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首页 >> 梦幻旅游者 >> 梦幻旅游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逍遥小贵婿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民国谍影 
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 梦幻旅游者全文阅读 - 梦幻旅游者txt下载 - 梦幻旅游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0章 心病难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黛玉又咳了起来。

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剧烈,她纤瘦的身子蜷缩在锦被中,像一片在秋风中抖动的枯叶。紫鹃慌忙捧过痰盒,轻拍着她的背,只觉得掌下的肩胛骨瘦得硌手。

“姑娘,喝口水润润吧。”紫鹃强忍着泪,端过一盏温水。

黛玉勉强抿了一口,又猛地咳起来,这次竟是咳出了血。那点点猩红溅在素白的手帕上,格外刺目。紫鹃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手中的茶盏险些拿不稳。

“不妨事...”黛玉气若游丝,苍白的脸上因剧烈的咳嗽泛起不正常的红晕,“老毛病了。”

紫鹃别过脸去,悄悄抹去眼角的泪。这哪里是老毛病?自打宝二爷成亲那日起,姑娘的病就一日重过一日。这些日子,连药都喂不进去了,每每煎好的药,大半都原封不动地撤了下去。

“你去...去看看老太太今日身子可好些了?”黛玉忽然轻声说道,眼中有一丝微弱的光闪过,“就说我...我今日好些了,不必挂心。”

紫鹃心下酸楚。姑娘病成这样,还惦记着不让老太太担心。可贾母那边,自宝玉成亲后,来得也渐渐少了。府里上下谁不知道,如今当家的王夫人和薛姨妈更看重的是新过门的宝二奶奶。

“我这就去。”紫鹃替黛玉掖好被角,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她才出门,便撞见一个小丫鬟急匆匆地往这边来,见了紫鹃,忙道:“紫鹃姐姐,老太太往这边来了!”

紫鹃一怔,忙转身回屋,想把这个消息告诉黛玉。可进屋一看,黛玉又闭目昏睡过去,那张瘦削的脸在枕头上几乎看不出轮廓,只有微弱的呼吸证明她还活着。

不多时,贾母果然扶着鸳鸯的手来了。老太太这几日也染了风寒,本是不该出门的,可心里惦记外孙女,硬是撑着病体过来。

紫鹃忙迎出去,刚要行礼,贾母便摆手制止了,压低声音问:“姑娘今日怎么样?”

紫鹃张了张嘴,想说些宽慰的话,可一想到黛玉咳血的光景,眼泪就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贾母见状,心中一沉,也顾不上许多,径直进了内室。

屋内药味浓郁,却掩不住一股子衰败的气息。贾母走到床前,见黛玉昏睡着,那张曾经倾国倾城的脸,如今瘦得只剩下一双眼睛似的。

“林丫头...”贾母轻声唤道。

黛玉没有回应,只有微弱的呼吸声。

贾母在床前坐了许久,只是静静地看着外孙女。她想起黛玉初进府时的模样,那时才六岁的小人儿,粉雕玉琢的一团,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如今不过十年光景,竟已病骨支离,命悬一线。

“老太太,外头风大,仔细着凉。”鸳鸯轻声劝道。

贾母这才起身,扶着鸳鸯的手出了内室。她站在门边,回头又望了一眼,这才扶着门框,慢慢地走出去。

紫鹃跟在一旁,心里盼着老太太说一句“再去请太医来瞧瞧”,可贾母始终沉默着。

走到院中,贾母忽然停住脚步,对身边的凤姐说:“别请大夫了,去备副好棺木吧。”

凤姐一愣:“老太太,这...”

贾母的声音微微发颤:“傻孩子,你当我看不出,她这病是心里熬干了。现在宝玉娶了宝钗,她最后一口气也断了。太医来了开方子,不过是多受几天罪。”

她望着潇湘馆的方向,老泪纵横:“我这外孙女心气高,走也要走得体面。你挑最轻的楠木,她身子弱,压不得重东西。”

凤姐红着眼眶答应下来,心里明白,老太太不是不救,是知道有些病,药也没用。

紫鹃站在一旁,早已泪流满面。她想起那日宝玉成亲时,黛玉一个人在这潇湘馆里咳血的情形。那时她就知道,姑娘的心已经死了。心既死了,这身子还能撑多久呢?

——————

王熙凤领了命,却不敢立刻就去办理。她在原地站了半晌,看着贾母在鸳鸯的搀扶下渐行渐远的背影,那曾经挺直的脊梁如今已显佝偻。

“平儿,你去账房支二百两银子,就说...就说府里要添置些家具。”凤姐最终对身边的平儿吩咐道,她不能明说是为林黛玉准备后事,毕竟人还活着。

平儿会意,低声应了下去。

凤姐独自往自己院里去,路上碰见几个打扫的婆子,见她来了都忙停下手中的活计行礼。若是往常,凤姐少不得要过问几句她们的差事,可今日她只是摆摆手,径直走了过去。

“琏二奶奶今日是怎么了?脸色这样难看。”一个婆子小声嘀咕。

“想必是府里事多,操劳的。”另一个接话道。

凤姐隐约听见了,却无心训斥。她心里乱得很,既为黛玉伤心,又为这桩差事为难。府里近日银钱紧张,她是知道的;宝玉成亲已花去不少,如今又要置办上好的楠木棺,少不得又要从各房里挤兑。

更让她忧心的是,这事一旦传开,不知会引来多少闲言碎语。那赵姨娘第一个就会说老太太偏心,一个外孙女,竟比正经孙子还要看重。

想到这里,凤姐不禁叹了口气。她虽为人精明势利,但对黛玉,总存着几分真心。那孩子虽然性子孤高,却从不会像旁人那样在背后耍手段、使绊子。

回到屋里,凤姐坐在窗前发呆,连贾琏什么时候进来的都不知道。

“听说老太太让你给林妹妹准备后事?”贾琏直截了当地问。

凤姐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正要和你商量,账上如今能挪动的银子不多,可老太太吩咐了,要上好的楠木,这...”

贾琏在她对面坐下,沉吟片刻:“我认识一个木材商,前儿还说他那里新到了一批楠木,说是给北静王府准备的,或许可以商量着先让给我们一些。”

“价钱想必不菲。”凤姐蹙眉。

“这是自然。”贾琏顿了顿,压低声音,“说起来,林妹妹若真有个三长两短,她那些嫁妆...”

凤姐立刻瞪了他一眼:“这话也是你能说的?叫外人听见,还不说我们盼着林妹妹死,好贪她的东西?”

贾琏讪讪地闭了嘴。

凤姐却在心里盘算起来。黛玉初进府时,是带了不少家当来的,这些年都由贾母保管着。若是黛玉真的去了,这些财物自然归了贾府。想到这里,她不禁有些惭愧,人都要没了,自己却还在算计这些。

“罢了,你先去和那木材商谈谈,价钱合适就定下来。”凤姐最终说道,“总要让林妹妹走得体面。”

——————

潇湘馆内,黛玉昏睡了半日,方才悠悠转醒。

此时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室内投下斑驳的光影。黛玉怔怔地看了半晌,才轻声唤道:“紫鹃。”

一直守在床边的紫鹃忙应道:“姑娘醒了?可要用些粥?熬了半日的小米粥,软烂得很。”

黛玉摇摇头,挣扎着要坐起来。紫鹃连忙在她身后垫了几个软枕。

“今日...可有人来过?”黛玉轻声问,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紫鹃心下一酸,强笑道:“老太太来过了,见姑娘睡着,就没让叫醒。说让姑娘好生养着,明日再来看你。”

黛玉眼中那点光暗了下去,沉默片刻,又问:“还有别人吗?”

紫鹃知道她问的是谁,却只能装作不知:“宝二奶奶一早打发人来问过,送了些燕窝。三姑娘也来过,坐了会子才走。”

黛玉不再说话,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院中几竿翠竹在夕阳下摇曳,投下细长的影子。她忽然想起那年春天,宝玉坐在那竹林下为她读《西厢记》的情形。他念到“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时,她佯装生气,他却连连告饶...

“姑娘...”紫鹃见她眼中含泪,担心地唤道。

黛玉回过神来,勉强一笑:“我没事。你去做你的事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紫鹃犹豫了一下,还是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屋内只剩下黛玉一人。她艰难地挪到床边,从枕下摸出一个小匣子,打开来看,里面是些旧帕子、枯花,还有几首诗稿。这些都是这些年宝玉送给她的,或是他们一起赏玩过的东西。

她拿起一方旧帕,上面还有点淡淡的墨迹,那是宝玉挨打后,她去看他,哭肿了眼,他后来派人送来的,上面题着“眼泪不值钱,也罢,只为伊人流”。

当时只觉得他轻狂,如今想来,却是他们之间最真挚的情意。

眼泪不知不觉滴落在帕子上,晕开了墨迹。

她又拿起一朵干枯的芙蓉花,那是去年秋天,宝玉特意从园中摘来送给她的,说这花清雅脱俗,配得上她。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低声吟诵着自己当年的诗句,不禁苦笑。那时为落花伤情,不过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如今才知,那时所谓的愁,比起今日的心死,简直不值一提。

她颤抖着手,将匣子里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看,又一件件放回去。这些是她在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是她最重的心事。如今生命将尽,这些物件也该随她而去才是。

“紫鹃。”她轻声唤道。

紫鹃应声而入:“姑娘有什么吩咐?”

“去生个盆火来,我觉着冷。”黛玉平静地说。

紫鹃不疑有他,很快端来一个炭盆,盆中的炭火烧得正旺。

“你出去吧,我想烤烤火。”黛玉说道。

紫鹃犹豫道:“姑娘身子弱,我在一旁伺候着吧。”

“不必,我想一个人待会。”黛玉的语气虽轻,却不容拒绝。

紫鹃只得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黛玉等紫鹃走后,才将那个小匣子抱在怀里,怔怔地看了许久,最终还是一件件取出,投入火中。

最先投入火中的是那朵芙蓉花,干枯的花瓣遇火即燃,瞬间化作灰烬。

接着是那些诗稿,一张张,一页页,都是她这些年来的心事。有替宝玉捉刀的,有自己即兴所作的,也有他们一起联句时写下的。那些“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在火中蜷曲、变黑,最终化为青烟。

最后是那些帕子。她拿起宝玉送她的第一方帕子,上面还绣着一株小小的兰花。那是他们初识不久,他见她喜欢兰花,特意寻来送给她的。

火焰舔舐着丝帕,很快将其吞噬。

黛玉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脸上无悲无喜。这些承载着她最深沉情感的信物,如今都化作了青烟。仿佛随着它们的消失,她与宝玉之间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也将不复存在。

当最后一件信物在火中化为灰烬时,黛玉忽然感到一阵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她艰难地挪回床上,躺下,闭上眼睛。

——————

翌日清晨,紫鹃推开房门,被屋内残留的烟味吓了一跳。她急忙走到床前,见黛玉安静地睡着,呼吸似乎比往日平稳些,这才稍稍安心。

她注意到炭盆中的灰烬,心下疑惑,却也不敢多问,只是轻手轻脚地将炭盆端了出去。

“紫鹃姐姐。”一个小丫鬟匆匆走来,“老太太房里的琥珀姐姐来了,说老太太问姑娘今日可好些了,若好些了,就请过去说说话。”

紫鹃叹了口气:“姑娘刚醒,我这就去回话。”

她转身进屋,却见黛玉已经睁开了眼睛。

“是谁来了?”黛玉轻声问。

“是老太太房里的琥珀,说老太太想请姑娘过去说说话。”紫鹃答道,“姑娘若是不舒服,我就去回了。”

黛玉沉默片刻,竟挣扎着要起来:“替我梳洗吧,我也想去给老太太请安。”

紫鹃又惊又喜,忙唤小丫鬟打水进来。

梳洗完毕,黛玉看着镜中的自己,瘦得脱了形,便让紫鹃寻出一件稍显宽松的衣裳穿上。紫鹃又特意为她多施了些脂粉,遮掩病容。

一切收拾停当,黛玉在紫鹃的搀扶下,慢慢往贾母院中去。

一路上,园中的景致依旧,只是在这秋日里,多少显得有些萧瑟。黛玉走得很慢,不时停下来歇息。经过沁芳桥时,她望着桥下的流水出神。

“那年春天,我们在这里葬花...”她轻声说,像是自言自语。

紫鹃知她又想起了旧事,忙岔开话题:“姑娘看那枫树,叶子红得多好看。”

黛玉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到了贾母房中,王夫人、薛姨妈、宝钗等人都在。见黛玉进来,众人都吃了一惊。这几日传闻她病重不起,没想到今日竟能过来请安。

贾母更是又惊又喜,忙招手让她到身边坐下:“今日气色倒好些了。”

黛玉勉强笑了笑:“外祖母挂心了。”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坐在一旁的宝钗,见她穿着大红缎子袄,头上戴着金钗,俨然是宝二奶奶的气派。而宝玉却不在房中。

宝钗见黛玉看她,微微一笑:“林妹妹今日能起来走动了,真是太好了。前儿我得了一些上等的人参,已经让人送到妹妹房里了。”

黛玉淡淡地道了谢:“有劳宝姐姐费心。”

王夫人也道:“看起来是好些了。既然能起身,明日也常出来走走,整日闷在屋里,好人也闷出病来了。”

黛玉垂眸不语。贾母看出她的不自在,忙打圆场:“才好了些,怎么能吹风?还是要好生养着。”说着,又对黛玉温声道,“想吃什么,只管告诉厨房去做。”

“多谢外祖母,我没什么想吃的。”黛玉轻声说。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丫鬟的通报:“宝二爷来了。”

帘子掀起,宝玉大步走了进来。他今日穿着件月白色的长衫,神色匆匆,显然是听说黛玉在这里,特意赶来的。

“林妹妹!”他一进门就直奔黛玉而来,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喜,“听说你好了些,我...”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看到了黛玉冰冷的眼神。

“宝二爷。”黛玉淡淡地唤了一声,疏离而客气。

宝玉愣在原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自从他成亲后,这是第一次见到黛玉。他本以为她会理解,这桩婚事是家长之命,并非他所愿。可黛玉的态度,明显是与他生分了。

宝钗起身,温柔地对宝玉说:“你来得正好,林妹妹今日气色好多了,老太太也高兴呢。”

宝玉机械地点点头,在宝钗身边坐下,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黛玉。

黛玉却不再看他,只是低头整理着自己的衣袖。

贾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叹。她何尝不知道黛玉的心病?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只得强颜欢笑道:“今日人齐,就在我这里用饭吧。凤丫头,去吩咐厨房,做几样清淡的菜来。”

凤姐忙应了下去。

席间,宝玉几次想与黛玉说话,都被她冷淡地避开了。有一次,他趁着众人不注意,低声对黛玉说:“妹妹可是怪我?”

黛玉手中的筷子顿了顿,抬眼看他,眼中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只是淡淡一句:“宝二爷说笑了,我为何要怪你?”

宝玉还要再说什么,宝钗却在一旁柔声道:“夫君,尝尝这个笋,很是鲜嫩。”说着,夹了一筷子菜放到他碗中。

宝玉只得作罢。

黛玉看着这一幕,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她原本还存着一丝幻想,或许宝玉是被迫的,他心里还是念着她的。可如今看来,他与宝钗举案齐眉,俨然是一对恩爱夫妻。

她忽然觉得胸口一阵翻涌,强忍着才没有咳出来。

饭后,黛玉推说累了,要先回去休息。贾母知她体弱,便让紫鹃好生扶着回去。

走出贾母院子,黛玉再也忍不住,猛地咳了起来,这一次,咳出的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

紫鹃吓得脸色发白:“姑娘!我这就去请太医!”

黛玉拉住她,摇摇头:“不必了...回去吧。”

——————

当夜,黛玉的病情急转直下。

她开始高烧不退,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清醒时,她只是怔怔地望着帐顶,一言不发;昏迷时,她却会喃喃自语,时而唤“宝玉”,时而叫“娘”。

紫鹃守在一旁,寸步不离,眼泪都快流干了。

“水...”深夜,黛玉又一次醒来,轻声呢喃。

紫鹃忙端过水来,小心地喂她喝下。

“紫鹃,”黛玉忽然清晰地开口,“这些年来,多谢你照顾。”

紫鹃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姑娘怎么说这样的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黛玉微微一笑,那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美:“我这一生,能得到你这样一个知心人,也算是幸运了。”

“姑娘...”紫鹃泣不成声。

“我死后,你不必太过伤心,”黛玉继续说道,声音虽弱,却异常平静,“去找个好人家,平平安安地过日子。”

紫鹃拼命摇头:“姑娘不会死的!明日我就去求老太太,再请太医来...”

“不必了。”黛玉打断她,“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她顿了顿,望着窗外的月光,“我只是遗憾...遗憾不能再看看江南的景色...”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再次陷入昏睡。

紫鹃守在一旁,不敢合眼。天刚蒙蒙亮,她就急忙派人去禀告贾母。

贾母闻讯,不顾众人劝阻,立刻赶了过来。一见黛玉的模样,老太太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我的儿...怎么就这样了...”贾母握着黛玉枯瘦的手,泣不成声。

王夫人、薛姨妈等人也陆续赶来,见状都暗自垂泪。宝钗也来了,站在一旁,面色凝重。

“宝玉呢?”贾母忽然问。

“一早就出门去了,说是北静王府有请。”王夫人答道。

贾母长叹一声,不再说话。

就在这时,黛玉忽然睁开了眼睛。她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贾母脸上。

“外祖母...”她轻声唤道。

“我在,外祖母在。”贾母连忙应道。

黛玉微微一笑:“外祖母...我要去找爹娘了...”

贾母的眼泪更是止不住:“傻孩子,说什么胡话...”

黛玉的目光又转向宝钗,轻声道:“宝姐姐...恭喜...”

宝钗闻言,眼圈一红,别过脸去。

最后,黛玉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似乎在找谁,最终却失望地闭上了眼睛。

众人都明白,她在找宝玉。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宝玉的声音:“林妹妹!林妹妹!”

帘子猛地被掀开,宝玉冲了进来,径直跑到床前:“林妹妹,我来了!”

听到他的声音,黛玉再次睁开了眼睛。看到宝玉,她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很快就黯淡下去。

“宝玉...”她轻声唤道,这是她今日第一次唤他的名字。

宝玉握住她的手,泪如雨下:“妹妹,我对不住你...”

黛玉摇摇头,气若游丝:“你...要好好的...”

她的手忽然垂了下去,眼睛也缓缓闭上,只有唇角还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林妹妹!”宝玉惊呼。

贾母扑上前去,抚尸大哭:“我的林丫头啊...”

满屋子的人都跪了下来,哭声震天。

紫鹃瘫坐在地上,怔怔地看着床上的黛玉,仿佛她只是睡着了。那张苍白的小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安详,仿佛终于摆脱了人世间的所有痛苦。

窗外,秋风乍起,吹动着潇湘馆的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似在为一缕芳魂送行。

——————

王熙凤得知黛玉咽气的消息时,正在查看送来的楠木样品。那木材商果然守信,送来的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质地轻巧,纹理细腻。

“二奶奶,林姑娘...殁了。”平儿红着眼眶进来禀报。

凤姐手中的木样“啪”地一声掉在地上。尽管早有准备,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她还是感到一阵心痛。

“知道了。”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去告诉那木材商,就定这批楠木了,让他尽快打造一副棺木送来。”

平儿应声退下。

凤姐独自坐在房中,想起黛玉初进府时的模样,那样一个灵秀的人儿,如今说没就没了。她虽平日里与黛玉不算亲近,但此刻也不免伤感。

更让她忧心的是府里的反应。贾母悲痛过度,已经病倒了;宝玉自黛玉去世后,就痴痴傻傻的,整日不言不语;王夫人和薛姨妈虽表面悲伤,私下里却松了口气——毕竟,宝玉这桩婚事最大的障碍已经不在了。

三日后,黛玉的棺木准备停当,停在潇湘馆内。那副楠木棺果然轻巧精致,上面雕着细密的兰花纹样,是凤姐特意吩咐的,她知道黛玉素爱兰花。

贾母强撑着病体,来看最后一眼。她抚摸着棺木,老泪纵横:“我这外孙女,生前爱洁喜静,这棺木倒是配得上她。”

凤姐忙劝道:“老太太节哀,林妹妹如今解脱了,再不必受病痛之苦。”

贾母长叹一声:“我只悔不该...悔不该...”话未说完,已是泣不成声。

众人都知她后悔的是什么,却无人敢接话。

黛玉的丧事办得十分体面,贾母吩咐一切按自家小姐的规格办理。出殡那日,送葬的队伍排了老长,府里有头有脸的都来了。

宝玉坚持要送黛玉最后一程,他穿着素服,神情呆滞,跟在棺木后面,一言不发。宝钗陪在他身边,亦是全身缟素。

行至郊外,忽然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仿佛苍天也在为这一缕芳魂落泪。

紫鹃捧着黛玉的灵位,走在最前面。她想起姑娘生前最喜雨天,常坐在窗边听雨打竹叶的声音,说那像是江南的春雨。如今,姑娘终于可以魂归故里了。

葬礼结束后,众人陆续散去。只有紫鹃还站在新坟前,不肯离去。

平儿撑着伞走过来,轻声道:“紫鹃姐姐,回去吧。”

紫鹃望着墓碑,喃喃道:“姑娘生前最爱吟诗,如今寂寞长眠于此,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平儿也忍不住落泪:“林姑娘这一生,太过孤苦。”

“不,姑娘不孤苦。”紫鹃忽然说道,“她心里装着诗书,装着才情,装着...最真挚的情意。比起这世上许多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姑娘活得明白。”

雨越下越大,打湿了两人的衣裙。平儿又劝了许久,紫鹃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回到贾府,紫鹃开始整理黛玉的遗物。大部分东西都已经随棺下葬,只剩下一些日常用品。在整理床铺时,她忽然在枕下发现了一方素帕,上面似有字迹。

她展开一看,竟是黛玉临终前夜写下的绝笔:

“秋窗风雨夕,凄凉一片心。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魂归离恨天,泪尽潇湘竹。

遗帕无人识,空余旧时痕。”

墨迹已经干透,字迹却有些潦草,可见是病重时勉强写就。紫鹃捧着那方帕子,泪如雨下。

她想起那夜姑娘要独自待在房中,想必就是在写这首诗。这是姑娘留给这世间的最后话语,却无人得见。

紫鹃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将帕子收入怀中,未曾示人。有些心事,本就该随着主人一同长埋地下,何苦再让活着的人徒增伤感。

窗外,雨声渐歇,一缕夕阳穿透云层,照在潇湘馆的竹林上,泛起金色的光。那光很快便暗淡下去,暮色四合,天地间又是一片沉寂。

紫鹃点亮一盏灯,昏黄的灯光在渐浓的夜色中摇曳,如同一点微弱的希望,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倔强地亮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凡人修仙之逆凡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综穿平凡之旅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大明日不落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之红色警戒 戒指传奇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三藏还俗 大楚武信君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 梦幻旅游者txt下载 - 梦幻旅游者最新章节 - 梦幻旅游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