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首页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王牌进化 织明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晚唐浮生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8章 太平天国猛将李开芳:从起义到就义的传奇生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参加起义

李开芳在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前,已经深受当时社会不公和压迫之苦。作为一个壮族人,他在广西武缘县(今南宁市武鸣区)目睹了普通百姓生活的艰难,尤其是面对官府的苛捐杂税与地方豪强的欺压时所表现出的无力感。这些经历促使他寻求改变现状的道路,并最终加入了洪秀全等人创立的拜上帝会。这个宗教组织不仅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同时也为像李开芳这样的底层民众提供了反抗清朝统治、争取更好生活条件的机会。

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随着金田起义爆发,李开芳作为早期成员之一正式加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之中。起义初期,由于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以及正规军事训练,太平军主要依靠人数优势及高昂士气来对抗清军。然而,在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者的带领下,他们迅速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指挥体系,并通过不断战斗积累了宝贵经验。

进入太平天国辛开二年(1852年),随着战事逐渐向湖南方向发展,李开芳被任命为右一军总制,随同西王萧朝贵共同进攻长沙。在这段时间里,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连续攻克桂阳、嘉禾、攸县等地,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根据地。特别是在攻打长沙的过程中,尽管遭遇了强大的抵抗,但凭借其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士兵们的英勇作战,最终还是成功攻陷了这座重要城市,并因此获得了晋升——成为金官正将军。

随后几个月里,李开芳继续率领部队北上,于同年十一月顺利占领岳州(今岳阳)。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使得太平天国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紧接着,在十二月初,他又指挥部队攻克汉阳,紧接着是武昌。这两座城市的失守对清朝造成了极大震动,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为了表彰李开芳在此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洪秀全特封其为地官正丞相。

二、江南大捷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是太平军在战略上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这一年正月,太平军主力部队南下江南地区,目标直指南京。在这场关键战役中,李开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率领一支先锋部队率先抵达南京城下,并成功攻占了聚宝门。这一突破为后续部队的顺利入城奠定了基础。随着南京的攻克,太平天国正式宣布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

攻克南京之后,洪秀全迅速部署下一步行动计划,决定扩大控制区域,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为此,他派遣李开芳与林凤祥、罗大纲等将领率军东进,意图夺取镇江和扬州这两座重要城市。经过一系列激烈战斗后,太平军最终实现了目标,进一步稳固了其在江南地区的统治地位。

同年三月,鉴于北方清廷仍保持着强大军事力量,对新生的太平天国构成潜在威胁,洪秀全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发起北伐行动,直接威胁清朝心脏地带。作为此次远征的主要指挥官之一,李开芳被赋予重任,带领大军向中原挺进。四月份,他们首先攻克了临淮关,紧接着又占领了凤阳府,打开了进入河南的大门。

五月间,太平军继续向北推进,通过巩县渡过黄河,开始进攻怀庆府。面对敌人的顽强抵抗,太平军展现了极高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在七月底之前便迫使对方撤退。随后,李开芳等人并没有选择直接北上北京,而是先西行进入山西境内,再折返向东,重新回到河南地界内,最后由那里进入了直隶省(今河北省)。这样的迂回战术有效地迷惑了敌人,使得清军难以准确判断太平军的真实意图。

九月初,当太平军前锋部队突然出现在保定附近时,整个京城陷入了恐慌之中。对于清廷而言,这是自金田起义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为了表彰李开芳在此期间表现出色的战略眼光及领导才能,洪秀全特别授予他“定胡侯”的封号。此时,太平军已经深入到了距离北京仅一步之遥的地方,极大地动摇了清朝政府的根基。

然而,随着战线拉长以及后勤补给问题日益突出,加上沿途遭遇强烈抵抗,太平军前进的步伐逐渐放缓。尽管如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开芳依然能够巧妙利用现有资源,确保部队安全并保持战斗力。特别是在独流镇一带驻扎期间,通过与林凤祥所部保持密切联系,形成 掎 角 之势,有效阻止了清军任何形式的反击企图。

三、高唐州之战

1854年,即清朝咸丰四年,一场激烈的战斗在高唐州(今山东省高唐县一带)上演,这是太平天国北伐战争中的关键一战。此前,太平天国北伐军在平胡侯吉文元的率领下,历经多次战斗,于二月退至阜城,不幸的是,吉文元在此战中英勇牺牲。随后,北伐军继续撤退,三月抵达东光连镇。

四月,北伐军将领开芳率领六百多名马队试图突围前往临清迎接援军,然而,在途中得知援军已经溃败的消息,遂改变计划,转而占据高唐州,以此作为据点,与紧追不舍的清朝钦差大臣胜保的军队形成对峙。

在高唐州,开芳精心布置防御,利用城墙的朝向特点,朝西和朝南的城墙分别设置了软梯和地道,其余三门则以土木为垒,仅留一处缺口供出入,这样的布局使得北伐军在防守时能够灵活应变。自五月初十日起,北伐军多次利用黑夜掩护出城袭击清军,每次都能重创清军马队,尤其是六月十九日夜的一次突袭,更是将吉林马队冲散,并从南面一直扫荡到西南面,直逼胜保大营,使得胜保惊恐不安,只能自保。

同时,开芳在高唐州坚守期间,还派人回连镇向另一将领凤祥报告援军溃散的消息,并请求凤祥军撤退至高唐州会合,共同南归。然而,直到1855年正月,凤祥军也告失败。清帝奕詝得知后,对胜保进行问责,并命令僧格林沁率军前往高唐州,与胜保的军队合力围攻北伐军。

面对清军的重重包围,开芳在得知凤祥军覆灭的消息后,决定于二月初十夜突围。他率领五百多名战士从东门冲出,向东南方向疾驰,计划经过济宁进入江苏丰县,然后渡黄河南归。

四、冯官屯突围

1855年初,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在经历了多次战斗后,最终带领残部撤退到了山东茌平县的冯官屯。此时,清廷派出了以僧格林沁为首的军队紧追不舍,意图彻底消灭这支太平军。僧格林沁不仅带来了骑兵部队,还有大量步兵,迅速将冯官屯团团围住,并在四周筑起了炮台,对村内进行了持续的轰击,导致大部分房屋被摧毁。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李开芳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他指挥士兵们在村内挖掘了一条条复杂的地道系统,这些地道不仅能够相互连通,还设有多个藏身之处,以便于躲避敌人的炮火攻击。此外,在这些地道之外,太平军还巧妙地挖设了观察孔,使得战士们可以在地下监视清军动向,一旦敌人靠近至有效射程范围内,便能从孔中射击,给予对方致命打击。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己方伤亡,同时也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尽管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但随着包围圈日益收紧,加上长时间缺乏补给,太平军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危急。为了打破僵局,李开芳决定尝试通过挖掘地道来实施突围计划。经过周密准备之后,3月8日夜(农历2月28日),太平军首先进行了佯攻,故意制造出一种试图从西南方向突围的假象。当清军放松警惕之际,次夜他们便利用之前秘密挖掘好的地道成功引爆了炮台前的地雷,炸开了一个缺口。趁着混乱,太平军迅速冲出,与守卫在外的清军展开了激战,一度取得了局部优势。然而好景不长,僧格林沁很快调动援军赶到现场,重新封锁住了突破口,迫使太平军不得不退回原位。

这次行动虽然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却也充分展示了太平军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事后,远在北京的咸丰皇帝得知前线失利的消息后极为不满,甚至亲自下旨责备僧格林沁等人作战不利。对于拥有数万兵力却无法彻底解决仅有数百名太平军的问题感到十分焦虑不安。

随着时间推移,僧格林沁调整策略,决定采用水攻方式对付冯官屯内的太平军。他利用附近运河引水灌入村庄,企图以此逼迫对手投降。果然,随着河水不断涌入,原本干燥的土地逐渐变成一片汪洋,严重阻碍了太平军继续进行地道作业的能力。即便如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开芳及其部下仍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多次尝试夜间突围,尽管每次均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五、诈降失败

1855年4月,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及其部下在山东茌平县冯官屯被清军围困多日,情况日益危急。面对僧格林沁所部的严密包围和持续攻击,李开芳意识到仅凭武力突围已无可能。此时,他收到了僧格林沁的一封信,信中声称对他的才干十分赏识,并邀请他投降以求得宽大处理。尽管心中充满疑虑,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李开芳决定尝试采取诈降策略,希望借此机会寻找突破口。

4月21日(农历四月十三日),李开芳首先派遣了心腹先锋黄近文带领一百四十多名士兵混入难民队伍中出城“投降”。这一举动似乎让僧格林沁放松了警惕,他命令将这些“投降”的太平军用小船渡过重濠。见此情景,李开芳认为敌人已经上当,遂于三天后的清晨——即4月24日(农历十六日)——写下了一封正式的诈降书给僧格林沁。当时正值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之际,视线极为模糊,这为实施计划提供了天然掩护。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实际上,经验丰富的僧格林沁早已看穿了李开芳的真实意图。为了彻底粉碎对方的企图,他提前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首先秘密处决了之前诈降的所有太平军士兵,包括黄近文等人,断绝了内外呼应的可能性;其次,在准备接受李开芳等人的“投降”时,暗中调集了大量马步兵形成左右翼包围圈,只待时机成熟便一网打尽。

当天上午,当全副武装的李开芳率领剩余部属乘坐小船接近濠边准备缴械之际,却发现自己已落入陷阱之中。随着一声令下,埋伏已久的清军迅速合围过来,将毫无防备的太平军全部俘获。至此,李开芳精心策划的突围行动彻底失败。

被捕后,李开芳与几位重要将领如黄懿端、谢金生、李天佑、谭有桂、韦名傅以及曹得相一同被押往北京受审。而其余一百多名为自由而战至最后一刻的战士则在冯官屯内遭到了残忍杀害。途中,李开芳表现出了非凡的气节,拒绝进食以示抗议,即使押解官员多次劝说也未能改变其心意。

六、英勇就义

1855年5月5日(农历四月二十七日),太平天国的着名将领李开芳及其部下黄懿端、谢金生、李天佑、谭有桂、韦名傅和曹得相在北京英勇就义。这一事件不仅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在行刑当天,当清军士兵试图捆绑黄懿端时,这位勇猛的战士展现出了惊人的反抗精神。他用尽全身力气踢死了两名士兵,并踢伤了另外两人,令现场一片混乱。尽管最终还是被制服,但黄懿端的行为极大地震撼了围观的人群。到达刑场后,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黄懿端高声疾呼:“自出天京以来,我们所向无敌,清妖不堪一击,灭亡就在眼前!”这番豪言壮语不仅表达了他对太平天国事业的坚定信念,也激励着后来者继续为理想而奋斗。

随后,轮到了李开芳等人接受极刑。按照清朝法律,他们被判处寸磔酷刑,即凌迟处死。这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死刑方式,旨在通过长时间的折磨来达到威慑效果。然而,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李开芳还是黄懿端等人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不屈的精神。他们昂首挺胸,怒目圆睁,毫不畏惧地面对死亡,这种英雄气概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些勇士也没有表现出丝毫软弱,而是以一种蔑视敌人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彰显了真正的英雄本色。

李开芳等人的牺牲并没有随着他们的离去而被遗忘。相反,它激发了更多人为争取自由和平等而不懈努力。特别是对于太平天国而言,李开芳的事迹成为了鼓舞士气的重要力量来源之一。直到癸开十三年(1863年),虽然此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阶段,但为了表彰李开芳对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天王洪秀全特别追封其为“请王”(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并允许其子李永保继承爵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镇妖博物馆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人族镇守使 辣妈攻略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乙木修仙录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我的公公叫康熙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水浒英雄传说 戏说嬴政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