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太行山上

歪打不留一

首页 >> 抗战之太行山上 >> 抗战之太行山上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小贵婿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回到明朝当王爷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敛财人生 朕就是亡国之君 蛇医王妃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武道凌天 
抗战之太行山上 歪打不留一 - 抗战之太行山上全文阅读 - 抗战之太行山上txt下载 - 抗战之太行山上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章 训练跟建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热闹的招兵报名在胡一舟的演讲中开始了。其实胡一舟完全可以不用搞演讲之类的形式,直接招兵就行了。那时候,有粮、有枪招人不慌。何况在鬼子肆虐下,大家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时候有人站出来组织起来保护大家,岂有不支持的道理。毕竟这关系到自家人的身家性命。

但是胡一舟知道,有理想有信仰的队伍,比之那些浑浑噩噩的队伍,即使装备跟训练都相当,但在战斗力上也要强出一个档次。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胡一舟的想法是在潜移默化之下,让老百姓支持军队,让军队自发地爱护老百姓。他相信,军民一心之下,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军队发展。

胡一舟演讲完之后就回首向着主席台落座的九个村寨的当家人行了个后世的军礼。

“感谢各位族老对一舟的支持。当前倭寇横行,屠我同胞,一舟虽为七尺男儿,自幼日夜习武,能虽杀敌,无奈人单力薄,有心不顾此身与敌决死,但终感人力有穷时,个人纵死,亦于事无补,今有九寨父老亲送自家子弟入伍参军,一舟当努力教习,使我九寨子弟人人都能勇冠三军。日寇临近自当奋力向前,奋勇杀敌,护我家园。”

“各位族老,为使大家坚定抗日的决心,一舟将为大家展示下前几天的战利品。请……”说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众人进入孙家集临时划给安保团的院落里。胡家村的几个后生在胡夏胡商的带领下带刀提弓的守在这里。

“这,这是什么枪?这么长?”一个族老问道

“这就是鬼子的三八式步枪,别看小鬼子个子小,用的枪可不短。加上刺刀这个枪比我们用的枪要长十公分”胡一舟说道。

“这个是机枪,俺见过”另一个族老说

“这个是汉阳造,这是从鬼子那里找到的,小鬼子大炮太厉害,枪都给炸毁了,鬼子也看不上咱们的枪,我挑好的拿来了100支。多了不好带。”胡一舟说道。

“这个圆筒子是个啥?”朱家村的朱老问道

“这个是掷弹筒,又叫小钢炮,别看这东西不起眼,能把小炮弹打500多米,一打一个准。我们很多机枪手就是吃的这玩意的亏。”胡一舟答道

“这又是个啥,跟鬼脸似的?”杨老头发现了好东西。

“防毒面具,小鬼子臭不要脸的打不过就放毒气,有这个就不害怕了。我把鬼子那里能用的都给拿来了”胡一舟说的很轻巧,就像是从自家拿东西一样。

-------------------------------------------------------------------------------------------

这边族老们参观,那边征兵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到傍晚的时候已经有300多小伙子报名了。募捐那边也有收获,钱不多,大多是一些生活物资。

到了第三天征兵报名结束,保安团一共接受了800多名青年。又去除了一部分25岁以上的,结果还剩下500多人。最后胡一舟决定这些人一起训练,择优挑选。挑剩下的可以作为其他兵种。

能在这个群山环绕,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下来的村寨,总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虽说现在的野狼啥的减少了很多,但是在这个山区想要活下去,从小练武是必不可少的。新招的这五百多青年都有一定的武功底子,很大一部分还是猎人出身。

因为当兵的都是自家的娃,各村的支持力度很大。木头,石头,石灰,源源不断的从各村运来,保安团的营地正在快速成型。在进山山谷的谷口还顺带修了几个机枪地堡群。费用都是各村自己解决的。按照那些族老们的说法“娃娃们为了保护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都准备拼命了,咱们出点钱出点力算啥?”

各村各寨都想着把队伍放在自己村子外,但是胡一舟说在孙家集是为了守卫进山的山谷,一旦山谷有失,整个山坳地区也就没有屏障了。最后胡一舟保证等队伍发展起来会在各村安排民兵这才让大伙满意。

由于营地没有建好,胡一舟便把个村寨的青年按照村子分成连队,白天在孙家集集中训练,晚上各自回家。六个国军老兵一人带一个连队。剩下的胡家村跟孙家集的一舟自己训练。还有个村子的人也少就和山外其他村寨的年青人一起放在了孙家集。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向左转,向右转,稍息,立正”

“卧倒,起立,卧倒。”

“匍匐前进,说你呢,把屁股掘那么高干么,等着挨枪子呢?”

“俯卧撑,二百个,做不完中午饭就免了”

“你们看好了,缺口,准星瞄准点,三点一线。把枪都端好了,不要晃动,谁要是敢让抢上的子弹壳掉下来,自己去跑五公里。”

“预备用……枪,放下枪。”

半个月的新兵训练就这么进行的。胡一舟没有按照德械师的训练方法来训练,也没有完全按照后世解放军的方式训练,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训练方式。他白天训练新兵,晚上则对六个老兵加训。等着老兵训练好了就让老兵再去训练新兵。毕竟他还有很多事情忙。

胡家村在九寨的村子最小,猎户最多,武力值最高,这次胡家村参加队伍的有他的平辈的几个兄弟,也有高一辈或者低一辈的,总共20个青年。在新兵训练之余,胡一舟就把它们跟六个老兵放在一起训练。射击训练也多次进行,本家人不能亏了。

转眼间到了公历12月初。在孙家集村外,一片片营房已经矗立在那里。营房周边还用石头打底木头做栅栏弄了一圈围墙。营地中分了九片营房,房子不高,里面是大通铺,乡亲们照顾自家孩子,通铺还是那种火炕形式的。一间房子能睡一个班,从步兵一连到步兵九连,还有团部直属炮兵排。新房子建好后,为了尽快入住,乡亲们在预订住人的房子里点上火碳烤了三天。

营地建好了,胡一舟根据训练成绩选了390人分成了三个连,一个连130人,从那5个步兵里挑人暂代连长。炮兵高德旺自己挑了50个炮兵训练。胡一舟搞到的12具掷弹筒跟榴弹都自己留下了。教给高德旺带着训练,自己抽空再进行指导。除此外胡一舟还专门挑了60名箭法好狩猎经验老道的新兵组建了一个弓弩排,在山地丛林作战,有时候无声的弓弩比枪好使。

队伍的构架倒是搭起来了,奈何武器不足。总共156支步枪,每个连分了50支刚好。5个老兵们用的是毛瑟1924标准步枪。高德旺继续玩M1932。至于剩下的武器,就用大刀长矛代替。胡一舟还把五虎断魂枪给传了下去。说起白刃战还是大枪好使。等一切安排妥当,一份训练大纲就扔给了四个连长。

队列:包括单兵队列、班队列、三班四哨

战术:主要训练的是单兵战术,其中包括:卧倒:持枪卧倒、端枪卧到;运动姿势:低姿匍伏、高姿匍伏、侧身匍伏,、高姿侧身匍伏、滚进(停止间滚进和行进间滚进),还有班组突击训练,三三制战术训练,机枪压制与步枪配合进攻。

体能:包括五公里越野、100米冲刺、蛙跳、俯卧撑、单腿伸登、组合体能练习等

拼刺:包括预备用枪跟放下枪,怎样前进后退和跃退,怎样向后转,突刺,防刺,对刺,欺骗刺,各种地形下的对刺训练。

枪法训练:主要是练习持枪瞄准。跟三种射击姿势。

挖战壕,各种战壕,单兵坑的挖掘方式。

组织实弹射击,挑出一部分有天赋的专门进行射击训练。

一切的一切,忙的胡一舟是焦头烂额。要是按照当时国军的训练方式可能会轻松得多,当时他不想让这些子弟兵白白的上战场送命。

他还把一些后世的口号给弄用了过来。比如“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他还根据实际情况编了好几条,比如

“保安团保家乡,拿起刀枪守爹娘”

“身后就是家,鬼子来了杀”

最经典的那一段也拿来用了“鬼子上山瞄他的头,鬼子下山瞄他的脚,鬼子移动多瞄个身位,鬼子猫着瞄着不动,”

安排好了训练事宜,一份第二战区转发的任命发到了他的手上。11月中的时候救下的三团长也在几天后找到了他的长官,汇报了县城的战斗。当他的长官听完报告看到缴获的日军装备后二话没说一个电报就拍到了军政部。军政部的官员们效率出奇高的立即派人过来核实战果,同行的还有秘密的谍报人员。胡一舟缴获的鬼子译码本便到了谍报人员手中。

军政部核实了战果,三团长提升一级当了旅长(以前的团长是他自己封的,觉得损兵折将的丢人)。胡一舟核实确有此人,战功突出,同意成立保安团担任团长。

军政部的电令到了胡一舟手里的时候着实吓了他一跳。啥时候破保安团也需要军政部来下令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斗罗之金鳄 武师的自我修养 剑来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我的总裁老妈 重生之武道复苏 渔港春夜 娱乐帝国系统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退下,让朕来 霸天武魂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神级明星 超级神医赘婿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在都市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扶明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时空乱叙 无双镇北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十三皇子 
抗战之太行山上 歪打不留一 - 抗战之太行山上txt下载 - 抗战之太行山上最新章节 - 抗战之太行山上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