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首页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夺嫡 抗战之红色警戒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汉乡 晚唐浮生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3章 罗卜藏丹津:青海风云中的佛教叛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早期状态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随着达什巴图尔的辞世,罗卜藏丹津接过了清朝授予的亲王爵位,这一封号虽尊贵,却更多是荣誉象征,未赋予实际王权。两年后,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廷为稳固青海局势,精心布局,让罗卜藏丹津与右翼贝勒察罕丹津、达颜等人共同管理青海和硕特部蒙古右翼,意在平衡各方势力。然而,此举非但未能平息罗卜藏丹津内心的不满,反而加深了他对权力分配的疑虑与不满。

彼时,青海蒙古各部因拥立七世达赖喇嘛之事已生嫌隙,内部矛盾日益激化。而外部局势更是风起云涌,1717年,准噶尔汗国策妄阿拉布坦派遣策零敦多布突袭拉萨,不仅终结了和硕特汗国的统治,还杀害了拉藏汗,占据了西藏的政治中心。这一事件对青海蒙古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为清除准噶尔势力对西藏的威胁,清军发起第二次入藏平叛行动。当清军途经青海时,罗卜藏丹津提出请求,希望在西藏恢复其家族昔日的汗庭地位,这不仅是其个人野心的体现,也反映了他对家族荣耀的执着追求。然而,清军统帅、康熙帝第十四子胤禵并未直接应允其要求,但出于战略考虑,还是允许他随军入藏,协助平定叛乱。

二、欲望受挫

雍正元年(1723年),清朝在平息了入侵西藏的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之乱后,青海和硕特部的首领罗卜藏丹津遭遇了重大的欲望受挫。这一事件源于他在西藏事务中的期望未能得到满足,以及他在青海的权势被削弱。

首先,罗卜藏丹津在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坐床”典礼上受到了冷遇。他原本期望能够借此机会巩固自己在西藏的影响力,但现实却让他倍感失望。更为严重的是,他为曾投靠准噶尔叛军的第巴达孜瓦求情免死,却遭到了清朝的拒绝,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不满情绪。

其次,清朝在平定准噶尔之乱后,对青海和硕特部的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然而,罗卜藏丹津得到的赏赐却远不及他的预期。察罕丹津被封为亲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也被封为郡王,并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罗卜藏丹津仅得到了加俸银二百两、缎五匹的微薄赏赐,并且还被命令与察罕丹津共领青海和硕特右翼,这实际上削弱了他在青海的独大地位。

清朝的这一举措显然是为了遏制罗卜藏丹津图谋恢复和硕特部在西藏的统治,以及他继任汗位的野心。罗卜藏丹津对此深感不满,他的欲望受挫成为了后来发动叛乱的重要诱因。

三、发动叛乱

雍正元年(1723年),罗卜藏丹津因在西藏事务中受到冷遇及青海权势被削弱,内心积怨已久,最终决定发动叛乱。他暗中与准噶尔部的策妄阿拉布坦勾结,寻求外部援助,尽管策妄阿拉布坦未直接出兵,但却在幕后怂恿和支持罗卜藏丹津的行动。

同年八月,利用康熙皇帝去世、皇十四子允禵回京奔丧之际,罗卜藏丹津趁机召集青海厄鲁特蒙古各台吉在察罕托罗海会盟。在会上,他煽动起兵反清,下令各部恢复原来的称号,并自称“达赖浑台吉”,企图重振和硕特蒙古的昔日辉煌。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他还强迫各台吉去掉清朝加封的王、贝勒、贝子、公等称号,改回固始汗时期的蒙古旧号。

对于不愿参与叛乱、拒绝到会盟的左翼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和右翼亲王察罕丹津等,罗卜藏丹津采取了强硬手段,先后派兵前往袭击,试图通过武力胁迫他们加入叛乱。这一系列行动迅速在青海地区掀起了叛乱的浪潮,烽烟四起,局势迅速恶化。

四、击溃诸台吉

罗卜藏丹津自封达赖洪台吉后,其野心膨胀至极致,不仅试图重振和硕特部,更欲凌驾于青海蒙古各部之上。亲王察罕丹津等部因不满其独断专行,纷纷与之分道扬镳,青海蒙古内部因此再次陷入内讧的深渊。

罗卜藏丹津凭借一时的势力和野心,率兵向四方扩张,其势力迅速蔓延至河州(今临夏)及西宁附近,甚至远达河东地区。叛军的猛烈攻势让许多蒙古王公措手不及,其中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首当其冲,面对叛军的凌厉攻势,他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部众四散奔逃。无奈之下,他只能携妻儿及少数残部逃往西宁,向清朝紧急求援。

与此同时,察罕丹津也在与罗卜藏丹津叛军的交战中逐渐处于劣势。尽管他英勇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叛军的强大攻势。在确认无法继续坚守后,他果断带领妻子及亲信一百余人撤退至河州(今甘肃临夏),随后又历经艰险,突围至兰州,以求得暂时的安全。

在这场内讧中,那些拒绝参与叛乱的和硕特蒙古王公同样未能幸免。他们或因实力不济,或因罗卜藏丹津的残酷镇压,纷纷被叛军击溃,青海蒙古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

五、乱火蔓延

在青海地区,黄教(喇嘛教)的深厚根基使得寺庙成为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塔尔寺与郭隆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影响力远超宗教范畴,深入民心。当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之火蔓延至这片土地时,塔尔寺的大喇嘛察罕诺们汗,这位兼具部落贵族与宗教领袖双重身份的人物,竟也投身其中,这无疑为叛军注入了强大的精神与物质力量。

察罕诺们汗的参与,迅速激发了青海地区喇嘛与民众的广泛响应。郭隆寺、郭莽寺等寺院相继卷入叛乱,一时间,“远近风靡,游牧番子、喇嘛等二十余万,同时骚动。”这场由宗教领袖引领的叛乱,不仅规模庞大,且手段残忍,叛军四处攻城放火,抢掠财物,烧毁民间积聚的草谷,整个青海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西宁,作为青海的政治经济中心,自然成为了叛军攻击的重点目标。年羹尧在紧急上奏雍正帝的折子中,详细描述了西宁周边地区的惨状:“其围南川、西川、北川也,每处有贼二三千人,以势驱逐附近番子,攻城放火,烧毁民间积聚草谷,抢掠财物,其未受蹂躏者,西宁城外十余里耳。”这番描述,足见当时形势之严峻,叛军之猖獗。

六、拒绝罢兵

雍正皇帝在得知罗卜藏丹津叛乱的消息后,迅速作出了战略部署。他一方面命令川陕总督年羹尧全权负责平叛军务,调集大军准备武力镇压;另一方面,为了寻求和平解决的可能性,他派遣兵部侍郎常寿作为使者,携带朝廷旨意前往罗卜藏丹津的驻地沙拉图,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劝其罢兵停战。

然而,罗卜藏丹津并未接受朝廷的和平意愿。他不仅拒绝了常寿传达的朝廷旨意,还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表面上声称愿意听从劝告,实则以亲王察罕丹津、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谋据唐古特,诸台吉不服为借口,骗取常寿的信任。当常寿被诱至察罕托罗海时,罗卜藏丹津露出了真面目,将常寿囚禁为质,以此作为与朝廷对抗的筹码。

罗卜藏丹津的叛乱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青海地区的动荡局势。他利用囚禁常寿的时机,加强了对西宁周围地区的攻势,于雍正元年十月(即1723年11月),对西宁府周边的南川申中堡、西川镇海堡与北川新城等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些行动不仅威胁到了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挑战了清朝政府的权威和统治秩序。

七、清军征讨

雍正年间,青海地区发生了一次由罗卜藏丹津领导的叛乱,这是一场涉及到了蒙古部落与清朝中央政府之间权力斗争的历史事件。罗卜藏丹津是当时青海地区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反叛挑战了清朝的统治权威,因此,雍正皇帝不得不采取行动来恢复这一地区的秩序。

雍正元年(1723年)的秋天,随着罗卜藏丹津的反叛愈演愈烈,清朝政府决定派遣川陕总督年羹尧作为抚远大将军前往西宁指挥平叛事宜。年羹尧不仅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军事将领,而且对于处理边疆事务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的指挥下,清军迅速集结,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战术措施来应对叛军的威胁。

为了确保西宁的安全,年羹尧首先部署军队在关键地点设防,比如在永昌隆吉河设立防线,以防止叛军进一步向内地侵犯。同时,在巴塘、里塘、黄胜关等地驻扎部队,目的是切断叛军可能进入西藏的道路。此外,他还建议朝廷派遣福宁安等人驻扎在吐鲁番及嘎斯泊,以阻止罗卜藏丹津与北方的准噶尔部建立联系。

正当这些部署还在进行之中时,罗卜藏丹津的叛军已经对西宁发起了攻击。面对这种局面,年羹尧巧妙地运用了“空城计”和“疑兵计”,使得西宁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抵御住叛军的进攻。同时,他还派出一支奇兵夜袭叛军营地,取得了意外的成功。

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初春,岳钟琪率领的大军抵达前线,并被任命为奋威将军。岳钟琪的到来极大地增强了清军的实力。在他的指挥下,清军迅速推进,并在青海湖附近的哈喇河畔击败了叛军。随后,岳钟琪继续率领清军深入青海腹地,对叛军实施了分割包围,最终迫使罗卜藏丹津带领少数亲信逃往新疆的准噶尔部。

雍正年间,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这一事件是对清朝中央政权权威的重大挑战。雍正帝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采取了果断措施,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负责指挥平叛工作,并增派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协助军事行动。

起初,叛军主要由察罕诺门汗领导下的塔尔寺黄教信徒组成,这些信徒虽人数众多,但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面对清军的突然攻势显得不堪一击。在清军的强势打击下,叛军迅速瓦解,罗卜藏丹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试图通过释放清廷使者常寿,并请求停战的方式来寻求和平解决的机会。然而,雍正帝明确指示年羹尧,坚持武力平叛,拒绝任何形式的议和。

随着清军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蒙古贝勒、贝子等贵族选择归顺清朝,进一步削弱了罗卜藏丹津的力量。在清军的连续打击下,罗卜藏丹津不得不放弃西宁附近的阵地,率领残部向西逃窜。

在郭隆寺(即佑宁寺)的战斗中,岳钟琪率领的清军遭遇了激烈的抵抗。尽管僧侣们奋勇抵抗,但由于缺乏军事训练,他们无法抵挡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清军,最终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这场战斗被认为是自三藩之乱平定以来最为激烈的战役之一。

罗卜藏丹津在接连失利后,撤退到了远离西宁的柴达木地区。面对这一情况,年羹尧提出了春季四路并进的作战计划,而岳钟琪则主张趁春草未生之时,以奇袭的方式快速突袭叛军。雍正帝最终选择了岳钟琪的方案。岳钟琪率领精锐部队,在二月初秘密行军,快速推进至叛军大营所在地乌兰穆和尔,并在清晨发动了突然袭击,导致叛军措手不及,罗卜藏丹津本人也仓惶逃窜。

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军事行动,清军成功地平定了叛乱,俘虏了罗卜藏丹津的母亲和其他亲属。罗卜藏丹津本人则逃往新疆,投靠了准噶尔部的策妄阿喇布坦。直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后,罗卜藏丹津才最终向清军投降,并被解送至北京,获得了相对宽容的待遇,被软禁在北京,并被编入蒙古正黄旗。

结语

罗卜藏丹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悲剧意味。他既是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的杰出领袖,也是叛乱失败的阶下囚;他既编撰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着作,也留下了深刻的政治教训。通过对罗卜藏丹津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清朝时期青海地区的历史变迁与民族关系演变过程,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权力、忠诚、信仰与文化的深刻启示与反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镇妖博物馆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都市偷心龙爪手 我的总裁老妈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猎妖高校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正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烽火燃情山河虹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穿越大明做女皇 我的女皇老婆 一统大宋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情牵盛世恋歌 秦朝历险记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