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首页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夺嫡 抗战之红色警戒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汉乡 晚唐浮生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0章 清朝名将海兰察:鄂温克族的传奇英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西进南征

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鄂温克族的英雄海兰察,他的名字如同一首激昂的战歌,在北方的广袤土地上传唱。海兰察的家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地区,这片土地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当清廷决定对准噶尔进行征伐时,海兰察以索伦马甲的身份加入了这场战役。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辉特部的首领巴雅尔曾经一度投降,但随后又跟随阿睦尔撒纳反叛。面对这样的变局,海兰察没有丝毫犹豫,他带领部队穿越艰难险阻,最终在塔尔巴哈台山中追上了巴雅尔,并将其生擒。这一壮举不仅为清军赢得了重要的胜利,也让海兰察的名字响彻军营。为了表彰他的英勇行为,乾隆皇帝亲自赐予他“额尔克巴图鲁”的称号,并将他的画像悬挂在紫光阁中,以示敬意。

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年),海兰察已经因为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而被记名以副都统的身份使用。然而,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五月开始的清缅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海兰察作为清军的先锋,率部从云南出发,深入缅甸境内作战。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海兰察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十二月,当清军抵达虎踞关时,海兰察率领轻骑兵作为先头部队,他们迅速击溃了遇到的小股缅军,并在后续的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特别是在攻打老官屯时,海兰察及其部下不仅成功击败了数量众多的缅军,还设下了埋伏,一举歼灭了更多的敌人。当缅军试图利用大象作为武器冲击清军阵地时,海兰察指挥部队巧妙地进行了反击,成功抵御了对方的强大攻势。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海兰察继续在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十二月,他率领三百骑兵穿越了险峻的万仞关,夜袭戛鸠江,再次给缅军造成了沉重打击。紧接着,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海兰察因其在前线的杰出表现被授予了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的职务,彰显了他在军中的地位和贡献。同年十月,当清军再次向老官屯推进时,海兰察与侍卫奎林一同在锡箔地区重创缅军,破坏了敌人的防御工事,并击退了前来偷袭的敌军。

二、讨伐金川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廷派遣海兰察从云南出发,前往四川与主力军队汇合,共同参与对金川地区的征讨。这次战役对于巩固清朝在西南边疆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海兰察在此次行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无畏的战斗精神。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六月,海兰察接到命令,支援正在攻打美美寨的参赞大臣丰升额。美美寨位于小金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面对小金川叛军的顽强抵抗,海兰察率军迅速赶到战场,与丰升额的部队合力,发起猛烈攻势,成功攻克了这座坚固的寨子。胜利并未让海兰察和他的士兵们放松警惕,他们乘胜追击,摧毁了寨子下方的十三个敌寨,进一步削弱了敌人的力量。

紧接着,海兰察与游击李煦等人联合行动,向敌人的木城发起了攻击。在这场战斗中,清军不仅斩杀了大量叛军,还占领了木城附近的山岗,并在那里建立了三个守卫哨卡,有效地控制了周边区域。到了七月,海兰察与总兵牛天畀合作,连续攻破了数座敌人的碉楼,并在贡噶山左侧设立了炮台,持续轰击叛军,最终击败了叛军头目策卜丹。

然而,策卜丹并未就此罢休,反而转而骚扰侍卫阿尔苏的营地。海兰察闻讯立即赶往增援,一举歼灭了四十多名敌军。八月,海兰察在贡噶山设下伏兵,斩杀了一百多名敌人。在发现新的敌军关卡后,他与副都统哈国兴一起发动了五次进攻,士气高昂,最终攻破了关卡,进一步扩大了战果。

到了十月,海兰察率领部队进攻路顶宗。他们沿着山沟向上攀爬,穿过密林,最终夺取了敌人的哨卡,并与副都统额森特的部队会合,成功攻破了路顶宗和喀木色尔,缴获了五十座大小卡寨和三百座碉楼。鉴于海兰察在这几次战斗中的出色表现,清廷特别嘉奖了他,并提拔他为正红旗蒙古都统。

十一月,海兰察继续率领部队前进,夺取了敌人的碉堡,并审视了南山北山的地势情况。随后,他率领军队渡河,直接冲向布喇克和札喀尔两个敌寨。与此同时,额森特等将领也从其他方向发动了攻势,双方合力攻克了九十座碉卡。

到了十二月,海兰察参与了对明郭宗的进攻。此时,领队大臣普尔普等人已经逼近明郭宗的南部,海兰察与哈国兴及时赶到,直接攻入寨门。在转经楼附近,叛军头目指挥残余力量顽抗,海兰察指挥士兵包围并消灭了他们,随后放火烧毁了转经楼。最终,清军乘胜追击,平定了叛军的大本营美诺,小金川地区得到了彻底平定。

小金川的平定,标志着该地区恢复了稳定,也为清廷进一步征讨大金川奠定了基础。海兰察因在此次战役中的杰出表现,被任命为参赞大臣,随同将军温福从功噶尔拉进入大金川境内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海兰察率军抵达今四川小金县西北的昔岭。途中,他攻克了苏克奈的两个敌军哨卡,并占据了木果木(今四川金川县卡撒乡)后山。随后,海兰察与领队大臣额森特的部队会合,共同作战,成功夺取了五个敌军碉卡。在极为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海兰察指挥士兵们凿冰开道,仅用一天时间便抵达了固木卜尔山。此山连接着昔岭山脚,而昔岭则布满了敌人的碉堡,形成了对清军的强大阻碍。

面对如此复杂的地形和敌人的坚固防线,海兰察与额森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将部队分成六队,集中兵力先后攻下了第九、第十二、第七、第八号碉堡。在夜间,海兰察巧妙地部署了假撤退战术,诱使敌人追击,然后伏兵四起,击毙了两百名叛军。针对最为坚固的第五号碉堡,海兰察指挥火炮昼夜不停地轰击,最终将其摧毁。接着,海兰察率军进攻达扎克角山梁,成功夺取了斯东寨。

按照乾隆帝指示的地图,海兰察再次调整部队,进攻功噶尔拉山口。五月,他返回昔岭,建造了与山齐高的炮台,对守敌进行了猛烈打击。然而,六月间,后方的叛军攻陷了底木达,并推进到了登春。海兰察急忙回师迎战,正当战斗激烈之际,忽然得知木果木大营告急。第二天,大营失陷,将军温福殉国。海兰察立即命令领队大臣富兴整理部队,自己则亲自殿后,连夜撤退至功噶尔拉,与总兵牛天畀的军队会合。考虑到功噶尔拉也无法久守,海兰察决定与额森特等人合军撤退,并于当天晚上驻扎在崇德。次日,他们抵达美诺,与领队博清额、五岱、和隆武的军队会合。海兰察向乾隆帝上疏请罪,乾隆帝则下诏鼓励他冷静应对,鼓舞士气,争取再立新功。

在经历了这次失败之后,海兰察与五岱共同守卫美诺,成功击退了叛军的多次进攻。面对士气低落的局面,海兰察建议遣返那些胆怯的士兵,以保持军心,乾隆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七月,叛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导致美诺、明郭宗等地相继失守,海兰察被迫退至日隆。乾隆帝对此表示不满,命阿桂按律处置。然而,阿桂在调查后认为,海兰察虽然在军队溃散时表现英勇,但在平时缺乏严格的军纪训练,为此海兰察被降职为领队大臣。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海兰察继续参与对叛军的作战。在阿桂的指挥下,海兰察率领五千人从明郭宗向谷噶山进军,又与保宁率领两千人绕行八十余里攻打登古山。在激战中,海兰察表现出色,被乾隆帝特授为内大臣。随后的日子里,海兰察屡次攻克敌军要塞,展现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乾隆四十年(1775年),海兰察从康萨尔分路进剿叛军,占据了山沟的碉寨,并在次年攻克了甲尔纳沿河的诸寨。叛军自噶尔丹寺前来救援,海兰察将其击败。四月,将军阿桂令他前往宜喜,与明亮会合侦查大军进军的道路,准备合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海兰察攻克了舍齐、雍中两寺,屯兵噶拉依河岸,把守险要地带。不久,与福康安、普尔普等一起截断了噶拉依右路,攻克了大石卡,转移火炮进击扎木什克寨。二月,大金川的头目索诺木束手就擒,金川之乱被平定。清廷加封海兰察为一等超勇侯,并赐双眼花翎。清军回到京城之后,乾隆帝亲自到良乡城南慰劳,赐给他御用鞍辔和御马一匹。海兰察的画像被悬挂于紫光阁,位列前五十功臣,乾隆帝亲自题写赞词,表彰其功绩。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海兰察被授予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之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又被补充为公中佐领。

三、镇压回民起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和青海地区爆发了回族和撒拉族的反清起事。面对这场动荡,清廷派遣海兰察前往镇压。四月,海兰察率军抵达兰州,并指挥军队攻打龙尾山。当时的回军选择在山洞中据守,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防守。随着阿桂的到来,海兰察被委以重任,统辖诸军,指挥作战。

同年五月,海兰察与明亮、额森特等将领一起分左右两翼进入山区,对回军展开围剿。在越过水磨沟后,海兰察迅速率部登上华林山。回军看到清军攻势猛烈,感到恐慌,纷纷出洞迎战。清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假装撤退,诱使回军追击。待回军进入预设的伏击圈后,清军从两侧杀出,给予回军重创。在战斗过程中,回军见到海兰察骑马出现在战场上,纷纷溃逃,清军借此机会进一步打击了回军的士气。

到了闰五月,海兰察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战略。他指挥阿拉山的骑兵绕到华林山的江南侧,预先埋伏,等待回军出现。同时,海兰察亲自率领训练有素的部队,攻取了回军的四个堡垒。在这次激烈的战斗中,海兰察身先士卒,不幸中枪受伤。乾隆帝得知海兰察的伤情后,特别下令阿桂好好安抚他,表彰其英勇行为。

面对回军占据的大堡垒,海兰察并没有轻易放弃。他单骑前往五泉山侦察敌情,并在华林山中设下埋伏。当得知回军返回时,海兰察指挥伏兵突然出击,一举攻克了回军的堡垒。随后,清军进入回军营地,焚烧了他们的住所。回军被迫退守华林寺,海兰察率军包围了寺庙,并发动总攻,歼灭了许多回军,还将回军的头目斩首示众,震慑了当地民众。

在平定回民起事后,乾隆帝高度赞扬了海兰察的功绩,并授予其子安禄三等侍卫的职位。然而,和平并没有持续太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甘肃的回民再次发动叛乱,秘密传播新教义。清廷任命尚书福康安视察军队,并授予海兰察参赞大臣之职,以协助处理此次危机。

回军在静宁底店驻扎,海兰察带领巴图鲁侍卫等精锐部队,逼近回军的据点。他精心布置伏兵,一举歼灭了大部分回军,并攻破了石峰堡,俘虏了回军首领张文庆等人。由于在此次行动中的杰出表现,海兰察的儿子安禄被提升为二等侍卫,并被允许在乾清门行走,还被赐予了骑都尉的世职。

四、平定台湾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了林爽文领导的起义。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乾隆帝迅速作出反应,任命福康安为将军,并授予海兰察参赞大臣的职务,负责协助福康安平定叛乱。

十月,海兰察随福康安从鹿仔港渡海登陆台湾。三天后,海兰察率领二十名巴图鲁勇士前往彰化的八卦山进行地形侦察。此时,叛军刚刚在山上设置了关卡。海兰察骑马率先登顶,叛军见状蜂拥而至,海兰察拉弓射箭,射杀多名叛军士卒,其余叛军见状纷纷逃跑。乾隆帝得知海兰察以少胜多的表现后,特地下旨嘉奖了他。

十一月,海兰察自笨港开辟道路,与福康安共同救援被围困的嘉义。他们将部队分成五路,沿途搜剿叛军。从仑仔顶到仑仔尾,直至牛稠山,叛军约有一万余人据守溪水。海兰察越过溪流,径直冲上山去,攻克了叛军的堡垒。叛军见势不妙,纷纷逃窜。海兰察率军追击至大排竹,烧毁了叛军囤积的物资。嘉义的围困被解除后,乾隆帝赞赏海兰察身先士卒,勇略过人,并将其晋封为二等超勇公,赐予红宝石顶和四团龙补褂。

十二月,海兰察继续进剿城西的大仑庄和海岸线的叛军,并烧毁了城东兴化店和员林的叛军庄园。他督兵直捣北路,叛军屯驻在中林,异常剽悍,但海兰察冒着枪林弹雨,勇猛冲锋,成功攻克了叛军据点。大埔林、大埔尾等庄的叛军也被击溃。清军收复了斗六门,并抵达水沙连,叛军见势不妙,全部逃离。

海兰察根据叛军的踪迹追击,发现叛军头目刚骑上马准备逃跑,立即射落马下,将其擒获。随后,海兰察进攻大里杙,这里是林爽文起事的中心地带。在战斗中,海兰察歼灭了数十名叛军头目和两百余名党羽。林爽文逃入番社,海兰察率部从内山平砦仔一直追杀至集集埔。叛军寨子前有一条大溪阻隔,海兰察骑马渡过大溪,歼灭了寨中的叛军,并追击了十余里,到达浩淮角。

海兰察继续追剿小半天山寨的叛军,遍历东势角山峰的各个番社,并追至极北的炭窑,捕捉了剩余的叛军。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清军在老衢崎捕获了林爽文,并将其押送至北京。乾隆帝为了表彰海兰察的功绩,解下自己的佩囊赐给了他。

台湾被平定后,乾隆帝赐予海兰察紫缰、金黄辫珊瑚朝珠,并再次将他的画像悬挂于紫光阁中。乾隆帝亲自题写的赞词中提到:“勇弗知书,谋胜智士。匹马弯弓,贼不敢视。欲致活口,射令勿死。进爵锡服,言难尽美。”这段赞词不仅肯定了海兰察的勇猛与智慧,也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高度赞赏。

五、保卫后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入侵后藏地区(今西藏日喀则地区),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清廷迅速做出反应,任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领巴图鲁侍卫和索伦兵一千多人前往征讨。部队从青海西宁出发,历经长途跋涉,于次年三月抵达后藏地区。

闰四月,海兰察与福康安抵达第哩浪古。为了更好地了解敌情,海兰察与福康安分别前往绒辖和聂拉木勘察地形,最终决定从济咙方向发起进攻。海兰察与阿满泰一起率军从中路前进。廓尔喀军在前方设有两座相互依托的碉堡,清军首先攻克了前方的碉堡,但廓尔喀军仍据守后方碉堡不肯撤退。海兰察果断指挥部队从侧面突破边墙,与敌军展开近战。在这次战斗中,海兰察英勇杀敌,击毙了三名敌军头目和两百多名士兵,并顺利进屯擦木。

随后,海兰察乘胜追击,攻克了玛噶尔辖尔甲山梁。廓尔喀军的首领带领部队逃入山中,清军设伏等待。当敌军到达半山腰时,清军突然杀出,迫使敌军边战边退。海兰察率军疾驰而下,对敌军形成致命打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海兰察的战马被子弹打中马蹄,乾隆帝得知后,特意告诫他:“作战时要稳重,不要轻易冒险。”

清军继续进攻济咙官寨。海兰察与台斐英阿率领索伦兵不断冲击敌军防线,最终攻克了济咙官寨,斩杀了六百名敌军,并俘虏了两百人。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抵达索喇拉山。山下有一座石卡,清军正面攻击,迫使廓尔喀军撤退。当清军进攻到热索桥时,发现敌军已经撤去了桥梁,无法及时过河。海兰察机智地密令阿满泰等人向东越过峨绿山,从上游悄悄渡河。敌军见状纷纷逃跑,许多士兵甚至坠入河中。清军全部安全过河,占据了热索桥,并继续前进至密哩顶。翻越了几座高山后,清军抵达旺噶尔,深入敌境八百七十里,但未发现敌军踪影。

旺噶尔西南有一条大川横亘,北面是旺堆,南面是协布鲁,东面是克堆寨。廓尔喀军在这里修筑了城堡,准备据守。清军抵达旺堆后,敌军依靠河流进行防御,使得清军难以渡河。海兰察命令部分兵马牵制敌军,同时秘密组织部队从上游绑着木头渡河,在敌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悄接近克堆寨,并一举击败了那里的敌军。

到了七月,清军进攻噶勒拉山,三路大军均取得胜利。廓尔喀的头目见势不妙,主动请求投降。乾隆帝下诏准许,并晋封海兰察为一等超勇公,以表彰他在此次战役中的卓越贡献。

六、交恶和珅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青海地区发生了回族和撒拉族的反清起事。面对这场叛乱,乾隆帝任命和珅为钦差大臣,前往兰州平叛。然而,和珅在前往兰州的路上有意拖延,使得海兰察比他提前数日抵达了兰州。和珅虽然身为钦差大臣,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又不愿意向经验丰富的将领如海兰察等人请教,导致在战役初期出现了指挥上的失误。

四月初一,乾隆皇帝任命和珅为钦差大臣后不久,和珅便率军兵分四路向退守华林山的新教军发起攻击。然而,除了和珅所率领的一路之外,其他几路清军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小胜。和珅所率部队先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随后遭遇了失败,不得不撤退。新教军抓住机会进行了反击,并在夜间对清军进行了袭扰,使得万余清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尽管在战斗中,海兰察奋勇当先,大量歼灭了沟中的伏敌,但和珅却将自己指挥失误的责任推到了海兰察的头上。这一行为激怒了海兰察,从此他不再听命于和珅。四月二十一日,阿桂赶到军中,询问失利的原因。和珅再次将失败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海兰察等将领。然而,阿桂深知和珅的为人,并不相信他的说法。

次日,阿桂故意让和珅坐在自己身边,一起重新布置战事。在阿桂的指挥下,众将们依旧积极响应。阿桂心中明白和珅是在推卸责任,便严厉地质问和珅:“如果这些将领真的有罪,那么我手中的尚方宝剑应该杀掉谁?”这一问令和珅惊恐万分,“战栗无人色”。

此时,乾隆帝也接到了和珅的奏折,其中诬陷海兰察和额森特不察明敌情而贸然开战,并不听从指挥等。然而,乾隆帝已经意识到和珅并不懂军事,奏折中所反映的情况纯属颠倒是非。于是,乾隆帝下达诏书:“自从阿桂到达军中后,军事安排才有了条理。这件事阿桂一人即可处理,无需再让和珅共同办理。而且担心和珅在军中会导致指挥不统一。海兰察、额森特一向随阿桂作战,阿桂调动他们比和珅更加得心应手。命和珅即刻返回京城,随驾前往热河,将所有事务转交给阿桂,不得延误。”

接到诏书后,和珅只能灰溜溜地返回京城。这次事件加深了和珅对阿桂和海兰察的怨恨,从此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仇。

七、晚年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月,海兰察因病去世,享年不足半百。他的逝世不仅让家人悲痛不已,也让整个朝廷为之震动。清廷追谥他为“武壮”(《钦定八旗通志》作“武庄”),并再次将其画像悬挂于紫光阁,这是海兰察第四次被列为清朝紫光阁御功臣的绘像之一。乾隆帝亲自为海兰察题写了赞词:“勇而有谋,侍卫洊公。索伦巨擘,黼衣锡龙。图形四番,福禄鲜比。旋终於家,矜惜无已。”这不仅是对海兰察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

乾隆帝在海兰察去世后,非常惋惜地表示:“海兰察因病而逝,照例是不入昭忠祠的。但是念其在军中贡献颇大,而且曾经多次受伤,特将其加恩入祀。”这一决定体现了乾隆帝对海兰察的深切怀念与敬重。海兰察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而且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多次负伤,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海兰察的儿子安禄也在跟随父亲征战廓尔喀时立下战功,被赐号“哈锡巴图鲁”,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安禄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海兰察家族贡献的认可。

海兰察之所以能够在清朝历史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不仅是因为他的勇猛和智慧,还在于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作为索伦族的杰出代表,海兰察在清朝的军事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四次被列入紫光阁御功臣绘像,这一殊荣在清朝历史上极为罕见,显示出海兰察在清廷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此外,海兰察的影响力还跨越了地域界限。在台湾和黑龙江,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专门为他修建了祠堂。

结语

海兰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忠诚与勇气交织的篇章。从黑龙江畔的少年到驰骋疆场的将军,他用行动诠释了“鄂温克雄鹰”的含义。尽管岁月已逝,但他的故事仍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镇妖博物馆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乙木修仙录 盲人按摩师 苏倩 夫君天天酸溜溜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正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