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窗外凌霄

首页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王牌进化 织明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清末之帝国崛起 抗日之英雄传奇 赤色黎明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窗外凌霄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全文阅读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txt下载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章 郭荣托孤(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给李谷、窦仪、王朴三人的诏书,作为托孤之用,算是中规中矩的策划,而交给王溥的第四份诏书,则是至关重要的。

王溥其人,以忠孝闻名天下,昔日,王溥父亲去世,他先后四次向周世宗郭荣上书,请求辞官回乡,按照规则为父亲守孝三年。

可是,王溥当时的职位非常重要,还正值郭荣第一次发兵攻打南唐,这种情况下,郭荣自然是不允许的。

然而,这位王齐物可不管那么多,你既然不准,老子就不干了,直接回乡给父亲披麻戴孝去了。当时,长江沿线战事紧急,郭荣无暇他顾,一直到攻打寿州遇挫,想要找王溥商量的时候,才发现人不见了。

郭荣的脾气,那是相当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说,一定要把王溥给宰了。最后,在宰相范质的营救之下,王溥才保住了一条小命,可他没有立即就范,硬是一天不差地守孝三年。

等南唐战事结束,郭荣再想起这件事情,反而觉得王溥此人仁孝忠诚,重新任命为参知枢密院事,随后一路升迁,进入到后周朝廷的中枢层次。

到如今,郭荣感到自己寿命不济,托孤之事,非王溥不可。

一个连皇帝都敢顶撞的人,一个为了自己目标连死都不怕的人,将第四份诏书交给他,是最为合适的。

因为,第四份诏书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制约武将集团”。

郭荣在清醒的时刻,脑海中回忆最多的,就是自己的义父、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的所作所为。

郭威在自己临终之前,硬撑着一口气,召见了自己的外甥李重进与义子郭荣,要求李重进当着自己的面,对还未登基的郭荣施行跪拜之礼,以此明确两者的君臣关系。如果不是这样,后来的李重进,未必会听从于郭荣的调遣,可能早就反他娘的了。

毕竟,按照皇室血缘关系,皇位继承的第一顺位人是李重进,第二个才排到了郭荣,第三个则是张永德。

于是,诏书中写明,李重进被罢免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脱离了亲卫军的体系,封他为中书令,并要求李重进离开汴梁、镇守青州。张永德则被罢免了殿前都检点的职务,同时给了一个“检校太尉”的虚职。

接下来,诏书中的内容,让后世许多人意难平,那就是加封赵匡胤为殿前都检点,统帅后周最为精锐的殿前军!

四份诏书,看似布局天衣无缝、巧妙制衡,唯独这一决策,导致满盘皆输!

后世之人,不能苛求郭荣看的多长远,毕竟,当局者迷。

人之将死,能够料想到眼前的事情已经不容易了,郭荣此时,早已忘记了张永德、李重进为了自己的大业,披荆斩棘、浴血疆场的功劳,大脑神经如同条件反射一般,被当初“郭威托孤”的情形所牵制。

在郭荣看来,李重进、张永德以及曹彬、杨庭璋、李筠等人,都与自己存在外戚关联,他们可能威胁到自己儿子的地位,可你赵匡胤算什么东西?打仗再厉害,威望再高,本质上还是一个外人。

一个外人,没有资格与我郭氏后代争夺皇位,想要荣华富贵,就只能好好的给我儿子打工。

如此布局,在郭荣看来是最稳妥的,可他并没有彻底放心,也考虑到了赵匡胤可能凭借军功与手中兵权,给自己儿子带来麻烦的可能性。

于是,第四份诏书中,还任命王溥为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

近卫亲军原本的总指挥是李重进,罢免之后,韩通上位,现在又将王溥封为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放进了亲军体系作为二把手。

韩通曾经追随郭威,郭荣继位之后,忠诚无二、屡建奇功,历史上,陈桥兵变发生之后,韩通是汴梁守军当中唯一一个抵抗赵匡胤的,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在北周武将集团当中,韩通很能打,但名望不是很高,这注定他必须依附郭荣一族,对未来继位的郭宗训忠心耿耿,他率领的亲军,能够很好的制衡赵匡胤率领的禁军。

同时,在郭荣看来,韩通、王溥一文一武,少有交集,即便韩通在赵匡胤率领禁军作乱时不作为,还有王溥可以顶上。

这样一来,大周两支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禁军、亲军之间也形成了制衡关系。

不难看出来,为了幼子顺利继位、为了大周江山,柴荣可谓用心良苦,将外戚、文臣、武将及“智囊团”安排的井井有条,四份诏书如果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也意味着现有后周统治集团的大洗牌。

只可惜、十分可惜、万分可惜,郭荣没有想到,一切变生肘腋,一切猝不及防,他费尽心力制定出来的托孤计划,因为赵匡胤这一个变数,沦为后世笑柄。当“赵检点”变成“赵官家”之后,当大周变成大宋之后,一代英主郭荣,也被历史书写者以春秋笔法,描写成五代十国时期可有可无的皇帝,毕竟,相比赵匡胤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成就,郭荣的功绩显得微不足道,后来的食利阶级,坦然地享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一句话,郭荣失败了,他败在对人性的认识不够深刻,更败在了对自己太过自信。

甚至可以说,郭荣犯了刚愎自用的毛病。

回顾郭荣短暂的一生,最能概括的一个字就是“急”,尤其他登基称帝之后,处处表现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

六年,具体来说,是五年零六个月,郭荣就打下了大大的地盘,而代价,就是常年的高负荷工作,事实证明,郭荣不仅严苛地压榨自己,也近乎残酷地压榨官僚。

举一个例子,郭荣为了实现大业,对后周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改革,归纳起来就是“文官备战、武将征战”,文官集团负责一切战争所需要的物资准备,而武将只管打仗、抢地盘,这样简单的模式,自然是十分高效率的。

然而,郭荣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备战”与“征战”是完全不同的工作体系,前者需要不仅需要充沛的物资供应,还需要充足的时间、空间调度,作为皇帝,你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去打谁、谁去打、怎么打,可文官集团要准备军械、粮草、衣服、药材等各种东西,需要的时间就很多。

郭荣对此并不关心,他很“理想化”的提出要求,如果文官集团完不成,那就要治罪。《旧五代史》中曾记载,“二征南唐”期间,命令左藏库使符令光在入冬之前,为大军准备棉衣。棉衣这种东西,又不是,吹口气就能做出来,尽管符令光尽心尽力的去准备,还是因为未能及时备齐,而被郭荣治罪斩杀!

符令光不是一般人,他的职位不高,可出身门阀世家,祖上从唐末就一直在朝中为官,先后历经后梁、后晋、后周,可谓盘根错节、一荣俱荣。更为关键的是,符令光本人公正清廉、为人谨慎,在岗位上任劳任怨,在同僚中的名声很好。仅仅因为棉衣上缴不及时,就被砍了脑袋,这让其他官员如何思量?大概,不是一句“伴君如伴虎”能说服众人的了。

符令光的遭遇,在郭荣统治之下,不过是冰山一角,几乎所有大臣都面临着“不测之罪”。

也就是说,郭荣在繁忙工作当中,作为官员必须随时待命,他忙的时候未必用到你,可当他用到你的时候,你没有及时出现,那就要治罪!从最轻的降级罚俸,到砍头亡命,不过就看郭荣的心情了。

正是郭荣的“急”,他累死了自己,也寒了满朝文武的心。

另一边,赵匡胤在“义社十兄弟”的基础上,拼命地拉拢禁军势力,该送钱就送钱,该求人就低头,该许诺好处绝不含糊,极尽能事地拉拢人心。所以当“陈桥兵变”发生后,汴梁城中很多文臣武将都态度暧昧,包括张永德,他还是郭荣的妹夫,不仅没有帮助郭荣稳定局面,还主动投靠了赵匡胤。

一句话,人心散了,早就散了,文臣武将,给谁干不是干呢?你乐意当皇帝,你就去当,换个体恤下属的皇帝更好,何况,他还能保证老子的荣华富贵!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诡秘之主 斗罗之金鳄 天官赐福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御女天下 剑来 雪中悍刀行 赵氏嫡女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林岚秦小雅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都市极乐后后宫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太荒吞天诀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带着系统来大宋 明末之新帝国 
最近更新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紫鸾记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越三国做将军 什么!越娶妻越强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红楼:玩主天下 大周九皇子 北宋帝国兴亡史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窗外凌霄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txt下载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最新章节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