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贱宗首席弟子

首页 >>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织明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暴君闺女五岁半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战国大司马 贱宗首席弟子 - 战国大司马全文阅读 - 战国大司马txt下载 - 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章 入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十月初六,即惠盎与蒙仲返回军中的第三日,宋军对滕城的子城发动进攻。

在宋军的井阑车面前,滕城的子城毫无抵挡之力,仅坚守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沦陷了,滕国当前的君主滕昊,年仅十八岁便战死于子城城墙之上。

至此,宋国终于完整了对滕国的攻略行动。

战后,宋王偃下令犒军,所有参与这场战争的士卒皆升一级爵位,而蒙仲则因为献井阑车有功,连升两级,从下士升到上士,并授予卒长的职位。

按照周制,百人为一卒,卒长即统率一百名士卒的将官,其手下可任命四名两司马即统率二十五名士卒的将官。

这是属于宋国王师的编制。

不过,由于蒙仲并不打算参与接下来宋国对薛邑、对泗淮的战争,所以这职位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用。

但即便如此,以他年仅十四岁的年纪能得到这种职位,也着实称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初七的上午,也就是在攻破滕城的次日,蒙仲站在滕城的城墙上,看着城内。

“你在想什么?”

身旁,传来了义兄惠盎的询问。

蒙仲低沉地说道:“我在想,若我不曾向景军司马提出井阑车的建议,是否滕国就不会遭到这样的结局?”

惠盎闻言反问道:“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蒙仲迟疑了一下,旋即摇了摇头。

“那就是了。”惠盎宽慰道:“滕国的国力本来就不如我宋国,只要大王没有改变主意,这个国家迟早会被我宋国攻灭,你献上井阑车,看似加促了滕国的覆灭,但实际上,却是加快了这场战争的终结,使更多的滕人与宋人能得以存活。”

顿了顿,惠盎又说道:“阿仲,这世上有些事,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滕国不愿臣服我宋国,却又无法请来齐国的援军,这就注定它会因此覆亡。……至少,你已经做到了你该做的事。”

说罢,他指了指此刻看似平和的城内。

不得不说,宋王偃还是守信的,曾经怒言要在破城之后“屠尽滕氏一族”的宋王偃,在攻破了滕城后,特地下令禁止再做屠杀,这才使得一部分滕国国人在破城后有幸逃亡,而没有被宋军追杀殆尽。

而其余那些不愿背井离乡的滕人,也得以在这块土地继续生存。

就连滕氏王室唯一剩下的子嗣,滕虎的独子滕叙,宋王偃也允许其继续保留滕侯的头衔,并且仍然将滕城的子城,作为滕氏一族的封邑。

蒙仲微微点了点头。

正如惠盎所言,滕国注定覆亡,这跟他蒙仲献不献井阑车没有丝毫关系,倘若蒙仲硬要把这场仗的责任背负在自己身上,那未免就太自大了没有他献上的井阑车,难道宋军就注定无法攻克滕城?

不!

在滕虎被蒙氏一族的前家司马蒙擎擒杀的那一刻,滕国就已经注定覆亡。

或许还要更早,比如在宋国决定攻打滕国,而滕国既不愿臣服宋国,又无法从齐国那边请来援军的时候。

而他蒙仲,充其量只是用自己的眼睛见证了这场战争而已,根本不算是什么关键人物。

十月中旬前后,宋军进驻滕城的城郭,试图将这座城池打造成宋国攻略薛邑的桥头堡。

在此期间,惠盎代替宋王偃出面安抚滕人,希望能淡化宋滕两国的仇恨,至于蒙仲,已升任卒长的他,每日所要做的,便是乘坐着战车,一边观阅着孟子赠予他的《孟子》,一边带着率下的王师士卒在城外巡逻。

在他巡逻的当下,曾遇到不少试图逃离的滕人,每每都是拖家带口,而对此,蒙仲总是视而不见,任其逃亡。

嗜杀的君主,注定无法得到平民的信赖。

亲眼看到那些滕国平民对于宋**队的恐惧与憎恨,蒙仲就越发觉得孟子的“仁政”主张的正确『性』。

他觉得孟子是正确的:在普天下的君主都嗜好杀人的当下,倘若忽然有一位君主不嗜好杀人,自然而然能得到平民的信赖与拥护。

由此可以引申一种可称之为“仁战”的策略:敌人对待民众残忍,我方就对待民众越仁慈;敌人对待民众越刻薄,我方就要对待民众越宽容。

长此以往,那些无辜的平民有了对比,就会有大量的平民来投奔我方,哪怕敌国的平民。

蒙仲将自己的心得写在一块布上,命人前往邹国,送到孟子手中,希望后者能点评指点一番。

十月十一日,在蒙仲手下担任两司马的蒙虎,偷偷告诉蒙仲一件事,即昨日又有几名滕人因为袭击宋军士卒而遭处死,并且,这几名“犯人”的尸体还被游街示众,但凡抓到与其相关联的滕人,皆一并被宋军处死。

听了这些,蒙仲唏嘘不已。

他认为,这就是宋王偃施行不义的战争所带来的恶果:尽管攻取了滕国,却无法征服滕人的心,除非滕人个个窝囊,否则,似这种报复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杜绝。

心有所感的蒙仲,再次将所见所闻写在了布上,命人送到邹国的孟子手中。

十月十五日到十八日,孟子前后给蒙仲写了两封回信。

第一封回信,即是对蒙仲所感悟的“仁战”的思想,孟子对此大加赞赏,并且孟子在信中写道,昔日商汤灭夏、周武灭商,两者都是“以弱小挑战强大”,但为何最终都能取胜胜利?就在于天下人的支持这即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思想。

并且,孟子还在信中告诉蒙仲,滕国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滕国国小,倘若滕国也能像宋国这般强大,宋国还能覆亡滕国么?这是断无可能的!

蒙仲仔细想了想,觉得孟子的话很正确。

因为他想起两年前,也就是他兄长蒙伯那一批士卒战死于滕国的时候,他家族内的族人对于这场仗就已经出现了强烈的抵制,反观滕人呢,在滕弘、滕虎、滕耆、滕昊父子四人的带领下,一直坚持着抵挡宋军,滕人的损失比宋军的损失只多不少,可即便如此,仍有滕人愿意为了国家、为了其君主而死。

这岂非就是“仁义”给君主带来的么?

而在孟子的第二封回信中,他则阐述了“义战”与“非义战”两者的区别。

春秋无义战么?

其实是有的,远的不说,就说剔成君逐宋辟公而自立为君,这在孟子看来就是仁义的。

与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不同,孟子坚持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他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虽然民应当拥护君主,但倘若君主昏昧无道,也可以推翻他,另令贤明的君主。

看到这里,蒙仲终于明白孟子的思想为何不被齐、魏两国所接受了。

不得不说,孟子在儒家传承中也确实属于另类。

而在信的最后,孟子又告诉蒙仲,眼下宋滕的矛盾,只能用仁义来慢慢消除,具体的方式,即优待滕人,给予后者更多的恩惠,切勿再做杀戮,这样一来,若干年之后,滕人就会慢慢淡忘对宋国的仇恨;反之,若宋王偃区别对待宋滕两国的国人,使滕人旧仇未消再添新恨,就迟早会爆发祸事。

蒙仲深以为然,便带着孟子的书信去见义兄惠盎。

没想到还没走出兵帐,蒙虎就急匆匆地跑来,气喘吁吁地对他说了一桩大事:宋王偃下令王师士卒屠戳了百余名滕人。

在经过询问后,蒙仲这才了解,原来就在半日前,宋国的臣子唐鞅,亲自押送着一批粮草与辎重,前来犒赏前线的军队,结果,竟有若干假装顺从的滕人,在替宋郡搬运粮草之际,将一仓的粮草烧掉了。

宋王偃因此勃然大怒,当即派人在城内抓捕那约二十几名滕人的亲眷、朋友,最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总共抓到百余人,全部将其处死,将尸体悬在城内竖起的木桩上,以警告城内的滕人。

不知义兄可知此事?

蒙仲暗自想道。

后来才知道,待这件事发生之后,惠盎便坐着战车,满脸阴沉地从滕城的子城返回城郭。原来,惠盎也是刚刚听说此事,因此急急忙忙前来城郭内的宋军帅帐,劝说宋王偃收回王命那百余名滕人已经杀了,早已经救不回来了,但将其尸首悬在城内的木柱上,这未免太残忍了。

后来蒙仲又听说,因为这件事,宋王偃与惠盎闹得很不愉快。

十一月前后,在宋国担任军司马的戴不胜、戴盈之二人,被宋王偃招到了滕城,想来是为了针对谋取薛邑一事做准备。

宋王偃在滕侯的宫殿宴请了这两位军司马,以及另外一位军司马景,还有惠盎、唐鞅几人,蒙仲也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竟也受到了邀请。

在宴会中,当宋王偃提到攻取薛邑时,惠盎坚决反对。

惠盎认为,宋国刚刚覆亡宋国,理当缓一缓再进攻齐国的薛邑。

但宋王偃则坚持应该趁着兵锋正盛,对薛邑发动进攻。

二人越争论越激烈,尤其是当惠盎举例滕地还有诸多后患没有解除的时候,宋王偃气地竟然拔出了利剑。

然而惠盎虽浑然不惧,目视着宋王偃。

看到这一幕,纵使是蒙仲亦心惊胆颤。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镇妖博物馆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赵氏嫡女 斗罗之金鳄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倚天神雕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渔港春夜 重生之武道复苏 挑肥拣瘦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药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流氓帝师 锦衣镇山河 
最近更新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星落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秦朝历险记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战国大司马 贱宗首席弟子 - 战国大司马txt下载 - 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 - 战国大司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