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贪狼木

首页 >> 大唐气象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1949我来自未来 金牌帝婿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中华第四帝国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章 再战辽东,唐高宗替父雪耻一举灭掉高句丽(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01】 对高句丽战略政策的转变

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亲征高句丽。以阵亡两千唐军为代价,取得了攻陷十城、斩首四万的大胜。但终因在战略指导上过于求稳,导致推进速度迟缓,错过了最佳进攻时段,没有实现打下平壤、诛灭罪魁祸首渊盖苏文的目标。

太宗返回长安,渊盖苏文益发猖獗,虽然与大唐恢复了邦交,但在上奏的表章中言辞傲慢,对大唐使者态度冷淡,且常在边境窥探唐军动向。太宗多次让他不要攻打新罗,他却置若罔闻,根本不听那一套。太宗遂下令与高句丽断交,召集群臣商议,准备再行攻讨。

有了第一次失利的教训,群臣这次非常谨慎,大多数人认为高句丽境内山高谷深,城池依山而建易守难攻,且通行道路过于险阻,从正面攻打比较困难。但从上次出兵情况看,他们地狭民贫,遇有战事无法及时耕种庄稼,国内普遍缺粮。

综上分析,与其顿兵坚城无故损失将士性命,不如以扰代攻在边境附近袭扰破坏,使其疲于奔命。数年过后,他们境内势必千里萧条、人心离散,到那时鸭绿江以北可不战而取。

太宗采纳了群臣意见,及时调整了策略,没有继续像隋炀帝那样穷兵黩武,高句丽也自此悲催沦为大唐各路战将大显身手的演兵场。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三月,大唐兵分两路,分别从陆、海两个方向袭扰高句丽。

陆上唐军由司空李世积统领,带着右武卫将军孙贰朗等新锐将领,从新城(辽宁抚顺新宾县北)进入辽东,劫掠南苏等数城(南苏为古地名,今已不可考,大体在抚顺一带)。唐军充分发挥善打野战、机动灵活的优势,只在城下搞破坏,一旦敌军入城进入防守状态,即刻见好就收。

海上唐军则由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右武候将军李海岸率领,从莱州(山东烟台辖)入海进入高句丽境内,先后历经大小百余战,攻陷石城(大连市境内),在积利城(今辽宁大连庄河)附近海岸线上与高句丽一万余人激战,阵斩两千级,班师凯旋。

这两路军队参战兵力都不多,陆路三千多人;海陆一万多人,除去水手外,登陆作战的也就六、七千人。但对高句丽造成的破坏却是巨大的,就在高句丽还没缓过神来,唐军第二波打击又到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右卫将军裴行方,统率三万余人乘战舰再次从莱州方向渡海进击,镇将古神感在易山击败高句丽。

这两次规模较大的袭扰作战被《资治通鉴》完整收录下来,至于史无记载、发生在边境线上的小规模战斗估计更多。

经过近两年的消耗,高句丽有点懵圈了。好嘛,一到耕种季节,唐军就越境杀奔而来,抢割破坏了地里的庄稼掉头就跑。出来打吧还打不过,不打吧粮食都让人抢了今后吃啥!

鉴于袭扰作战初见成效,太宗经与群臣商议,决定明年再次发兵三十万,一举歼灭高句丽。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戎马一生的太宗身体大不如前,终因医治无效,于贞观二十三年(648年)五月病逝。

【02】接过老爸的枪,继续教训白眼狼

刚刚继位的高宗李治忙着稳定朝局,加之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立,没有再继续袭扰高句丽。

转眼六个年头过去,到了永徽五年(654年),不甘寂寞的高句丽又开始主动生事了。

十月份,高句丽将领安固,联合靺鞨部落进犯契丹,被大唐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辽宁抚顺新宾县北)打的大败。

李窟哥是契丹首领,原名大贺窟哥,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归附大唐,做了首任松漠都督府都督,并赐李姓。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丽又与百济、靺鞨侵犯新罗北疆。新罗国王金春秋招架不住,被迫向大唐求援。

当时的朝鲜半岛共有三个国家,高句丽位于半岛北端,百济位于半岛西南(现韩国境内)、靠近中国一侧,与高句丽一样,百济也是由中国东北的古民族扶余人南下所建;而新罗则位于半岛东南(现韩国境内),由当地“三韩”部落中的辰韩所建。

这三个国家,新罗对大唐最为忠诚,朝贡也最积极。因与高句丽、百济的族源不同,经常受到这两个国家的联合欺侮。

大唐第一次讨伐高句丽,除渊盖苏文弑杀国君外,擅自阻断新罗朝贡通路也是主要原因。

高宗接到新罗国王求援,诏令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出兵教训高句丽。

此时的大唐还在西境与阿史那贺鲁作战,参战兵力主要由营州府兵及奚、契丹等部落军队组成,规模不是很大。

高句丽轻视唐军兵力薄弱,大着胆子从山城走出来,渡过贵端水(浑河)迎战。程名振、苏定方挥师猛攻,大败高句丽,斩获千余人,一把火烧毁了外城及城外村落班师返回。

显庆三年(658年),高宗平复了阿史那贺鲁叛乱,彻底剿灭了西突厥,将大唐西境扩展到波斯附近。与此同时,在皇后武则天的协助下,铲除了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托孤派”,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摆脱了长孙无忌的阴影,高宗李治开始一展抱负,将关注点从西部转移到东线。

他知道父亲征战一生从无败绩,就是在与高句丽之战中抱憾而归,以至心力交瘁郁郁而终。高句丽不仅是李世民的心中刺,更是大唐的心中刺。作为新任帝王,他必须继承父亲遗志,替大唐拔掉这根刺,用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他又恢复了父亲生前确定的袭扰战术。

六月份,营州都督程名振、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率军攻陷赤烽镇(高句丽古城,位于今辽宁抚顺东),斩首四百级。高句丽大将豆方娄率三万大军反击,程名振指挥契丹部落迎战,大败高句丽,阵斩两千余级。

程名振、薛仁贵都曾参与过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之战,特别是薛仁贵,因作战骁勇被太宗赏识,当众夸奖他是大唐的希望。年轻的薛仁贵从那时起牢牢记住了这句话,攻破高句丽,报答太宗知遇之恩,也就成为他的一生所愿。

高句丽在大唐重兵压境下老实了许多,而他的盟邦百济却像害怕寂寞般突然跳了出来。

【03】 百济挑衅带来的新思路

显庆五年(660年)三月,百济倚仗高句丽撑腰,数次进犯新罗,新罗只得再次向大唐求援。

正苦于如何攻破高句丽的李治眼前一亮,思路顿时开阔起来!

以往攻打高句丽,陆路只能从辽东发起,距离遥远、山壑密布,逐点推进费时费力;海路因没有可供利用的前进基地,登陆以后孤军深入、四面受敌,存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假如在新罗配合下,集中兵力先灭掉百济,那么百济相对宽广的国土,以及国内各类资源,将会成为唐军的最佳前进基地,不仅可从后方威胁高句丽国都平壤,还可与辽东方向的唐军遥相呼应,对高句丽形成夹击之势,攻下高句丽就会易如反掌。

大唐由此开始将进攻高句丽的重心,从袭扰破坏转变到歼灭百济上。

三月初十,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以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身份,奉命统率水陆十万大军讨伐百济。

为策应苏定方,高宗还任命新罗国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让其统率新罗军队配合唐军作战。

此时的苏定方刚刚擒获阿史那贺鲁,在李治心中他是除军神李世积外,最为得力的统帅。

八月份,苏定方从成山(山东威海荣成县成山镇)编波渡海,千帆万舰直发百济。登陆后迅速调整队形,向熊津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市,位首尔南,距离150公里)发起攻击。没多久熊津城被攻陷,百济战死数千人仓皇逃走。

苏定方指挥唐军从海、陆两个方向,直逼其国都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行军不过二十余里,百济集结全部全力出战,一番惨烈搏杀,百济战死上万人,唐军趁势进入外城。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带着太子扶余隆逃向北境,唐军随即包围泗沘。国王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领残部坚守。太子扶余隆之子扶余文思见到大势已去,与左右亲信出城投降,城内众多百姓纷纷跟随前往,扶余泰无法阻止。

苏定方下令攻城,唐军将士迅速攀上城墙,大唐旗帜迎风飘扬,百济守军斗志全无,扔掉兵刃跪伏请降,扶余泰在窘迫之下只得出城投降。

逃往北境的扶余义慈、扶余隆,以及百济各地城主也相继请降。

百济原有五部,辖37郡、200城、76万户。高宗下诏,在百济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个都督府,分别任命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十一月,苏定方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安排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班师凯旋。

高宗在东都洛阳举行了盛大的受俘仪式,将百济国王扶余义慈等全部释放。

【04】李治与高句丽的首次碰撞无果而终

消灭了百济,下一个目标就是高句丽!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高宗于十二月十六日下达作战命令,计划兵分四路,从海、陆两个方向进讨。其中:

浿江道(今朝鲜义州)行军大总管由左骁卫大将恝苾何力担任;

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由左卫大将军苏定方担任;

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由左骁卫将军刘伯英担任;

镂方道行军总管由蒲州刺史程名振担任。

这四路唐军的总指挥,除刘伯英声名不显,其他三人都是百战名将。

就在唐军紧锣密鼓的准备期间,却发生了一起改变未来事态进程的亡人事故。

门下省给事中刘仁轨因得罪了宰相李义府,被平调到青州做刺史,奉命押运粮船渡海保障。当时风大浪急,根本不具备出海条件,李义府却催逼他即刻发船,导致粮船遇风在海上翻覆,淹死众多船夫。

李义府在高宗面前诋毁刘仁轨办事不力,请求把他斩首严明军纪。还好当时的朝廷风清气正,中书舍人源直心秉公直言:“仁轨无罪,海风暴起,非人力所能抗衡。”高宗采纳了源直心意见,把刘仁轨撤职,让他以平民身份从军效力。

这一决定,不仅为后来的大胜埋下了伏笔,还为大唐保留了一位贤良宰辅。

龙朔元年(661年)三月,大唐首任熊津都督王文度病故。百济僧人道琛、大将福信借机聚众占据周留城(今韩国扶安),并从倭国迎回王子扶余信拥立为王,率兵包围了刘仁愿。

消息传到大唐,高宗就地起用已经到达百济的刘仁轨,让他代理带方州刺史,统率王文度旧部支援刘仁愿。刘仁轨喜出望外的对众人说:“这真是天降富贵,老夫我势要扫清东夷,让大唐历法颁行海外。”

刘仁轨起自州郡,在陈仓做县尉时,因折冲都尉鲁宁横行不法将他处死。太宗因他擅杀武将本想斩了他,全凭魏徵力谏得以存活,调任栎阳县丞,靠着自身能力一步步做到了正五品的给事中,素以直言敢谏着称。

他虽是文官,却胆大心细,深谙兵法韬略。唐军在他统领下转战而前,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百济在熊津江口(今朝鲜南部锦江)竖起两层木栅,刘仁轨率领所部与新罗合力猛攻,阵斩万余人。道琛只得解除包围,退入任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凤首山上)据险固守。

任存城是一座建在山顶上的石头城,海拔四百多米,异常险峻。新罗军队因粮草缺乏撤军回返,刘仁轨兵力单薄无法独立进攻。道琛与福信趁机招揽残部,重新恢复了实力。

高宗诏令新罗发兵,新罗国王金春秋奉诏派大将金钦支援,却被百济所败,狼狈逃回新罗不敢再出来。福信杀掉了道琛和尚,独掌大权与唐军对抗。

四月十六日,高宗将作战计划进行了微调。把刘伯英拿掉,让苏定方担任平壤道行军总管,将精通骑兵作战的契苾何力调整到了辽东道,让任雅相担任浿江道行军总管,又安排萧嗣业统率胡人部落予以配合。以上共计三十五军,水陆并进。

苏定方攻灭百济,对半岛地形比较熟悉;任雅相、萧嗣业都曾跟随苏定方剿灭过西突厥,这样的人员搭配显然更为合理。

豪情满怀的李治想要效仿他的父亲李世民挂帅亲征,却遭到皇后武则天的坚决反对,她知道丈夫身体不好经常头痛,不愿让他到战场冒险。李治只得接受了妻子劝说,坐镇东都指挥。

七月份,各路唐军陆续接敌。

苏定方在浿江(今朝鲜义州)首战获胜,乘胜包围了高句丽国都平壤。

战至九月,辽东道唐军进至鸭绿江。渊盖苏文之子渊男生率数万精兵于江边顽强阻击,唐军多次进攻均无果而终。

关键时刻,猛将契苾何力赶来。此时的鸭绿江天寒地冻,河水已全部冻结,契苾何力率唐军踏着坚冰渡江,高声呼喝着攻击向前。高句丽守军被唐军的勇悍吓的肝胆俱裂,全军崩溃四散,唐军穷追数十里、斩首三万级,渊男生侥幸逃出生天。

恰在此时,因忠于唐室的回纥酋长婆闰逝世,他侄子比粟毒联合同罗、仆骨在大唐西境闹事。高宗担心陷入两线作战,下诏召回辽东道唐军,契苾何力奉命班师。

龙朔二年(662年)二月十四日,浿江道行军总管任雅相于军中病故。

二月十八日,左骁卫将军庞孝泰在平壤附近的蛇水边上,遭到高句丽优势兵力围攻,全军覆没,庞孝泰与他十三个儿子全部英勇战死。

苏定方在平壤城下打了七个多月,始终无法攻克。加之失去辽东道唐军策应,又遇天降大雪,只得解围收兵。

高句丽凭借地利之势、顽强意志以及一点小小的运气,逼退了强大的唐军,再次躲过一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武师的自我修养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都市花语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特种兵重生七零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大唐气象 贪狼木 - 大唐气象txt下载 -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 大唐气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