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首页 >> 大乾六皇子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寒门状元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夺嫡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大魏宫廷 民国谍影 武道凌天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 大乾六皇子全文阅读 - 大乾六皇子txt下载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4章 秦东行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李宪的命令迅速传达到各地,地方官员无不紧张,迅速展开工作,确保各地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连串的措施加强了朝廷的控制力,朝野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地方各处都感受到了来自长安的威严。

与此同时,东南亚战场上,冯子材奉命出征,带领大秦精锐军队快速行动。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巩固现有势力,还要向更多的未归附国家发出明确信号。冯子材深知,陛下希望将大秦的威名深入四方,任何国度都不敢轻举妄动。

一天夜晚,冯子材正站在船舷上,注视着远方的夜空。南洋的海风夹杂着湿润的气息,仿佛诉说着未知的挑战。他的副将汪明红走了过来,打破了寂静。

“将军,这次出征,您认为高丽和周边那些未归附的国家会如何应对?”汪明红低声问道。

冯子材微微一笑,眼中透出坚定的光芒:“高丽已经领教了陛下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至于其他国家——只要我们展现出大秦的军威,哪怕他们心存不满,也只能选择归附。”

汪明红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敬佩的表情:“将军果然深谙兵法。大秦的军威确实无人能敌。”

“这是陛下的恩泽,”冯子材说道,语气中带着自豪,“大秦之所以强盛,不仅在于兵力强大,更在于陛下的远见卓识。如今陛下的旨意已传遍各地,各国想要挑战我大秦,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说罢,冯子材注视着远方的星空,仿佛透过这片夜幕看到了长安,看到了那位英明的皇帝——李宪。他知道,自己与这支军队的使命不仅仅是扩张领土,更是要向世界证明,大秦的力量和威严无人能挡。

与此同时,在长安的皇宫中,李宪正在与大臣们商讨下一步的策略。文武百官都围绕在龙案两旁,气氛中充满了凝重和庄严。

“陛下,冯将军已经按您的旨意出发,接下来是否还需派遣使者前往西洋各国,以传达我大秦的和平之意?”户部尚书慎重地问道。

李宪淡淡一笑:“和平之意?只有当我大秦的力量让他们畏惧,和平才有意义。若派遣使者,那便是为了告知他们——只要他们顺从我大秦,便可享安宁。否则,即便是偏远之地,也难逃我大秦的铁骑。”

众臣听罢纷纷称赞,“陛下圣明!”大臣们心中对皇帝的智慧与果断充满敬畏,知道李宪不仅是一个强大、睿智的君主,更是一个洞察人心、善于运筹帷幄的统治者。

这时,燕青柔皇后也出现在大殿中,她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心系天下,稳如泰山,这不仅是大秦之福,更是天下之幸。臣妾深感佩服。”

李宪望向燕青柔,微微一笑,点头道:“天下安定方为根本。若大秦能持续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天下一统。”

燕青柔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南洋与西洋皆有远方之国,若非大秦显威,定会有觊觎之人。臣妾希望您也多加保重龙体,以稳固江山社稷。”

李宪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坚毅:“青柔所言,我自会谨记。放心吧,我一定会带领大秦走向更大的辉煌。”

随着李宪的发言,整个大殿中充满了激昂的气氛。文武百官纷纷向陛下行礼,以示忠诚。

不久后,东南亚战场上传来捷报。冯子材不仅成功巩固了大秦在南洋的势力,还让周边的小国纷纷前来朝贡,表明对大秦的归顺之意。李宪接到捷报,心中大为欣慰,觉得大秦的威望终于得以传扬天下。

他随即下令在长安举行盛大的庆典,以嘉奖冯子材与南洋军队的赫赫战功。

庆典之日,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欢呼雀跃,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冯子材与随行将士身着战甲,腰佩宝剑,威风凛凛地步入皇宫大殿。李宪端坐于高位,身旁是燕青柔皇后,百官恭立在两旁,静待庆功仪式的开始。

李宪望着眼前的将士们,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他微微抬手,洪亮的声音响彻大殿:“冯子材,你率南洋铁军在南洋立下赫赫战功,不仅平定了四方,还使各国俯首称臣,你功不可没。今日我大秦的辉煌,皆赖于你等将士的忠诚与勇敢。”

冯子材闻言,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臣等不敢居功,皆是受陛下恩泽之赐。若无陛下的英明决策,臣与将士们也无法立下此等战功。今日将士们能凯旋归来,皆为大秦的荣耀!”

李宪笑意更深:“冯爱卿不必谦逊。你等身在前线,出生入死,朕岂能不知你们的辛苦?”

一旁的百官也纷纷附和,夸赞冯子材的英勇无畏。户部尚书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冯将军此次功勋卓着,百姓们也都敬佩不已。南洋诸地的百姓纷纷歌颂大秦的威严,感念将军的护佑之恩。若无陛下和冯将军的英明果断,何以有今日之盛世?”

李宪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朗声道:“冯子材听封,朕即刻册封你为大将军,并赐封地三千户。以彰显你平定南洋的赫赫战功!”

“臣叩谢陛下隆恩!”冯子材再度叩首,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激。

随着封赏的颁布,其他将士也依次受到嘉奖。李宪举起一杯美酒,高声道:“今日,朕与众卿共饮此杯!为大秦繁荣昌盛、四海升平!”

众臣与将士们齐声响应:“大秦万岁,陛下万岁!”

一时之间,整个大殿内欢声雷动,文武百官都举杯相庆,将士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庆功宴逐渐达到高潮。

夜深之时,宴会散去,李宪命冯子材留在宫中商议机密大事。大殿内只剩下几名心腹大臣,李宪开门见山地问道:“冯爱卿,西洋各国情况如何?南洋稳定之后,朕还打算进一步施展大秦的力量,不知你有何高见?”

冯子材拱手答道:“陛下,南洋现已归顺大秦,百姓安居乐业,西洋各国虽闻大秦威名,但大多仍存侥幸心理。若我们继续施压,以大秦的力量席卷西洋,想必这些国家最终会一一归顺。”

李宪微微颔首,沉思片刻道:“不错,西洋各国素来互相争斗,难成一统。朕欲利用此点,逐步控制其各地,最终彻底将西洋纳入大秦版图。”

这时,汪明红也站了出来,接过话头说道:“陛下,依臣之见,西洋国度虽然力量尚不敌我大秦,但其技艺中尚有一些独特之处。若能将其精工技艺纳入我大秦工坊之中,兴许对我大秦长久之盛也有莫大助力。”

李宪点头,眼神锐利:“汪将军所言极是。大秦既要武力强盛,也需技艺精良。传令工部,加强对西洋技艺的研究与掌握;同时,让各地工坊加紧生产,以备后续大战所需。”

冯子材与汪明红同时俯首应道:“臣等定不负陛下厚望,必将为大秦效死力。”

李宪目光坚毅地注视着二人,语气中透出无比的坚定:“朕要的不只是西洋一隅,而是天下归心,万邦臣服。你等皆为朕的肱股之臣,须共勉,切勿辜负朕对你们的期望。”

冯子材与汪明红重重叩首,齐声道:“臣等定当尽忠职守,誓死为大秦开疆拓土,护佑万世!”

这次秘密会谈进一步明确了李宪的决心和目标。他不仅仅想要征服一个国度,而是要将整个天下的力量、技艺、文化融入大秦的版图中。

李宪对于高丽的状况早有耳闻。尽管高丽多次向大秦进贡,并在礼仪上表现得恭顺,但其境内小规模的叛乱时有发生,一些贵族势力仍存有独立意图。为了稳固东北的边疆,同时防止高丽成为他国利用的跳板,李宪决心彻底将高丽纳入大秦版图。

在朝会上,李宪开门见山地宣布了这一决定:“高丽虽为附属之国,却屡屡背信,未能真正归顺。朕决定派遣大军,将高丽并入我大秦疆土,彻底安抚东疆。”

群臣闻言,纷纷附和,几位大将更是表示愿意亲自率军。冯子材站了出来,恭敬地行礼后说道:“陛下,臣愿率大军前往高丽,以雷霆之势平定高丽,使之永为我大秦之土。”

李宪点头,随即问道:“冯将军既请命,朕自当予以信任。但此次征伐,不只是武力的征服,亦要让高丽百姓心悦诚服。你可有万全之策?”

冯子材沉思片刻,回答道:“陛下,臣将先施展威慑之力,用强兵压境,使高丽守军无力抵抗;而后在各城宣布大秦律法与赈济百姓的政策,使高丽百姓明白大秦的仁政。如此一来,高丽自然会从心底归顺。”

李宪满意地点头:“好,冯将军深得朕心。此次进军,不只是要得到一块疆土,而是要让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归心。你前去整顿兵马,三日后即刻出发!”

冯子材应声领命,随即退下准备。

三日之后,冯子材率领精锐大军,从辽东出发,浩浩荡荡向高丽境内进军。消息传到高丽王宫,引起了朝廷的震动。高丽国王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

“如今大秦大军压境,我高丽是否还能保全?”高丽国王忧心忡忡地问道。

左丞相拱手道:“大王,早知大秦实力雄厚,如今大军已至,恐怕难以抵挡。为保江山,或许不如主动迎降,得以保全宗庙社稷。”

另一名大臣却表示反对:“大王,我高丽素来是天朝的藩属,若此时弃守,难免为后世所唾骂。我们应拼死抵抗,才不负祖宗的血脉!”

国王听了这番话,心乱如麻,但眼见大秦军势汹汹,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大秦请降。

然而,当高丽的使者带着降表前往大秦军营时,冯子材早已下令强攻。他认为高丽之地的民心不稳,仅靠降表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唯有强势平定,才能让高丽百姓彻底服从。

大秦军队迅速攻占了高丽的各大要塞与城池,沿途高丽守军望风而降,不敢迎战。在最后的决战中,高丽王带领残余的护卫队在都城负隅顽抗,但很快被冯子材的铁骑所击溃。高丽王只得投降,交出了王印,表示臣服。

战后,冯子材命人在高丽各地安抚百姓,赈济粮食,并向当地宣讲大秦律法与仁政,使得百姓逐渐接受了大秦的统治。很快,高丽在大秦的治理下渐渐恢复了平静,百姓们开始适应大秦的律法与秩序。

冯子材将战报传回长安,李宪得知高丽全境平定,十分欣慰,当即下旨将高丽改设为大秦的一个行省,派遣官员进行管理。

冯子材率领的东征舰队在太平洋上扬帆远航,原本的目标是稳固大秦东部沿海一带的势力范围。然而,随着船队向东推进,海图上未曾标注的新大陆逐渐出现在船员们的视线里。

“将军,前方有陆地!可能是一片未曾被绘制的大陆!”一名水手激动地报告。

冯子材听到后,眼中闪现出精光,命令道:“放下锚,靠岸!探查那片土地的情况,看看这片大陆上有什么!”

舰队缓缓靠岸,船员们放下小艇,冯子材带着数名亲信将领上岸。站在宽阔的沙滩上,他们环顾四周,只见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林中似有鸟兽嘶鸣,伴随着清新的空气,带来了神秘的气息。

“将军,这里可不像我们曾见过的任何地方。”副将刘元肃然道,“山林广阔,气候温润,似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

“正因如此,这片土地有可能为我大秦开辟一个全新的未来。”冯子材点头,环顾四周,心中有了决断,“既然上天将这片大陆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就证明它注定要成为我大秦的疆土。此地四面环海,资源丰富,可以为大秦提供坚实的后盾。”

随行的文官杨鹤赞叹道:“将军英明,此地确实与众不同。不如为这片大陆命名,以示大秦新域之荣。”

冯子材沉思片刻,扬声道:“既然这片大陆在东方,为我大秦军队首先发现,那便命名为‘秦东行省’!”

“秦东行省!”士兵们齐声呐喊,回声在林间久久回荡。

接着,冯子材率人深入探查,发现当地有土着居民,身穿简陋的皮衣,以打猎为生。见到冯子材一行人,这些土着先是惊恐地注视着他们,随后竟跪倒在地,似乎在表示友好。冯子材温和地对土着微笑,指挥士兵们收起武器,以示善意。

一名土着首领尝试着用简单的语言与他们沟通。经过一番努力,杨鹤用手势与土着首领对话,得知他们将这片土地称为“阿兹特拉”。

“杨大人,他们可曾表达任何敌意?”冯子材问道。

“并无敌意,将军。”杨鹤回答,“他们似乎认为我们是从海上降临的神灵,因此对我们表示臣服和崇敬。”

冯子材闻言笑道:“这倒是个好消息。既然如此,我们不必与他们为敌。传令下去,不得扰民。我们先在此地安营扎寨,进行调查。派出信使,速报陛下,让长安知晓我等发现了新大陆。”

几日之后,冯子材收到了来自长安的回信,信中充满李宪的欣慰与期待。他指示冯子材迅速了解秦东行省的情况,确保大秦在此地的统治,并进一步扩展疆域。李宪还命令道:“此地既然已归属我大秦,即当施以德政,使当地百姓心归于我。”

冯子材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我们在此地的首要任务是施行仁政,以令其民归心。要通过与当地首领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风俗、文化和需求,逐渐将他们纳入大秦的治理体系中。”

副将刘元建议道:“将军,我们可以提供他们一些食盐、铁器等他们难以自制的物资,以示善意。如此一来,他们更易归顺。”

冯子材点头赞许:“好,传令下去,按照大秦律法,对当地土着实施赈济。再派工匠向他们教授一些基本的耕作与冶铁之术,助其安居乐业。将我大秦的仁义传至此地!”

几个月后,随着冯子材的治理,秦东行省逐渐安定下来。土着居民逐渐接受了大秦的统治,冯子材也通过一系列民生政策让土着感受到了大秦仁政的优越。很快,这片大陆上的部族纷纷表示愿意归顺,甚至有土着首领自愿带领族人前来拜见冯子材。

“冯将军,我们感激你带来秩序与和平,”土着首领用不太熟练的大秦官话表达敬意,“你带来的食物和铁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冯子材微微一笑,答道:“大秦以仁德为本,既然此地已是我秦东行省,便会让你们与我大秦百姓享受同样的福祉。若有任何困难,尽管告知我等。”

那名土着首领感激涕零,再次跪地行礼,颤声道:“我们愿意永远追随大秦。”

与此同时,冯子材开始规划在秦东行省的长期驻防。他命令在沿岸建造港口和城池,设立军事据点,以确保大秦对这片大陆的长期掌控。同时,他安排使者向邻近各土着部落传播大秦的威名,宣讲大秦的仁德。

正当一切井然有序时,冯子材忽然接到消息,东边海域上出现了一支陌生船队,疑似是来自西方的欧罗巴人。士兵们纷纷围聚在海岸,望向远处那逐渐逼近的船队。

“将军,那些船帆形状奇异,似乎并非我大秦之物。”刘元眉头紧锁。

“传令各部队准备迎敌。”冯子材冷静地命令道,“我们且待他们靠近,再看他们意欲为何。”

片刻之后,那支船队抵达岸边,一名披甲的使者上岸,满脸傲气地喊道:“我们是哥伦布帝国的使者,特来宣告此地为哥伦布之属地!你们东方人速速撤离此地,否则休怪我等无情!”

听到这些话,冯子材冷笑一声,严厉地喝道:“大胆!此地乃我大秦版图,岂容你等妄言!”他转头命令:“传令下去,全军戒备,若敌人敢妄动,格杀勿论!”

见状,哥伦布使者脸色大变,急忙向后退去。哥伦布船队见情势不妙,立刻撤离了秦东行省的海域。

冯子材冷静地注视着逐渐远去的哥伦布船队,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的冷笑:“胆敢觊觎我大秦之土,区区哥伦布,终究不知天高地厚。”

他转头对刘元和杨鹤说道:“传我命令,继续加强港口与城池的防御。秦东行省是我大秦在海外的根基,无论何人胆敢染指,皆当以大秦的铁血意志告诫之!”

冯子材看着海平面上的最后一缕船影消失在视野之中,脸上的冷笑渐渐敛去。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在场的文武官员们说道:“哥伦布人虽然暂时退去,但这一行不过是试探。日后,他们必然还会卷土重来。”

刘元紧握着手中的刀柄,愤然道:“将军,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率先出击,彻底消灭这些窥觑之辈?省得他们时常扰我秦东行省的安宁!”

冯子材沉吟片刻,缓缓摇头道:“不急,若我们贸然进攻,只会让欧罗巴各国有了联合之机。此地初定,百姓刚刚安稳。与其挑起战火,不如先稳固根基,扩充军备。待到时机成熟之时,再行挥师西征!”

在场的文官杨鹤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此地资源丰富,不仅有肥沃的土地,还有众多矿脉。若是开采得当,不但可以充实军备,还能使大秦在此地更加立足不败。”

“杨大人所言甚妙!”冯子材赞许道,“你速派人勘查矿脉,安排工匠开采,以供大秦之用。同时,加大耕地的开垦力度,让土着百姓参与进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杨鹤拱手道:“末将遵命!”

话音刚落,一名传令兵飞速赶来,行礼后禀告道:“将军,长安来信,陛下对我军探得新大陆之事极为满意,并命我军继续巩固秦东行省,建设要塞。”

冯子材展开信函,见李宪在信中亲自嘱咐,要求他在秦东行省全力布防,严防西洋诸国干扰。他将信函收起,抬起头目光如炬地说道:“陛下旨意明确,我等须在秦东行省构筑坚固防线,让这片土地真正成为我大秦的东疆屏障。”

刘元激动地说道:“将军,既有陛下的命令,我们自当尽心尽力,日夜操练,确保无论何种敌军来袭,都能将其阻挡在东海之外!”

冯子材满意地点头,对全体将领道:“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开始筑城防御,选取制高点设立了望台,沿海岸线布置防守点。全体士兵加紧训练,务必保持警戒!”

随着将领们领命离开,整个秦东行省的防御建设迅速展开。城墙逐渐拔地而起,防御要塞和了望塔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驻守的士兵们日夜轮班,警惕着来自大洋彼岸的潜在威胁。与此同时,冯子材还安排杨鹤深入到各个部落,进一步宣扬大秦的恩德,让更多土着归顺大秦,并协助新建设施的建成。

几个月后,秦东行省的建设大见成效,不仅要塞和城墙稳固,连港口也初具规模,能够停泊更多大型战舰。随着粮草储备和兵力的充实,秦东行省已成为一块牢不可破的东部堡垒。

然而,正当冯子材感到稳妥之时,一名水手急匆匆地跑来,跪下禀报:“报将军!海上发现一支船队,旗帜与先前哥伦布的使团不同,来势汹汹,似乎是西方的另一支强敌!”

冯子材面色一凛,立即命令:“全军备战,按原定方案防御!”

他旋即命令刘元负责守卫城墙,杨鹤协调后勤,自己则亲自指挥布防。随着号角声响彻海岸,士兵们迅速就位,弓弩手攀上城墙,炮台装填完毕,所有人严阵以待,注视着渐渐逼近的舰队。

过了不久,那支船队在秦东行省前停了下来,海面上安静得只听见海浪的声音。突然,对方的一艘船上亮起火光,一枚炮弹朝着城墙方向砸来,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敌人开始进攻!弓弩手,放箭!”冯子材一声令下,密集的箭雨从城墙上倾泻而出,打击着敌船上的士兵。接着,他挥手指挥火炮手开炮,沉闷的轰鸣声震动了整片海岸。

对方的船队似乎有备而来,迅速还击,炮火在海岸和船队之间激烈交织。城墙上的士兵们顶着烟尘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牢牢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刘元在一旁大喊道:“将军,敌船火力强劲,我们是否需要派出小队,乘风偷袭?”

冯子材果断下令:“不必冒险。秦东行省的地利优势在我,不必与其硬拼,我们稳扎稳打,等待敌军的疲软!”

激战持续了数个时辰,对方见无法攻破城墙,逐渐显出疲态。冯子材冷静地察觉到这一点,迅速下令弓弩队加大攻势,同时调派火炮集中攻击敌舰的薄弱部位。不久后,对方的一艘主舰被击中,烈焰迅速吞噬了整个船身,接着又是一声巨响,火光冲天。

见到这一幕,冯子材沉声喝道:“敌舰已乱,令先锋队出击!乘胜追击!”

随着命令下达,秦东行省的先锋部队迅速登上战船,朝着敌舰发动反击。士兵们挥舞着刀枪,登上敌船,展开一场白刃战。对方被打得措手不及,纷纷溃逃,不少敌船甚至自行放弃抵抗,转舵撤离。

冯子材站在城墙上,目送着残余的敌舰远去,朗声道:“告诉他们,秦东行省,不容侵犯!”

刘元大笑道:“将军威武!我大秦之兵真乃天下无敌!”

杨鹤也在一旁赞叹:“经过今日一战,西洋诸国再想染指秦东行省,必将三思而后行!”

冯子材点头道:“但我们切勿掉以轻心,继续巩固防御。若有异动,务必及时汇报。”

他随即命人整理战后记录,并将胜利的捷报传回长安。不久之后,消息传到长安,李宪闻讯后龙颜大悦,随即下旨褒奖冯子材和全体将士,进一步加派资源支持秦东行省的建设。

与此同时,李宪在朝堂上对文武百官说道:“秦东行省已然稳固,成为我大秦的东部屏障。此地兵力充足,百姓安居,为我大秦开辟新域再立不朽之功。冯子材忠勇果敢,堪称我朝柱石。”

有大臣献议道:“陛下,秦东行省新开辟不久,但远在海外,若是有朝一日西洋各国联合进犯,是否需增派将士,以备不时之需?”

李宪点头道:“卿言有理,传旨至东征大营,挑选精兵五千,再调遣一支熟悉水战的将领前往支援。若有西洋诸国再敢犯我疆土,必将使其后悔不已!”

冯子材接到圣旨后,激动不已,心中暗下决心:必不负陛下重托,定要让这片秦东行省成为大秦的强大东部屏障,不容任何敌军窥视!

随着秦东行省逐渐稳固,冯子材的威名不仅在大秦内部流传,甚至西洋各国的商人也频频提到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谈之色变。

某日,秦东行省接到来自长安的加急文书。冯子材展开一看,乃是李宪的亲笔信,写道:

“冯卿,朕闻西洋诸国觊觎我东疆,然现如今秦东行省已然巩固,然以防万一,朕欲令卿再深入探察海外之地,派兵侦查,若有他国暗存野心,务必先发制人,以安我大秦之威。钦此。”

冯子材将信函反复看了几遍,若有所思。随即,他召来秦东行省的文武将领,简明扼要地说道:“陛下命我等进一步侦查海外动向,严防西洋各国暗中集结之举。”

副将刘元顿时神情肃然,道:“将军,既然陛下如此信任我等,我们当不负圣恩。我愿率一支先遣部队前往西洋水域,探察虚实!”

杨鹤在旁也提议道:“此行若能摸清西洋诸国的虚实,便能让我大秦在外交上占据先机。将军,不妨派遣商队出海,一方面与海外诸国商议贸易,另一方面暗中侦查各国动向。”

冯子材听了两人的建议,沉吟片刻,点头道:“两位所言甚是。刘元,命你率领一支精锐海军前往西洋水域,务必低调行事,必要时可借商队之名隐蔽行事;杨鹤,你负责筹备商队的物资,确保一路顺利。”

刘元和杨鹤齐声应命,各自准备去了。

经过数日筹备,刘元率领五百精锐海军悄然启程,沿着西洋水路前行。大秦商队一同随行,打着贸易的旗号前往西洋各国。

一路上,商队与刘元小队刻意与西洋商船接触,逐步探听到不少西洋诸国的动向。数月后,刘元的舰队抵达西洋重要的海港城市——佛罗伦萨。然而,刚刚靠岸,便遭遇了来自当地守军的盘问。

一名西洋官员盛气凌人地打量着刘元等人,用生硬的秦语质问道:“尔等为何而来?此地乃是神圣罗马帝国领地,擅自靠岸可是要缴纳重税的!”

刘元冷静地拱手道:“我大秦商队远道而来,只是为了互通有无,增进友谊,绝无冒犯之意。”

官员却冷笑一声:“听闻大秦雄兵威武,可莫非你们这些‘商人’不过是来探查我西洋之地?此话,我需请示国王!”

刘元心中暗生警觉,察觉西洋对大秦的敌意仍在。他按耐住怒火,平静道:“若贵国不欢迎,那我们自会离去。”

官员哼了一声,不再多言,转身离去。刘元一面告诫部下保持低调,一面暗中观察西洋各国的防御布置。数日后,刘元收集到了西洋数国军备的详细情报,包括新型的火炮舰船、军营分布等。

正当他准备带着情报回归秦东行省之时,却被另一艘战舰堵截。战舰上,一位身穿哥伦布军服的军官喝道:“何人擅闯我哥伦布水域?报上名来!”

刘元大喝一声:“我乃大秦商队护卫刘元,将军不必多虑。我等此行只是贸易往来。”

哥伦布军官冷冷地说道:“若是贸易,为何四处探查我西洋各国的军备?”他一挥手,示意士兵上前检查刘元的船只。

双方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刘元悄悄示意手下按兵不动,拱手道:“将军多虑了。我等不过是好奇贵国之风土人情,绝无他意。”

对方显然不信,沉声道:“既如此,那便随我到哥伦布国王面前解释清楚,否则,休想离开此地!”

刘元不慌不忙,反而露出淡定的笑容道:“既然如此,那我愿拜见贵国国王一面,亲自向其说明我等来意。”

在哥伦布军舰的押送下,刘元一行人被带往哥伦布国都。抵达皇宫后,哥伦布国王路易十四亲自接见刘元,对他和他的“商队”充满了疑虑。

路易十四高高在上地端坐王座,冷冷地注视着刘元,道:“你们来自东方大秦?却如此急切地深入我西洋诸国,不知所图为何?”

刘元不卑不亢地拱手道:“我大秦天朝上国,向来不屑窥视他邦。我等不过是为求友谊而来。若是贵国不欢迎,那我们自会告辞。”

路易十四盯着他半晌,突然笑道:“既然你们来自大秦,那不妨与我哥伦布结为盟友,日后两国相互依靠,共享资源如何?”

刘元一愣,冷静地回答道:“我不过是商队护卫,无法擅自应允国事。”

路易十四点了点头:“很好,既然如此,那便随我一起,在哥伦布观光几日吧。”

刘元察觉到自己可能被软禁,但脸上仍然镇定,礼貌地说道:“多谢国王殿下盛情款待。”

数日后,刘元一行终于获准离开哥伦布,返回秦东行省。回到秦东行省后,刘元立即向冯子材汇报此次的所见所闻,并呈上从西洋各国搜集到的情报。冯子材仔细翻阅,沉声道:“看来,西洋各国虽暂时畏惧我大秦之威,但暗地里却在加紧军备,随时准备反扑。”

刘元点头道:“是,将军,这些国家并非无备之地,若有异动,我等必须有所准备。”

冯子材点了点头,当即决定将这些情报整理成册,亲自送往长安,向李宪汇报。

不久之后,冯子材亲赴长安觐见,李宪坐于龙椅之上,翻看了详细的西洋情报后,沉思片刻,对冯子材说道:“朕之意,乃要大秦之威普照四方,莫让蛮夷之地暗中谋害我朝安宁。冯爱卿,你速速回秦东行省,将军力再扩充一倍,严防西洋蛮夷之乱动!”

冯子材拱手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辣妈攻略 背剑之人 天下枭雄 我的总裁老妈 都市极乐后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特种兵在都市 重生之神级明星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超级神医赘婿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一剑独尊 超维术士 护花野蛮人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明骑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蝉动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星落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水浒英雄传说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古今名人记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 大乾六皇子txt下载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 - 大乾六皇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