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水光山色与人亲

首页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清末之帝国崛起 1949我来自未来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抗战之烽火  中华第四帝国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全文阅读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txt下载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章 人才任用制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察举制始于汉初,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

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科目。

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

而到了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

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汉武帝建元元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但注意,董仲舒是公羊儒,懂了吧,和后世的儒家门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主打一个不讲道理,主讲物理,抄刀子就上。】

【但公羊儒在东汉末年彻底被朝堂抛弃,直到清朝末年才被人翻腾出来,但太晚了些。】

【而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

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这是古时对官吏的普遍要求。】

【当然嘛,孝敬父母应该大多数都做到了,至于清廉勤政……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带着妻子、儿子在花园内一边给他们摊着煎饼、炖着翡翠白玉珍珠汤,一边一起观看天幕。

“爹,又借着胡惟庸案大肆杀戮?”

“要不要稍微缓一段时间?”

“至少等科举重开,新进士子前往各地任职一两年,熟悉公务再说?”

朱元璋就着热汤咕噜咕噜的一口烧饼下肚,顺手用袖子擦了下嘴角的油渍。

“标儿,新当官若是和他们一起做一两年,早就被带坏了。”

“人啊,学好不容易,学坏的倒是一学一个准。”

“杀就杀了,大不了咱辛苦一点。”

“何况咱不是还给了他们一条保命的路吗?”

马皇后呵呵一笑。“重八,知道的说你那是丹书铁券,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阎王的催命符呢。”

七日前,关于柳如是的直播结束之后,朱元璋将文官全都留下,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了一番话。

“唉,咱不是不讲理的人,这是后世文人做的,咱不会怪你们。”

“对了,传旨天下,能搞出后辈说的那个大蒜素或者有什么其他药可以救太子、太孙命的人,咱不仅加官进爵,还赐他丹书铁券,免死十次。”

“你们要是能搞出来,咱也赏你们。”

“行了,退去吧。”

文人胆战心惊的慢慢走出去,身后的朱元璋又用着不大不小的声音和朱标唠叨起来:“标儿,咱怎么觉着胡惟庸还有同党在朝中呢?”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所有文官都听见了,众人流着泪走出了大殿。

您不是讲理吗?不是不怪我们吗?

你这不是赤裸裸的威胁?合着我们要么成为神医救太子的命,要么干脆当胡惟庸同党去死呗?

还丹书铁券,谁拿丹书铁券谁死的更快……

得,回去各家商议一下,拿些钱财出来,不仅广召天下名医,顺便也派人去西洋之地看看,有没有人能搞。

————

【而人才中有几位比较出名,第一位主父偃。】

【一句话可以总结他的人生:做人千万别嚣张,不然迟早会受伤。】

【主父偃,齐国临菑人,复姓主父,名偃,据记载有可能是赵武灵王的后人。】

【早年学习纵横之术,四处游学找工作,但有一说一,汉武帝时期你学纵横术,很明显你不可能去投靠匈奴,各诸侯王接受你也没用,纵横要在纷争乱世,他们又无法掀翻大汉,养你干嘛?】

【后来他就转学《周易》《春秋》,并且暗自立下誓言,各诸侯王,你们给我等着!】

【西入函谷关,去见大将军卫青。卫青屡次向武帝推荐他,武帝不肯召见,他带的钱已花光,留在长安亦已很久,于是他心一横,学起了各位前辈,直接向武帝上书。早上进呈奏书,傍晚武帝就召见他。】

————

秦国。

嬴稷打量着范雎。

“这怕是像你学习吧?”

“若非汉朝武帝如王上一般有识人之明,只怕主父偃也是明珠蒙尘。”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范雎谦虚的说道,惹得嬴稷哈哈大笑,伸手指了指。

“不过,秦始皇的名号朕也想要,至于政儿,你就当个秦二世怎么样?”嬴稷拍着怀中的小娃娃。

“喏,你不说话,孤……朕就当你同意了。”

嬴柱和嬴异人面面相觑,政儿还在吃奶的年纪,怎么会说话?

政儿是秦二世?那我们两个呢?

你不能因为我们死的早就直接传位给政儿吧?

我们是太上皇和太太上皇?

————

【主父偃有四次上书对汉朝政治影响深远。

其一,主张行推恩令,令诸侯得推恩分封子弟为侯,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汉朝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专制的权利。】

【推恩令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但只要是谋略,别管阴谋阳谋,都有一个很简单的破解办法,以力破之。】

【但很感谢文帝和景帝的省吃俭用,也很感谢景帝虽然磕磕碰碰,好歹是把七国之乱平了。

此时的大汉是长安强,诸侯弱。】

【否则的话,我们打个比方形容一下吧。

说刘彻有一个四叔,叫刘棣。

这刘棣兵强马壮比朝廷强,他不服这推恩令,打起旗号:朝有奸臣、大侄儿无道、奉天靖难、恢复祖制。

又联系诸位兄弟:咱知道你们都想传给长子,跟着咱干,成了咱保证你们的位置还是长子的。

至于各位侄儿们也别急,虽然传给长子,但咱把大汉的其他郡县分封给你们,你们以后也传给你们的长子。】

【你别管最后大汉成什么样,你就说在诸侯强而长安弱的情况,此事能不能成?】

【人都是自私的,诸位庶子跟着长安是当侯,分的土地小小一块。跟着四叔刘棣起码自己是王爷,还有块大大的封地,你就说你干不干?】

【所以推恩令的成功实施,文景二帝是要占些功劳的。】

————

大明,北京。

满地的西瓜碎片,看的大胖心疼不已。

捡起来还能吃吗?

应该能吧?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奶奶的,你干脆直接报咱的名字算了。”

“还刘四叔,大侄儿,刘棣。”

“你有完没完?”

“老大,再把她的灵牌给咱送进太庙,送十块进去!!!”

大胖脚下生风,跑了起来,主要是怕朱棣看见他怀中刚从地上捡起的西瓜碎片。

朱高煦有些疑惑道:“爹,你没给老大手谕或者令牌?”

“给他干啥?”

“太庙未必还能有人拦他?”

咦,朱棣一拍脑门,还真有人,算了,自求多福吧。

大胖以超越刘翔的速度向着太庙跑去,边跑边吃着西瓜碎片,连皮都舍不得吐。

随后又以超越博尔特的速度往着宫内跑来。

“爹,救命啊。”

“锦衣卫疯了,他们要杀了我啊。”

————

大汉,长安。

刘彻一把拉住卫青的手。

“青,此人在哪?”

“速速带来啊。”

卫青看着姐姐不悦的脸色,瞬间脸色微红,心跳加速,连忙用力将自己的手从刘彻那温暖宽厚的大掌中抽了出来,仿佛被烫到一般。

同时,卫青还不自觉地低下头去,不敢与姐姐对视,心中不由的吐槽:陛下,你注意一下影响啊,天天拉着我和去病抵足而眠……再这样下去,姐姐不杀了我,民间都要说我是狐媚子勾引君王了。

“陛下,有没有一种可能?因为天幕出现,我们提前了几年相见。”

“所以这人,我现在应该不认识啊。”

刘彻尴尬一笑,是吗?怪朕太激动了,人才都该是朕的,朕可以不用,但不可以没有。

卫青脸红什么?咦,朕不就拉了一下他的手吗?他该不会有龙阳之好吧?

莫毁了朕的清誉,算了,今晚还是陪皇后睡吧。

————

大唐,长安。

快乐,太快乐了,李世民忍不住就要翩翩起舞,你个朱老四活该啊,让你欺负你侄儿。

你还好意思说朕杀兄囚父?

朕起码没欺负大侄儿。

李渊看着李世民满脸笑容就气不打一处来,上次在评论区你和朱老四两个半斤八两的人还吵上了,一口一个你没错。

你没错你今天请我来干嘛?

魏征准备启动战备形态了,陛下实在太无人君之相了些,观看天幕,不应该是从后辈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历史脉络、找寻治国理政之法吗?

怎么你就和野史、谣言干上了,还和千年之后的朱棣结了仇。

魏征最强状态启动,起身。

“嘭。”魏娘子大手一拍。

“给老娘坐下。”

魏征此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千千万万个耙耳朵在战斗。

“夫人,这是国事!!!”

“哼,你莫以为老娘不知,你就是想趁机讨陛下欢心,然后好悄悄地让陛下赏赐你美人!!!”

魏征咬牙切齿的瞪着房玄龄。“你个老匹夫,我和你没完。”

“夫人,是我错了。”

“我不该和房相公学。”

女人的第六感……闺蜜家里有事,我辈义不容辞。

“你和他学什么?”

魏征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向着夫人解释起来。

“夫人有所不知,房相早些日子被陛下赏赐了美人,不敢带回家,还专门求陛下赏了套宅子,玩起了金屋藏娇。”

“每日下朝都要先去会会美人,享受一下闺房之乐。”

“我这看房相也没被家里发现,所以我就……”

魏娘子怒了,你的事我们回家再算,但姓房居然敢背着我闺蜜养小的!!!他死定了。

还好是当着皇帝皇后和太上皇的面,魏娘子保持了世家大族女子的风度,没有直接动手呵斥,只是拉着房娘子说起了闺房小话。

只见房娘子脸色由红变黑,由黑变绿,人类第一次成功将光分离成彩虹七色,是在大唐房娘子的脸上。

————

【其二,建议迁徙天下豪杰富户于茂陵,一方面削弱了地方大族的势力,另一方面也充实了京城。】

【汉朝开国,刘邦就实行了迁徙楚国六大贵族豪强到自己的陵墓长陵的政治措施,以此来打压战国时期长期形成的六国的各地方宗族势力。

而汉初,国家整体贫困,迁徙了秦末六国的地方豪强,地方上基本没有大的豪强大地主了。

到了文帝、景帝时代,采取与民休息的国策,就是政治上尽量少作为,无为而治。

经过文景之治,“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馀财。”

也就是说,汉初的高祖、吕后、文帝、景帝等历代主政者,已经做好了社会财富的超级大蛋糕。

到汉武帝即位之初,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切分这块大蛋糕了。】

【但这块大蛋糕则早被权贵阶层分完了,权贵豪门奢华无度,“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董仲舒也曾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权贵奢靡、奸商暴富,市场混乱、国弱民贫,这就使外表华丽富裕的汉王朝,在匈奴的烈马强弓面前不堪一击,只能用公主和亲的软性外交苟且偷安。】

【刘彻被嘉靖帝附体,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同一人,毕竟扮演者都是同一演员。】

【刘彻表示:朕的钱,都是朕的钱,他们一文都不给朕,朕还要谢谢他们吗?】

【元朔二年,汉武帝颁布了着名的《迁茂陵令》。

命令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有历史学家指出,按财富实力换算,这个标准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亿万富豪。】

【汉代财富形式大多是土地、房产,奉旨迁徙的富豪只得贱卖土地房产。但是,全国所有富户都要迁徙,谁来买田呢?

于是,地方政府出面将千万亩良田低价收购,而后分给流离失所的无地农民,国家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税收。】

【并且不仅仅是暴力拆迁,对迁徙茂陵的豪门巨富颇有奖励——— 政府支付给每户迁徙者20万钱的高额“拆迁补偿款”,还奖以政治荣誉,可以脱去商家身份,跻身世家名门。

举家迁徙失去土地的茂陵子弟,不再囤积财富,而是一掷千金,致使长安城成为世界第一豪华都会;而“茂陵子弟”,也成了“富二代”专用的古代热词。】

【李白的诗中有一句: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五陵年少指的就是因为陵邑制度被搬迁到:刘邦的长陵,刘盈的安陵,刘启的阳陵,刘彻的茂陵,刘弗陵的平陵等五处陵墓的富豪子弟,没有了土地,只有花不完的钱,那怎么办?】

【懂的都懂。】

【当然,这个陵邑制度并不是汉朝首创,作为大秦的合法继承人,公认的秦二世、嬴政的接班人,刘邦直接把始皇的制度套个皮稍作修改直接拿来用。】

————

大秦,咸阳。

“这是儿臣应该做的。”

“大秦永存。”

“父皇不必因为儿臣孝顺而奖赏儿臣。”刘邦严肃的行礼解释。

扶苏瞪大了双眼……你是怎么做到嬉笑怒骂、严肃认真之间切换自如的?

刚才你不还说刘季是刘季,刘邦是刘邦吗?

有过的时候各是各,有功全是你的?

嬴政微微一笑,啧啧啧,和朕玩这一套?

“好啊,既然你强烈要求,朕就不奖了。”

“朕刚想起有两个原六国王室的美人还养在宫中,准备赏赐给你,伺候你起居。”

“那就算了吧。”

“一个赏赐给韩信。”

刺啦……刘季心碎了。

“另一个赏赐给项羽!”

刘季顿足捶胸,泪眼婆娑,赏赐给他们两个,比杀了我还难受啊。

————

【该项政策本可以很好的抑制兼并,但很可惜,在汉宣帝、汉元帝时期,中央已再无力牢牢束缚地方豪强的兼并土地、势力扩张,汉元帝一度想恢复汉武帝时的“迁徙豪强至陵寝”的制度,执行五年却毫无成效,遭到各方抵制。

故而在汉元帝永光四年十月,在士大夫的建议下,诏令从此不再迁徙豪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重生药王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锦衣黑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戒指传奇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锦衣为王 覆汉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我不叫谢石头 星落门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秦朝历险记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txt下载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最新章节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