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回到明朝当王爷 敛财人生 特工萌妃 灵剑尊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章 荥阳城下的反间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随何连续守候了好几天,但那边一直没有什么新的动静。他去询问了负责接待的官员,这才知道原来是楚国的使者到了,正在催促九江王英布发兵攻打汉朝。不过英布自己还没有做出决定,所以事情就被搁置了下来。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专门盯着楚国使者的行动。有一天,楚国的使者进去见英布,坐在那里催促英布赶快下达动员令。就在这时,他也大模大样地走了进去,径直走到楚国使者的对面,坐下来后对他说:

“九江王英布已经归顺了汉朝,你是楚国的使者,怎么还能来这里征兵呢?”

英布原本还想隐瞒这个消息,但是被随何这么一说,他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楚国使者看到情况有变,也立刻惊慌地站起来,准备向外逃走。随何急忙对英布说:

“现在事情已经暴露了,不能让楚国使者逃回去,不如杀了他,然后立刻帮助汉朝攻打楚国,以免再错过机会!”

英布一听,感觉就像箭已经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他索性听从了随何的建议,立刻命令手下的人去追捕楚国使者,并将其一刀两断地杀了。之后,他向所有人宣布,从即日起,他与楚国断绝关系,与汉王联络,起兵攻打楚国。

这个消息传回了彭城,项羽一听,气得眼睛都瞪圆了,心里头的怒火直冲三丈高。他马上下令,让自己的亲信将领项声和勇猛无比的龙且,带领着最精锐的士兵,火速赶往九江去攻打英布。英布当然也不甘示弱,出兵迎战。两边打了好几仗,每次都打得难解难分,谁也没能占到便宜。就这样,两军对峙了一个多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的兵力越来越多,而九江的兵力却在不断减少。英布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吃了大败仗。没办法,英布只好放弃了九江,和随何一起跑到荥阳去,向汉王投降了。

汉王刘邦邀请英布相见,由随何引导英布进入。他们来到了大厅,但并没有看到汉王的踪影。接着,他们又曲折地走进内室,才看到汉王刘邦正坐在榻上让仆人洗脚。(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汉王并不是有洗脚的习惯,而是因为在古代,洗脚是一种放松和清洁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接待客人的礼节。不过,这种场景在故事中出现了两次,可能为了强调汉王的平易近人或者是为了表现他的不同寻常。)英布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感到懊悔和失望,因为他本以为投靠汉王会有一个隆重的接待,但现实却是这样的随意。尽管如此,英布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向前通报自己的名字,并屈身行礼。汉王只是略微欠身作为回应,就算是待客的礼节了,除此之外,也只是简单地慰问了几句话,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英布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告辞离开,感到非常愧悔。正好随何也出来了,英布就有些失落地对他说:

“我不该轻信你的话,匆忙来到这个地方!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不如就自杀算了!”

说到这里,英布拔出剑,想要自杀。随何急忙阻止他,并惊讶地问:

“发生什么事了?”

英布继续说:

“我也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南面称王,现在来见汉王,却被他对待得像奴仆一样,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不如赶紧死了算了。”

从英布后来的结局来看,确实是早点死比较好。随何又急忙劝他说:

“汉王可能因为昨晚喝多了酒还没醒,所以才对你不太礼貌,过一会儿他会有特别的礼节来接待你,希望你能不要那么着急。”

就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宫殿里面已经派出了专门负责接待宾客的典客,非常热情地邀请英布前往为他安排的住处。英布于是把剑收回到剑鞘里,跟着典客来到了住处。只见住处里摆设得非常华丽,衣物和用具都闪闪发光,所有的卫士和随从都恭恭敬敬地站在两旁,就好像是在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一样。没过多久,张良、陈平等人也都来到了住处,他们请英布坐上主位,并摆上了酒席为他接风洗尘。宴席上的菜肴精致美味,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让英布感觉礼数十分周到,物品也准备得十分完备,心里十分满意。几轮酒过后,一班女乐手进来,她们声音悠扬地唱着歌,低声吟唱为宾客劝酒,英布听得耳朵都快融化了,看得眼花缭乱,快乐得不得了。之前想要自杀的念头,早就被这欢乐的气氛冲刷得一干二净,一点痕迹都没有了。等到酒席结束,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歌女在一旁侍候着,不敢擅自离开。英布尽情享受着,左右都有美女相伴,他感到非常快乐,那一晚上的美好时光,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完全描述,就像是沉浸在迷人的温柔乡里一样。到了第二天,他去向汉王表达感谢,而汉王却用极其真诚的态度对待他,礼节周到,情意深厚,与昨天那冷淡的待遇完全不同。这就是驾驭那些平庸之人的方法。英布感到更加心满意足,他当面发誓,愿意为汉王豁出性命。于是,汉王命令英布出去招揽那些流散的士兵,合力抵抗楚国。

英布接到命令后就退出了宫殿,并立即派人悄悄前往九江,去招揽他以前的部下,同时也想趁机把他的家人接过来。过了好几天才收到回信,虽然有数千名旧部愿意跟随他,但他的妻妾和子女却没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楚国的将领项伯已经攻入了九江,并把他的全家都给杀了。英布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和愤怒。他立刻去见汉王,把家里的惨状告诉了汉王,并说:

“这样做也好,让我断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地归顺汉王了。”

他还表示,想要亲自带领部下,去楚国报仇。汉王对英布说:

“项羽现在势力还很强大,我们不能轻举妄动。而且我听说你手下的兵马只有几千人,这怎么够用呢?我会派一万士兵支援你,辛苦你前往扼守成皋这个地方。一旦有机会,你就可以趁机进军,报仇雪恨了。”

英布听完之后连忙道谢,然后准备好行装,当天就出发了。汉王也知道他心情急切,所以便派了一万名士兵跟随他一同前往。英布便辞别了汉王,踏上了征程。

汉王在派遣英布去执行任务后,原本打算前往关中催促军粮的筹备,以便能与楚军进行一场决战。可就在这时,丞相萧何派遣了许多他的亲属和子弟,押运着满载粮草的车队来到了荥阳。汉王一一召见了他们,并且关切地询问了丞相萧何的近况。这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丞相托大王的福,一切安好。他只是非常挂念大王您,您不畏风雨,亲自率军征战,他恨不得自己也能背着弓箭,跟随在您的身边,分担您的辛劳。因此,他特地派遣我们前来效力,希望大王能够收留我们,让我们登记在册,加入军队,共同为抗击楚军贡献力量!”

汉王非常高兴地说:

“丞相真是为了国家而忘记了家庭,为了公事而忘记了私利,他的忠诚真是无人能及啊!”

接着,他立即叫来了军官,命令他根据萧氏兄弟子侄的能力和特长来录用他们,不得有误。军官领命后,就带着这些人去安排具体的工作了,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然而,丞相萧何之所以派遣他的兄弟子侄到军前效力,其实是有原因的。自从汉王驻扎在荥阳后,他经常派遣使者回到关中,慰问萧何。但萧何对此却并不太在意,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情感和考虑。偏偏有个聪明的门客鲍生,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微妙,于是独自向萧何提出建议。他说:

“汉王现在在军中,亲自体验了艰苦的生活,而他频繁地派人回来慰问您,这背后可能有着别的意图。为了巩固您的地位并消除汉王的疑虑,最好是由您亲自挑选一些家族中的年轻力壮者,如果他们有能力的话,就派遣他们随军出征。”

萧何听从了鲍生的建议,并且照做了。结果,汉王果然非常高兴,对萧何的猜疑和忌讳也消除了。这样一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和谐融洽,再也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说法了。

唯独从关中转运粮草非常艰难,不能随时满足军队的需求,全靠敖仓里储存的粮食来供应军需。敖仓位于荥阳的西北方,因为是在敖山的山顶上筑城储粮,所以被称为敖仓,这是秦朝时期留下来的制度。之前韩信曾派遣将领去占据敖仓,并在旁边修建了一条甬道,从山上一直延伸到黄河边,用来接济荥阳的驻军,这原本是保卫荥阳的重要策略。等到韩信北上征战时,他留下大将周勃驻守敖仓,并且还调拨了曹参作为助手,可见他对敖仓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项羽多次想要攻打荥阳,但发兵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接着,他又听说汉王成功招降了英布,这让他又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不禁怒火中烧,急切地想要亲自率领军队出征,一举攻下荥阳。这时,范增在一旁给他出谋划策说:

“汉王之所以能够坚守荥阳,主要是依靠敖仓的粮食供应。如果我们想要攻打荥阳,就必须先截断敖仓的粮道。一旦敖仓的粮道被截断,荥阳就会因为缺乏粮食而陷入困境,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轻松地一战而胜了。”

项王听了范增的建议后,立刻派遣部将钟离昧率领一万士兵,前往截断敖仓的粮道。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攻破了甬道的好几处地方,抢走了大量汉军运送的粮食。虽然周勃在得知消息后迅速赶来救援,但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在与钟离昧的交锋中,周勃还被打败了,只能败退回营。钟离昧获胜后,立刻派人给项王送去捷报,并催促项王尽快进攻荥阳。于是,项王率领大军大举西进,直接向荥阳进发。

荥阳城里已经因为缺粮而感到忧虑,汉王正准备派兵去增援敖仓,想要两面夹击钟离昧的军队,可没想到项羽亲自率领大军来攻打荥阳,想要占领这座城市。这事儿可大了,让汉王整天忧心忡忡,连睡觉吃饭都不踏实。于是,他把郦食其叫来,想听听他的主意。郦食其回答说:

“项羽这次倾国而出,气势正旺,我们暂时不能和他硬碰硬。为了大王您的考虑,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分封一些诸侯,让他们去牵制楚军,这样才能减轻我们的压力。想想看,以前商汤放逐了夏桀,但还是封了夏朝的后代;周武王灭了商纣,也封了殷朝的后代。可是到了秦朝,它吞并了六国,不让六国的后代继续存在,结果很快就灭亡了。所以,如果大王您现在分封六国的后代,那么六国的君主和百姓一定会非常感激,愿意成为您的臣民,一起拥戴您。这样一来,您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自然可以面向南方称霸。而项羽呢,他就会变得孤立无援,失去势力,到时候也只能恭敬地来朝拜您,不敢再和您对抗了。”

汉王说:

“这个计策太好了,你赶紧吩咐有关部门去刻制印章,准备分封六国的诏书。各处的事情,就麻烦先生您亲自跑一趟,替我传达命令。”

郦食其听后,立刻快步走出去,当然也会嘱咐有关部门尽快铸造六国的王印。印章还没铸好,郦食其就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了。

正巧张良来拜见汉王,看见汉王正在吃午饭,便有些犹豫要不要上前打扰。汉王已经看见了他,便向他招手道:

“子房,你来得正好,正好帮我参谋一下这件事情。”

张良于是快步走到汉王座前,汉王接着对他说:

“最近有人给我出了个主意,说分封六国的后代可以牵制住楚军,你觉得这个主意能不能实施呢?”

张良连忙回答道:

“是哪个给大王出的这个馊主意?如果这个计策真的实施了,那我们的大事可就要泡汤了!”

汉王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都放下了。他连忙把郦食其的建议告诉了张良。张良也顺手拿起筷子,一边指着筷子一边分析道:

“让我替大王您仔细说道一下,说说这个计策的害处吧。以前商汤和周武王讨伐夏桀和商纣后,仍然封他们的后代为王,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对方的生死大权,所以可以显示恩德。现在大王您自问,您能像他们那样掌握项羽的生死大权吗?这是第一个不能实施的原因。周武王进入殷都后,尊敬贤人商容,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修好了比干的坟墓。大王您现在能做到这些吗?这是第二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武王还发放了钜桥的粮食,散发了鹿台的钱财,专门用来救济贫穷的人。大王您现在能做到这些吗?这是第三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武王战胜殷商后回到周国,把战车改为木车,把兵器倒挂起来,表示不再使用武力。大王您现在能做到这些吗?这是第四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把战马放养在华山的南面,表示不再骑马打仗,大王您能做到吗?这是第五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把牛赶到桃林去放牧,也不再用来运输,大王您能做到吗?这是第六个不能实施的原因。再说,天下的英雄豪杰,他们抛弃亲人,离开家乡和故友,来投奔大王您,无非是为了日后能够成功,希望得到一块封地。如果现在再立六国的后代为王,那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封赏给这些功臣呢?这些豪杰都会感到失望,不如回去侍奉他们原来的主人。那大王您还能依靠谁来共同夺取天下呢?这是第七个不能实施的原因。如果楚国不强盛倒也罢了,但如果它仍然强盛如初,那么新立的六国之王必然会屈服于楚国,大王您又怎么能强迫他们称臣呢?这是第八个不能实施的原因。有这八大害处,岂不是大事都要泡汤了吗?”

汉王嘴里嚼着饭,认真听着张良的讲解。等张良一说完,汉王直接把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对着郦食其大骂道:

“你这个书呆子,真是太无知了,差点就把我的大事给搞砸了!还好有子房给我点明,不然我就要做错事了。”

说完,他赶紧让身边的人去通知有关部门,让他们赶紧把已经刻好的六国王印销毁。郦食其原本还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的计策能够成功,结果却像冰块一样瞬间融化了。不过,他后来仔细想了想张良的话,确实觉得很有道理,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问题,所以也就不敢再多嘴了。哎,这个老头子就是有时候话太多了。

过了几天,楚军的前锋部队竟然已经逼近了荥阳城的城下,那些在城外驻守的士兵们,也陆续逃进了城里。汉王见状,急忙命令所有的将领,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要关闭城门,坚守城池。他自己则坐在厅室里,默默地思考着应对之策。恰好在这个时候,陈平来报告军情了。汉王便让他在旁边坐下,一起商量如何打败敌人。这一场战事,可以说是个转折点,因为从这里开始,陈平将六出奇谋,帮助汉王扭转战局。而亚父(范增)的寿命,也注定将在七十天之后走到尽头。

当陈平去见汉王的时候,汉王正为天下的混乱局势感到担忧,他连忙转头对陈平说:

“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平息啊?”

陈平回答说:

“大王您所担忧的,主要就是项王(项羽)。我分析了一下项王的手下,除了范亚父(范增)和钟离昧等几个人算是项氏的忠臣,在为他效力之外,其他人都不足为虑。如果大王您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贿赂楚国的人,散布流言,使用反间计,让他们内部产生猜疑,然后我们再趁机进攻,这样打败楚国就容易多了。”

汉王说道:

“金银财宝哪里值得吝惜?只要能削弱敌人的气焰,让我心里安稳就足够了。”

说完,他立即命令身边的人取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他自由支配。陈平接过黄金后退了出去,他从中提取了一部分,交给了自己的心腹小校。这个小校被装扮成楚兵的模样,怀里揣着黄金出城,混进了楚营。他的任务是贿赂项王身边的人,让他们四处散布谣言。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黄金,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大概过了两三天,楚军中就开始流传起各种谣言,这些谣言大多是诬陷钟离昧等人,说他们功劳大但奖赏少,没有得到应有的封地,因此打算联合汉王来消灭楚国。项王本来就生性多疑,一听到这些谣言,就忍不住起了疑心,竟然把钟离昧等人当作了叛徒,不再信任他们。不过,他对范增的待遇还是像以前一样好。范增还请求项王尽快攻打荥阳,不要让汉王逃走。于是项王亲自督率将士,把荥阳城团团围住,从四面发起猛烈的攻击,一点儿也不放松警惕。

汉王担心荥阳守不住,就先派人去和楚军商量讲和,提议以荥阳为界,把荥阳的东面划给楚国,西面划给汉国。项王并没有立刻答应,但因为汉王派了使者过来,他也就派了个使者进城去,给汉王递个回复的文书,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探查一下城里的实际情况。这其实也是因为项王现在的气势已经不如以前了,所以才愿意派使者进城。不然的话,他可能早就把汉王的使者给杀了,哪里还会需要回复呢!但项王没想到的是,陈平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设下了一个现成的圈套,等着楚国的使者来上钩,掉进他的计谋里。楚国的使者没有做任何防备,就直接进了城,先去向汉王报告情况。汉王在陈平的安排下,假装喝醉了酒,只是迷迷糊糊地应付了使者几句。使者看汉王这个样子,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就被陈平等人带到了客馆,准备留下来吃午饭。陈平等人离开后,使者独自静坐了一会儿,突然有一队仆役抬着牛羊猪鸡等肉类,还有美酒佳肴,匆匆走进了厨房。楚使心里暗自琢磨:

“难道汉王是要特别优待我,给我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宴席?”

接着,陈平又走了进来,他关心地询问范增(亚父)的近况,并问楚使有没有带来范增的亲笔信。楚使回答说:

“我是奉项王的命令来的,是为了和谈的事情,并不是范增派来的。”

陈平听了之后,故意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说:

“原来是项王派来的人啊。”

说完,他又转身离开了。没过多久,就有一个官吏跑进厨房,他命令仆役们把所有准备好的酒肉佳肴都抬出去。同时,还能听到厨房里有人在窃窃私语:

“他不是范增派来的,怎么能享用这么丰盛的宴席呢?”

楚使感到非常惊讶,等那些丰盛的酒肉佳肴都被搬走后,竟然好长时间都没有任何动静。直到太阳西斜,饿得肚子咕咕叫,才看到有一两个人端了一些饭菜进来,放在桌上,请他用餐。楚使粗略地看了一眼,发现不过是些蔬菜和菜汤之类的食物,连鱼肉都没有,不由得怒气冲冲。他本想不吃,但因为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勉强吃了几口。可是没想到,这些蔬菜里竟然带着臭味,根本难以下咽,而且酒也是酸的,饭也是烂的,这让他怎么吃得下去?他越看越生气,于是放下杯子和筷子,大步流星地走出客馆,只跟门吏说了一声要走,就匆匆出城去了。这个楚使,简直就是个无能之辈,这么容易就被陈平给耍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保护我方族长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1942有空间 军工科技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娱乐帝国系统 退下,让朕来 黑铁之堡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挑肥拣瘦 汴京春深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踏星 官梯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流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这个大明太凶猛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立渊传 穿越之铁血捕快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学名张好古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