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首页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王牌进化 织明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将军好凶猛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3章 徐渭:明代艺术界的奇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才名早扬

徐渭的早年生活可谓多舛,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却在出生不久即失去父亲,由嫡母苗夫人抚养。然而,命运并未因此垂怜于他,十岁时生母被逐,苗夫人逝世后,他不得不与年长许多且关系疏远的长兄徐淮共同生活,这种家庭环境的变动无疑给徐渭的内心世界蒙上了阴影。然而,正是这些早期的挫折与孤独,孕育了他既独立又复杂的性格,以及对世间冷暖的深刻体悟。

徐渭的聪颖自幼可见一斑,六岁即开始读书,九岁便能撰写文章,更在十多岁时模仿汉代扬雄的《解嘲》创作《释毁》,展现出惊人的才华,被当地人誉为“神童”,与历史上着名的早慧儿童如东汉的杨修、唐代的刘晏齐名。尽管身处逆境,但徐渭并未沉沦,反而在文学的海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逐渐形成了孤高自许而又郁郁寡欢的个性,这种性格特质在其日后的诗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成年后的徐渭,不仅外貌出众,音色如鹤唳般清越,而且其作品中流露出的豪放不羁与超凡脱俗,让人印象深刻。嘉靖二十年(1541年),徐渭二十一岁时,他入赘绍兴富户潘氏,随岳父潘克敬游宦阳江,这一经历使他对官场有了初步的认识。期间,徐渭往返于浙粤两地,不仅增广了见闻,还在沿途游览名胜古迹,如南昌的滕王阁与梅岭观音洞,这些旅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其作品中流露出难得的乐观情绪。

二、命运多舛

尽管徐渭自幼以才名响彻乡里,其科举之路却布满荆棘。自嘉靖十九年(1540年)二十岁时考中秀才后,他便陷入了长达二十余年的科场沉浮。历经八次乡试,直至四十一岁仍未能摘取举人桂冠,这对心怀壮志的徐渭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更雪上加霜的是,二十五岁时,家族财产遭豪绅侵吞,房产田园悉数丧失;翌年,发妻潘氏亦因病早逝,人亡家破的悲痛,让徐渭一度陷入迷茫与绝望。

面对生活的重压,徐渭并未选择屈服。为了生计,他曾远赴太仓,却未寻得出路,只得黯然返乡。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徐渭在家乡开设“一枝堂”,以教授学童维生,同时深入研习王守仁的心学,试图从哲学中寻找心灵慰藉与人生方向。次年,不顾社会偏见,他毅然决然地将母亲接回家中,这份孝心与勇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难能可贵。

徐渭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更是时代的观察者与批判者。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首领俺答的侵扰引发“庚戌之变”,徐渭闻讯后,愤怒与忧虑交织,创作了《今日歌》《二马诗》等诗篇,直指权臣严嵩误国,展现了其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徐渭终于在乡试初试中脱颖而出,受到浙江提学副使薛应旗的赏识,被评为第一,增补为县学廪膳生,这无疑是对其多年苦读的肯定。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即便在复试中,徐渭依旧未能如愿中举,科举梦再次破碎。

三、从戎幕到牢狱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侵扰浙闽沿海,战火纷飞。徐渭,这位素日耽于书卷的文人,却因其深厚的兵法造诣,投身于抗倭前线。在柯亭、皋埠、龛山等战役中,他不仅亲历烽火,更以其智谋为军队出谋划策,初步展露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这一系列英勇表现,吸引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目光。四年后的冬天,胡宗宪升任浙直总督,多次邀请徐渭加入幕府,最终,徐渭成为其麾下的重要幕僚。

在幕府的日子里,徐渭才华横溢,不仅为胡宗宪撰写了备受皇帝赏识的《进白鹿表》,更在其抗倭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随总督府辗转宁波、杭州、严州、崇安等地,凭借“知兵,好奇计”的特质,协助胡宗宪擒获倭寇首领徐海,招抚海盗汪直,为东南沿海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严嵩失势,徐阶上台,胡宗宪的命运急转直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被捕,徐渭也因此离开总督府,踏上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旅程。次年,他应礼部尚书李春芳之邀赴京,但不久后因个性不合而辞归,却遭到李春芳的威胁。在旧友的帮助下,徐渭才得以脱身,这段经历无疑加深了他的心理创伤。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宪冤死狱中,其幕僚亦受牵连。徐渭,原本就性格偏激,加之科举屡挫与精神压力,陷入绝望,甚至写下《自为墓志铭》,并尝试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自杀多达九次。最令人唏嘘的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精神错乱中误杀继妻张氏,因此锒铛入狱,服刑长达七年。在囹圄之中,他完成了《周易参同契》的注释,同时也沉浸在书画艺术的探索中,以此寻求精神的慰藉。

幸运的是,徐渭在狱中并未被遗忘。友人诸大绶与张元忭竭力营救,最终借明神宗即位大赦的机会,于万历元年(1573年)将徐渭释放。重获自由的徐渭已是五十三岁高龄,但他并未就此沉寂。万历三年(1575年),在张元忭的邀请下,徐渭参与了《会稽县志》的编修工作,贡献了深刻的见解,尤其在人口和税收方面的评论,展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与独到洞见。

徐渭的一生,是才华与苦难交织的传奇。从戎幕到牢狱,从抗倭英雄到狱中囚徒,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一个天才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挣扎与坚持,以及对真理与自由永不妥协的追求。

四、潦倒晚年

万历五年(1577年),徐渭在出狱后,短暂恢复了身体,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篇章。他游览了杭州、南京、富春江等地,不仅结交了诸多诗画之友,还受到了年轻时代的挚友吴兑的邀请,前往北方的宣化府担任文书。在宣府,徐渭虽停留不足一年,却留下了大量描绘北地风光、民俗及军旅生活的诗文,展现出他对边疆事务的浓厚兴趣。吴兑对徐渭的政事建议尤为重视,尤其是在边防策略上,二人有着深入交流。

随后,在张居正主政初期,徐渭对朝廷对蒙古采取的抚和政策表示赞同。他不仅再度越过居庸关,踏入塞外,还经戚继光引荐,远赴辽东,教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兵法,并与蒙古首领俺答的夫人三娘子建立了联系。尽管在北方受到了吴兑等人的尊敬,但健康问题迫使徐渭不得不于次年春季返回故乡绍兴,潜心注释郭璞的《葬书》。

步入花甲之年的徐渭,应好友张元忭之邀重返京城,但两人因性格差异迅速产生摩擦。张元忭恪守封建礼教,而徐渭则性情放荡,不愿受礼法束缚。张元忭试图以礼法约束徐渭,后者深感不满,甚至直言:“我杀人当死,不过一刀,你却欲将我碎尸万段!”由于与张元忭的关系恶化,加之官场的不公待遇,徐渭情绪郁结,疾病复发,最终选择离开京城,回归绍兴,从此未再远离故乡。

晚年的徐渭,生活越发拮据,他厌恶富贵者与礼法之士,所交往的多为旧友与门生。他时常处于贫困边缘,甚至到了“忍饥月下独徘徊”的地步,面对访客,他常闭门谢绝,戏称“徐渭不在”。即便在好友张元忭去世时,徐渭前往吊唁,抚棺痛哭后悄然离去,不留下姓名。他依靠卖字画维生,但每当手头稍宽,便不再作画,作品往往被门生或朋友以各种手段获取。

徐渭晚年的生活异常艰苦,贫病交加,所藏书籍变卖殆尽,几近断粮。尽管如此,他依旧保持着狷介清高的性格,拒绝向富家贵室低头乞食。他的精神状态日益恶化,时而豪饮,时而自残,病情愈发严重。晚年,他频繁迁居,声称是儿子的过错所致,实则是生活无着落的无奈之举。徐渭的晚年,是一段精神与肉体双重困顿的时期,他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文人悲凉命运的真实写照。

五、结语

尽管徐渭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他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却是无法估量的。无论是他那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诗文,还是那突破传统的绘画与书法作品,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徐渭,这位明代的艺术巨星,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永远镌刻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镇妖博物馆 保护我方族长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人族镇守使 雪中悍刀行 辣妈攻略 春满香夏 都市极乐后后宫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兵器狂潮 锦衣御明 红楼志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穿越大明朱雄英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史记白话文版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枫之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txt下载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最新章节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