力了,所以我们这里用俗字教学,重要的是讲讲道理。”

“这字倒是和隶人们的字有几分相似。”扶苏淡淡的说。

秦国标准文字是小篆。但是标准的小篆多数还是刻印在石碑、铜器上。越是下级的简书,就越是接近隶书,底层的文牍是一种介于篆隶之间的字体。已经有了隶书的雏形。而张村小学这面使用的文字,却是简化后的楷书。说像是有那么几分像,但是如果细细追究,在这个时代会被认为是缺胳膊少腿的错别字。但是文字云者,还是为了把口语放到书面上,能读出来就行。

新版的俗字千字文都有拼音标注。现在小学的教学,入学后先学拼音,然后拼音识字,这样的效率更高一些。孩子们懂得了拼音,学会笔顺,就可以拿着一本千字文照着阅读认字,也给这一茬的班长们少了很多辛苦。

对俗字课本,扶苏未置可否。对于扶苏这样受过系统教育的王子来说,使用俗字很是粗陋。但是这只是上郡的一个乡村,这些孩子未来都只是村民,男丁长大后最多也就是进入军队做一个列兵,识不识字本来也不重要,爱怎怎地吧,倒是算术,扶苏亲自考问,发现一年级的幼童都能轻易心算口算百以内的加减乘除,还是大为惊讶的。

张村的生活富足、秩序井然。如今张村的规模也比前些年的时候扩大了好多。连村墙都从最初的木栅栏,更换为高大的红砖墙,在塬上连绵起伏的砖墙,看起来都有了一丝城池的味道。砖墙上砌了观察孔,长枪也可以从这些观察孔刺出,防御能力是挺强的。

说到长枪,在砖墙中间或有一些小亭子,亭中就有成捆的长枪,如果有战事,这些长枪就近就会分发到每一个男丁手里,然后集体藏在墙后,悄悄刺杀来犯之敌。这些枪的枪尾还都插了一根横木棒,扶苏看着觉得奇怪,这是什么武器?这么根横棒并不方便使用啊。蒙恬却冷笑了一声:“这都是狡猾的村夫伎俩!”

说着,蒙恬抽出一杆枪,从了望孔刺出去,横杆卡住在了望孔处。“这样用,就不用担心枪被外敌夺去了。小聪明而已。”

“然而有效啊!毕竟村民不能和百战雄兵相比,只求自保,能想出这种办法也算是费尽心机了。”

张诚在旁边陪着笑,其实这些设计都是在村里民团实兵演习的时候,发现刺枪会被敌人夺走反刺,才想出来的笨办法。但是那句话怎么说的,一个笨办法有效,就是一个好办法。

“越来越有墨家子弟的猥琐味道了。”扶苏淡淡的说。

墨家非攻,所以设计了很多攻城防守的器械。说墨家猥琐,只是和秦军大开大合的风格相对比而言。实际上,秦军在攻城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遇到墨家子弟。有墨家守城,就总会拖延时间增大伤亡,但是攻破墨家守城后,秦军的报复也是很残暴的,因此也传出墨家守城,秦必屠之的口号,让战国末年,墨家参与守城的时候,首先就面临守城方官员和百姓的抵制。

这也是秦人刻意造成的印象,是一种阳谋。

再次登临村中的了望塔上,俯视四野,田野一片葱绿。远处河滩旁也设立了工坊,山坡上有工匠在伐木,斧头和双人锯推拉,一棵巨树不消片刻就被砍伐下来。然后巨木顺着山坡滚动到山脚,在现场就被剥掉树皮,再拖到河这岸的木料厂,一层层叠放整齐。

“那些树要露天放置一年以上时间,让它内部干透,才好使用。树皮就直接送到河边的浸泡池,浸泡软烂后,可以用来造纸。”

“木材放在那里,要是外敌来侵,岂不是可以用作工程器械?”扶苏道。

“那就只好放一只火箭,烧掉了事了。”张诚撇撇嘴。木材放在村外,确实有这种风险,但是和村里的人反复商量规划,也只能如此,主要是巨木沉重,搬运不易。就只好在村外就近处堆放,在木材厂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工坊,可以把巨木裁切成为各种尺寸,再运输才方便一些。当然,如果有机械,有蒸汽驱动的锯木机床,处理起木材来就更方便了。

看张诚这样说,扶苏也就没话了,从塔楼走下来,扶苏习惯性的去拨弄楼下的一个悬吊的青铜筒子,一推之下,响起清脆的钟声。

“是铜钟?”扶苏问。

“啊,只是一个示警的东西,不在礼制范畴之内,不违制的。”张诚赶忙解释。这个铜钟做成筒状,就是为了和礼制的钟鼎区分开。

钟声响了,村民纷纷从自己的家中走出来,往塔楼这面看,几个青年还兴奋的取了长枪往这面跑。

“无碍的,无碍的,是公子扶苏来检查我们村的防备情况!”张诚大喊,又觉得这一幕似曾见过。

接下来扶苏依次参观了铁厂、蜂房、车辆厂、泥叫儿作坊和手套作坊。

泥叫儿作坊的生意大不如前,随着市场趋于饱和,销量也少了很多。虽然还能维持运营,但是张诚估计早晚会有一天这个小玩具不再具有什么竞争力。玩具这个领域还是挺有趣的,市场大、利润也不低,制作通常又简单,如果不做泥叫儿了,用什么代替品继续支撑大秦玩具市场呢?张诚一时想不出来。风车?竹管人?竹蜻蜓?张诚都认真的想过,但是想来想去,这些玩具都存在着不能模具化、不能流水化、容易仿制的问题,也就暂时搁置下了。

现在村里的女人们,主要的收入还是缝制皮手套;村里的男丁主要的收入是制作车辆。至于村里的孩子,很多孩子靠着侍弄蜂箱,赚到自己的零花钱。养殖蜜蜂确实有一定风险,但是上一代的毛孩子们已经探索过了,传流下来一套完善的操作工艺给弟弟妹妹们,这些弟妹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张村的蜂箱现在已经超过一千个了。这些蜂箱一年能提供5万升蜂蜜,单靠这笔钱,张村就永远是整个秦国北方最富裕的村庄,而许氏商行靠着蜂蜜这一项,也成为整个大秦最有名的商行之一。

虽然蜜蜂产业能带来巨大的收入,但是张村并没有因此放弃农桑。实际上,粮食生产才是村长最重视的事情。每年按照时令耕地、播种、施肥、田间作业和收割。到了农忙的季节,张村宁可停掉所有其它产业,也要全力投入到耕作收割上。由于采用了咸阳和张诚发明的伪咸阳式样的农具和改良的田间管理手段,如今张村的粮食产量比若干年前翻了几番,现在张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有超过三年的口粮储备,而村里巨大的公仓,屯粮足够全村九年所用。即使是战乱和大灾,村子也没有饥馑之忧。粮食产量高,按照国家规定的固定税收计算的粮税占比也就低,所以张村是整个上郡农税缴纳最积极、完成度最高的村落。除了按时交税以外,还会卖一部分陈粮给蒙恬的大军和修筑长城、直道的民夫。在粮食这一块,张村也有不小一笔收入。

陈粮谁都不爱吃。所以村民把陈粮都卖给了工地上。虽然是陈粮,但是大秦有法度,陈粮里也绝对不会掺和泥沙。张村的陈粮本来质量就好,再加上每个项目段上都有张村子弟负责,采购自然有倾斜。也是解决了张村陈粮过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粮产稳步提高,张诚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搞不好就需要做一点粮食转化工作了。酿酒酿醋榨油喂牲口都是办法。但是在酿酒这事儿上,张诚始终犹豫不决。现下村民已经有谷子酿酒的,可是酒能乱性,一个民族如果沉溺于这种麻醉品,最终并不是好事。如果张诚介入酿酒,除了扩大规模,再就是加一道蒸馏技术,提炼出高度酒和酒精。酒精在医疗、卫生方面有很多用途,说起来也有必要。但是高度酒一旦泛滥,在这个娱乐不足的时代……只怕对民风影响太大。

饲养牲畜是个好办法,谷饲牛谷饲羊,可以让牛羊快速催肥。出肉多。就算张村自己吃不掉,也可以制作成腊牛肉腊羊肉供应大军或者远销咸阳。

说起来咸阳距离上郡也并不算很远,直道通达后,快马到咸阳昼夜可达,而车队就需要多几天才能到达。要是这么想,始皇帝把扶苏送到上郡,一方面存了保全扶苏之心,另一方面,一旦有事,扶苏和卫队能顷刻抵达咸阳。有直道、有蒙恬保驾,始皇帝其实把什么都帮着扶苏都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身边小人多,以及扶苏和蒙恬两个人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天官赐福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赵氏嫡女 保护我方族长 斗罗之金鳄 御女天下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女公务员的日记 镇妖博物馆 诡秘之主 人族镇守使 武师的自我修养 猎艳谱群芳 汴京春深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齐之君上传奇 大明狗腿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第一公侯 立渊传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txt下载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