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首页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逍遥小贵婿 夺嫡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战之烽火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章 秦末的群雄争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姐去世后,李良意识到自己可能因此闯下了大祸。为了掌握先机,他决定立刻行动,趁着赵王武臣还没有得到消息,一口气跑到邯郸城去。邯郸城内的守兵看到是李良回来,以为是正常归来,没有多加怀疑就放他进城了。然而,李良并没有按常理出牌,他直接骑马冲进了王宫,去找赵王武臣。赵王武臣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变故,他看到李良带着人闯进来,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正要开口询问李良,但话还没说出口,李良已经挥剑砍来。由于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武臣根本来不及躲避,当场就被李良一剑劈死。王宫里的卫士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他们纷纷扔下武器,四散逃去,整个王宫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李良在王宫里继续大肆搜捕,不仅杀了赵王武臣,还残忍地将他的家眷也全部杀害,没有留下一个活口。之后,他又派出士兵分头行动,离开王宫去追杀那些朝廷上的大臣们。其中,无辜的左丞相邵骚也在这场血腥的屠杀中惨遭杀害,他真是冤枉至极,死得不明不白。李良这样的行为,简直恶劣到了极点,哪里还配得上“良”这个名字呢!幸好,右丞相张耳和大将军陈余在得知李良的暴行后,立刻得到了紧急的情报,他们迅速行动,悄悄地从城门溜了出去,因此没有落入李良的魔爪之中。张耳和陈余两人一直以来都名声在外,深受人们的敬仰和信任,所以当他们逃出城后,那些从城中逃出来的士兵和百姓都纷纷前来投奔他们,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庇护和指引。

仅仅过了一两天的时间,张耳和陈余就已经成功地聚集了数万人。看着这么多响应他们的人,两人开始计划将这些人组织成军队,准备再次进攻邯郸,为被李良杀害的赵王武臣报仇。就在这时,张耳的一位门客前来向他进言:

“张公您和大将军陈余,虽然都是来自梁地,但现在在赵地客居。赵地的百姓可能对我们并非完全信任,未必会真心归附。为了您二位的长远打算,我建议我们不如去寻找并拥立赵国的王室后裔为王。然后,您和陈将军可以一左一右地辅佐新王,用仁义之道来引导百姓,广泛宣传号召,这样我们才能更有力量去扫平乱贼,最终取得成功。”

张耳听了门客的建议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转头告诉了陈余。陈余听后也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策略。于是,他们开始寻找赵国的后裔,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叫赵歇的人。他们决定拥立赵歇为新的赵王,并让他暂时居住在信都。与此同时,李良已经占据了邯郸城,他通过胁迫当地的居民,让他们承认自己为领袖。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李良开始部署军队,并招募更多的士兵,他的军队人数很快就增加到了大约一两万人。他原本打算先攻打张耳和陈余,但就在这时,他得知张耳和陈余已经重新立了赵歇为赵王,并且在赵地发布了文告,号召人们反抗他。李良心想,张耳和陈余一定会来找他报仇的,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赶紧发兵去攻打信都,占领有利地形。主意已定,他当即率领军队出发,为了尽快赶到信都,他们日夜兼程,加快了行军速度。

张耳和陈余正计划着要攻打邯郸城,这时恰巧李良自己率军前来挑战。于是,他们分工明确,张耳负责留守城池,而陈余则率领军队出城迎战。一切安排妥当后,陈余带领了两万大军,打开城门,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大约行军数里之后,他们的军队便与李良的军队遭遇了。双方迅速布好阵势,准备开始战斗。然而,战斗才刚刚开始,李良的手下就纷纷叛变,他们不再听从李良的指挥,而是四散奔逃。原来,李良的军队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和不满,士兵们不再愿意为他卖命。李良作为赵国的大臣,却突然起了反心,他闯进王宫,残忍地杀害了赵王,还几乎将赵王的家人全部杀光,这种行为简直是大逆不道,天理难容。尽管当时世道混乱,但公道自在人心,李良的恶行是瞒不过去的,所有人都将他视为乱臣贼子。然而,邯郸城里的百姓因为势单力薄,无法与他抗衡,只能勉强接受他的统治。李良却还自以为是,得意洋洋地率领军队四处攻掠,但他这样的行为怎么可能不失败呢?反观张耳和陈余,他们两人本来就有些名声,而且这次出兵完全是为了给赵王报仇,目的明确,行为正直无私。他们还拥立了一个新的赵王赵歇,让赵国的血脉得以延续,满足了赵国人民的期望。因此,张耳和陈余的军队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势如破竹。李良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士兵们吓得四处乱窜,只顾自己逃命。陈余看到李良的军队败退,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率领军队猛烈追击,把李良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士兵和马匹都混乱不堪。李良见大势已去,也顾不上别的,只顾自己逃命要紧,一路狂奔回邯郸城。回到邯郸后,李良心里忐忑不安,他担心陈余会乘胜追击,直接攻打邯郸城,而他自己可能根本抵挡不住。思前想后,他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干脆接受秦二世的招降,投降秦朝算了。于是,他立刻安排了将领来守住邯郸城,确保城池的安全,然后自己亲自率领着几百名亲信士兵,直接前往秦将章邯的军营,跪在地上向章邯投降了。

秦国的将领章邯,在成功击退了周文的军队后,继续追击,一直追出了函谷关。周文带领残军退到曹阳,但章邯紧追不舍,又追了上来。周文被迫再次集结剩余的士兵与章邯交战。然而,由于连续的失败,士兵们的士气已经崩溃,战斗力大减,结果连战连败。周文无奈之下,只能继续逃跑,进入了渑池县的地界。但此时,他的手下士兵几乎已经全部逃散,身边几乎无人可用。然而,章邯并没有因此停手,仍然紧追不舍,想要彻底消灭周文。周文见自己已经到了绝境,力量耗尽,无路可逃,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奈。他深知自己无法再逃脱章邯的追杀,于是决定以死报国,报答张楚王的知遇之恩。他毅然决然地拔剑自刎,用生命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诚精神。他的行为虽然悲壮,但也算是不负张楚王的信任和期望了。

这时已经是秦二世二年了。章邯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于是他派遣使者回朝报告这个好消息。秦二世非常高兴,他随即下令让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率领一万名士兵,出发去协助章邯。秦二世还特别嘱咐章邯,要继续进攻那些叛乱的势力,不必急于返回朝廷。章邯接到命令后,便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向东行进,目标直指荥阳城。此时的荥阳城正被楚国的假王吴广所围攻,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但吴广却一直没能攻下这座城池。随后,关于周文战死以及章邯率军进攻的消息陆续传来。然而,吴广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策略,他依然没有想出其他的办法来应对当前的困境,只是继续让军队停留在荥阳城下,按照原来的方式驻扎着,没有采取任何新的行动。部将田臧、李归等人私下里聚在一起商议说:

“我们听说周文的军队已经战败崩溃了,秦国的军队很快就会到来。而我们这边,围攻荥阳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至今还没有攻下。如果我们再不变换策略,等秦国的军队一到,形成内外夹击之势,我们恐怕就难以支撑了!现在,我们不如留下一小部分军队在这里牵制荥阳的守军,同时把精锐部队全部派出去,迎战即将到来的秦军,与他们决一死战,这样才能避免我们被动挨打,陷入困境。但是,我们的假王吴广现在非常骄傲自大,而且不懂军事,我们很难与他商议出好的对策。看来,为了大局考虑,我们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先把他除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行事。”

即使除掉了吴广,也不一定就能确保成功。但田臧和李归等人还是决定要对吴广采取行动。他们伪造了一份陈王的命令,然后田臧和李归两人带着这份假命令去见吴广。吴广原本坐在座位上,看到他们两人前来并递上命令,便起身接令。然而,就在他准备阅读命令内容时,却突然听到田臧严厉地大声宣布:

“陈王有令,假王吴广在荥阳逗留不前,暗中怀有叛逆之心,应立即处死!”

当田臧说到“死”这个字时,他没有给吴广任何开口的机会,立刻拔出了佩刀,向吴广砍去。吴广当时手无寸铁,根本无法抵挡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更何况他根本没有预料到这样的背叛,完全没有防备。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砍伤,疼痛难忍,瞬间失去了行动能力。紧接着,李归也迅速冲上前来,对着已经受伤的吴广又狠狠地剁了一刀。这一刀下去,吴广的生命之火瞬间熄灭,他就这样被残忍地杀害了。随后,田臧等人割下了吴广的头颅,高高举起展示给在场的所有人看,并声称他们是奉了陈王的命令来诛杀吴广的,与大家无关。士兵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没有人敢出声反对。他们被田臧等人的谎言所蒙蔽,以为这真的是陈王的命令,而且吴广平日里也不得人心,所以大家也就没有再提出任何异议。

田臧真是个狡猾的家伙,他很快就写好了一篇奏章,里面详细诬陷吴广如何故意拖延战事、停滞不前,又如何暗中策划叛乱,把情况说得栩栩如生,就像亲眼看见一样。接着,他派人带着吴广的首级和这篇奏章一起送到了陈王那里。陈胜和吴广原本是共同谋划起义的伙伴,他们的地位和资格都是相等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胜心中对吴广已经产生了猜疑。当他收到田臧的奏报和吴广的首级时,他感到非常高兴,心中的猜疑得到了证实,他自然不会去仔细辨别事情的真假。他立刻就相信了田臧的话,并派遣使者回去复命,同时另派了一位属吏,带着楚令尹的印信前往赏赐田臧,并正式封他为上将。田臧接受了陈王的任命,心中充满了喜悦,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这场起义的领袖。等使者离开后,他便留下李归等人继续围攻荥阳城,而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向西行进,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秦军。当楚军到达敖仓时,他们眼前出现的景象让他们心头一紧。只见秦军漫山遍野地飞奔而来,旗帜飘扬,装备精良,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军队,毕竟是朝廷的正规军,气势逼人。楚军的士兵们看到这阵势,脸上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就连他们的将领田臧也显得有些胆怯。但是,战斗已经迫在眉睫,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迅速排好队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秦军的将领章邯,是一位以勇猛着称的悍将。他每次上战场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锐不可当。这次他率领秦军来攻击楚军,也是一马当先,亲自率领士兵冲锋陷阵。在他的带领下,秦军士气如虹,奋勇向前。他们迅速冲破了楚军的防线,并在战场上左右冲杀,把楚军搅得阵脚大乱。这场战斗就像是老虎冲进了羊群,秦军所到之处,楚军纷纷溃败,无人能挡。田臧看到形势不妙,知道自己无法与秦军抗衡,心中正盘算着如何逃走。就在这时,秦将章邯骑着战马如同闪电一般冲入战场,与田臧正面相遇。田臧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章邯手起刀落,一刀劈于马下,结束了他的性命。这也算是为之前被田臧杀害的吴广报了仇。楚军失去了主帅田臧后,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士兵们没有了主心骨,纷纷四散逃窜,场面一片狼藉。那些不幸的士兵们大多都在这场混战中丧命,而侥幸逃脱的则算是捡回了一条命。章邯则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率领秦军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直逼荥阳城下。此时,留守在荥阳城下的李归等将领听到田臧战败身死的消息后,都吓得魂飞魄散,仿佛被抽走了魂魄一般,完全失去了主张。但是,既然秦军已经逼近城下,他们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打开营寨与秦军进行决战。秦军确实厉害得很,他们手持长枪大戟,勇猛无敌,几乎没有人敢正面抵挡。再加上秦将章邯,他挥舞着一柄大刀,如同旋风般在战场上飞驰,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仿佛千军万马都被他一人横扫。李归看到这样的情形,虽然心里明白自己可能不是对手,但他还是不顾一切地挺枪而上,想要与章邯一战。然而,才交手几个回合,他就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就在这时,章邯大喝一声,手起刀落,李归的头颅瞬间被劈落在地。他的灵魂离开了身体,飞快地飘向了鬼门关,仿佛要去寻找他的好友田臧,还有已经先走一步的吴广,一起在阴间面对命运的审判。这一幕让人不禁感叹,贪婪和狡诈到头来又有什么用呢?它们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胜利和好处,反而只会让人陷入更深的困境。而李归和他的同伴们,也因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剩下的士兵们,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被迫投降,这些都不需要再细说了。

章邯那家伙在战场上可真不含糊,他接连砍死了楚军的两名大将,就这样解救了被围困的荥阳城。之后,他还不满足,又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攻打郯城,把守在那里的邓说将军也给赶跑了。接着,章邯亲自带着大军,气势汹汹地朝许城杀去。许城的守将伍徐虽然拼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抵挡不住,战败后逃回了陈县。伍徐和邓说两人一起面见陈胜,汇报战败的情况。陈胜听了他们的汇报后,仔细询问了战败的经过。他发现伍徐和邓说的情况大不相同:伍徐是因为兵力太少,实在打不过对方才战败的,这情有可原;而邓说呢,他根本就没怎么抵抗,一看到秦军就吓得逃跑了,这完全是失职啊!于是,陈胜下令把邓说绑起来,处以死刑。为了应对章邯的进一步进攻,陈胜赶紧做了安排。他任命上柱国蔡赐为统帅,带领军队去抵御章邯的大军。同时,他还派了武平君畔作为使者,前往郯城监督那里的军队,确保他们不会掉链子,能够坚守阵地。那个时候,陵县有个叫秦嘉的,铚县有个董緤,符离县有个朱鸡石,取虑县有个郑布,还有徐县的丁疾等人,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家乡召集了一批年轻力壮的子弟,组成军队去攻打东海郡。打下一些地方后,他们就屯兵在郯城附近。武平君畔接受了陈胜的命令,作为使者来到了郯城。他打算利用自己是楚将的身份,去招抚这些地方的军队,希望他们能够归顺陈胜。但是,秦嘉并不买账,他不肯听从武平君畔的命令,反而自己宣布当上了大司马,也就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秦嘉还对他的部下和军官们说:

“你们看看,武平君畔不过是个年轻人,他哪里懂得怎么带兵打仗啊?我们这些人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怎么可能受他的管制呢?”

秦嘉话一说完,立刻就率领手下的军官和士兵向武平君畔发起了攻击。武平君畔身边只有几百人,根本无法与秦嘉的大军抗衡。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找不到逃脱的出路,最终不幸被秦嘉的军队杀死。与此同时,上柱国蔡赐那边也在与章邯的军队激战,但结果却是大败而归,蔡赐自己也丧命于章邯之手。章邯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长驱直入,很快就逼近了陈胜的地盘。在陈胜领地的西边,楚将张贺正驻守在那里。张贺得知秦军杀来的消息后,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向陈胜报告,请求他尽快派遣援军。直到这个时候,陈胜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慌忙调集将领和士兵,准备出兵救援。然而,让陈胜感到绝望的是,此时他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们大多已经失去了斗志,不愿意再为他效命。陈胜感到仓皇失措,无奈之下,他只好亲自带领身边的一千多名亲信士兵,前往救援张贺。

原来,陈胜是从田间起兵的,他以前的那些耕田佣工大多都认识他。陈胜曾对他们许下承诺,说将来富贵了不会忘记他们。因此,当听说陈胜称王之后,这些人都想着能攀附上他,希望能在他的庇护下获得荣华富贵,这就像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虽然不现实,但心里总是抱有幻想。于是,他们结伴来到陈胜的王宫,想要拜见陈胜。然而,当他们站在王宫门口时,由于他们面目黧黑,衣衫褴褛,看起来十分寒酸,所以门吏对他们非常讨厌。门吏大声喝问他们来干什么,可这些人都是粗人,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陈胜,只是简单地说要见“陈涉”。门吏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怒斥道:

“你们这些大胆的乡巴佬,竟然敢直呼我们大王的小名!真是胆大包天!”

门吏一边说着,一边示意旁边的士兵把这些人抓起来。但这些人反应很快,连忙大声辩解,说他们是陈王的老朋友。门吏听了,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耐烦,但考虑到他们可能是陈王的故人,就稍微留了点情面,没有真的把他们抓起来,只是把他们赶走了。这些人虽然被赶了出来,心里有点沮丧,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整天在王宫附近转悠,希望能等到陈胜出来,好见上他一面,说说心里话。说来也巧,有一天陈胜正好要出门,这些人一看到他,就纷纷围了上去,争先恐后地喊着他的小名。陈胜听到这些熟悉的声音,低头一看,发现都是自己以前贫贱时的朋友。他心里有些感慨,觉得这些朋友虽然出身不高,但对自己却是一片真心。于是,就没有怠慢他们,让手下的人把他们全部请上车,一起带进了王宫。这些来自乡村的穷苦百姓,突然间成了王宫里的贵客,他们所见所闻的一切都那么新奇和珍贵,因此都忍不住大呼小叫,嘴里满是赞叹之声。有的人惊叹于宫殿的雄伟高大,有的人则对帷帐的精致新奇赞不绝口。他们还用楚地的方言,不断地发出“伙颐伙颐”的惊叹声,这是楚地人常用的表达方式,“伙”在楚语中表示数量多,“颐”则是语气词,类似于“哇塞”或“真是了不得”,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么多啊,真是太棒了!”宫中的那些役吏们,看到这些乡下来的客人如此失态,心里虽然有些瞧不上,但因为他们都是陈王的老朋友,所以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于是,他们只好默默地拿出好酒好肉来招待他们,让他们尽情地享用这难得的美食。大家吃得非常开心,酒过三巡之后,就开始有些放肆了。他们拍打着桌子,大声喧哗着:

“陈涉啊陈涉,真没想到你如今能有这样的好日子!这座深邃华丽的王府,竟然成了你的家!”

这时,有几个喜欢凑热闹的愚昧之人,也跟着起哄,随口说道:

“我还记得陈涉以前当雇农的时候,连吃穿都成问题,受尽了苦楚。怎么现在就这么风光,交上了这么好的运气呢?”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开始讲述陈胜年轻时的故事,把这些当作笑料来谈论。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言论其实是对陈胜的不敬和冒犯。就在他们谈笑风生、乐不可支的时候,危险已经悄然而至。有人把他们这些鄙俗、不敬的言论悄悄地告诉了陈胜。这些人担心这样的言论会损害陈胜的威严和声誉,于是请求陈胜严惩这些愚昧之徒。陈胜被众人的胡言乱语气得恼羞成怒,他听从了宫中役吏的建议,将那些多嘴多舌的农人传唤进宫,毫不留情地将他们一一绑缚起来,并下令砍下了他们的头颅。陈胜可能觉得,这些人既然吃了他那么多好酒好肉,就应该用他们的头颅来作为“赔偿”。在场的众人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惨祸发生,当他们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时,吓得魂飞魄散,脸色苍白。他们纷纷表示,宁愿回到乡下去过那种清苦的日子,也不愿意在这里白白送命。于是,他们开始陆续向陈胜告辞,脚步踉跄地离开了王宫。而陈胜的妻子、岳父和妻兄,此时还并不知道陈胜已经变得如此冷酷无情。他们毫无顾忌地进宫去见陈胜,希望能得到他的关照和庇护。然而,陈胜虽然表面上让他们留在了王宫里,但心里却已经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戒备和厌恶。他把他们当作低贱的家奴一样看待,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亲情和尊重。陈胜的岳父愤怒地指责道:

“你仗着权势傲慢无礼,这样的行为怎么能够长久呢!我可不愿意再待在这里受你的气,受你的连累!”

说完,他便没有告别就离开了王宫,陈胜的妻兄见状,也紧跟着离开了。这一系列的事件,让其他人都看清了陈胜的刻薄无情,他们纷纷感到灰心丧气,不愿意再为他效力。然而,陈胜却并没有把这些看在眼里,他依然固执己见。他任命自己的心腹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让他们专门负责监察将吏们的过失。这两个人手握大权,却滥用职权,对将吏们的小错误进行无限放大,并随意逮捕他们,施加严酷的刑罚。更有甚者,有些将吏明明没有犯下任何过错,只是因为与朱房和胡武有嫌隙,就被他们无端囚禁在狱中,任由他们折磨杀害。这样的行为让将吏们对陈胜更加失望和不满,他们开始离心离德,不再愿意为陈胜卖命。当秦军入侵时,他们只是冷眼旁观,没有人愿意为陈胜拼命杀敌。陈胜此时才感到后悔莫及,但已经为时已晚。他只好亲自督战,希望能够挽回局势。然而,当他行军至汝阴时,就遇到了逃回来的败兵。他们报告说张贺已经阵亡,全军也已经覆没。这个消息对陈胜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已经无法挽回。虽然张贺的死在这里是虚写,但这一笔却巧妙地转变了故事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了陈胜面临的绝望和无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春满香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大明日不落 锦衣黑明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之红色警戒 朔明 戒指传奇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 小卫的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txt下载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最新章节 - 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