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首页 >> 大乾六皇子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寒门宰相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 大乾六皇子全文阅读 - 大乾六皇子txt下载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5章 一统全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冯子材将情报迅速上报长安,李宪看到密报后,微微冷笑,缓缓说道:“这些蛮夷竟然妄想与我大秦抗衡,简直不自量力!”

他随即传旨,将哥伦布国的情况告知满朝文武。众臣一听,不禁愤慨,纷纷奏请讨伐。

礼部尚书率先发言:“陛下,哥伦布国贸然挑衅天威,不可姑息。请陛下准许我等出兵,以大秦雷霆之势,让他们明白冒犯天朝上国的代价!”

李宪点点头,但冷静道:“不可操之过急。哥伦布国虽小,但其背后亦有西洋其他小国撑腰。朕意在迅速打击其嚣张气焰,给西洋各国一个警示。既如此,便派出我大秦精锐,务必一战而胜,以彰显天威。”

随后,李宪召来冯子材、黄巢等将领,当面部署。李宪肃然道:“冯子材,你为主将,黄巢为副,统领三万精锐骑兵和五千神机营精英。务必一战歼敌,震慑四方!”

冯子材拱手应道:“臣定当不负圣恩,必将哥伦布国一举拿下!”

黄巢亦拍胸保证:“陛下放心,待我等凯旋,必让哥伦布国自知愚蠢!”

李宪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赐酒为二人壮行。

几日后,冯子材与黄巢率军从长安出发,直奔东海港口,登舰扬帆,向哥伦布国进发。一路上,海上风平浪静,军士们士气高涨,恨不得早日抵达战场,立下战功。

抵达哥伦布国附近海域时,冯子材将舰队分为三支,一支由黄巢率领,绕到敌后;一支待命于海上,以防敌国增援;而他亲率主力,直击哥伦布国沿岸的军事要塞。

哥伦布国国王在宫殿内,听到大秦舰队抵达的消息,顿时惶恐。他召集手下大臣商议,满脸愁容:“大秦来势汹汹,朕……朕早知如此,何必逞一时之勇?”

国师安抚道:“陛下无需过于担忧,我军虽不敌,但凭借地形及防御工事,或可勉力一战。”

然而,言语间透露出深深的心虚和无奈。另一位将领则忍不住说道:“大秦兵强马壮,我等兵力不足,恐难敌其精锐。”

就在此时,前方急报传来:“大秦军队已攻破第一道防线!大军正迅速推进,朝首都方向而来!”

哥伦布国王顿时面如死灰,颤声道:“这……这才刚刚交手,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冯子材的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短短数日便将哥伦布国的外围防御悉数击破。黄巢的部队则趁夜色悄悄登陆,切断了哥伦布国都城的外部联系,将其完全围困。

哥伦布国王眼看大势已去,心如死灰。此时,他身边的谋士进言:“陛下,与其顽抗,不如亲自出城投降。或许大秦皇帝会念及仁慈,保全我们一命。”

国王绝望地闭上双眼,长叹一声:“朕当初错估形势,今日落得此等地步,也是自作自受啊!”

翌日,哥伦布国王身披素服,亲自出城向冯子材投降。他在冯子材面前跪地求饶,语气中充满了悔意:“将军,我国轻率挑衅,皆因我之愚昧。如今愿举国臣服,恳请大秦宽恕!”

冯子材冷冷地看着国王,淡然道:“冒犯天朝,自食恶果!然吾皇仁厚,或许会饶你一命,但国土将归大秦所有。汝等须铭记,任何不敬之举,都将遭到雷霆之惩。”

哥伦布国王连连叩首谢恩,泪流满面。

黄巢大笑道:“既然汝等归顺,不日便需前往长安朝贡,否则后果自负!”

哥伦布国王战战兢兢地答道:“是,是!我等必不敢违逆!”

几日后,哥伦布国王携带礼物和随从,跟随大秦军队返回长安觐见李宪。李宪听闻哥伦布国彻底臣服,冷冷道:“此等蛮夷之地,若敢再有妄念,朕必不再留情。”

自此,哥伦布国彻底归顺于大秦,不敢再有半分反抗之意。

在哥伦布国彻底归顺之后,大秦帝国的声威震慑四方,整个西洋各国无不心惊胆战。然而,李宪并未就此止步。他将目光转向了南美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而当地土着和分散的小国彼此对抗,割据一方,正是大秦扩张的良机。

李宪在长安朝堂之上,与文武百官商议一统南美的策略。南洋行省的冯子材与黄巢刚从哥伦布国归来,满脸斗志。

李宪微微一笑,宣布道:“南美大陆,广袤无垠,且蕴藏奇珍异宝,若能将之纳入大秦版图,便可更为稳固海内外的贸易通道。”

冯子材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臣愿率军前往南美,一举平定诸国,让大秦威名遍及整个南半球。”

李宪点点头:“冯将军,朕正有此意,命你即刻出征南美,率精锐骑兵与铁甲战船,分兵攻取南美各地。”

黄巢也自告奋勇:“陛下,臣愿辅助冯将军,共同一统南美,以谢陛下恩典!”

李宪微笑道:“好!冯子材为主将,黄巢为副将,朕会在物资与后援上全力支持。此行务必以雷霆之势迅速攻克,不给各国结盟之机。”

不久之后,冯子材与黄巢率领大秦南洋行省的舰队,浩浩荡荡地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一路上,军舰劈波斩浪,军队士气高涨,朝着南美大陆进发。

几个月后,大秦舰队抵达南美北部沿海,登陆时,冯子材首先派出使者前往各土着部落与小国,递上大秦国书,要求他们归顺天朝上国。土着首领们虽闻大秦威名,却心存侥幸,联合几股势力,准备顽抗到底。

冯子材见状,淡然一笑:“看来,某些蛮夷之人,尚不知大秦兵威,非要以武力教训一番才肯屈服!”

黄巢拔出长刀,冷笑道:“将军所言极是!我等便一举摧毁敌军主力,让他们明白,反抗我大秦的下场!”

冯子材挥手一令,大秦军队随即出击,铁甲舰队在沿海布阵,重炮齐发,将土着军队的防线轰得四分五裂。大秦精锐骑兵随后登陆,配合步兵迅速包围了各地的抵抗势力。火炮与枪矛结合的战法,让当地军队根本无力招架。

战斗结束后,幸存的土着首领们被带至冯子材面前,面露恐惧,瑟瑟发抖。冯子材冷冷道:“不臣之罪,按大秦律当诛。但我大秦仁义,汝等若愿投降,将赦免一切过往,并保尔等土着的居住之地。”

各部首领纷纷下跪叩首,表示愿意归顺大秦,不再反抗。

冯子材点头,宣布道:“汝等既然归顺,须尽心辅佐大秦开拓南美,将资源如矿石、金银、药材等悉数上缴。若有不从,后果自负!”

土着首领们唯唯诺诺,纷纷答应,将大秦视为宗主。

随着大秦军队在南美的快速推进,原本割据混乱的南美大陆逐渐纳入大秦的统治体系。冯子材在南美各地建立行政机构,并册封归顺的大族首领作为当地的督管,协助大秦的管理,南美全境迅速安定下来。与此同时,大秦也将部分内陆富饶之地开发为矿区和农场,为帝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

黄巢在各部落中设立学堂和驿站,开始推广大秦的文化与典章制度。他将大秦的文化介绍给当地民众,使之逐渐熟悉汉字与礼仪,甚至部分土着首领还向黄巢表达了对大秦文化的崇敬之情。

几年后,冯子材和黄巢在南美的统治已臻完善,南美大陆正式成为大秦的一部分。大秦皇帝李宪在长安接到捷报后,大加赞赏,册封冯子材为“南美都护”,黄巢为“南美副都护”,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这场征服不仅让南美臣服于大秦,更让大秦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长安朝堂内,李宪高坐御座,俯瞰百官。南美一统后,大秦帝国的声威已然震慑四方。李宪微微一笑,将目光投向文武百官,缓缓道:“南美既定,朕闻得非洲大陆幅员辽阔,富饶而未开。此地尚未归于天朝版图,朕意欲派兵征服,以建大秦南洋府诸郡,传我大秦文化于四方。”

百官闻言,纷纷拱手附和。南洋行省总督冯子材出列,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非洲南部与西部资源丰厚,矿藏遍布,有助于国库充盈。若陛下允准,臣愿领军前往,开疆扩土,为大秦拓展千秋基业。”

李宪满意地点点头,转向黄巢,问道:“黄将军,若让你率军同往非洲,可有把握?”

黄巢满怀豪情地抱拳道:“陛下,臣早有闻非洲各部族虽多,然彼此争斗不休,若我大秦军队携铁甲舰与精锐骑兵南下,定能轻松掌控!”

李宪点头道:“好!冯子材为主将,黄巢为副将,朕命你二人率三万大军南下,务必将非洲归入版图,不负朕望!”

当即,冯子材和黄巢领命,准备启程。

几个月后,冯子材与黄巢带领的大秦军队横穿海域,抵达非洲东岸。冯子材率领部队登陆,带着一队将领巡视海岸,远远望见非洲的辽阔原野,他赞叹道:“此地地广物博,资源充裕。若能纳入大秦版图,便可长久造福百姓。”

黄巢附和道:“将军所言极是。非洲诸部若能臣服大秦,便是他们之福。此行当以速战速决为上,免得他们有时间联合。”

就在这时,一名侦查兵急匆匆赶来,单膝跪地禀报:“将军,前方数十里有一部族集结兵力,似乎是打算抵御我军。”

冯子材挥了挥手,冷笑道:“这非洲部族,尚不知我大秦军威。走!去会一会他们。”

不久后,冯子材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抵达前方营地。只见非洲部族战士列阵迎战,领头的首领身穿粗布披风,站在队伍前方,怒视大秦军队。

黄巢策马向前,大声道:“汝等当知,我大秦兵临贵地,乃天朝上国之威。若肯投降,归附我大秦,尚可保族人平安,否则顽抗到底,便是自取灭亡。”

那名非洲首领怒吼道:“你们东方人无故侵我家园,何来仁义?我族男儿誓死不屈!”

冯子材微微摇头,沉声道:“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若再不归降,便开战!”

黄巢冷笑道:“既然他们如此执迷不悟,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大秦的兵威!”说罢,他一挥手,号令炮兵部队。大秦铁甲舰队停泊在海岸,火炮齐发,炮弹呼啸而过,炸得敌方阵脚大乱。

非洲部族战士一时慌乱,防线被彻底击破。冯子材见状,命步兵与骑兵迅速突入敌阵,一场激烈的交战随即展开。大秦军队步步推进,而非洲部族的战士逐渐支撑不住,被迫后撤,非洲首领满眼绝望地看着即将崩溃的部队,最后还是选择跪地投降。

战后,冯子材召见那名非洲首领,淡然道:“汝等若肯归顺大秦,便可授官封地,族人不受干扰,仍旧安居于此。”

那首领犹豫片刻,终于叩首道:“既如此,我等愿意归顺大秦。”

黄巢点头道:“既归顺大秦,便要遵从我大秦律法、纳税贡品,若敢违逆,必受重罚。”

首领连连点头,表示臣服。

随后的数月间,冯子材和黄巢一路攻城略地,非洲沿岸的各大部族纷纷归降。在大秦军队的镇压与劝降策略下,非洲大陆的势力逐渐瓦解,越来越多的部族选择投降。

不久,冯子材与黄巢率领的主力部队深入非洲腹地。此时,非洲内部一个强大的部族联合体得知大秦军队的到来,集结了数万名战士准备迎战。冯子材闻讯后,召开了作战会议。

冯子材沉思片刻,对众将道:“此地地势复杂,敌方人数众多,若正面强攻,必定损失不少。我们可以先派人前去与他们谈判,示意降而不战,若他们拒绝,便全力剿灭。”

黄巢眼中露出冷笑:“将军英明,此计妙极!若不识时务,那便一鼓作气攻下,彻底震慑非洲诸部族。”

冯子材点头,便派出使者前往联邦的营地,提出劝降。然而,非洲联邦首领并不领情,断然拒绝,反而放出狠话:“我非洲大地自由之地,岂容外族侵占!尔等若敢犯我,便是与全非洲为敌!”

使者回报之后,冯子材冷哼一声:“既如此,那便毫不留情。”

黄巢兴奋地握紧长刀,激动地说道:“将军,这正是扬我大秦军威的好机会!一战定鼎非洲,实乃大快之事!”

次日清晨,大秦军队整装待发,冯子材挥手令旗,命全军出击。铁甲舰队与火炮齐发,战士们如洪流般涌向敌阵,非洲联邦的战士一时间被震慑,尽管顽强抵抗,但大秦军队的火力和阵法无懈可击,联邦战士逐渐溃败。

激战过后,非洲联邦首领无奈地跪倒在冯子材面前,颤声道:“我愿投降,归顺大秦,恳求饶命!”

冯子材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缓缓道:“汝既知归顺,便需奉大秦为宗主,年年进贡。违逆者,后果自负。”

首领战战兢兢地表示愿意归顺。

随着非洲腹地被攻克,大秦军队在非洲的统治逐渐巩固。冯子材在非洲设立了多个行省与都护府,派遣文官管理,将大秦的律法推广到各部落。同时,将非洲的金银矿产、大量的象牙、药材等资源运回大秦,使得大秦国力愈发雄厚。

李宪在长安得知非洲平定的消息后,大为欣慰,亲自封冯子材为“南疆大将军”,黄巢为“非洲都护”,并在朝堂上设宴庆贺。

从此,非洲大陆的部族逐渐融入大秦的文化体系,接受大秦的礼仪与教化。大秦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威震四海,成就了一个空前的世界大国。

“大秦威武,万邦来朝!”

在长安宫殿中,文武百官齐声高呼,气势如虹。李宪俯瞰众臣,眼中充满豪迈之情。经过多年的征战,从亚欧大陆到非洲,再到南北美洲,大秦已然一统全球,形成一个真正的帝国。

李宪站起身,目光庄重而威严,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朕大秦今日以强盛之威,立于世之巅峰!天下归一,四方朝拜,此乃我大秦将士之力,百官之功,民众之德!今日,朕在此昭告天下,从此天下无战事,四海为家,万邦共生!”

众臣跪地山呼,声音响彻云霄:“陛下圣明,大秦万年!”

大秦皇宫外,民众闻声而动,奔走相告。从各地涌来的使节也纷纷跪拜,齐声喊道:“大秦皇帝万岁!大秦万年!”

随着全球统一,李宪着手制定一套完善的律法与文化体系,将大秦的文化、制度推广至各地,并尊重不同地区的习俗。世界各地的资源、技术、文化交融,开启了一个全球化的黄金时代。贸易繁盛,交通便捷,学术交流频繁,世界各地的人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

长安的街市上,来自不同大陆的商人穿梭不息,东方的丝绸、瓷器,非洲的象牙、黄金,欧洲的工艺品,美洲的玉石、药草,所有物产汇聚在长安,使这座大秦帝国的心脏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在这繁荣的盛世中,大秦的威名响彻四海,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明象征。从今往后,大秦不仅代表一个国家,更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统一盛世。

大秦一统全球的伟业就此载入史册,流传千古。

在李宪的统治下,大秦不仅达成了全球统一的宏伟目标,更将目光投向了科技的前沿。随着对工业技术的不断引进与发展,大秦的工匠们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车和铺设铁路的技术,这标志着帝国迈入了工业时代的崭新篇章。

李宪目光锐利地看着眼前的几位大臣和技艺高超的工匠代表,眼中满是期待:“朕已听闻西方国度有一种叫‘火车’的机械,以蒸汽为力,可载物载人。若能在我大秦境内铺设铁路,则国土如一,四海相通!此事,可有可行之策?”

工部尚书刘怀臣上前一步,躬身答道:“启禀陛下,我大秦已经掌握了蒸汽技术的精髓,工匠们也已多次试验,现已能打造坚固而高效的火车头。若陛下允准,臣等愿在各地筹建铁路,贯通南北,连结西东,逐步推进,让整个大秦一日可达!”

李宪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说:“好!自古舟车劳顿,路途艰辛。如今朕要你们火速铺设铁路,尽快贯通天下,为我大秦百姓带来便利。”

他转向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技师和科学家,“此事不仅局限于长安至边疆。朕要看到这铁轨遍布四海,纵贯南北,横连东西,令海外诸国也享此利,感朕大秦之恩泽。”

几位技师连连称是,纷纷表示将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从长安开始,大秦的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工程分成数个阶段进行,首先贯通国内主要省份,将长安、洛阳、临安等大城市连接起来;随后延伸至更偏远的地区,直通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各地。

大秦的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保证铁路铺设的速度与质量,李宪还下令设立了多个专门负责铁路事务的部门,统一管理和调度资源。同时,铁路沿线的军事保护和工地安全也被视为头等大事,确保工人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在这期间,各地的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这一伟大的工程,对火车这种新奇之物赞叹不已。一辆辆蒸汽火车轰鸣而过,带着滚滚白烟,跨越山川河流,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资、人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秦帝国的各个角落。

数年后,铁路网络已初具规模。李宪亲自乘坐火车视察,同行的有各部大臣与技师们。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城镇,内心激动不已。

“真是大开眼界啊,陛下。”大臣刘怀臣感叹道,“昔日骑马跋涉数月的路程,如今竟只需数日便可到达!”

李宪微微一笑,转头问身旁的工程师,“这些铁路,将来若要继续向四方拓展,是否有改进之法?”

工程师恭敬地回答:“陛下,蒸汽火车虽有效率,但臣等正着手改良动力系统,力求速度更快、负重更强。未来火车将更加稳健、安全,届时,陛下可以巡游天下,瞬息而至。”

李宪满意地点头,“好!朕要四海九州皆在朕目光之内,百姓一日往来如履平地。”

大秦的铁路不仅让国内交通便利,更带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自长安而出的列车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东方珍品,跨越欧亚大陆,直抵欧洲。返程列车则载回了从欧洲、美洲各地采购的机械、矿物等资源。这条贯穿全球的铁路网,不仅连接了大秦,也让各地的文化、经济交流更加频繁。

此时,欧洲各国纷纷效仿大秦的铁路系统,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业基础。然而由于技术上的差距,始终难以与大秦匹敌。各国君主纷纷派遣使者前来长安,向李宪请教火车的建造技术,希望能得到大秦的支援,建立自己的铁路网络。

随着铁路网络的完善,大秦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无论是亚洲的沙漠,还是欧洲的山脉,抑或非洲的森林和美洲的草原,都留下了大秦铁轨的足迹。火车成了大秦帝国的象征,带动了人流、物流、商贸流动,将大秦的文明与技术传遍全球。

李宪欣慰地看着大秦的繁盛景象,内心激荡。他登上高台,面向文武百官,发出庄严的宣告:

“今日,四海皆通,一统之志已成。朕愿与万民共享此盛世,共同守护我大秦千秋之基业!”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大秦万年!”

大秦工业时代的辉煌成就从此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永远铭记的伟大时刻。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强盛,更是人类文明跨越新纪元的见证。大秦一统全球,科技鼎盛,成为真正的地球之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诡秘之主 剑来 辣妈攻略 背剑之人 天下枭雄 汴京春深 猎艳谱群芳 都市极乐后后宫 山村情事 超凡大航海 特种兵在都市 重生之神级明星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一剑独尊 超维术士 护花野蛮人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星落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水浒英雄传说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明朝皇帝往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 大乾六皇子txt下载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 - 大乾六皇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