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首页 >> 逍遥江山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逍遥小贵婿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超能进化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1271章:万世京师之上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然了,单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吸引他,迁都升龙最大的好处,莫过于从声势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自李朝创建者李公蕴颁《迁都诏》,从华闾迁都至此,定名“升龙”,是为升龙建都之始。李tai祖宣称迁都的目的是“以其图大宅中,为亿万世子孙之计”,称赞升龙地区“宅天地区域之中,得虎踞龙蟠之势,正南北东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广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垲,民居蔑昏垫之困,万物极蕃阜之丰,遍览越邦,斯为胜地,诚四方辐辏之要会,为万世京师之上都”。随着城垣的加固和扩大,当时的升龙地区已是物产丰饶、交通发达的地区,在此以前所筑之城,均属军事性质的城堡,而李朝定都之后便成为了一座大城市。

升龙(河内)分为内城(市区)和外城(郊区),周长约二十五公里,内城为禁城、皇城和京城所在地。

禁城是皇帝、后妃及其子孙、待从的住地。皇城在禁城之外,为皇帝和朝臣办事场所。京城环绕皇城,是街坊、集市、居民区。李、陈朝时的六十一条街坊都集中这里,若说安南国最为繁华的城池,那必是升龙了,作为一个有眼光,想做大事的人,升龙无疑是龙兴之地。

黎思齐难得有这么个表现的机会,那里会放过,继续道:“升龙自古就是龙兴之地,父王若此时迁都升龙,怕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如今王通还占领交州,大明态度尚不可知,倘若大明心有不甘,再来主战,升龙位于红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苏沥江的汇流处,无论是从南方到北方,还是从内地到沿海,均是必经之地,可谓是军事要地,这样的龙兴之地,必是大明王朝首要占领的所在,父王这些年能一一挫败明军,固然是父王的雄才伟略,可也不乏是我安南国的将士占领了有利的地形之便,一旦大军进入了升龙,地势开阔,没有瘴气弥漫,少了这两层保护,在面对大明的火铳、火炮利器时,怕是无能为力,综上所述,此时迁都升龙,乃大大不利!”

黎利恩了声,心里也暗自佩服黎思齐的见解有几分道理,他长期与明军周旋,甚至击败明军,这与他的用兵之道及安南北部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用兵设伏出奇,避实击虚,由于在与明军的每次对阵中,明军往往都有着兵员庞大的优势,但同时亦由于行军遥远,军士无法在最佳状态下作战。

他曾经说过:“彼众我寡,彼劳我逸,兵法所谓,胜败在将,不在乎众寡。今彼军虽众,而吾以逸待劳,破之必矣。”因而从蓝山起义开始,他就经常采用回避与伏击相结合的战术。在崒洞之役及支棱之战中,他正是凭著这个战略取胜。除此之外,他对于部下的纪律和团队精神十分重视,故此管理得相当严谨。他曾颁下“军宪十条”,军士们必须遵守,内容是:

“军中喧哗。

军中虚惊,妄言祸福,以摇动军情。

临阵闻鼓声,见指旗而佯为不闻不见,逗遛不进。

临阵见止军之旗,闻止军之锣而不止。

闻退军之钲而强不退。

防直不勤,或熟睡不守,离伍潜回。

耽惑女色,私放妻党,而不当军役。

卖放军人及影蔽而不著军籍。

以私好恶而颠倒人之功过。

与众不和,jian恶偷盗。以上十条,犯者斩。“

这十条很好的保证了将士的战斗能力,但与明军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这些年他多以灵山、蓝山乡等地为为主要据点,利用这里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有利地形,与大明周旋,说到底他能挫败大明一次一次的进攻,除了大明在安南的统治天怒人怨外,更是的来自地形带来的好处,所以黎思齐这番话儿,让他有几分认同感,但让他就此放弃,多少有些不甘心,扫了一眼左侧端坐的中年人,道:“阮大人,你怎么看?”

左侧的那人年约四旬上下,但实际的年纪却大了许多,露出沧桑之色,面上不知是太过操劳的缘故,已留下了深深是皱纹,须发微白,一身青色的长衫,头戴一顶黑sè的裘帽,一眼望去,颇有几分落魄文人的穷酸模样,与对面的黎利父子相比,越发显得落魄……?“

倘若以貌取人的话,这人让在乞丐堆里,也没人多看一眼,可此时他却坐在了安南国最有权势的王府里,那足以说明此人一定有其过人之所在。

听了黎利的问话,此人才换换抬起了双眼,那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忽的因为这双眼神一闪,却多了几分睿智的感觉来,让人不敢小看。

此人姓阮,单名一个廌字,籍贯升龙,生于河东省一官僚家庭。曾仕大虞(即胡朝),永乐五年,朱棣以平讨陈氏叛臣之名遣八十万大军灭胡朝,其父阮飞卿为明军所俘,押往中国流放,阮廌送其父至镇南关(今友谊关)后返回升龙时遭明军逮捕并软禁多年,十一年后,他投奔黎利参加蓝山起义,在战争中建功甚多,并向黎利主张不杀明俘、避实击虚,阮廌协助黎利整齐号令,严明军纪,成功获得越南百姓的支持,便是这次交州总兵王通困守升龙,明朝派柳升、沐晟领十万兵分两路来援,就是他主张围而不打,在援军必经之地支棱(位于今谅山省)设伏。

东路的柳升果然中伏,在马鞍山战死,西路沐晟连夜经老街逃回云南。后明军十万再攻,向昌江进发,又被黎利军大败,溃不成军。王通被迫议和,黎利军最终在长达十年的抗明战争中获胜,有了一统安南的本钱,可以说黎利有今日的局面,阮廌功不可,可若你以为这人只是个打仗的粗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精通儒学以及通汉文,多有诗文多种行世,文集称《抑斋遗集》。汉文作品有《蓝山实录》三卷、《军中词命集》、《抑斋诗集》、《抑斋舆地考》等,这次的《平吴大浩》便是出自他的手笔,此文“社稷以之奠安,山川以之改观,乾坤既否而复泰,日月既晦而复明。于以开万世太平之基,于以雪千古无穷之耻”,来大骂明朝,虽说颇有不实之处,但不得不承认,通篇文章感情充沛,叙事流畅,正气凛然,文采飞扬,采用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兼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堪称是一篇杰出的作品,很是让安南人出了一口恶气,而他也因此文,名动安南国。

他皱眉想了想道:“我安南除升龙外,多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顿了顿道:“大明虽残暴不仁,但他们的文化却是很先进,他们的那个和尚皇帝就很懂得人才对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意义。早在明王朝建立之前,他就十分重视争取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以朱升、宋濂、刘基为首的一批儒生在他的帐下效力,备受尊重。为了赶走国内的蒙古人,也为了吸引更多的读书人,朱元璋发布了“设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要求各级地方官“劝谕敏健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举之岁,充贡京师”。

此后为了笼络更多的读书人为己所用,他又令各府、州、县设立学校。

这国子学是中央一级的学校,建于南京鸡鸣山下,不久改成国子监。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总领监务),司业二人(分掌六堂,主持教务)。下面分设监丞(管训导),典簿(管总务),典籍(管图书),典馔(管食物),博士(负责分经授课),助教、学正、学录(分别负责管理六堂事务)。在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统称监生,举人入监的称举监,生员入监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此举大大笼络了天下读书人,为大明所用,大明之所以强大,都离不开这些读书人。

王爷是成就大事的人,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升龙从李朝公蕴称帝以后,首先把国都从宁平山岳地带狭小的华闾,迁到位于富饶的红河三角洲地区的要冲大罗城,改称升龙,改古法州为天德府、华闾城为长安府。于天德府修建八所寺庙,并立碑记功。在龙城营造宫殿,在城外修建四大寺。李朝迁都升龙城,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内汉字是李朝的官方文字,使用汉字记事、写作、颁发律令。儒家经籍和儒家思想,早已在城内广泛流传,深入人心。因此,李朝也把尊孔、崇尚儒学做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圣宗时在京城升龙建文庙、塑周公、孔子像及七十二贤人画像,四时祭祀。

^^^^^^^^^^^^^^^^^^^^^^^^^^^^^^^^^^^^^^^^^^^^^^^^^^^^^^^^^^^^^^^^^^^

第三更了,今晚还有第四更了,诸位请围观,请订阅哦!双倍月票第一天了,有月票的书友们莫要忘记你们手中的月票哦,拜托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龙魂侠影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魏晋干饭人 世界守护者 艳海风波 曲终不散 佛子天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日不落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远东1628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高门庶子 
逍遥江山 一景之月 - 逍遥江山txt下载 - 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逍遥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