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首页 >> 逍遥江山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大明日不落 长嫡 从山贼开始 寒门宰相 金牌帝婿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1502章:月深秋兮四野飞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黄福呵呵一笑道:“话虽不错,可战事不是说赢就能赢的,大人还是轻装上阵为好,只要咱们尽力了,就算是对得起朝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百姓最是善良,想来他们也不会说什么的,下次还有需要的时候,还是这般?“

杨峥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这仗该怎么打还就怎么打,只有放开了才能好好打一仗!“

“就是这个理儿?你若背着包袱去打仗,这仗还不如不打,既是打了,就该放开了去打,老夫若不是怕拖你们的后腿,这一仗我都想去好好杀个痛快呢?”

杨峥看他豪气干云的模样,哈哈大笑道:“知道拖后腿了吧,那就好好守家吧,你把家守住了比什么都强?”

两人已经熟稔,所以对于这样的打趣的话儿,黄福丝毫没在意,黏着长须道:“知道了!“

这一番准备,差不多到了午后,杨峥看着四万将士人人背负着武器、食物,军容看起来没刚才那么好看,但人人面上流露着一股士气,在杨峥看来,这会儿的军队才是最动容的。

当军需官发完了最后的薄饼,才提着两个似水袋样的东西送给了杨峥等人,杨峥伸手接过,不管沉甸甸的还透着热乎,心里多了几分沉淀。

张翼这时走了过来抱拳道:“大人,是否可以开拔了?“

杨峥学着张翼的模样,将手中的薄饼斜着往腰间一挂,便沉声道:“听号令开拔!“

这次定下的方案是从交州出发,分三路大军分别攻打义安城后的三座山头的主力,从而对义安城形成包围之势,所以三军出了交州城后各率本部从西、南、北三个方而去,目的是采取各个击破的作战方略,先行取得这些山头的要道,切断他们与义安城内的联系,在形成包抄之势,将其山中的势力全部击溃!“

这种作战法子算不上多诡异,一般兵马多的时候,可以用一用,但兵马不足对方的一半,却采用这种战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但杨峥将想法说出来,众人只是点头,无一人反对,各自返回大营,率领各自的人马,按照既定的方案而去。

杨峥要去的是第一个东侧的山头,这山头因离义安城较近,所以通往山间的小道,已经扩大了数倍,两侧的古木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了一块块的山田,这会儿还是春季,除了播下种子的地里还能看到一片绿色外,其余的则是一望无际的空田,从山地向上望去,倒也壮观无比。

山田的半中腰,驻扎的就是负责守卫这条要道的兵马了,由于离义安城比较近,所以驻扎的兵马不少,光是半山腰的帐篷就不少。

“光是小帐篷就有两千多个,还有搭帐篷五百过,平均一个小帐篷三个人,大帐篷五个,就有八千多人,还不知道这山顶上有多少人马呢?”高航走了过来低声道。

杨峥一身戎装,眯着双眼看了一眼半山腰的帐篷,冷笑了声道:“人多才好玩呢,告诉将士们行军的速度放轻一些,争取半夜的时候赶到半山腰,一举剿灭了这帮敌军,将这条道儿给占了,没了粮草,你以为山顶上的敌军还是敌军么?“

高航嘿嘿一笑道:“到时候将粮食被我等占领的消息送上去,再放一把火,昔日沈括的局面怕是要重演了?“

“就这么干?”杨峥目光一闪,沉声道。

三千杨家军对于战事有着莫名的兴奋,知道厮杀即将开始,所以命令一个接一个的传递后,三千的兵马竟在无一点消息。

夜幕悄悄来临,漆黑的夜色无疑是给了三千杨家军天然的保护伞,他们悄无声息地在漆黑的夜色里往半山腰赶去。

高航的情报很准确,半山腰上的确有将近九千人的兵马,是有黎利心腹大将黎利把手,负责运送山间四万将士的粮草,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生怕那里出了披露,山间的四万精锐可就没了粮草,今日朝廷派人送来的消息,山间足有半个月的粮草已从户部运了出来,在京城外与他们交接,然后由他们负责送上山头,四万的将士吃喝拉撒睡每人一天的东西就就不少,更何况是大半个月的,八千将士从天还没亮就着手搬运,差不多天黑的时候才将这批物资运到了半山腰,八千将士累了一整天,一口吃的没下肚,这会儿人人一脸的疲惫,黎天看将士如此模样,心头不忍,才放松了警惕。

此事的军营中,篝火闪烁,放入锅中的肉汤开始飘起了肉香,一天没吃正经吃东西的将士,早已按耐不住团团围坐,对着锅中指指点点,好不容易等千户大人下达了吃饭的命令,一个个饿得厉害的将士,忙不跌的将肉汤盛入碗中,开始吃吃肉喝汤,气氛一片融洽。

在大营最东侧,黎天刚刚检查完了这批粮草的数量,并无遗漏,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了自己的打仗,身旁的副将将一碗肉汤,两个馒头,一碟牛肉、半壶酒端了进来,放在了碟案上。

黎天一屁股坐下,将半壶酒推到了一旁,端起肉汤就着白馒头就大口的吃了起来,不多时两个馒头,一碗肉汤,一碟牛肉便被吃得干干净净,黎天伸手一抹嘴巴,看了一眼副将道:“将士们可都吃了?”

副将道:“早就吃了,这会儿正围着歇息呢?”

黎天皱了皱眉,道:“不要闹得太晚,此处毕竟是要道,不可大意,待会儿你派人去巡视下?再去休息?“

副将点了点头道:“末将明白!“

黎天摆了摆手,副将便端着碗筷,躬身出了大帐。

帐外的肉汤已经被吃得干干净净,几个正在歇息的将士忽然走到了人群中间,在场中手舞足蹈了一阵,领头的便开头唱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刚唱了两句,一个将士就大声叫嚷道:“不好听,不好听?换一个,换一个?”这一声呼喝,其他将士也跟着喊了起来,那几个将士则摇头表示不会唱,那个叫嚷的将士只好骂了声,亲自从地上爬了起来,双手拍了一下屁股上的灰尘,走到人群中间,扯着嗓音道:“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伤。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披甲持戟兮孤立沙岗。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妻子何堪兮独宿空床?

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家有余田兮谁与之守,邻家酒熟兮孰与之尝。父母倚门兮望穿秋水,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胡马嘶风兮尚知恋土,人生客久兮宁忘故乡。一旦交兵兮倒刃而死,骨肉为泥兮衰草濠梁。魂魄悠悠兮枉知所倚,壮志寥寥兮付之荒唐。当此永夜兮追思退省,及早散楚兮免死殊方。我歌岂诞兮天遣告汝,汝其知命兮勿谓渺茫。汉王有德兮降军不杀,哀告归寄兮放汝翱翔。

勿守空营兮粮道已绝,指日擒羽兮玉石俱伤。楚之声兮散楚卒,我能吹兮协六律。我非胥兮品丹阳,我非邹兮歌燕室。仙音彻兮通九霄,秋风起兮楚亡日。楚既亡兮汝焉归,时不待兮如电疾……这曲子是当年楚汉之争时,汉军抵楚营外,扮楚人声音唱歌,使楚军众人以为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从而军心紊乱,助汉军分尸项羽,因此这曲子多了几分怀念的味道,这曲子一出,众人被曲子所感染,不管会不会唱的,都来哼上两曲,一时场上鬼哭狼嚎一片。

歌声传到了大营,黎天面色一沉,喝来副将说道:“吃饱喝足了该巡视了,若出了事,吃不了兜着走!“

副将应了声,急急忙忙出来呵斥了一番,将士们虽不愿意,但号令下来,谁也不敢反驳,只好唉声叹气的从地上爬起来,赶往自己的岗位。

然而他们还不知道,就在他们载歌载舞的时候,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正悄悄靠近,漆黑的夜色里,他们仿佛就是夜间的狼,来得悄无声息,让人毫无防备。

三千杨家军各自做出了厮杀的准备,等的只是主帅的号令,他们便可以以手中的朴刀将眼前的将士杀得片甲不留,但命令没下,即便是朴刀只是向前一送,便可杀人,他们依旧耐着性子没动手,平日里训练告诉他们,在战场上决不可有半分擅自行动。

^^^^^^^^^^^^^^^^^^^^^^^^^^^^^^^^^^^^^^^^^^^^^^^^^^^^^^^

在上几章章写了登闻鼓,许多书友们问来历,还说这鼓不是从汉代开始的,应该更早,一时骂人的人不少,话儿还难听。

其实,我只想说一句,你若觉得太差,可以不看,可以默默的离开,就当这个作者太次便是,用不着谩骂,一来浪费了你的口舌,二来也浪费了你的气力,三来我也不好受,所以最好的效果,就是默默离开了。

说几句皮外话了,回到正题上来,登闻鼓我写到底有没有错,咱们一起来看看。

因为古代皇帝都比较注重言论,谁也不希望落个防民如口的名声,所以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无论是雄主,还是庸主,都会留下喜好臣子进言的美好印象,此后一直传了下阿里。

最早在周时期,周王朝设立了路鼓和肺石制度。

秦汉时期,宫城外门设有公车司马令一职,其副手为公车司马丞,他们的职责之一是接待和安排上书或请求面见皇帝陈言的吏民,也是兼管信访事务的官员。在西汉时代,又设有诣阙上书制度。它是汉代提起诉讼的一种方式,指案件受害人或其他受到冤屈的人到京师向中央的司法机关提出诉讼,是一种典型的越诉行为。此外,汉代吏民上书信访的形式还有御驾前“庶行上书”、“因嬖人奏之”等等,而御驾前“庶行上书”,概是后代“邀车驾”或“告御状”这种信访形式之源头。

自魏晋开始,设置“登闻鼓”制度,并成为历代直诉的一种重要方式沿用至清代,是信访活动中一项重要制度。晋代在设有登闻鼓的同时,还继续设置“诽谤木”,并改称为“华表木”、“表木”。

南朝设有谏鼓和谤木,听取天下臣民的意见。北朝北魏太武帝时,宫阙左面悬登闻鼓,人有冤则击鼓,由主管官吏公车上奏其表。在北齐时期,还正式出现了“邀车驾”这种上访形式,即在皇帝外出时,阻拦皇帝的车马申诉。这种信访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

隋代,隋炀帝设置了谒者台,以谒者大夫为主官,下隶有通事谒者等属官,负责吏民申奏冤屈等事。同时,隋代继续保留谏鼓制度。

唐代继承前代的做法,继续设有肺石和登闻鼓。最有名的信访机构莫过于武则天时创设匦使院。武则天垂拱二年于朝堂东西南北四面置青、丹、白、黑四匦,上访书信分养民劝农、议论时政、陈诉冤屈、告天文密策四类依次投入。匦使院的设置,首开了一条使民间下情大量上达中央政府的渠道,掀起了一个历史上信访活动的**,建立起了比较正规的信访制度。此外,唐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信访形式就是“邀车驾”。

宋代,信访机构的设置继承了唐代的登闻鼓和匦使院两个系统,但是它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更加严密和完善。登闻鼓院成为一个正式受理百姓信访的部门。宋初,该机构称为鼓司,太平兴国九年匦院改称登闻院。

元代有击登闻鼓、邀车驾等上访方式,同时,元朝把向地fang政府的申诉作为向上级上访申诉的前提。

明代信访制度继续保留登闻鼓、邀车驾等信访方式。将登闻鼓先置于午门外,“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来,将其移至长安右门外,让六科锦衣卫轮流值班,接纳击鼓申诉上奏,不许阻遏。此外,明代设立了一个重要的信访机构是通政使司。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设察言司,收受天下奏章、申诉书信等,不久撤销。洪武十年,朱元璋又设通政使司,位居卿寺之首。通政司是朝廷机关的总收文机构。

清代信访制度中,设有叩阍制度。“叩阍”分两种方式,即鼓状和告御状。此外,清朝信访制度中还有上控制度,具体分为地方上控与京控。地方上控就是对州县衙门对审判不服,而向上一级机关申诉的制度。而百姓“其有冤抑赴都察院、通政司或步军统领衙门呈诉者,名曰京控。”清朝对上控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不得越级上控,即不得越级上访申诉。

所以,“鸣冤鼓”应该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龙魂侠影 偏要你独属我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网游之修罗传说 天官赐福 乡村大炕 长生风华录 王座攻略笔记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背剑之人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春满香夏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我家床底通大明 挑肥拣瘦 团宠农家小糖宝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明骑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万域之王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