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首页 >> 蜀汉之庄稼汉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逍遥小贵婿 夺嫡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战之烽火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 蜀汉之庄稼汉全文阅读 - 蜀汉之庄稼汉txt下载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0690章 问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身为陇西李家的年轻一代,李简的风度不错,而且表现得很有礼貌:“简见过君侯。”

冯永颔首,“李郎君请坐。”

李简收拢了一下衣服下摆,这才端端正正地坐到椅子上。

“我不喜跪坐,这府上全是这等桌椅,倒是没有轻视李郎君之意,还望李郎君莫要见怪才是。”

看着他正襟危坐,双手自然垂下,放到腿上,一点也不像是第一坐椅子的模样,冯永又特意解释了一声。

“君侯多虑了,即便小人族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桌椅。特别是小人,贪图方便,若非必要,平日里都是使用这等桌椅。”

李简微微一笑,身子不动,转过脸来,带着温煦而不失礼貌的笑容回答。

端得是有风度。

不过他的话却是让冯永微微有些好奇,“李郎君族中,也惯于用这等桌椅?”

“回君侯,小人族中,前两年有人亲自去过汉中,见识过这等桌椅。再说了,听说如今蜀中汉中,流行坐椅,少有人跪坐。”

“陇右也有不少人家跟着学了过去,小人族中自然也不例外。这等坐姿,既方便又不失威仪,倒是不算失礼。”

胡床早就在东汉后期传入中国,比如说汉灵帝就“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

引领了一代潮流。

最初的胡床,指的就是马扎。

胡床在军中,最为流行,原因很简单,方便,而且坐在上面也舒服,至少比跪坐舒服多了。

当年进军关中,与马超在渭南大战,曹操就是拿着马扎坐在河边看风景,不肯挪屁股。

后来若不是被人生生拉起来背到船上,马超很有可能会改写历史。

当然,正式和隆重的场合还是跪坐。

椅子只不过是比马扎坐得更高了一些,再在后面加上靠背,坐在上面,比坐马扎更为舒服。

既然马扎能流行起来,椅子就更能流行。

能主动吸收别人长处为己用的民族,是一个拥有强大自信的民族应有的态度。。

大汉的自信心,一向是很膨胀的。

这时,只见李慕款款走进来,对着冯永屈膝行礼:“见过男君。”

冯永点头,然后对着下边的两人说道:“这位是某的妾室,在南乡薄有名声,外人常呼慕娘子。”

李简本来还有些奇怪怎么进来这么一位难得一见的佳人。

没想到居然是君侯内院之人,当下便垂下目光,不敢正视,以免失礼。

哪知待听到最后一句,这才知道此女竟然就是连陇右世家亦常有所闻的南乡慕娘子。

当下竟是顾不得失礼,又抬起头来。

“这位是陇西参军公孙参军。”

李慕看向公孙徵,眼中露出凝神之色,开口道:“妾似乎见过公孙参军。”

公孙徵脸色一惊,连忙回答:“某当年随商队去过南乡,曾被慕娘子亲自召见。慕娘子还曾向某询问过陇西之事。”

他在说这话的同时,心里实是惊骇不已。

这慕娘子端得厉害,这样都还能记得他。

李慕点了点头:“妾想起来了,公孙参军是随梁家商队而去的吧?记得那时妾接见了商队的管事人物,公孙参军也在其中。”

“慕娘子好记性。”

公孙徵心悦诚服地说道。

李慕无意中露出一手,连自家名义上的男人都震慑到了。

只见她脸上没有半点自傲,反是谦逊地说道:“因为公孙参军是来自陇西,所以妾记得牢一些罢了。”

因为陇西有李家么?

冯永心里想着,看着两人说完,又继续介绍道:“至于这位,乃是陇西李家嫡孙,李郎君。”

说着看向李简,“慕娘掌管南乡工坊,毛料之事,一应由她作主。以后陇西李家在这方面若是有什么问题,尽管寻她就是。”

李简一听,岂会不明白冯君侯话中之意?

这很明显就是在给自己承诺啊!

南乡慕娘子,他虽从未见过,但听说族中以前能从南乡得到毛料,还是因为这慕娘子是蜀中李家人的缘故。

陇西李家蜀与蜀中李家本就同出一源,此时冯君侯特意唤她进来与自己见面,不正是存了让两家多加亲近之意?

一念至此,他连忙站起来:“简见过慕夫人。”

李慕侧身让过,微微一福。

然后妙目抬起来,看向冯永,眼中带了感激之意。

冯永对她微微点头:“先下去吧。”

等李慕出去后,冯永这才看向李简:“我受丞相之命,领护羌校尉一职,主凉州羌胡诸事。”

“如今凉州曹贼未灭,陇西羌乱又起,我欲平乱,苦于不知陇西羌胡情况。”

“听伯琰说,李郎君可为我解惑,不知何以教我?”

李简回答:“君侯但有所问,简岂敢藏私?只是不知君侯对凉州羌胡有多少了解?”

“李郎君只当我什么也不知道,只管从头一一道来。”

李简点头应诺一声,这才开始解释道:“要说起凉州羌人,还得从炎帝说起。”

“炎帝生于姜水,故以姜为姓,故姜性乃是陇右大姓之一。凉州羌胡,最早乃是西羌,出自三苗,算是姜姓的别支。”

“西羌人早年以游牧为主,跟随水草迁徙,居无所定。待高祖皇帝立汉,凉州先是有乌孙胡,月氏胡,再由匈奴所据。”

“诸胡混杂,这才形成如今的羌胡。直到前汉孝武皇帝时,大破匈奴,大量迁徙汉民充实边地。”

“这数百年来,汉羌胡杂居,凉州羌胡受我们汉人影响,大多是半耕半牧。”

“不过其习俗仍与我们汉人大不相同,其氏族不固定,常用父名和母姓作为部族称号。”

“族内婚姻更是无视人伦礼教,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故部族内没有鳏夫和寡妇,其族人繁衍极速。”

“大部族能达十万余众,小部族则不过千余人。强者为尊,弱小者则依附强者,互相掠夺侵暴,以暴力称雄。”

“战死视做吉祥,病死则被认为不吉,故敢于冲锋陷阵,惯于忍受寒苦。即使是妇女在生孩子时,也不躲避风雪。”

“也正是因为羌人剽悍如此,所以这数百年来,大汉屡镇屡反,即便有被羌胡称之为‘杀神’的段颎,亦无法让其不再反叛。”

说到这里,李简长叹了一口气,“上一回的凉州羌乱,长达有三十多年。当时曹操曾派夏侯渊把占据枹罕的宋建诛杀。”

“同时还把那一带的羌胡屠戮无数,没想到这才十多年,他们又再次死灰复燃。”

冯永听到这里,问了一句:“李郎君的意思是,那些羌胡是从枹罕那里过来的?”

李简点点头:“没错。这回陇西的羌胡乱军,最开始就是从陇西最西边的河关、枹罕那边而至。”

“那里正是当年宋建占据为王的地方。他们先是抢掠了狄道周围,后来又有不少别的地方羌胡加入。”

“随着声势越大,他们于是推最大的部族钟羌渠帅为首领,结为联盟,围攻狄道。”

“参与的主要部族有参狼羌、厘牛、白马羌、大胖夷种羌、月氏胡等。”

“如今他们甚至还举起河首平汉王的口号,大有学当年宋建割据陇西西部之意。”

冯永听到这里,眉头微微一皱。

有了明确口号和目标的敌人,往往就代表着麻烦。

“君侯,若是狄道被破,则陇西羌胡必会成尾大难掉之势,还请君侯早日发兵,解救狄道之围。”

冯永听了李简的话,点了点头,“李郎君请放心,我此次来首阳,就是为了陇西羌胡,岂会坐视羌胡为祸之理?”

他沉吟了一下,又说道,“只是这几个月来,我领军巡视陇右东边,也发现羌胡确实是悍不畏死。”

“他们这种视战死为吉祥的习俗,倒是让人头疼。”

汉阳郡的羌乱,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但那是因为武器太过于落后,还有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所以才被自己轻松地一一击破。

但他们确实如李简所说的一样,在战场上悍不畏死。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难缠的。

“羌胡虽然不惧战死,但却也不是没有弱点。”

李简听到冯永这番话,生怕他起了犹豫之心,连忙说道,“羌胡生性散漫,虽时常结为同盟,但从未长久。”

“也正是因为他们素无耐心,所以在很多时候,他们久攻不下时,就会不战自散。”

冯永听到这话,若有所思,“若是我出兵狄道,李郎君可有什么建议?”

李简一听大喜:“狄道羌胡,大部来自枹罕、河关一带,其部族根基皆在那里。”

“若是君侯能渡过洮水,绕到后方,击其部族家属,则羌胡叛军定会回师相救。到时君侯再在半途埋伏,定能一举击溃。”

咦?攻其所必救,这倒是一个好方法。

冯永想了一下,有些迟疑地说道,“只是吾对陇西不熟,更别说是要进军陇西最偏远的枹罕、河关之地。”

“君侯但请无虑。小人家族,在陇西也算是薄有根基。若是君侯不弃,小人愿意亲自领路前往。”

李简此次前来,自是早有准备的,当下自告奋勇地说道。

“哦?既是如此,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冯永脸上露出笑容。

以前冯永一直以为凉州胡人也是像北方大漠胡人一样,不习耕种。

后来在经过了解,这才知道,凉州胡人绝大部分都是半耕半牧。

对于耕种一事,根本不用教,就可以直接上手。

比起南中那些连牛耕都不会用的生僚,这可好用多了。

大汉劳力公司的大头目在寻思着,这劳力价格,是不是应该也往上提一提了?

这两年,由于养猪业的兴起,还有养殖技术的不断扩散,冯永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猪瘟、鸡瘟等开始时不时地发生。

特别是今年大汉北伐,粮食肉类开始涨价,被金钱迷住了双眼的农场主们暗地里死命地加大养殖密度。

于是大范围的家禽家畜瘟疫开始了。

就连南乡的养殖场都有小规模发现,幸好李慕严格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果断干脆地扑杀。

劳改营里有一些死囚,很是幸运地改善了伙食。

所以这两年开始成为常见肉类的猪肉涨了近一倍的价钱。

猪肉都涨价了,劳力价格难道不应该提一提吗?

陇右、凉州,乃至关中,人烟稀少,正是需要大量劳力垦荒的时候呢!

冯君侯一边想着,拇指和食指就不自觉地搓了搓。

同时脸还露出了不可名状的笑意:“这个,李郎君啊,凉州呢?若是我欲平凉州,你可有什么建议?”

区区一个陇西,胃口太小了,凉州那里才是广阔天地嘛!

“回君侯,若是欲平凉州,有两个人则需注意。”

“谁?”

“一个是平羌将军郝昭,一个是凉州刺史徐邈。”

冯永当然知道郝昭。

此人的守城能力一流,是历史记载上第一个运用火箭的人。

原历史上把诸葛老妖烧得焦头烂额,现在嘛,诸葛老妖没烧着,却把魏老匹夫烧得暴跳如雷。

至于野战能力,冯永暂时不好下结论。

毕竟就算是司马懿领着,在诸葛老妖摆成八阵图的虎步军面前,也只有吃瘪的份。

“徐邈此人,李郎君可有了解?”

冯永问道。

李简点头:“略有耳闻。君侯若是欲平凉州,最好的时机便是明年。拖得越久,则越费力气。”

“为何?”

冯永听到这个话,变得严肃认真起来。

“不瞒君侯。徐邈乃是今年年初时刚刚到任的凉州刺史。其人一来凉州,便开凿水渠,招募流民以开荒种地。”

“又在武威、酒泉重新修缮了盐池,今年凉州大旱缺食,徐邈正是用了武威和酒泉出产的盐,这才换来了不少粮食,用以安定人心。”

“再加上其人公平处事,仅仅是一年时间,就折服了不少羌胡部族。若是时日愈久,徐邈就越得凉州人心。”

“正好今年大汉平复陇右,凉州震动,一日三惊,又逢大旱,人心浮动。若是大汉能趁此良机挥师西进,则事半而功倍也。”

冯永击节称赞:“此诚良言是也!”

想起凉州羌乱困扰了整个东汉,再想想现在的季汉,冯永有些感慨道,“不平凉州则难以安心东下关中。”

“而平凉州则需安抚羌胡。平凉州易,定凉州难啊!”

即便是夏侯渊在平定宋建后,虽然再没有大的羌乱,但凉州中地的叛乱从未停止。

去年年初的时候,听说西平郡还有一场叛乱,后来被郝昭给平了。

今年陇右汉魏大战过后,陇西的羌胡之乱又起。

平乱之后要安抚,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羌胡真要有这么好安抚,何至于把东汉朝廷逼得差点发了疯,几乎要到了放弃整个凉州的地步?

这个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而且有效的政策。

同时凉州的每一任主事者,不但都要能力出众,而且还要把这个政策持续执行下去不动摇。

在古代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在信息传输极为缓慢的时代,朝廷中央没有办法能时时监控住地方,只能是依靠地方官员自行治理,那是相当大的自主权。

要不然区区一个县令,怎么会被称为百里侯?

更何况一州的最高长官刺史或者州牧?

最重要的是,古代的读书人,那都是有抱负的——不管是为民谋利的抱负还是为己谋私的抱负。

你觉得你的政策好,我更觉得我的方式高明。

萧规曹随留下美名,正是好政策能在继任者手里延续下去,所以才受称赞。

连朝廷中央的丞相都是如此,更何况地方官员?

所以想要在地方持续一个好政策,以前要靠地方官员的节操。

自从某只土鳖乱入历史搞风搞雨后,则多了一种方法:利益集团以及利益的捆绑。

如果说南中是尝试,那么越巂就是完善。

至于陇右和凉州,则是到了成熟运行阶段。

具有资本的贪婪性,手里又掌握着强权的权贵们,简直就是横行无忌,无人能制。

无论谁敢挡在他们面前,那就要做好被封建帝国专制铁拳打爆脑袋的准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春满香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大明日不落 锦衣黑明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绍宋 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 蜀汉之庄稼汉txt下载 -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 蜀汉之庄稼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