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首页 >> 逍遥江山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逍遥小贵婿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民国谍影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2216章:只管哓哓问姓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所以在徐家退出三万亩良田后,知府,县令都很知趣的放过了徐家,而徐家也避免不要的麻烦,乐得清净,所以南京的大户富户也在退田,可力度就要小了许多,这其中还是徐家从中起到了调和的巨大作用。

此时听宁王提起这事儿,面露自嘲的一笑,道:“有了苏州的这个榜样,南京的那些官儿不做才怪呢?”

宁王叹了声道:“这才是此人的可怕了,偌大的江南,本如这鄱阳湖的湖水一般,不起任何的波澜,此人不过在苏州劈了一剑,便引起了滔天巨浪,湖面再难以恢复平静了,非但你的南京,就是本王的南昌,也被迫退出了不少良田,实乃可恨至极?“

比起徐显宗的困境,宁王可就要难过得多了,不说这位王爷多才多艺,就是其名望地位足以引的朝廷容不得半分马虎,住在深宫大院的哪位,但凡有任何的机会,绝不会放过任何打压的机会,被杨峥带起来的风浪,无疑是最好的机会,所以江西的浪潮,比起南京就要大了多,短短半年的功夫宁王府少说也退出了四万良田,许多昔日永乐赏赐的良田,也一并退了出去,至此那帮挨千刀的官员才就此放过了他?”堂堂十七王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一身的武功足以纵横天下,何时受到这种闲气,虽说事情已过去差不多半年多了,可说起来宁王仍是一脸的怒气,看得出这位王爷内心深处气得可不轻。

宁王重重哼了声,并没有停下的意思,道:“如果说以况钟这把倚天剑迫使富户大户退了良田,断我等土地兼并,那么建议皇帝征收商业税,可就是对你我干净杀绝了?”

徐显宗看了一眼宁王,迟疑的道:“王爷此话言重了吧?”

宁王哈哈一笑道:“言重,一点都不言重,你我虽贵为皇亲国戚,可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得吃喝拉撒睡,一大家子人怎么办,靠田租固然可以过好日子,可比起商业这点又算得了什么,你们徐家商家遍布南京,苏州、就连海上都有涉猎,此人先开海禁,让海上贸易不再成为你我这等皇亲国戚的特权,再以商业税打击,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三十取一的税收是不高,可所收的品种比起洪武、永乐时多了不止一倍,还有茶税行茶引制。朝廷令商人到产地买茶,商人要缴清“钱引”才能运茶贩卖,没有茶引的,视为私茶,官家要“告捕”的。朝廷规定:每引茶100斤,纳引钱200文,这数目还低么,还有市舶司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具保才能通行。否则货物将遭没收,人员被惩处。外国商船到达中国港口后,必须立即向市舶机构报告,由它派员上船检查。一般征收其货物的十分之一作为入口税,这不算,还规定某些货物为禁榷物,全部由市舶机构收购,其他货物也收买一部分,总称为“博买”。抽解和博买来的货物,一律送朝廷,这算什么摆明了断绝了我们的出路?”

徐家这些年所依靠的固然是商业,更多的来自海上走私,如今虽说朝廷开了海禁,但市舶司的规矩也跟着改了不少,海上贸易反而不如先前那么好做,各种海关税足够徐家头疼了,所以一听这话顿时面上不好看,愤怒的道:“哼,姓杨的变乱成法,沽名要誉难道就没人整治他么?”

宁王道:“此人很是聪明,苏州所作所为看似是变乱成法,沽名要誉,实则做了不少好事,单说迫使富户大户退田,好的可不是百姓那么简单,这些富户大户仗着家中特权不少免去了不少赋税,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肥了自己,亏了朝廷,而土地重新回到百姓的手中,耕种有其田,朝廷有其税收,就我那四哥留下的乱摊子,朝廷的户部根本就没多少银子,苏州身为江南富裕之地,自古就是赋税重地,这样的一个赋税重地,却从永乐二十年至洪熙元年(欠粮三百九十二万石;松江府,从永乐十三年至十九年不得不免征几百万石。宣德初年,苏州府累计拖欠至七百九十万石,这么巨大的数字,朝廷大臣们虽不说,但其中猫腻岂能看不明白,只不过苏州府是大郡,公务繁剧,加上多年吏治败坏严重,官员与各大豪门地主相互勾结得厉害,寻常的官儿难以压制苏州,才任由苏州的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当今圣上登基锐意进取,新官上任三把火,未必只针对官员说的,皇帝一样适合,苏州府的人口和税粮超过当时的全国任何一个府,苏州府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苏州府税粮的征收情况也会直接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如此一来,苏州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就不言而喻了,从宣德三年始,所派遣的官员多是况钟、杨峥这等敢作敢当的官儿,他们年轻,有才干,有拼劲,廉洁自律、来苏州这块污浊之地最合适不过了,朝廷这两年看似对苏州不闻不问,仍由姓杨的胡作非为,可细细体会,这其中不是没有朝廷支持的影子在里面,先说百姓有田的问题,户部首先支持,另外内阁也不反对,言官御史对这事儿的言语,皇帝愣是压下来了,这些足以说明,朝廷从皇上到内阁,到户部是密切看着这一切的,姓杨的能做到这一切,固然有他过人的才华,非凡的见识,出其不意的手段,但没了朝廷从上至下的支持,不说那些大户富户的奏折,就是两京的言官御史的吐沫就足以把他淹没了,可事情出乎是,言官御史非但没将此人给淹没了,此人更是利用富户退其田的威望,着手苏州商业,愣是以围魏救赵的计谋,平衡了苏州的米价,挽救了这次危机,这一手可不光赢得了朝廷、百姓的信任,就是苏州的富户、大户都对此举十分满意,这样的人望谁又会傻到去触眉头呢,就说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商业税,此人的心机更让本王佩服不已,他先提出‘聚人曰财,理财曰义,又曰义者利之和,则义固未尝不利也。义利之分,惟在公私之判。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亦利也。而徒以不言利为高,使人不可以为国,是亦以名为利者耳,而岂所谓义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压要求各级官吏分清公利和私利,如果是为国家创造财富,则‘利即是义’,如果仅仅为了个人虚名而不为国家创造财富,即是不义。有这种思想做外衣,嘿嘿,纵有官儿反对,只怕也不敢贸然站出来,弄不好就扣上了自私自利的帽子,大明做官做的是名声,那个官儿想戴上这样一顶大帽子?“说到这儿,宁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汤,吧唧吧唧了嘴巴,继续道:“若说这点聪明,充其量也不过是小聪明而已,真正的大聪明人往往都是大智若愚之人,‘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为内外之别,虚实之分。依本王的观察,此人就是这种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固然可以高处不胜寒,但也只是站在高处而已,并不能俯仰大地,在大明真正能君临天下除了皇帝再无其他人?此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道德的外衣下,认为生财是圣贤有用之学。‘夫《洪范》八政,首诸食货;《禹谈》三事,终于厚生。’所以理财乃王政之要务也!将征收商业税的难题丢给了皇帝?这一招算得上大妙。洪武爷固然重农抑商,可那毕竟是洪武的年代,祖宗的规矩已经延续了六十年,六十年后还用六十年前的治国法子,未必管用,这一点此人同样看得明白,当今圣上年纪虽不大,却极有主见,骨子里既有洪熙的仁慈,又有永乐开拓进取的霸气,两者柔和下,造就了当今皇帝刚柔并进的性子,有刚的一面在,岂会安于现状,打破祖宗规矩开创属于自己的王朝是早晚的事情,对安南一国两制已是榜样,开海禁、下西洋、到如今是征收商业税了,规矩要打破,需要上下一心,姓杨与皇帝相互配合,一个给时机,一个给魄力,这件看似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到了他们手中却是毫无悬念的成功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龙魂侠影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凡人修仙之逆凡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魏晋干饭人 世界守护者 今天也是非人类 曲终不散 都市极乐后后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大明日不落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